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20372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10321.9

申请日:

2015.04.28

公开号:

CN104826050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5042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1/04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广西大学

发明人:

邓新平; 聂元壮; 黄庭宝; 梁志壮

地址:

530004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代理人:

王正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比,由以下组分原料组成:炒薏苡仁、炒山药、茯苓、白芍、炒白术、槟榔、党参、陈皮、当归、防风、黄柏、苦参、白头翁、丹参、炮姜、肉桂、木香、黄连、甘草。制备方法为:称取所需的各组分原料,洗净,放入煎药器内;加水,浸泡30~40min,开火,用武火将煎药器内中药煎煮至沸腾,然后改用文火煎煮,煎煮总时间为30~40min,关火,过滤,取滤液即得。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该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同时,使得制备方法更简洁、易操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比,由以下组分原料组成:炒薏苡仁15-30份、炒山药15-30份、茯苓10-15份、白芍10-15份、炒白术10-15份、槟榔10-15份、党参8-12份、陈皮8-12份、当归10-12份、防风10-12份、黄柏8-12份、苦参6-10份、白头翁10-30份、丹参10-15份、炮姜5-10份、肉桂5-10份、木香5-6份、黄连5-6份、甘草6-8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比,由以下组分原料组成:炒薏苡仁18份、炒山药20份、茯苓12份、白芍10份、炒白术13份、槟榔10份、党参10份、陈皮8份、当归12份、防风10份、黄柏10份、苦参8份、白头翁20份、丹参12份、炮姜9份、肉桂7份、木香5份、黄连5份、甘草8份。

