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21079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0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48591.8

申请日:

2014.12.21

公开号:

CN104524373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申请公布日:201504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申请日:2014122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 A61K36/898; A61P17/00; A61K35/583(2015.01)N; A61K35/6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

申请人:

葛文涛

发明人:

葛文涛; 周洪文; 李宗枝

地址:

262100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健康路246号安丘市人民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甘松、白僵蚕、白芨、白薇、白附子、白术、白芍、白芷、白鲜皮、白蒺藜、紫草、桑白皮、藁本、浮萍草、川芎、当归、香附、炒桃仁、豨签草、地耳草、土茯苓、乌梢蛇、木瓜、生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调理气血、疏肝理气、祛风解痉、清热燥湿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白癜风。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 量份的药物组成:甘松3-9份、白僵蚕3-9份、白芨3-9份、白薇4-14份、白 附子3-9份、白术15-25份、白芍10-20份、白芷7-17份、白鲜皮7-17份、白 蒺藜7-17份、紫草7-17份、桑白皮7-17份、藁本7-17份、浮萍草10-20份、 川芎10-20份、当归10-20份、香附10-20份、炒桃仁5-15份、豨签草7-17 份、地耳草10-20份、土茯苓19-29份、乌梢蛇7-17份、木瓜25-35份、生甘 草3-9份。

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 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甘松6份、白僵蚕6份、白芨6份、白薇9份、白附子6 份、白术20份、白芍15份、白芷12份、白鲜皮12份、白蒺藜12份、紫草12 份、桑白皮12份、藁本12份、浮萍草15份、川芎15份、当归15份、香附15 份、炒桃仁10份、豨签草12份、地耳草15份、土茯苓24份、乌梢蛇12份、 木瓜30份、生甘草6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白癜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药制剂为外用洗剂。

