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87660.1 (22)申请日 2014.11.26 A61K 36/899(2006.01) A61P 7/00(2006.01) A61K 35/586(2015.01) A61K 35/38(2015.01) (71)申请人 徐玉文 地址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水口镇水 西村沈郢组 8 号 (72)发明人 徐玉文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的中药组合物, 它是由下列药材制成的 : 白首乌、 柄果槲寄生、 扁担杆、 打碗花。
2、、 矮人陀、 暗鳞鳞毛 蕨、 藏红花、 火焰兰、 独脚乌桕、 豆瓣七、 白头翁茎 叶、 车桑子根、 柏枝节、 穿鱼藤、 罗布麻叶、 矮人陀、 拔毒草、 荷叶蒂、 马蹄蕨、 鳖甲胶、 樱子、 龙涎香、 大 红菇、 齿叶泥花草、 高粱七 15 份、 还阳参、 大牛草、 甘草。 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 所制成的中药能全 面调理人体脏腑平衡, 激活骨髓造血功能。 能有效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358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3、 104435832 A 1/1 页 2 1.一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 成 : 白首乌 15 份、 柄果槲寄生 12 份、 扁担杆 18 份、 打碗花 12 份、 矮人陀 10 份、 暗鳞鳞毛蕨 12 份、 藏红花 15 份、 火焰兰 20 份、 独脚乌桕 15 份、 豆瓣七 15 份、 白头翁茎叶 15 份、 车桑子 根 10 份、 柏枝节 10 份、 穿鱼藤 10 份、 罗布麻叶 20 份、 矮人陀 15 份、 拔毒草 12 份、 荷叶蒂 10 份、 马蹄蕨 10 份、 鳖甲胶 6 份、 樱子 10 份、 龙涎香 15 份、 大红菇 15 份。
4、、 齿叶泥花草 20 份、 高 粱七 15 份、 还阳参 12 份、 大牛草 12 份、 甘草 5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5832 A 2 1/6 页 3 一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 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primarythrobocythemia) 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 性疾病, 它主要是由于骨髓增生的异常形态导致外周血血小板明显增高、 功能异常。 临床常 见症状为自发性出血, 其中以胃肠道出血最多, 约有 20% 的病人伴有消化性溃疡 ;。
5、 次之为鼻 出血、 齿龈出血、 瘀斑或尿血。 血栓形成也是本病的症状之一, 发病部位不一, 以微血管的栓 塞较多见, 可有肢端病变而发生缺血、 发绀和坏疽, 以及一过性脑缺血, 偶可出现一时性黑 赚。也有脾坏死、 肠系膜血管栓塞, 有时可见肺栓塞。神经症状也较常见, 表现为头痛、 感觉 异常、 视力障碍或癫癎样发作。脾肿大者约占 80%, 肿大程度不一, 一般为轻、 中度 ; 肝肿大 者少见。目前, 治疗血小板增多症传统疗法主要有四种, 一是药物治疗, 比如白消安、 羟基 脲、 放射核素磷, 采用药物治疗见效较快, 但是容易反复 ; 二是血小板分离术治疗, 虽然可以 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 但是。
6、这种疗法只用于比较严重的出血情况, 比如胃肠道出血、 妊娠分 娩出血, 频繁血小板单采会加速此病的发展, 还会导致机体严重缺铁等并发症等 ; 第三, 干 扰素治疗, 干扰素治疗可以快速的降低血小板, 但临床反应比较大, 很多人难以长期坚持注 射, 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综合征。 表现有发热、 寒战、 全身不适, 肌肉痛、 头痛等, 有时还可出现鼻塞、 流涕、 头晕、 尿急等, 而以发热最为常见。内分泌、 代谢紊乱 , 长期用药 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障碍 ; 另外还可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甘油 三酯升高、 尿糖升高, 偶见高血钾, 低血钙等症 ; 第四, 静脉放血,。
7、 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容量 降至正常, 症状减轻, 减少出血及血栓形成机会。但临床观察频繁放血会加速此病的发展, 还会导致机体严重缺铁等并发症等。中药治疗是较好的治疗方式, 但现有的中药存在着疗 效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 通过科学的 选择药材及其配比, 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 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 白首乌 15 份、 柄果槲寄生 12 份、 扁担杆 18 份、 打碗花 12 份、 矮人陀 10。
