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198233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44419.1

申请日:

2015.01.29

公开号:

CN104686563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N 51/00申请公布日:201506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51/00申请日:20150129|||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1/00; A01P7/04; A01N43/707(2006.01)N; A01N43/40(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51/00

申请人:

海南力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林建文; 王技; 杨妍

地址:

570100海南省海口市沿江五西路15号白沙门别墅16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代理人:

杨建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吡丙醚5%~10%、噻虫胺20%~30%、吡蚜酮5%-10%、分散剂A 1.0%~2.0%、分散剂B 2.0%~3.2%、增稠剂0.1%~0.5%、润湿剂1.8%~2.5%、消泡剂0.1%~0.8%、防冻剂1%~8%、防腐剂0.03%~0.10%,余量为蒸馏水,本发明还提出了该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吡丙醚和噻虫胺配合作用,以细小颗粒分布于作物表面,昆虫取食的“瞬时”浓度高,杀虫效果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吡丙醚 5%~10%、噻虫胺 20%~30%、吡蚜酮 5%-10%、分散剂A 1.0%~2.0%、分散剂B 2.0%~3.2%、增稠剂 0.1%~0.5%、润湿剂 1.8%~2.5%、消泡剂 0.1%~0.8%、防冻剂 1%~8%、防腐剂0.03%~0.10%,余量为蒸馏水。

2.  根据权利1所述的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A为脂肪醇聚氧乙基醚,所述分散剂B为木质素磺酸钠。

3.  根据权利1所述的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4.  根据权利1所述的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5.  根据权利1所述的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2-溴-2-硝基-1,3-丙二醇。

6.  根据权利1~5任一项所述的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蒸馏水抽入剪切釜,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分散剂、润湿剂、吡丙醚、噻虫胺、消泡剂、防腐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剪切;
(2)剪切均匀后的物料经砂磨机砂磨达到目标细度1.5~3.5μm;
(3)砂磨后的物料输送到调制釜中,加入增稠剂和防冻剂并混合均匀,抽样检测;
(4)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然后对包装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入库;
上述分散剂包括分散剂A和分散剂B,且反应釜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吡丙醚 5%~10%、噻虫胺 20%~30%、吡蚜酮 5%-10%、分散剂A 1.0%~2.0%、分散剂B 2.0%~3.2%、增稠剂 0.1%~0.5%、润湿剂 1.8%~2.5%、消泡剂 0.1%~0.8%、防冻剂 1%~8%、防腐剂0.03%~0.10%,余量为蒸馏水。

7.  根据权利6所述的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A为脂肪醇聚氧乙基醚,所述分散剂B为木质素磺酸钠。