4.  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按照本发明重量配比,将白蒺藜、木瓜用纱布包成药包,放于水中浸泡 约45分钟,过滤,备用;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白僵蚕、炒桃仁、 乌梢蛇粉碎研磨至120目筛,备用;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甘松、白 薇、白术、白芍、白芷、白鲜皮、紫草、桑白皮、蒿本、川芎、当归、香附、土 茯苓放入砂锅中加步骤一中浸泡后剩余冷水,超过药面3~4里厘米,用武火煎 沸后,再用文火煎20~30分钟,过滤,得滤液,在剩余药渣中加入3厘米左右 的水,加入白芨、白附子、浮萍草、豨签草、地耳草、生甘草以及步骤一中药包, 煎煮20分钟,过滤,弃渣,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两次滤液合并,趁热 加入步骤二中的粉末,搅拌均匀,既得本发明所述治疗白癜风的外用洗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 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皮肤的黑 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机制还不清楚。该病在全身各部位可发生,常见于指背、 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女性外阴部亦可发生,青年妇女居多。 目前来说,白癜风的病因到还不十分清楚,归纳起来有九大因素:遗传因素;精 神神经因素;化学因素;酪氨酸、铜离子相对缺乏因素;感染因素;外伤因素等 等。可见,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查不出任何诱 发因素。大家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不论发病在什么部位,都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系。白癜风的临床表现为:性别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好 发。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 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 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 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近几年来发病有逐 年增加的趋势。患者虽不疼不痒,但影响人体美观,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使患者 痛不欲生,无论病灶大小都十分痛苦,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白癜风自古就有,中医称其为“白癜”、“白驳风”、“斑驳”等,隋代《诸病 源候论》中就称其为“白癜”,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但是目前治疗白癜风的 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治疗不彻底,不能根治,并且容易复发,一些进口 的药物,副作用大、对部分患者容易造成肝、肾损伤。另外一些如硫唑嘌呤、环 磷酰胺,这类药物长期使用易引起血象减少、脱发、肝炎、食欲减退等不良反映。 这些情况不光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白癜风引起的相貌上的改变,也 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里阴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白癜风具有疗 效显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白癜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根据该 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 出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选择甘松、白僵蚕、白芨、白薇、 白附子、白术、白芍、白芷、白鲜皮、白蒺藜、紫草、桑白皮、藁本、浮萍草、 川芎、当归、香附、炒桃仁、豨签草、地耳草、土茯苓、乌梢蛇、木瓜、生甘草 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调理气血、 疏肝理气、祛风解痉、清热燥湿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白癜风。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或匙叶甘松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辛、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药理学研究,甘松具有抗菌、驱风及解痉的作用,对皮肤、黏膜无局部刺激性。
白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4~5龄的幼虫感染(或 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幼虫干燥体。 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功效: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 失音、中风口嘴眼斜。僵蚕治疗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僵蚕辛散, 入肝、肺二经,有祛外风、散风热、止痛、止痒之功。僵蚕治疗风疹瘙痒,用僵 蚕为末,内服外用均可,治风疮瘾疹,可单味研末服,或与蝉蜕等疏风止痒药同 用。
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 的干燥块茎。性味:辛,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效: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 病出血。《本草求真》中记载:白及,方书既载功能入肺止血,又载能治跌扑折 骨,汤火灼伤,恶疮痈肿,败疽死肌,得非似收不收,似涩不涩,似止不止乎? 不知书言功能止血者,是因性涩之谓也;书言能治痈疽损伤者,是因味辛能散之 谓也。此药涩中有散,补中有破,故书又载去腐、逐瘀、生新。
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咸、寒。归胃、肝、肾经。功效: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 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本品苦寒、善入血分,有清热凉血,益阴 除热之功,既能清实热,又能退虚热。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 性味:辛、温、有毒。归胃、肝经。功效: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 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 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破伤风、痈肿。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 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白术 既能补气健脾,又能燥湿利水,为健脾燥湿的要药。白术抗菌作用明显:水浸液 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脑膜炎球菌亦有抑 制作用。白术还具有促进造血的功能。
白芍:为双子叶植物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性味:凉,苦酸,微寒。功效: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研究表明:白 芍中含有的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 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 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 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 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性味:辛、温。归肺、 胃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用于头痛、牙痛、鼻 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用治疮疡,未溃者能促使消散, 已溃者能促进排脓,故为外科常用药。水煎剂对大肠杆菌、采氏痢疾杆菌、伤寒 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人体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 用。白芷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 去除面部色斑瘢痕,对于治疗白癜风具有很好的疗效。
白鲜皮:是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根 皮。性味:苦、咸、寒。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祛风 止痒;解毒。《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 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现代药理学研究, 白鲜皮具有抗菌作用:体外试验1:4的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 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白蒺藜: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成熟果实。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功效:平肝解郁,活血祛 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本草正》中记载:蒺藜,凉血养血,亦善补阴。用补宜炒熟去刺,用凉宜连刺 生捣。去风解毒,白者良。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orhizon sieb. et zucc.)和新疆紫草(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的根。 性味:寒、甘、咸。归经:归心、肝经。功能: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 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 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性味:甘,寒。归肺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本 品能清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用治全身水肿、小便不利、面目浮肿者。
藁本: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 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干燥根茎及根。性味:辛,温。归 膀胱经。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 痹痛。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治疗效果显著。
