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21053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53645.3

申请日:

2013.11.11

公开号:

CN104623401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94申请公布日:2015052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P7/02; A61P9/14; A61K35/6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青岛食之礼中草药研究所

发明人:

吴翠花

地址:

266409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红石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银花13-17克,玄参13-17克,苡仁28-32克,黄芪28-32克,当归10-14克,黄柏10-14克,地骨皮28-32克,北沙参7-11克,白鲜皮13-17克,双花10-14克,蒲公英13-17克,紫红丹参18-22克,川芎10-14克,鸡血藤30-34克,地龙10-14克,牛膝13-17克,枳壳10-14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银花13-17克,玄参13-17克,苡仁28-32克,黄芪28-32克,当归10-14克,黄柏10-14克,地骨皮28-32克,北沙参7-11克,白鲜皮13-17克,双花10-14克,蒲公英13-17克,紫红丹参18-22克,川芎10-14克,鸡血藤30-34克,地龙10-14克,牛膝13-17克,枳壳10-14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优选组成:银花15克,玄参15克,苡仁30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黄柏12克,地骨皮30克,北沙参9克,白鲜皮15克,双花12克,蒲公英15克,紫红丹参20克,川芎12克,鸡血藤32克,地龙12克,牛膝15克,枳壳12克。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血栓可以引起炎症,炎症也可以引起血栓,两者互为因果。
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深部静脉炎患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怒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血栓性静脉炎 (thrombophlebitis) 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及深部血栓形成。常先有静脉内血栓形成以后,发生静脉对血栓的炎性反应。其病因主要是血管壁的损伤(由外伤或静脉插管或输入刺激性液体所致)及静脉曲张引起的静脉内血液郁滞。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痛和明显的压痛,并可触及索状静脉;全身反应少见。下肢静脉的压力升高。静脉造影可显示阻塞的部位和程度。治疗原则主要是患肢休息并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必要时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可口服阿司匹林,有栓塞者应早期使用肝素。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周围血管病。主要由静脉管壁损伤、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三大因素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银花13-17克,玄参13-17克,苡仁28-32克,黄芪28-32克,当归10-14克,黄柏10-14克,地骨皮28-32克,北沙参7-11克,白鲜皮13-17克,双花10-14克,蒲公英13-17克,紫红丹参18-22克,川芎10-14克,鸡血藤30-34克,地龙10-14克,牛膝13-17克,枳壳10-14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银花15克,玄参15克,苡仁30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黄柏12克,地骨皮30克,北沙参9克,白鲜皮15克,双花12克,蒲公英15克,紫红丹参20克,川芎12克,鸡血藤32克,地龙12克,牛膝15克,枳壳12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治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痈肿疔疮,喉痹,丹毒,血热毒痢以及各种炎症。
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苡仁:健脾,渗湿,止泻,排脓。治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阑尾炎。
黄芪: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黄柏: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地骨皮:凉血除珍,清肺降火。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白鲜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
双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紫红丹参:补肾壮骨,活血调经,凉血止血。主肾虚腰痛,风湿痛,头晕,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吐血,衄血,跌打瘀痛,刀伤出血。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地龙: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治高热烦躁,惊痫抽搐,肺热喘咳,热结尿闭,痹痛肢麻,半身不遂,以及疮疡肿毒等症。
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枳壳: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银花13克,玄参13克,苡仁28克,黄芪28克,当归10-14克,黄柏10克,地骨皮30克,北沙参9克,白鲜皮15克,双花12克,蒲公英13克,紫红丹参18克,川芎10克,鸡血藤30克,地龙10克,牛膝13克,枳壳10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银花15克,玄参15克,苡仁30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黄柏12克,地骨皮30克,北沙参9克,白鲜皮15克,双花12克,蒲公英15克,紫红丹参20克,川芎12克,鸡血藤32克,地龙12克,牛膝15克,枳壳12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银花17克,玄参17克,苡仁32克,黄芪32克,当归14克,黄柏14克,地骨皮30克,北沙参9克,白鲜皮15克,双花12克,蒲公英17克,紫红丹参22克,川芎14克,鸡血藤34克,地龙14克,牛膝17克,枳壳14克。

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中药,所述配方是按以下重量组成:银花13-17克,玄参13-17克,苡仁28-32克,黄芪28-32克,当归10-14克,黄柏10-14克,地骨皮28-32克,北沙参7-11克,白鲜皮13-17克,双花10-14克,蒲公英13-17克,紫红丹参18-22克,川芎10-14克,鸡血藤30-34克,地龙10-14克,牛膝13-17克,枳壳10-14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