8、 份、 暗鳞鳞毛蕨 12 份、 藏红花 15 份、 火焰兰 20 份、 独脚乌桕 15 份、 豆瓣七 15 份、 白头翁茎叶 15 份、 车桑子根 10 份、 柏枝节 10 份、 穿鱼藤 10 份、 罗布麻 叶 20 份、 矮人陀 15 份、 拔毒草 12 份、 荷叶蒂 10 份、 马蹄蕨 10 份、 鳖甲胶 6 份、 樱子 10 份、 龙涎香 15 份、 大红菇 15 份、 齿叶泥花草 20 份、 高粱七 15 份、 还阳参 12 份、 大牛草 12 份、 甘 草 5 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中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 白首乌 【来源】 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戟叶牛皮消 Cyn。
9、anchum bungei Decne., 以块根 说 明 书 CN 104435832 A 3 2/6 页 4 入药。 【性味】 苦、 甘、 涩, 微温。 【功能主治】 安神、 补血。用于体虚失眠, 健忘多梦, 皮肤搔 痒。 0006 柄果槲寄生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性味】 辛 ; 微苦 ; 性平。 【归经】 归肝 ; 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 ; 补肝肾 ; 活血止痛 ; 安胎 ; 下乳。主主 治风湿痹痛 ; 腰腿痛 ; 跌打损伤 ; 高血压 ; 胎动不安 ; 乳汁不下。 0007 扁担杆 【来源】 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扁担杆 Grewia bi。
10、loba G. Don, 以根或全株入 药。 【性味】 辛、 甘, 温。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 固精止带, 祛风除湿。用于小儿疳积, 脾虚久 泻, 遗精, 红崩, 白带, 子宫脱垂, 脱肛, 风湿关节痛。 0008 打碗花 【来源】 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 Calystegin hederacea Wall., 以根 入药。 【性味】 甘、 淡, 平。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 利尿, 调经, 止带 ; 用于脾虚消化不良, 月经 不调, 白带, 乳汁稀少。 0009 矮人陀 【来源】 为菊科植物牛舌三七的块根。 【性味】 苦, 寒, 有小毒。 【功能主治】 活血, 止血, 消肿, 解毒。
11、。治跌打损伤, 产后瘀滞, 衄血, 吐血, 风湿痛, 乳腺炎, 痈疮疖肿。 0010 暗鳞鳞毛蕨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 【性味】 苦 ; 寒。 【归经】 肝、 肾、 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 ; 驱虫。主功能性子宫出血 ; 蛔虫病。 0011 藏红花 【来源】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 【性味】 甘, 平。 【归经】 入 心、 肝经。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 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 胸膈痞闷, 吐血, 伤寒发狂, 惊怖恍 惚, 妇女经闭, 产后瘀血腹痛, 跌扑肿痛。 0012 火焰兰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兰科植物火焰兰的全草。。
12、 【性味】 苦 ; 辛 ; 平。 【归经】 肝 ; 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 ; 活血化瘀。主风湿痹痛 ; 骨折。 0013 独脚乌桕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块根。 【性味】 苦 ; 微辛 ; 性凉。 【归经】 心 ; 肾经。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络 ; 化痰散结 ; 解毒消痈。主治跌打损伤 ; 风湿痹痛 ; 瘰疬痰核 ; 痈肿疮毒 ; 毒蛇咬伤。 0014 豆瓣七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荨麻科植物狭叶楼梯草的全草。 【性味】 苦 ; 性寒。 【功 能主治】 活血通络 ; 消肿止痛 ; 清热解毒。主治风湿痹痛 ; 跌打损伤 ; 骨折 ; 外伤出血 ; 痈疽 肿痛。
