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212515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58498.8

申请日:

2014.12.10

公开号:

CN104524394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2申请日:2014121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2; A61P1/04; A61K35/618(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申请人:

青岛市市立医院

发明人:

曲海霞

地址:

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中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高良姜20~30份、黄连20~30份、炒白术20~30份、石斛15~20份、延胡索20~30份、太子参15~20份、煅瓦楞子15~20份、川断15~20份、地耳草5~10份、五加皮5~10份、威灵仙5~10份、羌活5~10份、大枣3~5份、山楂3~5份、柴胡3~5份和木香2~3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抗胃溃疡、胃炎等功效,具有扶正祛邪,有止血止痛的作用,对胃肠功能失调,促进胃动力,使胃肠恢复正常功能。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 成:高良姜20~30份、黄连20~30份、炒白术20~30份、石斛15~20份、延胡索20~30份、 太子参15~20份、煅瓦楞子15~20份、川断15~20份、地耳草5~10份、五加皮5~10份、威 灵仙5~10份、羌活5~10份、大枣3~5份、山楂3~5份、柴胡3~5份和木香2~3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由 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高良姜25份、黄连25份、炒白术25份、石斛18份、延胡索25份、 太子参18份、煅瓦楞子18份、川断18份、地耳草8份、五加皮8份、威灵仙8份、羌活8 份、大枣4份、山楂4份、柴胡4份和木香2份。

3.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 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 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 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 液合并即可。

说明书

说明书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 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 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 减少。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 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 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 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 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西医西药的防治慢性胃炎手段,主要集中在制酸、修复胃粘膜、调节胃肠动力、杀灭幽 门螺杆菌中的某一方面,因而不能给予慢性胃炎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其潜在的耐药 性问题也极大限制了其发展。相比而言,中医药依据理法方药的精神,参照四诊所见,确定 胃病的具体证型,施予相应方药,从改善患者胃肠病理状况以及恢复胃肠功能两方面着手治 疗慢性胃炎,在治疗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对病理学改变如炎症,胃黏膜萎缩,肠上皮 化生或异型增生等,中医药更有优势。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 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 成:高良姜20~30份、黄连20~30份、炒白术20~30份、石斛15~20份、延胡索20~30份、 太子参15~20份、煅瓦楞子15~20份、川断15~20份、地耳草5~10份、五加皮5~10份、威 灵仙5~10份、羌活5~10份、大枣3~5份、山楂3~5份、柴胡3~5份和木香2~3份。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高良姜25份、黄连25份、炒白术25份、 石斛18份、延胡索25份、太子参18份、煅瓦楞子18份、川断18份、地耳草8份、五加皮 8份、威灵仙8份、羌活8份、大枣4份、山楂4份、柴胡4份和木香2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 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 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 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服用时,每次300ml,一日两次。
药理分析:
高良姜:本种以干燥根茎入药,中药名为高良姜,药用之名始载于《名医别录》,凡中焦 寒凝,或冷物所伤,脘腹冷痛者,可与干姜同用,具温胃散寒、消食、理气止痛等功效,主 治胃寒呕泻、呕吐、噫气、消化不良、消积食滞、及脘腹冷痛等。若脾胃虚弱而脘腹冷痛者, 可与人参、白术配伍,以补虚温中止痛;若痰饮内停而致呕吐清水痰涎者,可与党参、胃肠饮 组合。凡肝郁气滞,胃有寒凝,症见脘腹疼痛者可与香附组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 抗氧化、抗溃疡、抗腹泻、抗肿瘤、抗菌、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及镇痛等作用,临床应 用于胃脘疼痛及脘腹胀满之症。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 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 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 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 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白术水煎液对家兔离 体肠管活动的影响与肠管所处机能状态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有兴奋作用,当肠管受乙酰胆碱 作用而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呈抑制作用;当肠管受肾上腺素作用而处于抑制状态时,白术 又呈兴奋作用,皆能使肠管活动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水平。用色素葡聚糖蓝2000为胃肠内标记 物,证实白术水煎液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白术水煎液灌胃给药对 小鼠小肠推进炭末胶液运动有明显加强作用。阿托品能明显抑制自术兴奋肠管的作用,推测 其兴奋肠运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M-胆碱受体而产生的。白术水煎液对胃肠运动有兴奋作 用,而白术挥发油则有抑制作用。白术挥发油抑制肠管的自发运动及拮抗氯化钡的作用较强, 而挥发油中的杜松脑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较强。
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 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 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 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煅瓦楞子:咸,平。归肺、胃、肝经。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顽痰积结, 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症瘕痞块,胃痛泛酸。
川断:苦、辛,微温。入肝、肾经。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 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地耳草:甘、微苦,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用于肝炎,早期肝硬化,阑 尾炎,眼结膜炎,扁桃体炎;外用治疮疖肿毒,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 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 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 湿痹痛,肩背酸痛。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 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
山楂:味酸,冷,无毒。入脾、胃、肝经。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 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 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 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 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 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 和具有抗胃溃疡、胃炎等功效,具有扶正祛邪,有止血止痛的作用,对胃肠功能失调,促进 胃动力,使胃肠恢复正常功能。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 等特点。
疗效判断:
选取慢性胃炎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平均46.5岁;病程10周 ~2年,平均1.65年。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300ml,一天两次。
诊断标准简介: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中 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辨证为脾胃湿热型。临床表现:上腹部或胃脘痞 满灼热、胀痛,嗳气,或泛酸,口苦,口臭,舌红,苔黄厚或腻。胃镜检查:内镜下见胃黏 膜明显水肿、充血、糜烂。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临床 痊愈:临床主要症状均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显效:临床 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主要 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变, 胃镜检查达不到有效标准,也无恶化者。
结果: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1、陈某,男,56岁,山东青岛人,病历3年,症状胃脘部灼热隐痛3年,口苦,咽干, 大便干结难解,1天1行,舌红,苔黄厚,医院门诊间断就诊,胃镜检查示:慢性糜烂性胃 炎。经本发明药物施治,治疗14天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2、刘某,女,65岁,山东青岛人,病历7月,症状胃脘部灼热隐痛2年,口苦,嗳气, 咽干,大便尚调,舌红,苔黄,医院门诊间断就诊,胃镜检查示:慢性糜烂性胃炎。经本发 明药物施治,治疗15天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高良姜25 份、黄连25份、炒白术25份、石斛18份、延胡索25份、太子参18份、煅瓦楞子18份、 川断18份、地耳草8份、五加皮8份、威灵仙8份、羌活8份、大枣4份、山楂4份、柴胡 4份和木香2份。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配方,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配方称取中药 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 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 文火煎煮15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高良姜2030份、黄连2030份、炒白术2030份、石斛1520份、延胡索2030份、太子参1520份、煅瓦楞子1520份、川断1520份、地耳草510份、五加皮510份、威灵仙510份、羌活510份、大枣35份、山楂35份、柴胡35份和木香23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