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022652.X
2015.01.18
CN104623539A
2015.05.20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公布日:20150520|||公开
A61K36/9066; A61P15/00
A61K36/9066
牛振侠
233600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城关镇胜利中路康平巷9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有红花、延胡索、月季花、鸭脚艾等药材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肾,调经止痛功能,治疗因子宫内膜异位而引起不孕不育有较好的疗效,且治愈率高,方法简便易行,患者易接受。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组合物,其征特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药材制备而成:红花10-20份、延胡索10-20份、月季花10-15份、鸭脚艾10-15份、姜黄5-10份、茴香叶5-10份、艾叶10-20份、肉桂10-15份、仙茅5-15份、六棱菊10-20份、继花10-20份、元宝草10-20份、兔丝子10-20份、龙船花5-10份、醋三棱10-15份、王不留行10-15份、香附10-15份、荔枝核5-10份、续断5-10份、葫芦巴10-20份、茜草5-10份、金樱子5-10份。
说明书一种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内膜和肌层以外的部位生长(本组病例指异位在盆腔内,卵巢、子宫骶韧带),并出现周期性出血而引起的常见妇科疾患,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多发于30岁左右的育龄妇女,症状主要有不孕,是该病主要症状之一,内膜异位患者约有40%-60%有不孕,60%—70%的患者有痛经,多于经前1-2天开始出现,月经失调、急性腹痛、直肠膀胱刺激症等症状。B超、磁共振、腹腔镜检查可确诊。目前治疗方法有孕激素治疗,复腔镜治疗,无生育要求治疗等方法,但都有不足之处,中医病理实质为“离经之血”凝结胞宫,瘀滞流注经脉,下焦凝寒,瘀血内停。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本发明据此组方验证,收到明显效果,提高了受孕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对想生育的患者可明显提高受孕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中药兜肚外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红花10-20份、延胡索10-20份、月季花10-15份、鸭脚艾10-15份、姜黄5-10份、茴香叶5-10份、艾叶10-20份、肉桂10-15份、仙茅5-15份、六棱菊10-20份、继花10-20份、元宝草10-20份、兔丝子10-20份、龙船花5-10份、醋三棱10-15份、王不留行10-15份、香附10-15份、荔枝核5-10份、续断5-10份、葫芦巴10-20份、茜草5-10份、金樱子5-10份。 所述的中药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进一步优选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的治疗。 经多例临床治疗验证,运用兜肚中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导位安全、有效、为绿色治疗方法,由于其操作简易,患者易接受,且疗效高,用药后无毒副作用,非常适合育龄妇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发明涉及的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称平处方量的红花、延胡索、月季花、鸭脚艾、姜黄、茴香叶、艾叶、肉桂、仙茅、六棱菊、继花、元宝草、兔丝子、龙船花、三棱、王不留行、香附、荔枝核、续断、葫芦巴、茜草、金樱子,诸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干燥粉成粗粉未置于容器备用,或用塑料袋封装放置备用。 使用方法:用棉布做成圆形兜肚药袋,内置已配好的中药组合物药末,置于肚脐以下至耻骨联合以上所敷盖穴位(气海、阴交、关元、石门)周围,兜肚两侧系带腰围固定,昼夜缚之,20天(一疗程)后换药继续用,夏季每15天换药一次,连用2-3个月,行经期暂停,可治愈子宫内膜异位,恢复受孕功能。 该中药组合物具有下列药理功能作用: 红花:辛温,功效活血行瘀,通经止痛,主治经闭腹痛,产后瘀痛,跌打损伤。延胡索:辛苦温,功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治胸腹诸痛,行经腹痛。月季花:甘温,功效:活血调经,经闭腹痛。鸭脚艾:甘辛温,功效:通经散瘀,通络理气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经闭。姜黄:辛苦温,行气破瘀,理气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瘀血肿痛,风湿痹痛。茴香叶:味辛性温,功效:温肾散寒、和胃理气,主治少腹冷痛,肾虚腰痛,寒疝痛疼。肉桂:味辛甘、温,功效:发汗解表、活血通阳,主治:温经通络,妇女血寒通经,痰滞停留不化等。风仙花:辛苦温,功效:活血散瘀,通经软坚,主治痈疮,蛇伤,跌打瘀肿痛,闭经。仙矛:辛温,功效:补肾壮阳,散寒除痹,主治肾虚腰痛。六棱菊:辛温气薇香,功效:散瘀止痛,消炎消肿拔毒,主治肾炎水肿等。继花:温平,功效:行血止痛,去瘀生新,主治闭经血积,调经。元宝草:辛苦寒,功效:通经活络,凉血止痛,主治月经不调,鼻血丑血,腰腿痛,跌打损伤。兔丝子:甘辛性平,功效:补肝肾,盖精髓,主治肾虚腰痛,小便不利。龙船花:甘淡凉,功效:清肝降压,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治月经不调、闭经。醋三棱:味甘性平,功效:破血瘀行气,消肿中积聚,主治妇女瘀血不行,月经停闭,孕妇忌用。王不留行:甘苦平,功效行血通经,下乳消肿,主治闭经,乳汁不下,痈肿乳痛。香附:辛苦平,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主治脘腹胀痛,疝气腹痛。荔枝核:甘温,功效:理气散寒,主治妇女瘀滞腹痛,疝气肿痛。续断:辛苦温,功效:补肾,活血止痛,主治腰痛足弱,胎漏胎功,遗精带下。葫芦巴:性温,味甘,有香味,温肾,祛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寒,少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茜草:苦酸微寒,活血止血,通经活络,散瘀止痛,主治:吐血,尿血,经闭,月经困难,劳伤骨痛。