13、。 0015 白头翁茎叶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 细叶白头翁、 兴安白头翁、 钟 萼白头翁等的地上部分。 【性味】 味苦 ; 性寒。 【归经】 归肝 ; 胃经。 【功能主治】 泻火解毒 ; 止痛 ; 利尿消肿。主主治风火牙痛 ; 四肢关节疼痛 ; 秃疮 ; 浮肿。 0016 车桑子根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无患子科植物坡柳的根。 【性味】 味苦 ; 性寒。 【功能 主治】 泻火解毒。主牙痛 ; 风毒流注。 0017 柏枝节 【来源】 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树枝。 【性味】 苦 ; 辛 ; 性温。 【功能主治】 驱风除 温 ; 解毒疗疮。主风寒温痹 ; 历节风 ; 霍乱转筋 。
14、; 牙齿肿痛 ; 恶疮 ; 疥癞。 0018 穿鱼藤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 【性味】 味苦 ; 辛 ; 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 ; 解毒疗疮。主感冒头痛 ; 风湿热痹 ; 腹泻 ; 跌打骨折 ; 外伤出血 ; 热毒 疮肿 ; 烧烫伤。 0019 罗布麻叶 【来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 apocynum venetum l. 的叶。 【性味】 性 凉, 味甘、 苦。 【功能主治】 清泻肝火、 平肝熄风。用于肝火炽盛之头痛眩晕、 惊风抽搐。 0020 矮人陀 【来源】菊科矮人陀 Gynura pseudo-china (L.) DC. G. bodinie。
15、ri 说 明 书 CN 104435832 A 4 3/6 页 5 Levl., 以块根入药。 【性味】 苦, 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 凉血, 止血。主治贫 血或失血过多, 风湿痛, 跌打损伤, 胃痛, 疖疮痈肿, 皮炎, 湿疹。 0021 拔毒草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 【性味】 味苦 ; 辛 ; 性 寒。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 ; 散瘀止痛。主肺热咳嗽 ; 吐血 ; 衄血 ; 赤痢 ; 淋痛 ; 风湿痹痛 ; 跌 打肿痛。 0022 荷叶蒂 【来源】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基部。 【性味】 味苦, 平, 无毒。 【功能主治】 清 暑去湿, 和血。
16、安胎。治血痢, 泄泻, 妊娠、 胎动不安。 0023 马蹄蕨 【来源】 蕨类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植物福建莲座蕨 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on., 以带叶柄的根状茎入药。 【性味】 淡, 凉。 【功能主治】 去瘀止血, 解毒。用于跌打 损伤, 功能性子宫出血 ; 外用治蛇咬伤, 疔疮, 创伤出血。 0024 鳖甲胶 【来源】 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 Amyda sinensis (Wiegmann) , 以背甲熬 制成的膏入药。 【炮制】 原料 : 鳖甲、 阿胶、 冰糖、 黄酒、 香油。先将鳖甲浸泡 7 天, 清水洗刷 后, 取出下锅煮和以上其它原料浓缩成胶, 凝固后切成。
17、长条形小块即得。 【功能主治】 滋阴补 血, 润肺消积。主治骨蒸潮热, 虚痨咳血, 疟疾痞块, 气血血亏, 闭经难产, 湿痰流注。 0025 金樱子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 Rosa laevigata Michx. 的干燥成熟果 实。 【性味】 酸、 甘、 涩, 平。 【归经】 归肾、 膀胱、 大肠经。 【功能主治】 固精缩尿, 涩肠止泻。用 于遗精滑精, 遗尿尿频, 崩漏带下。 0026 龙 涎 香 【来 源】鲸 目 鲸 科 抹 香 鲸 (巨 头 鲸) Physeter catodon L.;Physeter macrocephalus L., 以抹香鲸的肠凝结物入药。 【功能主。
18、治】 开窍化痰, 活血利气。主治神昏 气闷, 心腹诸痛, 消散症结, 咳喘气逆。 0027 大红菇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红菇科真菌大红菇的子实体。 【性味】 甘 ; 性微温。 【功 能主治】 养血 ; 逐瘀 ; 祛风。主血虚萎黄 ; 产后恶露不尽 ; 关节酸痛。 0028 齿叶泥花草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齿叶泥花草的全草。 【性味】 味淡, 性平。 【功能 主治】 清热解毒, 逐瘀破血, 消肿止痛。治毒蛇咬伤, 跌打肿痛, 疮疖肿毒, 产后腹痛。 0029 高粱七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禾本科植物拟高粱的根状茎。 【性味】 味甘 ; 淡 ; 性凉。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 ; 健脾。