8.  根据权利6所述的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9.  根据权利6所述的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10.  根据权利6所述的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2-溴-2-硝基-1,3-丙二醇。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 112 个科 653 种植物。
吡丙醚的化学名称:4-苯氧苯基(RS)2-(2-吡啶基氧)丙基醚,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吡丙醚属低毒杀虫剂,是一种保幼激素类型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强烈的杀卵作用。吡丙醚还具有内吸性转移活性,可以影响隐藏在叶片背后的幼虫。对昆虫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影响昆虫蜕变和繁殖。对斜纹夜蛾的毒理试验表现,吡丙醚在血淋巴中高浓度的存留,加速昆虫前胸腺向性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由于吡丙醚能使昆虫缺少产卵所需的刺激因素,抑制胚胎发育及卵的孵化,或生成没有生活能力的卵,从而有效的控制并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
噻虫胺的化学名称:(E)-1-(2-氯-1,3-噻唑-5-基甲基)-3-甲基-2-2-硝基胍,结构式:
分子式:C6H8ClN5O2S,分子量 249.7。
在实际应用中,单一活性成分的杀虫剂普遍存在各种缺陷,如:连续使用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次生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性成分复配成复合杀虫剂,能够一定程度上克服以上缺点:有些活性成分复配能够产生增效作用,可提高防效,扩大杀虫谱,同时降低有效成分的用量,进而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够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杀虫效果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上述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吡丙醚 5%~10%、噻虫胺 20%~30%、吡蚜酮 5%-10%、分散剂A 1.0%~2.0%、分散剂B 2.0%~3.2%、增稠剂 0.1%~0.5%、润湿剂 1.8%~2.5%、消泡剂 0.1%~0.8%、防冻剂 1%~8%、防腐剂0.03%~0.10%,余量为蒸馏水。
作为优选地,所述分散剂A为脂肪醇聚氧乙基醚,所述分散剂B为木质素磺酸钠。
作为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作为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作为优选地,所述防腐剂为2-溴-2-硝基-1,3-丙二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蒸馏水抽入剪切釜,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分散剂、润湿剂、吡丙醚、噻虫胺、消泡剂、防腐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剪切;
(2)剪切均匀后的物料经砂磨机砂磨达到目标细度1.5~3.5μm;
(3)砂磨后的物料输送到调制釜中,加入增稠剂和防冻剂并混合均匀,抽样检测;
(4)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然后对包装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入库;检测不合格则返回剪切釜重新剪切、砂磨
上述分散剂包括分散剂A和分散剂B,且反应釜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吡丙醚 5%~10%、噻虫胺 20%~30%、吡蚜酮 5%-10%、分散剂A 1.0%~2.0%、分散剂B 2.0%~3.2%、增稠剂 0.1%~0.5%、润湿剂 1.8%~2.5%、消泡剂 0.1%~0.8%、防冻剂 1%~8%、防腐剂0.03%~0.10%,余量为蒸馏水。
作为优选地,所述分散剂A为脂肪醇聚氧乙基醚,所述分散剂B为木质素磺酸钠。
作为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作为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防冻剂为丙二醇。
作为优选地,所述防腐剂为2-溴-2-硝基-1,3-丙二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微细化的颗粒分散于水中,因而具有:①闪点高,不易燃易爆,生产、贮存和使用安全;②粉尘少,环境污染小,对生产者和使用者以及环境安全;③以水为基质,资源丰富,产品成本低,容易包装;④吡丙醚和噻虫胺配合作用,以细小颗粒分布于作物表面,昆虫取食的“瞬时”浓度高,杀虫效果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吡丙醚 8%、噻虫胺 24%、吡蚜酮 5%、脂肪醇聚氧乙基醚 1.6%、木质素磺酸钠 2.8%、黄原胶 0.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2.2%、聚二甲基硅氧烷 0.5%、丙二醇 5%、2-溴-2-硝基-1,3-丙二醇0.08%,余量为蒸馏水。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吡丙醚5%、噻虫胺 30%、吡蚜酮10%、脂肪醇聚氧乙基醚 1.0%、木质素磺酸钠 2.0%、黄原胶0.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1.8%、聚二甲基硅氧烷 0.8%、丙二醇 8%、2-溴-2-硝基-1,3-丙二醇0.10%,余量为蒸馏水。
实施例3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吡丙醚 10%、噻虫胺 20%、吡蚜酮 8%、脂肪醇聚氧乙基醚 2.0%、木质素磺酸钠 3.2%、黄原胶 0.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2.5%、聚二甲基硅氧烷 0.1%、丙二醇 1%、2-溴-2-硝基-1,3-丙二醇0.03%,余量为蒸馏水。
实施例4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蒸馏水抽入剪切釜,在剪切状态下逐步加入脂肪醇聚氧乙基醚、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吡丙醚、噻虫胺、聚二甲基硅氧烷、2-溴-2-硝基-1,3-丙二醇进行剪切;
(2)剪切均匀后的物料经砂磨机砂磨达到目标细度1.5~3.5μm;
(3)砂磨后的物料输送到调制釜中,加入黄原胶和丙二醇并混合均匀,抽样检测;
(4)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然后对包装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入库;
反应釜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吡丙醚 5%~10%、噻虫胺 20%~30%、吡蚜酮 5%-10%、脂肪醇聚氧乙基醚1.0%~2.0%、木质素磺酸钠2.0%~3.2%、黄原胶0.1%~0.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8%~2.5%、聚二甲基硅氧烷 0.1%~0.8%、丙二醇1%~8%、2-溴-2-硝基-1,3-丙二醇 0.03%~0.10%,余量为蒸馏水。
关于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田间试验:
试验名称:吡丙醚·噻虫胺悬浮剂防治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对象、作物:白粉虱;
番茄。品种,佳粉18号。施药期:任何生长期。
供试药剂及用量:37%吡丙醚·噻虫胺(8%吡丙醚+24%噻虫胺+吡蚜酮 5%)、43%吡丙醚·噻虫胺(5%吡丙醚+35%噻虫胺+吡蚜酮 8%、)、40%吡丙醚·噻虫胺(10%吡丙醚+20%噻虫胺+吡蚜酮 10%、)的悬浮剂;45-60克/公顷。
药效计算方法:虫口减退率%=(药前基数-药后活虫数)×100/药前基数;
药后3天和15天对虫口减退率%计算结果如下表:

结果表明,药后3天和15天37%吡丙醚·噻虫胺(8%吡丙醚+24%噻虫胺+吡蚜酮5%)的悬浮剂对的杀虫减退率最大,且在15天达到最大药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吡丙醚5%10%、噻虫胺20%30%、吡蚜酮5%-10%、分散剂A 1.0%2.0%、分散剂B 2.0%3.2%、增稠剂0.1%0.5%、润湿剂1.8%2.5%、消泡剂0.1%0.8%、防冻剂1%8%、防腐剂0.03%0.10%,余量为蒸馏水,本发明还提出了该防治白粉虱的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吡丙醚和噻虫胺配合作用,以细小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