金樱子:酸涩平,功效:补肾收敛固精。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腰腿痛,小便频数,带下。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用药合理,配伍科学。配伍中红花、延胡索、月季花、元宝草、醋三棱等多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调经止痛。姜黄、肉桂、仙茅、兔丝子、王不留、续断为补肾强肾助阳。 全配方多采用辛温平药物,其综合功效具有活血散瘀,温经散寒,调经止痛,强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中药兜肚治愈子宫内膜异位提高受孕率,采用现代西医诊断,中药治疗,外用穴位敷之,通过穴位毛孔开合,穴位得以刺激,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祛瘀活血,暖宫而达到治疗效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安全,治愈率高,药物慢性刺激穴位,治疗中无痛苦,同时有保健作用。该方法操作简易,药源易得,患者易掌握,效果显著,费用低。 本发明治率高,多例验证,有效达93%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红花10克、延胡索10克、月季花10克、鸭脚艾10克、姜黄5克、茴香叶5克、艾叶10克、肉桂10克、仙茅5克、六棱菊10克、继花10克、元宝草10克、兔丝子10克、龙船花5克、醋三棱10克、王不留行10克、香附10克、荔枝核5克、续断5克、葫芦巴10克、茜草5克、金樱子5克。 制备方法为,称取上述诸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干燥粉或粗粉末置容器内加盖备用,或用塑料袋封袋,每袋250克。用法为:用棉布做或兜肚药袋,装入已制备药末250克,敷于下腹肚脐以下至趾骨联合以上穴位,气海、阴交、关元、石门周围,兜肚两侧用带系腰周围,昼夜缚之20天换药一次,夏季15天换药一次,连用2-3个月,行经期暂停使用。 实施例2 取红花15克、延胡索15克、月季花13克、鸭脚艾13克、姜黄8克、茴香叶8克、艾叶8克、肉桂13克、仙茅10克、六棱菊15份、继花15克、元宝草15克、兔丝子15克、龙船花8克、醋三棱13克、王不留行13克、香附13克、荔枝核8克、续断8克、葫芦巴15克、茜草8克、金樱子8克。 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取红花20克、延胡索20克、月季花15克、鸭脚艾15克、姜黄10克、茴香叶10克、艾叶20克、肉桂15克、仙茅15克、六棱菊20克、继花20克、元宝草20克、兔丝子20克、龙船花10克、醋三棱15克、王不留行15克、香附15克、荔枝核10克、续断10克、葫芦巴20克、茜草10克、金樱子10克。 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的该中药组合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外用的临床观察。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诊断参照张惜阴主编第二板《实用妇产科学》,不孕不育是子宫内膜异位的主要症状之一,该病有40%-60%不孕,约占60%-70%有痛经,常为继发生性进行性加剧,月经失调,急性腹痛,直肠膀胱刺激症状及性交痛等症状。体征可有下腹压痛,包块。B超、磁共振可确诊,腹腔镜检查为目前金标准可确诊。 观察指标: 治疗前患者有月经失调、痛经、下腹不适,育龄妇女不孕或早期流产,经B超、腹腔镜确诊。 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或改善,包块消失,有生育要求者可以受孕。 治疗方法:兜肚药物外用缚之。 疗效标准评定 痊愈:经确诊后,通过用药2疗程以上者,自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无异常,有生育要求者且受孕,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有效:用药后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近期无受孕。 无效:经确诊,治疗前后无变化。 治疗总体结果:门诊近3年确诊治疗80例,年龄19岁—38岁,婚后未育者57例,一胎后23例,要求生育者65例。治疗结果痊愈69例,好转6例,无效5例。痊愈及有效占93%。 具体典型病例: 例1:陈××,女,21岁,婚后1年余未孕,每次经来前1-2天开始下腹及腰骶部胀痛。渐加重,多次服用雌激素,效果不佳,来门诊经妇检及腹腔镜检,确诊子宫内膜异位,外用本制剂,连用2个月,愈后怀孕。 例2:赵××,35岁,已生育第一胎女孩7岁,近一年来月经失调,下腹不适,经常自觉怕冷,冬季加重,经服乌鸡白凤丸,效果差。妇检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位于后穹窿,用本发明中药兜肚外敷3疗程,5个月后随访受孕痊愈。 例3:刘××,20岁,婚后一年未孕,主诉:经来腹痛,腰痛,月经不规则,行盆腔三合诊检查,子宫直肠陷凹有触痛性结节伴有压痛明显,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经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半年后痊愈怀孕。 例4:杨××,19岁,婚后二年未孕就诊,自诉经期腹痛,月经失调,曾多家医院诊断内膜异位,但治疗无效,经用本发明中药外用,3疗程后,症状缓解,继用2疗程,痊愈已孕。 例5:许××,22岁,结婚二年余未孕,诉经来腹痛,下腹不适,喜暖怕冷,经多项检查,排除其它妇科种疾病,经腹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经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疗程后,诸症消失痊愈,半年后怀孕。 例6:田××,42岁,近2年来,月经不调,下腹胀痛,做多项妇科检查排除肿瘤(良性及恶性),行腹腔检查,确认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伴输卵管不通。用本发明中药组合外用2疗程,症状减轻,有效。
《一种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兜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有红花、延胡索、月季花、鸭脚艾等药材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肾,调经止痛功能,治疗因子宫内膜异位而引起不孕不育有较好的疗效,且治愈率高,方法简便易行,患者易接受。。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