19、利湿 ; 活血止血。 主痨伤咳嗽 ; 吐血 ; 泄泻 ; 消化不良 ; 跌打肿痛。 0030 还阳参 【来源】 为菊科植物长茎还阳参的根。 【性味】 味苦 ; 甘 ; 性凉。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 ; 健脾消食 ; 下乳。主支气管炎 ; 肺结核 ; 小儿疳积 ; 乳澎不足。 0031 大箭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泽泻科植物窄叶泽泻的全草。 【性味】 味淡 ; 性微寒。 【归 经】 肺 ; 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 ; 解毒消肿。主小便不通 ; 水肿 ; 无名肿毒 ; 皮肤疱疹 ; 湿疹 ; 蛇咬伤。 0032 大牛草 【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金不换 Polygala glomera。
20、ta Lour. P. chinensis L., 以全草入药。 【性味】 辛、 微甘, 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活血 散淤。 用于咳嗽胸痛, 咽炎, 支气管炎, 肺结核, 百日咳, 肝炎, 小儿麻痹后遗症 ; 外用治痈疽, 疖肿, 跌打损伤, 毒蛇咬伤。 0033 甘草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 【性味】 甘, 平。 【归经】 归心、 肺、 脾、 胃经 。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 。
21、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 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 说 明 书 CN 104435832 A 5 4/6 页 6 解药物毒性、 烈性。 0034 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 配方中的所采用的白首乌具有安神、 补血的功效 ; 柄果槲 寄生具有祛风湿、 补肝肾、 活血止痛的功效 ; 扁担杆具有健脾益气、 固精止带、 祛风除湿的功 效 ; 打碗花具有健脾益气、 利尿、 调经、 止带的功效 ; 矮人陀具有活血、 止血、 消肿、 解毒的功 效 ; 暗鳞鳞毛蕨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 藏红花具有活血化瘀、 散郁开结的功效 ;。
22、 火焰兰具有 祛风除湿、 活血化瘀的功效 ; 独脚乌桕具有活血通络、 化痰散结、 解毒消痈的功效 ; 豆瓣七 具有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清热解毒的功效 ; 白头翁茎叶具有泻火解毒、 止痛、 利尿消肿的 功效 ; 车桑子根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 ; 柏枝节具有驱风除温、 解毒疗疮的功效 ; 穿鱼藤具有 清热解表、 解毒疗疮的功效 ; 罗布麻叶具有清泻肝火、 平肝熄风的功效 ; 矮人陀具有舒筋活 血、 凉血、 止血的功效 ; 拔毒草具有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的功效 ; 荷叶蒂具有清暑去湿、 和血 安胎的功效 ; 马蹄蕨具有去瘀止血、 解毒的功效 ; 鳖甲胶具有滋阴补血、 润肺消积的功效 ; 金樱子具有。
23、固精缩尿、 涩肠止泻的功效 ; 龙涎香具有开窍化痰、 活血利气的功效 ; 大红菇具 有养血、 逐瘀、 祛风的功效 ; 齿叶泥花草具有清热解毒、 逐瘀破血、 消肿止痛的功效 ; 高粱七 具有清肺止咳、 健脾利湿、 活血止血的功效 ; 还阳参具有止咳平喘、 健脾消食的功效 ; 大箭 具有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的功效 ; 大牛草具有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活血散淤的功效 ; 甘草 具有分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的功效。 配方中所采用的各药物 之间能相互配合, 协同作用, 所制成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 滋补肝肾, 健脾益气, 平衡机体免 疫功能的功效, 全面调理人体脏腑平衡。
24、, 激活骨髓造血功能。 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 症, 多年来通过对36例患者的使用表明, 有效率达97.2%,治疗效果好, 治愈率较高, 愈后不 再复发。 0035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 抽样方法 从 2005 年到 2012 年, 我单位近 8 年来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中, 随机选取 72例病人, 其中, 男46例, 女26例, 年龄48-79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各36人。 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0036 2、 试验方法 21 对照组患者服用白消安、 羟基脲、 放射核素磷, 按说明书服用, 疗程 3 个月。 。
