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棋.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1931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4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8427.1

申请日:

2009.08.18

公开号:

CN101628177A

公开日:

2010.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3F 9/10申请公布日:20100120|||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3F 9/1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宋本兴变更后:宋本兴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银都路2988弄39栋7202室变更后: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银都路2988弄39栋1202室|||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3F3/02

主分类号:

A63F3/02

申请人:

宋本兴

发明人:

宋本兴

地址:

431922湖北省荆门市石牌镇邹巷村七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圆棋其第一活动块为正方形,第二活动块为长方形,其长边边长为第一活动块边长的二倍,短边与第一活动块边长相等,第三活动块为大正方形,其边长为第一活动块边长的二倍,次三种活动块按正确方法同置于托盘内,托盘内留有两个与第一活动块等面积的空格。圆棋托盘为正方形,其边长是第一活动块边长的9倍。

权利要求书

1: 圆棋包括一个托盘和多个码放在托盘内的三种活动块,其特征是:第一活动块(图2)为正方形;第 二活动块(图3)为长方形,其长边边长为第一活动块边长的二倍,短边与第一活动块边长相等;第 三活动块(图4)为大正方形其边长为第一活动块边长的二倍,托盘内留有两个与第一活动块等面积 的空格(2)。
2: 圆棋托盘为正方形,其边长是第一活动块边长的9倍。
3: 圆棋托盘为单面托盘或双面托盘两种。

说明书


圆棋

    本发明主要涉及智力玩具,特别是一种高智力拼图棋。

    著名的拼块型智力玩具“华容道”具有一容纳十块活动板块的托盘,在托盘的下边中间设有一开口,通过上述活动板块的移动,使其中代表人物的一大板块移至上述托盘开口处,这种玩具内容老化,玩法单一,不具备数字游戏等内容。

    魔方也是如此,由于其结构及平面的局限,而且变化更少,玩法更单一。

    所述圆棋,包括一个托盘和多个码放在托盘内的三种活动块,其特征是在托盘(图1)的四边有竖的边缘(1),托盘右下侧边有一开口(7),第一活动块为正方形(图2),第二活动块为长方形(图3)其长边边长是第一活动块边长的二倍,短边与第一活动块边长相等;第三种活动块为大正方形(图4),其边长是第一活块边长的二倍。此三种活动块从开口处(7)按正确方方排列在托盘内(图6)、(图9)、(图11)、(图13)、(图15)、托盘内留有两个与第一活动块等面积地空格(2)以供托盘内三种活动块移动,托盘内三种活动块表面都设有数字编号(9)、字母编号(13)和圆形图案(10)托盘为正方形,其边长是第一种活动边长的9倍,托盘为单面托盘或双面托盘两种。

    图1为双面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盘边缘

    图2为第一活动块结构示意图              2-空格

    图3为第二活构示意图    3-凹槽

    图4为第三活动块结构示意图              4-第一活动凸扣

    图5为圆棋顶极正面结构示意图            5-第二活动块凸扣

    图6-图7为圆棋一则实施例                6-第三活动凸扣

    图8为托盘开口挡板                      7-开口

    图9-图10为圆棋二则实施例               8-开口挡板扣

    图11-图12为圆棋三则实施例              9-数字编号

    图13-图14为圆棋四则实施例              10-圆形图案

    图15-图16为圆棋五则实施例              11-托盘凸扣

                                  12-托盘半凸扣

    (图17)为单面托盘结构示意图    13-字母编号

    上述圆棋,托盘和活动块可用木材、塑料、陶瓷等多种材料制成,数字、字母和圆形图案可直接刻在活动块上,也可在活动块表面粘贴上印有数字、字母和圆形图案的不干胶纸。

    图7是圆棋结构之一原状,图6是打散后之状态,通过圆棋托盘内仅有的活动空间,不断移动图6中的大、中、小共32个活动块,使其最终还原成图7之原状即告游戏结束。

    图10是圆棋结构之二原状,图9是打散后之状态,通过棋盘内仅有的活动空间,不断移动图9中的大、中、小共31个活动块,使其最终还原成图10之原状即告游戏结束。

    图12是圆棋结构之三原状,图11是打散后之状态,通过棋盘内仅有的活动空间,不断移动图11中的大、中、小共30个活动块,使其最终还原成图12之原状即告游戏结束。

    图14是圆棋结构之四原状,图13是打散之状态,通过棋盘内仅有的活动空间,不断移动图13中的大、中、小共29个活动块,使其最终还原成图14之原状,即告游戏结束。

    图16是圆棋结构之五原状,图15是打散后之状态,通过棋盘内仅有的活动空间,不断移动图15中的大、中、小共28个活动块,使其最终还原成图16之原状告游戏结束。

圆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圆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圆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棋.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圆棋其第一活动块为正方形,第二活动块为长方形,其长边边长为第一活动块边长的二倍,短边与第一活动块边长相等,第三活动块为大正方形,其边长为第一活动块边长的二倍,次三种活动块按正确方法同置于托盘内,托盘内留有两个与第一活动块等面积的空格。圆棋托盘为正方形,其边长是第一活动块边长的9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