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1923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70153.2

申请日:

2009.08.17

公开号:

CN101628063A

公开日:

2010.01.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8888申请日:20090817授权公告日:20110511终止日期:201608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88; A61P29/00; A61P19/02; A61K31/045(2006.01)N; A61K33/24(2006.01)N; A61K33/3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888

申请人:

秦凤桐

发明人:

秦凤桐

地址:

061100河北省黄骅市官庄乡吴庄子北排村15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地骨皮15-17份;无名异15-17份;乳香19-21份;没药19-21份;生附子15-17份;生南星15-17份;半夏15-17份;防风15-17份;川乌15-17份;草乌15-17份;樟丹65-70份;冰片6-9份;麻油130-150份。本发明渗透力强,能祛风镇痛,坚骨强筋,祛邪除湿,主要针对膝关节滑膜炎、滑囊炎各关节部位的滑膜炎有特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制成:地骨皮15-17份;无名异15-17份;乳香19-21份;没药19-21 份;生附子15-17份;生南星15-17份;半夏15-17份;防风15-17 份;川乌15-17份;草乌15-17份;樟丹65-70份;冰片6-9份;麻 油130-15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其特征 在于它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原料各研成100-120目的细粉,称量配 齐炼油,根据下丹方式不同要求,依法炼油、下丹、下原料药,不断 搅拌,熬至滴水成珠,离火、倒入冷水中冷却,即成膏状,分装成袋。

说明书


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外敷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滑膜炎是外风之邪侵入人体经络后,引起关节腔内正常渗水功能失调,无力排出外邪及功能失调诱发的积液。湿从内生,流入关节而形成痰饮积液致关节肿胀疼痛,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气血被耗,体质更虚,病久挟瘀,肿胀时轻时重。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多采用局部手术,内服中西药理疗。由于滑膜炎反复发作,屡治屡发,而长期不愈,局部封闭,采用激素类药物,对病灶易致损伤。内服中西药,虽有一定疗效,但病灶部分吸收的药物有效量达不到,致使疗效不理想。而理疗只能改善局部临时环境而不能连续不断的治疗,所以上述治疗方法均显效慢,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滑膜炎外用膏药,其使用方便,疗效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地,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地骨皮15-17份;无名异15-17份;乳香19-21份;没药19-21份;生附子15-17份;生南星15-17份;半夏15-17份;防风15-17份;川乌15-17份;草乌15-17份;樟丹65-70份;冰片6-9份;麻油130-150份。

    本发明采取以下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药各研成100-120目的细粉,称量配齐炼油,根据下丹方式不同要求,依法炼油、下丹、下原料药,不断搅拌,熬至滴水成珠,离火、倒入冷水中冷却,即成膏状,分装成袋。用时放入热水中泡软,摊于白布上即贴。5-7天换药一次,三贴为一疗程。贴药后4小时疼痛减轻,轻者一疗程痊愈,一般患者两疗程,重者三疗程,少数患者4疗程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

    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肾,经。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无名异,味甘平。性寒,无毒,归肝肾经。功效:祛瘀止血,生肌敛疮。主治,跌打损伤,臃肿疮疡,水火烫伤,

    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行气,消肿生肌。主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淤痛,痈疽疼痛,肠痈疮溃不敛。

    没药,味苦,性平,归肝脾心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主打搕损,心腹血瘀,伤折踒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损。

    生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理中、祛湿功能。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等症状。

    生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功效,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痹,癫痫,惊风。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功效,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瘿瘤痰核,痈疽肿痛。

    防风,味辛,微甘。性微温。功效,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痛昏眩,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破伤风,疮疡疝瘕,疥癣,风疹。

    川乌:性温。味辛。有毒。功能除寒湿,散风邪,通经络,止冷痛。

    草乌,味辛苦。性热。大毒。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不遂,跌打损伤,淤血肿痛,阴疽肿毒。

    樟丹,味辛咸。性寒。有毒。归心脾肝胆肾经。功效,解毒祛腐,収湿敛疮,坠痰镇惊。主治,痈疽疮疡,外痔,湿疹,烧烫伤,溃疡,金疮出血,口疮目翳。

    冰片,味辛苦,凉。归经心、肺经。功效: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麻油,性味甘,凉,无毒。功效:润燥通便,解毒,生肌。治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

    本发明采用祛风镇痛,坚骨强筋,祛邪除湿的原则,取地骨皮、无名异、乳香、没药坚骨强筋,镇经镇痛,其余药物祛风除湿定痛缓经,引邪外出。

    本膏药渗透力强,主要针对膝关节滑膜炎、滑囊炎各关节部位的滑膜炎均特效。

    本膏药主要针对急慢性关节滑膜炎、滑囊炎,中医称(关节积液)肩锋、肘关节骨宽关节等各关节部位的滑膜炎均有特效,本膏药渗透力强,贴药后4小时后疼痛减轻,药力持续时间长,药效长达170-200小时。

    验床应用58例,使用一个疗程全部有效。两个疗程后有52例痊愈,其他6例继用药三疗程后经随访全部治愈。

    某女,52岁,黄骅市后街村人。2005年患滑膜炎经多方治疗无效,后经人介绍贴本药膏两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病情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滑膜炎的膏药,它选取以下原料:地骨皮150g、无名异150g、乳膏190g、没药190g、生附子150g、生男星150g、半夏150g、防风150g、川乌150g、草乌150g、樟丹600g、冰片60g、麻油1250g。将上述原料药制成膏状,分装成袋。

    实施例2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滑膜炎的膏药,它选取以下原料:地骨皮160g、无名异160g、乳膏200g、没药200g、生附子160g、生男星160g、半夏160g、防风160g、川乌160g、草乌160g、樟丹650g、冰片70g、麻油1300g。将上述原料药制成膏状,分装成袋。

    实施例3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滑膜炎的膏药,它选取以下原料:地骨皮170g、无名异170g、乳香210g、没药210g、生附子170g、生男星170g、半夏170g、防风170g、川乌170g、草乌170g、樟丹700g、冰片90g、麻油1500g。将上述原料药制成膏状,分装成袋。

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滑膜炎的外用膏药,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地骨皮15-17份;无名异15-17份;乳香19-21份;没药19-21份;生附子15-17份;生南星15-17份;半夏15-17份;防风15-17份;川乌15-17份;草乌15-17份;樟丹65-70份;冰片6-9份;麻油130-150份。本发明渗透力强,能祛风镇痛,坚骨强筋,祛邪除湿,主要针对膝关节滑膜炎、滑囊炎各关节部位的滑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