浮萍草:为浮萍科植物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L.)Schleid.的 干燥全草。性味:辛、寒。归经:入肺、膀胱经。功能:发表透疹,利水退肿。 主治:感冒发烧,斑疹不透,肌肤肿胀,小便不利。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透疹。 麻疹隐隐不出,或疹出不透,发热而无汗,无其他合并症者可用。内服、外洗均 可。亦可用于荨麻疹止痒。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性味: 辛,温。归肝、胆、心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能上行 巅顶,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昔人谓川芎为血中 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抗 菌作用等体外试验:川芎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 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川芎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 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川芎具有改善微循环的功效,对于治疗白癜风有一 定的疗效。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性味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 肠。当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挥发油有镇静、催眠、镇痛、麻醉等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当归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当归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 生肌,故为外科多常用。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性味:辛、微 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功效: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理气舒 郁,调和肝胃。本品辛散苦泄,为疏肝理气之要药,可用于肝气郁滞所致诸痛证。 《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
炒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心、肝、 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桃仁祛瘀之力较强,又称破血 药,用于治疗血瘀、癓瘕,常配红花、当归。桃仁对血流阻滞、血行障碍有改善 作用,能使各脏器各组织机能恢复正常。
豨签草:菊科草本植物豨签Siegesbeckia prientalis L.现耿豨签 S.pubescens Makino或毛耿豨签S.glabrescens Makine的地上部份。性味: 苦,寒。归肝、肾经。功效:祛除风湿,强健筋骨,清热解毒。用于疮疡肿痛、 风疹湿疹瘙痒等。本品生用还能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以及风疹湿疮、皮 肤搔痒等症。内服外用均可。
地耳草: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以全 草入药。性味:甘、微苦,凉。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用于肝 炎,早期肝硬化,阑尾炎,眼结膜炎,扁桃体炎;外用治疮疖肿毒,带状疱疹, 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治疗疮疖肿毒,可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性味: 甘、淡,平。归肝、胃经。功效: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 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性 味:甘,平。归肝经。功效: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 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的干 燥近成熟果实。性味:酸、温。归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木瓜 有较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又能除湿止痹痛,为治湿痹、筋脉拘急之要药。研究 表明以木瓜水溶性部分中分离提取木瓜酚经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其抑菌作用明 显。
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日华子本草》: 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 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甘松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白僵蚕祛风解痉、化痰散 结,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薇清热凉血、解毒疗疮,白附子、白术健脾益 气、燥湿利水,以上六味共为君药,中医上讲白癜风是由于患者体热或血热,外 受风湿,风时侵入皮肤,导致局部气血失调所致,君药从根本上进行疏肝理气、 祛风解痉,健脾益气,调理气血失调,并且醒脾健胃,促进新陈代谢以及患处皮 肤微循环,改善患者症状。白芍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白芷祛风散寒、消肿排脓,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白蒺藜活血祛风,紫草解毒透疹,桑白皮利水消肿, 蒿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以上七味共为臣药,增加君药疏肝理气、调节气血、 清热燥湿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消肿生肌,尤其是白芷等,具有促进微循环的作用, 可以使白癜风患处形成黑色素,白癜风症状。浮萍草发表透疹、利水退肿,川芎 活血行气,当归补血活血,香附行气解郁,炒桃仁活血祛瘀,豨签草、地耳草祛 风除湿、清热解毒,土茯苓清热除湿,乌梢蛇驱风通络,木瓜舒筋活络,以上几 味共为佐药,白癜风患者气血失调、经络不通,血不荣肤,毛窍闭塞,佐药可以 有助于患者清热活血、疏通经络,增加机体免疫力,使患者恢复加快。生甘草调 和诸药,引药归经,为使药。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佐使共辅,具有调理气 血、疏肝理气、祛风解痉、清热燥湿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白癜风。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 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甘松3-9份、白僵蚕3-9份、白芨3-9份、 白薇4-14份、白附子3-9份、白术15-25份、白芍10-20份、白芷7-17份、白 鲜皮7-17份、白蒺藜7-17份、紫草7-17份、桑白皮7-17份、藁本7-17份、 浮萍草10-20份、川芎10-20份、当归10-20份、香附10-20份、炒桃仁5-15 份、豨签草7-17份、地耳草10-20份、土茯苓19-29份、乌梢蛇7-17份、木瓜 25-35份、生甘草3-9份。
其中优选为:甘松6份、白僵蚕6份、白芨6份、白薇9份、白附子6份、 白术20份、白芍15份、白芷12份、白鲜皮12份、白蒺藜12份、紫草12份、 桑白皮12份、藁本12份、浮萍草15份、川芎15份、当归15份、香附15份、 炒桃仁10份、豨签草12份、地耳草15份、土茯苓24份、乌梢蛇12份、木瓜 30份、生甘草6份。
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按照本发明重量配比,将白蒺藜、木瓜用纱布包成药包,放于水中 浸泡约45分钟,过滤,备用;
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白僵蚕、炒桃仁、乌梢蛇粉碎研磨至120 目筛,备用;
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甘松、白薇、白术、白芍、白芷、白鲜皮、 紫草、桑白皮、蒿本、川芎、当归、香附、土茯苓放入砂锅中加步骤一中浸泡后 剩余冷水,超过药面3~4里厘米,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20~30分钟,过 滤,得滤液,在剩余药渣中加入3厘米左右的水,加入白芨、白附子、浮萍草、 豨签草、地耳草、生甘草以及步骤一中药包,煎煮20分钟,过滤,弃渣,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两次滤液合并,趁热加入步骤二中的粉末,搅拌均匀, 既得本发明所述治疗白癜风的外用洗剂。
该药物制剂使用方法是:煎开的药液可以趁热熏蒸患处,待水温合适时进行 清洗。
本发明药物具有调理气血、疏肝理气、祛风解痉、清热燥湿等功效,且疗效 显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该中药制剂采用的方式治 疗可以减少西药对人体肝肾功能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病痛。据对临床124例患者 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90.3%,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7.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甘松3份、白僵蚕3份、白芨3份、白薇4份、白附子3份、白 术15份、白芍10份、白芷7份、白鲜皮7份、白蒺藜7份、紫草7份、桑白皮 7份、藁本7份、浮萍草10份、川芎10份、当归10份、香附10份、炒桃仁5 份、豨签草7份、地耳草10份、土茯苓19份、乌梢蛇7份、木瓜25份、生甘 草3份。
实施例二、甘松6份、白僵蚕6份、白芨6份、白薇9份、白附子6份、白 术20份、白芍15份、白芷12份、白鲜皮12份、白蒺藜12份、紫草12份、桑 白皮12份、藁本12份、浮萍草15份、川芎15份、当归15份、香附15份、炒 桃仁10份、豨签草12份、地耳草15份、土茯苓24份、乌梢蛇12份、木瓜30 份、生甘草6份。
实施例三、甘松9份、白僵蚕9份、白芨9份、白薇14份、白附子9份、 白术25份、白芍20份、白芷17份、白鲜皮17份、白蒺藜17份、紫草17份、 桑白皮17份、藁本17份、浮萍草20份、川芎20份、当归20份、香附20份、 炒桃仁15份、豨签草17份、地耳草20份、土茯苓29份、乌梢蛇17份、木瓜 35份、生甘草9份。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2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118例, 女性130例,男女比例1∶1.1,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12岁,平均年龄37 岁。病程时间不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治疗方法
1、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以及所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制剂,煎开的药 液可以趁热熏蒸患处,待水温合适时进行清洗。每天2次,15天为一个疗程。
2、对照组按照CN 103655740A中治疗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汤剂,患者每 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25ml每日两次,15天为一个观察期。
三、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患者白斑不再继续扩展蔓延,白斑消失,几乎和周围皮肤一样。
2、好转:患者白斑不再继续扩展蔓延,白斑边缘有着色加深的现象,白斑转 化或者变淡,白斑逐渐内缩。
3、未愈:白斑范围和颜色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加重。
四、观察组结果统计

