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136499.3
2015.03.26
CN104737756A
2015.07.01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507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50326|||公开
A01G1/00
安徽农业大学
汪承刚; 刘姗; 袁凌云; 朱世东; 赵冠艳; 邹明倩; 程圆; 葛继涛; 管超
230036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11321
王凝; 张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塌菜的分步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2)分苗: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8cm;3)幼苗生长至6-7片真叶进行定植。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增强了幼苗的根系活力,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增强了其抗逆性,同时提高了定植后幼苗的最终成活率。
权利要求书1. 一种乌塌菜的分步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2)分苗: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8cm,;3)幼苗生长至6-7片真叶进行定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采用撒播方式。3. 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分步育苗方法,其他特征在于,播种量为每平方米苗床播5-8克。4. 根据权利1-3任一项所述的分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种子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种子分苗后温度控制在15℃。5. 根据权利1-4任一项所述的分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之后还包含炼苗的步骤。6. 根据权利1-5任一项所述的分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植密度为每亩3500株。
说明书一种乌塌菜的分步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育苗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乌塌菜的分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瓜果蔬菜是通过种子播种获得的。由种子发育为植株的过程不但关系到了植株后期的长势,而且由于植株在苗期相对较细弱,因此,育苗工作劳动强度大、费时且技术性强。 而现在最常用的育苗方法是直播法育苗,其是指将种子直接播种后培育成秧苗的方法。这种育苗法由于在播种过程中通常播撒过量的种子在定植容器中,从而导致秧苗过密,营养面积小,侧根少,秧苗嫩弱不壮实,同一批次植株发育差异大;定植后成活率低,缓苗慢。 此外,还有移栽法,其是指将播种后,经过假植后再进行定植的方法。这种育苗法增加了营养面积,节约了育苗面积。但是相对于直播法,由于移栽法增加了移栽的次数,操作不当会对植株的根系,甚至植株整体产生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分步育苗方法,增加根群,显著增加了根系活力,加快了幼苗的生长,培育壮苗,解决了直播苗的秧苗嫩弱不壮实,定植后成活率低,缓苗慢等问题,最终提高了定植后的成活率及对蔬菜早熟增产增值也有明显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步育苗方法是通过幼苗生长到特定大小时,进行移植,并通过特定的间距使幼苗分散,获得足够的营养空间,同时通过控制特定的间距不但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育苗面积,而且发明人意外的发现,采用特定条件时根系更加发达,同时这次移植相当于炼苗,起到壮苗的作用,增强秧苗对逆境的适应能力,最终提高了秧苗定植后的成活率。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乌塌菜的分步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 步骤,1)播种;2)分苗: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8cm;3)幼苗生长至6-7片真叶进行定植。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采用撒播方式。 进一步地,播种量为每平方米苗床播5-8克。 进一步地,步骤2)中种子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种子分苗后温度控制在15℃。 进一步地,在步骤2)之后还包含炼苗的步骤。 进一步地,定植密度为每亩3500株。 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增强了幼苗的根系活力,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增强了其抗逆性,同时提高了定植后幼苗的最终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乌塌菜的播种 (1)制备苗床 以肥沃的菜园土和有机肥为主要材料。量取菜园土6份,草炭土2份,腐熟有机肥和草炭或腐殖土4份,并充分混匀,装床前用筛子把床土筛选一次,粗土铺在底层,细土铺在上面,床土厚度为9-12cm。 (2)种子处理: 播前用55℃温水浸泡乌塌菜种子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用25-30℃温水浸种5-6小时。 催芽:把经过浸种吸水充分膨胀的种子在25-30℃恒温下催芽。具体做法是将种子用湿纱布或棕片包好放在瓦盆或水壶内置于保温的火炉旁,包内种子要疏松,以便透气,每隔4-6小时将种子翻动一次,使其受热均匀。对于少量种子,可把浸胀的种子用纱布包好外包塑料袋,放在贴身的衣服口袋内。 (3)播种 采用撒播,用喷雾器喷湿床土即可播种。