25、0037 22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 1 制得的胶囊, 早、 中、 晚各一次。疗程 3 个月。 0038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各种血象指标、 骨髓象指标、 凝 血象等指标均达到正常人标准 ; 显效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各种血 象指标、 骨髓象指标、 凝血象等指标也明显改善 ; 有效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症状好 转, 各种血象指标、 骨髓象指标、 凝血象等指标也好转 ; 无效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 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各种血象指标、 骨髓象指标、 凝血象等指标无改善。
26、或加重。 0039 3.2 治疗统计结果见表 1。 0040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说 明 书 CN 104435832 A 6 5/6 页 7 由此可见, 采用本发明的组方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42 实施例 1 称取白首乌 15 克、 柄果槲寄生 12 克、 扁担杆 18 克、 打碗花 12 克、 矮人陀 10 克、 暗鳞鳞 毛蕨 12 克、 藏红花 15 克、 火焰兰 20 克、 独脚乌桕 15 克、 豆瓣七 15 克、 白头翁茎叶 15 克、 车 桑子根 10 克、 柏枝节 10 克。
27、、 穿鱼藤 10 克、 罗布麻叶 20 克、 矮人陀 15 克、 拔毒草 12 克、 荷叶 蒂 10 克、 马蹄蕨 10 克、 樱子 10 克、 龙涎香 15 克、 大红菇 15 克、 齿叶泥花草 20 克、 高粱七 15 克、 还阳参 12 克、 大牛草 12 克、 甘草 5 克, 加 8 倍量水, 煎煮 1.5 小时, 过滤 ; 滤渣加 6 倍量 水, 煎煮1小时, 过滤 ; 合并滤液, 浓缩, 干燥, 与鳖甲胶粉6克混合均匀后, 装入胶囊壳, 即得 符合正常成人 1 天用量的胶囊剂。 0043 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口服, 每日分早、 中、 晚三次服用。 0044 具体实施例 2 。
28、称取白首乌 15 克、 柄果槲寄生 12 克、 扁担杆 18 克、 打碗花 12 克、 矮人陀 10 克、 暗鳞鳞 毛蕨 12 克、 藏红花 15 克、 火焰兰 20 克、 独脚乌桕 15 克、 豆瓣七 15 克、 白头翁茎叶 15 克、 车 桑子根 10 克、 柏枝节 10 克、 穿鱼藤 10 克、 罗布麻叶 20 克、 矮人陀 15 克、 拔毒草 12 克、 荷叶 蒂 10 克、 马蹄蕨 10 克、 樱子 10 克、 龙涎香 15 克、 大红菇 15 克、 齿叶泥花草 20 克、 高粱七 15 克、 还阳参 12 克、 大牛草 12 克、 甘草 5 克, 加 10 倍量水, 煎煮 2 小时。
29、, 过滤 ; 滤渣加 8 倍量 水, 煎煮1.5小时, 过滤 ; 合并滤液, 浓缩, 干燥, 与鳖甲胶粉6克混合均匀后, 包装, 即得符合 正常成人 1 天用量的散剂。 0045 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口服, 每日分早、 中、 晚三次服用。 0046 具体实施例 3 称取白首乌 15 克、 柄果槲寄生 12 克、 扁担杆 18 克、 打碗花 12 克、 矮人陀 10 克、 暗鳞鳞 毛蕨 12 克、 藏红花 15 克、 火焰兰 20 克、 独脚乌桕 15 克、 豆瓣七 15 克、 白头翁茎叶 15 克、 车 桑子根 10 克、 柏枝节 10 克、 穿鱼藤 10 克、 罗布麻叶 20 克、 。
30、矮人陀 15 克、 拔毒草 12 克、 荷叶 蒂 10 克、 马蹄蕨 10 克、 樱子 10 克、 龙涎香 15 克、 大红菇 15 克、 齿叶泥花草 20 克、 高粱七 15 克、 还阳参 12 克、 大牛草 12 克、 甘草 5 克, 加 8 倍量水, 煎煮 1.5 小时, 过滤 ; 滤渣加 6 倍量 说 明 书 CN 104435832 A 7 6/6 页 8 水, 煎煮 1 小时, 过滤 ; 合并滤液, 浓缩, 干燥, 与鳖甲胶粉 6 克混合均匀后, 按照本领域常规 工艺制粒, 包装, 即得符合正常成人 1 天用量的颗粒剂。 0047 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口服, 每日分早、 中、 晚三次服用。 说 明 书 CN 104435832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