3.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需的各组分原料,洗净,放入煎药器内;
(2)向步骤(1)中煎药器内加水,浸泡30~40min,开火,用武火将煎药器内中药煎煮至沸腾,然后改用文火煎煮,煎煮总时间为30~40min,关火,过滤,取滤液即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放入煎药器内的中药摊平,加水为超过摊平后中药平面3~4cm的水量即可。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过滤为取3~4层纱布制成滤布进行过滤。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直肠粘膜的弥漫性炎症,其临床特点为原因不明的、时好时坏的血性腹泻。目前,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由于病因不明,病程长,反复发作,故在治疗上亦十分棘手。西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炎症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抗生素,配合口服丽珠肠乐、得舒特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但副作用较大。中西药结合灌肠危害较大。中药治疗采用辨证施治,一般都较西药有更好的标本兼治的治愈效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大副作用,重要灌肠危害较大的问题,发明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旨在能高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同时减轻用药的副作用以用药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该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同时,使得制备方法更简洁、易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比,由以下组分原料组成:炒薏苡仁15-30份、炒山药15-30份、茯苓10-15份、白芍10-15份、炒白术10-15份、槟榔10-15份、党参8-12份、陈皮8-12份、当归10-12份、防风10-12份、黄柏8-12份、苦参6-10份、白头翁10-30份、丹参10-15份、炮姜5-10份、肉桂5-10份、木香5-6份、黄连5-6份、甘草6-8份。
优选的是,炒薏苡仁18份、炒山药20份、茯苓12份、白芍10份、炒白术13份、槟榔10份、党参10份、陈皮8份、当归12份、防风10份、黄柏10份、苦参8份、白头翁20份、丹参12份、炮姜9份、肉桂7份、木香5份、黄连5份、甘草8份。
一种如上所述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需的各组分原料,洗净,放入煎药器内;
(2)向步骤(1)中煎药器内加水,浸泡30~40min,开火,用武火将煎药器内中药煎煮至沸腾,然后改用文火煎煮,煎煮总时间为30~40min,关火,过滤,取滤液即得。
优选的是,步骤(2)中将放入煎药器内的中药摊平,加水为超过摊平后中药平面3~4cm的水量即可。
优选的是,步骤(2)中过滤为取3~4层纱布制成滤布进行过滤。
本发明所制得中药组合物服用方法为:一日一剂,一剂分早晚两次于饭前30分钟服用,10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所有病人均停用其他中西药。
薏苡仁,别名苡仁、薏米、草珠儿;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利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功效;功能主治:风湿身痛、水肿喘急、沙石热淋、消渴、肺痿咳嗽、痈疽不溃、虫牙痛、疝疾、黄疸、杀蛔虫、月经不通、牙齿风痛;所述炒薏苡仁是将薏苡仁炒至表面略焦黄即可。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所述 炒山药为将山药炒至表面焦黄即可。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经;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白芍,别名金芍药、白芍药,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槟郎,别名槟郎子、大腹子、宾门、橄榄子、青仔,性温,味苦、辛,归胃、大肠经,具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抗病毒、抗真菌的功效;槟郎主要成分为生物碱,上含有缩合鞣质、脂肪和槟郎红色素的成分。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
陈皮,性温,味甘苦,入脾、肺二经;具有理气、化痰、健脾、导滞的功效;主要用于治感冒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痛、肠鸣便泻、乳痈等。
当归,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土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防风,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性微温,性辛、甘,归膀胱、肺、脾、肝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功能主治: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黄柏,别名川黄柏、黄檗皮、黄皮树皮,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功能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苦参,别名苦骨、川参、牛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功能主治: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白头翁,别名老翁须、白头公、白头翁草,性寒、味苦,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功能主治:治疗痔疮等出血症状,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
丹参,血生根、大红袍、赤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痛经、清心除烦的功效;功能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炮姜,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性热,味辛,归脾、胃、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功效;功能主治: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肉桂,别名菌桂、大桂、筒桂、辣桂、玉桂、牡桂、紫桂、桂皮,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功能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木香,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性温,味辛、苦,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功能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黄连,别名黄莲、王连、味连、川连、鸡爪连,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功能主治:用于目 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脾、肺、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的治疗。
本发明选择薏苡仁、山药、茯苓、白芍、白术、槟榔、党参、陈皮、当归、防风、黄柏、苦参、白头翁、丹参、炮姜、肉桂、木香、黄连、甘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当中,薏苡仁、山药、茯苓、白术能渗水利湿,补脾养胃,黄柏、苦参、黄连、白头翁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泻火解毒,当归、党参、白芍能益气补血,槟榔可杀虫、破积、下气、行水,防风可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木香可疏肝利胆止痛,丹参可保肝安神降血脂,肉桂、炮姜可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上述各种中药原料进行合理搭配,所采用的各组分原料的配比使得各原料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即每种中药发挥出其功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效果更佳,进一步的,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中使得各组分有效成分更大程度被提取,更好地发挥组合物的疗效,同时又减少了服用量;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很高;药性缓和,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各组分原料:炒薏苡仁18份、炒山药20份、茯苓12g、白芍10g、炒白术13g、槟榔10g、党参10g、陈皮8g、当归12g、防风10g、黄柏10g、苦参8g、白头翁20g、丹参12g、炮姜9g、肉桂7g、木香 5g、黄连5g、甘草8g,将称取的各组分草药用清水洗净,放入煎药罐内摊平,加纯净水,加入纯净水为高出煎药罐内摊平后的中药平面3~4cm的量;浸泡30min,开火,用武火将煎药罐内中药煎煮至沸腾,然后立刻改用文火煎煮,煎煮总时间为40min,关火,用4层纱布制成的滤布进行过滤,取滤液即得。
实施例2
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各组分原料:炒薏苡仁15份、炒山药15份、茯苓10g、白芍13g、炒白术10g、槟榔13g、党参8g、陈皮10g、当归10g、防风12g、黄柏8g、苦参6g、白头翁10g、丹参10g、炮姜5g、肉桂5g、木香6g、黄连6g、甘草6g,将称取的各组分草药用清水洗净,放入煎药罐内摊平,加纯净水,加入纯净水为高出煎药罐内摊平后的中药平面3~4cm的量;浸泡35min,开火,用武火将煎药罐内中药煎煮至沸腾,然后立刻改用文火煎煮,煎煮总时间为35min,关火,用3层纱布制成的滤布进行过滤,取滤液即得。
实施例3
以g为单位,称取以下各组分原料:炒薏苡仁30份、炒山药30份、茯苓15g、白芍15g、炒白术15g、槟榔15g、党参12g、陈皮12g、当归11g、防风12g、黄柏12g、苦参10g、白头翁30g、丹参15g、炮姜10g、肉桂10g、木香5g、黄连5g、甘草7g,将称取的各组分草药用清水洗净,放入煎药罐内摊平,加纯净水,加入纯净水为高出煎药罐内摊平后的中药平面3~4cm的量;浸泡40min,开火,用武火将煎药罐内中药煎煮至沸腾,然后立刻改用文火煎煮,煎煮总时间为30min,关火,用4层纱布制成的滤布进行过滤,取滤液即得。
疗效调查
为检验本发明的治疗效果,选取7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给予上述实施例1、2、3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治疗;
其中男性43例,女性3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4.6年。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黏液脓血便,多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而成慢性经过。
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量药物,观察6个月无复发,为近期治愈;
(2)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为有效;
(3)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结果:7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个疗程后,近期治愈29例,有效3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19%。
典型病例:
李某,男,48岁,自述腹痛、腹泻反复发作10余年,纤维结肠镜检查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曾服中西药物疗效欠佳,症见脓血便3-5次/天,腹痛,里急后重,脘腹胀满,食欲差,身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边有齿印,苔黄腻,脉沉细。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7剂后,大便每天2次,脓血、黏液量明显减少。连服5周,症状基本消失,巩固治疗4周后,纤维结肠镜复查,肠黏膜病灶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黄某,女,58岁,患有5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腹痛、腹泻反复发作,脓血便2-4次/天,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大便常规检查示:黏液++,白细胞++,红细胞+++。西医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9剂后,大便每天1-2次,脓血、黏液量明显减少,连服8周,症状基本消失,巩固治疗4周后,纤维结肠镜复查,肠黏膜病灶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 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按照重量份数比,由以下组分原料组成:炒薏苡仁、炒山药、茯苓、白芍、炒白术、槟榔、党参、陈皮、当归、防风、黄柏、苦参、白头翁、丹参、炮姜、肉桂、木香、黄连、甘草。制备方法为:称取所需的各组分原料,洗净,放入煎药器内;加水,浸泡3040min,开火,用武火将煎药器内中药煎煮至沸腾,然后改用文火煎煮,煎煮总时间为3040min,关火,过滤,取滤液即得。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