播种量为每平方米苗床播5-8克。播种后应立即覆土,覆土厚度0.5-0.8cm,覆土后应喷足水,再用薄膜平铺在床土上,待70%幼苗出土后将平铺膜改为小拱棚覆盖,并撒一层薄薄的细土保湿。 实施例2乌塌菜的分苗和定植 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8cm,温度控制在15℃。 到幼苗生长至6-7片真叶即可准备定植,定植前7天苗床要注意放风练苗,苗床最低温度可逐渐降至5℃,定植前选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土地,施用底肥平整菜畦,定植密度为每亩3500株,定植后进行灌溉。 实施例3分苗次数对于乌塌菜幼苗性状的影响 (1)试验方法 制备对比例:采用实施例1-3相同的方法,其区别仅在于分苗的次数不同。每组50苗,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比例1直接播种法(即不进行分苗) 播种后,在15℃下育苗,直至长出第6-7片真叶时进行定植。 对比例2二次分苗法 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当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4cm,当幼苗长到5片真叶时,再次进行分苗,苗子间距4cm,温度控制在15℃。待长出第6-7片真叶时进行定植。 (2)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分苗的次数会影响植株的株高、茎粗、单株重和平均根系活力,分苗一次时效果最好,而不进行分苗或者分苗两次的植株相对分苗一次的植株株高、茎粗和单株重都所减小,根活力下降。本发明的方法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4分苗时间对于乌塌菜幼苗性状的影响 (1)试验方法 制备对比例:采用实施例1-3相同的方法,其区别仅在于分苗的时间不同。每组50苗,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比例3在长出1-2片真叶时分苗 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当幼苗长到1-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8cm,温度控制在15℃。 对比例4在长出5-6片真叶时分苗 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当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8cm,温度控制在15℃。 (2)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分苗的时机会影响植株的株高、茎粗、单株重和平均根系活力,在长出第3-4片真叶时效果最好,而在长出1-2片真叶或者在长出5-6片真叶时进行移植都会导致植株相对长出3-4片真叶移植的植株株高、茎粗和单株重都所减小,根活力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移植过早根系发育不够,移植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损耗所致。而移植过晚,植株过于密集,根系营养不足,延迟了植株的发育。 实施例5分苗时的植株间距对于乌塌菜幼苗性状的影响 (1)试验方法 制备对比例:采用实施例1-3相同的方法,其区别仅在于分苗后的间距不同。每组50苗,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比例5分苗间距为6cm 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6cm,温度控制在15℃。 对比例6分苗间距为10cm 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 间距10cm,温度控制在15℃。 对比例7分苗至8cm培植袋 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分植于8cm培植袋中,温度控制在15℃。 (2)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分苗的间距会影响植株的株高、茎粗、单株重和平均根系活力,在间距为8cm时效果最好,而在间距为6cm时或者在间距为10cm时进行移植都会导致植株相对间距为8cm移植植株的株高、茎粗、单株重较小,根活力下降。而且植株在分苗时采用培植袋也会影响根系的发育从而导致根活力下降,延迟了植株的发育。 实施例6分苗后温度对于乌塌菜幼苗性状的影响(增加的) 1)试验方法 制备对比例:采用实施例1-3相同的方法,其区别仅在于分苗后温度不同。每组50苗,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比例8分苗后温度为10℃ 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8cm,温度控制在10℃。 对比例9分苗后温度为20℃ 出苗前,温室保持在15℃;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8cm,温度控制在20℃。 结果表明,分苗后温度会影响植株的株高、茎粗、单株重和平均根系活力,在温度为15℃时效果最好,而在温度为10℃时或者在温度为20℃时进行移植都会导致植株相对温度为15℃的植株株高、茎粗、单株重较小,根活力下降。 综上试验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所用的方法,其植株株高、茎粗、单株重及根系活力都明显增加。
《一种乌塌菜的分步育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乌塌菜的分步育苗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乌塌菜的分步育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2)分苗: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子间距8cm;3)幼苗生长至6-7片真叶进行定植。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增强了幼苗的根系活力,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增强了其抗逆性,同时提高了定植后幼苗的最终成活率。。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