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199420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45420.3

申请日:

2015.03.31

公开号:

CN104720875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B 17/34申请公布日:201506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7/34申请日:201503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7/34

主分类号:

A61B17/34

申请人:

蓝志坚

发明人:

蓝志坚

地址:

321000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婺江新村南区商住楼7幢2单元3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3

代理人:

胡杰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避免椎管内麻醉手术中导管被切断的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硬膜外穿刺针易切断硬膜外导管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针管开口处端面不切割硬膜外导管的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本发明包括针座和针体,其中,针体为管状结构,针体的头部为勺状针尖,用于穿刺;针体的尾部与针座固定在一起;所述针尖的内壁开口处呈钝角结构,与硬膜外导管接触时不会切割硬膜外导管。本发明与现有的硬膜外穿刺针相比,具有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穿刺使用安全便捷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该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包括针 座和针体,针体为管状结构,针体的头部为勺状针尖,针体的尾部与针座固定在一起,其特 征在于所述针尖的内壁开口处呈钝角结构。

2.  一种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该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包括针 座和针体,针体为管状结构,针体的头部为勺状针尖,针体的尾部与针座固定在一起,其特 征在于所述针体的内壁开口处至少靠近针尾部为凸弧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内 壁开口处为凸弧结构。

说明书

说明书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避免椎管内麻醉手术中导管被切断的防硬 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仍然广泛采用需要置入硬膜外导管的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硬膜外镇痛及硬膜外持续给药的疼痛治疗方式。操作时,麻醉医师先行用硬膜外穿刺针进 行穿刺操作,将针尖的勺状口穿刺到硬膜外腔或其他目标部位,如肌筋膜间隙;然后将硬 膜外导管从硬膜外穿刺针尾部穿入,经过空心针针体,再从穿刺针针尖勺状口穿出,根据 需要置入适当的长度;确认硬膜外导管没有置入血管内或蛛网膜下腔后,退出硬膜外穿刺 针,硬膜外导管尾部接注药连接器,进行注药。
在放置硬膜外导管的过程中,当发生硬膜外导管置入一小段受阻而未能达到目标要求, 或置入血管、蛛网膜下腔等非目标治疗位置,或未能放置到目标治疗的神经支配的节段等 情况时,都需要重新调整硬膜外导管的位置。
目前手术中使用的硬膜外穿刺针,其针尖部的椭圆形勺状口内侧的开口处呈楔形的刃 口,当向外拉动硬膜外导管退出时,硬膜外导管与针尖开口处靠近针尾的部分接触并被其 切断,导致置入到组织内的硬膜外导管留在病人体内。在手术过程中硬膜外导管案例被割 断留在病人体内的案例屡见不见,例如《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第17期2307 页)中记载,剖宫产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时,在拔除穿刺针过程中硬膜外导管在针尖处折 断,导管留置体内15~16cm;《中国水电医学》(2005年,02期103页)中记载在阑尾 切除手术中顺利穿刺置管后,在退出部分硬膜外导管时,遇到阻力经反复试退出无效后, 暂时放弃退出硬膜外导管,使硬膜外腔内留管6cm。
断裂后留置体内的导管需要进行手术取出,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二次手术及创伤;因 导管体积小,手术中可能会找不到残留的导管而导致无法取出,未取出的导管长期留置体 内可能产生无菌性炎症、局部机化包裹,压迫相应椎管内神经,产生疼痛、麻木等给患者 造成痛苦。
目前手术中发现硬膜外导管未达到目标部位或有异常情况需要重新调整时,为防止硬 膜外导管被割断,采用将硬膜外导管导管与硬膜外穿刺针一同拔出的方式处理,然后重新 穿刺与置管,反复进行,直至达到治疗目标和要求为止。反复的硬膜外穿刺、置管既增加 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也给麻醉医师的操作带来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硬膜外穿刺针易切断硬膜外导管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针 管开口处端面不切割硬膜外导管的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该防硬膜外 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包括针座和针体,针体为管状结构,针的头部为勺状针尖,用于 穿刺;针体的尾部与针座固定在一起;所述针尖的内壁开口处呈钝角结构,与硬膜外导管 接触时不会切割硬膜外导管。
一种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该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包括针 座和针体,针体为管状结构,针体的头部为勺状针尖,用于穿刺,针体的尾部与针座固定 在一起;所述针体的内壁开口处至少靠近针尾部为凸弧结构。
在所述的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中,所述针体的内壁开口处为凸弧结构。
采用本发明进行穿刺操作时,当硬膜外导管后退时,硬膜外导管与针体上针尖的内壁 开口处接触的部位呈钝角或凸弧结构,不会切断硬膜外导管而导致硬膜外导管留置体内。
本发明与现有的硬膜外穿刺针相比,具有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穿刺使用安全便捷的 特点。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发明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针尖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针尖的剖视图。
在附图1~4中,1表示针座;2表示针体;3表示针尖;3a表示钝角结构;3b表示凸 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3,一种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该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 外穿刺针包括针座1和针体2,其中,针体2为管状结构,针体2的头部为勺状针尖3,用 于穿刺;针体2的尾部与针座1固定在一起;所述针尖3的内壁开口处呈钝角结构3a,与 硬膜外导管接触时不会切割硬膜外导管。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4,一种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该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 穿刺针包括针座1和针体2,其中,针体2为管状结构,针体2的头部为勺状针尖3,用于 穿刺,针体2的尾部与针座1固定在一起;所述针体2的内壁开口处、靠近针尾部的1/2 部分为凸弧结构3b。

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避免椎管内麻醉手术中导管被切断的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硬膜外穿刺针易切断硬膜外导管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针管开口处端面不切割硬膜外导管的防硬膜外导管被切断硬膜外穿刺针。本发明包括针座和针体,其中,针体为管状结构,针体的头部为勺状针尖,用于穿刺;针体的尾部与针座固定在一起;所述针尖的内壁开口处呈钝角结构,与硬膜外导管接触时不会切割硬膜外导管。本发明与现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