对照组结果统计

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使用该中药制剂两个疗程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
组别 例数 治愈[n(%)] 好转[n(%)] 未愈[n(%)]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24 92(74.2) 29(23.4) 3(2.4) 97.6 对照组 124 48(38.7) 45(36.3) 31(25) 75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 明,本发明中药在治疗白癜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治愈率,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典型病例及疗效:
病例一、郭某,女,41岁,颈部出现白斑,接近半年,有偏食的习惯,体质 比较弱,平时就经常感冒,免疫力差,白斑部位境界清楚,边缘色素深,去医院 检查,无其他症状,诊断为寻常白癜风,在医院治疗一个月左右不见好转,后四 处求医,白癜风症状均不见好转,后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采用本发明案例二方 法,熏洗患处,使用两个疗程后,白斑处皮肤颜色加深,患处呈现有色素岛,未 见其他不良反应,继续使用两个疗程,患者病灶处皮肤白斑消失,和周围正常肤 色一致,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痊愈。
病例二、张某,男,50岁,患者无明显诱因颈部和面部出现白斑数年,首先 白斑有鸡蛋大小,后来发展至手掌大小,并且蔓延全身,不痛不痒,白斑呈现瓷 白色,界限清晰,表面无鳞屑,患者自小免疫机制差,经常感冒,患者四处求医, 效果甚微,后来我处就诊,采用本发明案例二方法,外洗患处,使用两个疗程后, 患者白癜风部位的毛孔周围有米粒大小的黑点出现,有融合的趋势,皮肤颜色微 红,较周围肤色稍黑,继续使用两个疗程,患者病灶处皮肤较正常的稍黑,面部, 颈部白斑基本消失,患者基本痊愈,后继续使用一个疗程,患病部位恢复正常肤 色,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痊愈。
病例三、任某,女,65岁,患者患有白癜风有五、六年的时间,起先是在右臂 上出现白斑,后又传染的面部及全身,多年来一直在服用治疗白癜风的药物,但 是效果不佳,后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采用本发明案例二方法,外洗患处,使 用两个疗程后,患者白斑中间有大小不等的黑色色素岛出现,继续使用一个疗程, 患处的黑色素明显增多,患处皮肤较正常肤色稍黑,其他部位未发现异常,患者 继续使用了一个疗程,患处皮肤恢复正常肤色,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痊愈。

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白癜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甘松、白僵蚕、白芨、白薇、白附子、白术、白芍、白芷、白鲜皮、白蒺藜、紫草、桑白皮、藁本、浮萍草、川芎、当归、香附、炒桃仁、豨签草、地耳草、土茯苓、乌梢蛇、木瓜、生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调理气血、疏肝理气、祛风解痉、清热燥湿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白癜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