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191010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1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71678.0

申请日:

2013.11.15

公开号:

CN104621154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7/12申请日:20131115|||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7/12; A01P3/00; A01N43/653(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47/12

申请人: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邢平; 郭崇友; 张宝俊; 彭永强; 黄娟

地址:

211318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桠溪镇东风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为主要有效成分。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发明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霜霉病、晚疫病和黑穗病,效果好于单剂使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硫菌唑与苯 噻菌胺的重量比为1~70:1~5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丙硫菌唑与苯噻菌胺的重量比为1~35:1~2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丙硫菌唑与苯噻菌胺的重量比为1~10:1~2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丙硫菌唑与苯噻菌胺的重量比为1:2~6。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丙硫菌唑与苯噻菌胺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5~8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4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杀菌组合物以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赋型剂配制成农 药上允许的剂型。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剂 型是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9.  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抗性植物 真菌病害药物的应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白 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 褐斑病、黑胫病和黑穗病药物的应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 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是由拜耳公司研制的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 化学名称: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1-2-二氢-3-1,2,4-三唑-3-硫代,分
丙硫菌唑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或24-亚甲基二氢 芈毛醉l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即脱甲基化抑制剂(DMIs)。不仅具有很好的 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 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增 产明显,同三唑类杀茵剂相比,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主要用于防治 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几乎对所 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 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还能防治油莱和花生的土传病害, 如菌核病,以及主要叶面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菌核病和 锈病等。
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isopropyl),化学名称:[[(6-氟苯并噻唑-2-基)-乙基氨 基甲酰基]-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苯噻菌胺是由组合化学工业公司和Ihara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杀菌剂一苯噻 菌胺,对疫霉病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对其孢子囊的形成、孢子囊的萌发,在低 浓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对游动孢子的释放和游动孢子的移动没有作用。对 葡萄霜霉病菌、瓜类霜霉病菌和十字花科霜霉病菌的田间试验,结果相似。苯噻 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以及瓜类霜霉病都有杀菌活性。
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 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 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 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丙 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植物杀菌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 治植物真菌引起真菌病害药物的应用,尤其是作为制备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 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 霜霉病、黑穗病和晚疫病上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中丙硫菌唑与苯噻菌胺重量比为 1~70:1~50,优选为1~35:1~25,进一步优选为1~10:1~20,最优选为1:2~6。
所述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80%,优选10~40%。
所述的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这 些已知的助剂有分散剂、扩散剂、消泡剂、润湿剂、崩解剂等,可以采用十二烷基苯 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 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聚氧乙烯聚氧丙 稀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吐温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 二醇系列、磺酸盐类、羧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亚磷酸盐、木质素磺酸盐、黄原胶、 酚甲醛缩合物、铵盐、季铵盐型等,赋形剂包括环己酮、二甲苯、各种溶剂油、水、 防冻剂(如丙二醇)、去离子水等。以上助剂、赋形剂及其它辅料可以单用或并用。
所述的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药物 的应用。
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 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和 黑穗病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抗性植物真菌上药物的应用,尤其是作为制备防治 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 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霜霉病、晚疫病和黑穗病药物的应用均有显著的效果。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且活性大于单独组分的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对抗性 真菌病害如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 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霜霉病、晚疫病和黑穗病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延 缓了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减少防治用工、用药成本;(3) 可替代常规和易产生抗性的农药;(4)与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5)抑制 真菌抗药性的产生,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均为质量百分比。
两种活性化合物可以加工成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说明两种 有效成分加工成的制剂,但是该两种活性成分可以加工的制剂不仅限于以下所列。
实施例1:
将丙硫菌唑5g、苯噻菌胺10g、净洗剂LS(对甲氧基脂肪酸胺基苯磺酸钠)2g、 扩散剂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 粉碎,制得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5%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将丙硫菌唑3g、苯噻菌胺12g、十二烷基硫酸钠3g、扩散剂NNO4g、白炭黑5g, 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5%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将丙硫菌唑2g、苯噻菌胺12g、十二烷基硫酸钠3g、扩散剂NNO4g、白炭黑5g, 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4%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称取5g丙硫菌唑、50g苯噻菌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农乳33#2g、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溶剂油13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 法投入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55%丙硫菌唑-苯噻菌胺水 乳剂。
实施例5:
称取2g丙硫菌唑、30g苯噻菌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 酸酯3g、农乳农乳33#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异丙醇10g,加水至100g。将以 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32 %丙硫菌唑-苯噻菌胺微乳剂。
实施例6:
称取1g丙硫菌唑、5g苯噻菌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农乳33#2g、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溶剂油13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 法投入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6%丙硫菌唑-苯噻菌胺水乳 剂。
实施例7:
称取50g丙硫菌唑、20g苯噻菌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2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g、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 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70%丙硫菌唑-苯噻菌胺乳油。
实施例8:
称取2g丙硫菌唑、40g苯噻菌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 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 重量百分含量为42%丙硫菌唑-苯噻菌胺乳油。
实施例9:
称取5g丙硫菌唑、20g苯噻菌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 酸酯3g、农乳农乳33#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异丙醇10g,加水至100g。将以 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5 %丙硫菌唑-苯噻菌胺微乳剂。
实施例10:
称取5g丙硫菌唑、0.5g苯噻菌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7g、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 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5.5%丙硫菌唑-苯噻菌胺乳油。
实施例11:
称取5g丙硫菌唑、30g苯噻菌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g、 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 重量百分含量为35%丙硫菌唑-苯噻菌胺乳油。
实施例12:
称取10g丙硫菌唑、10g苯噻菌胺,木质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g,黄原胶 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在砂磨机的作 用下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0%丙硫菌唑-苯噻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3:
称取30g丙硫菌唑、12g苯噻菌胺,木质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g,黄原胶 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在砂磨机的作 用下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2%丙硫菌唑-苯噻菌胺悬浮剂。
实施例14:
称取2g丙硫菌唑、5g苯噻菌胺,木质素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硫酸铵 5g,聚乙烯醇5g,硼砂2g,白炭黑3g、硅藻土补足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水分散颗 粒剂方法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7%丙硫菌唑-苯噻菌胺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15:
称取4g丙硫菌唑、13g苯噻菌胺,木质素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硫酸铵 5g,聚乙烯醇5g,硼砂2g,硅藻土28g补足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水分散颗粒剂方 法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7%丙硫菌唑-苯噻菌胺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16:
称取5g丙硫菌唑、15g苯噻菌胺,木质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g,黄原胶 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在砂磨机的作 用下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0%丙硫菌唑-苯噻菌胺悬浮剂。
室内生测试验:
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值,采用共 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 下:
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 ×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
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 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表1:丙硫菌唑+苯噻菌胺不同配比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的室内生测结果
药剂 毒力回归方程 EC50(mg/L) 共毒系数 丙硫菌唑(A) Y=1.57X+4.00 4.312 - 苯噻菌胺(B) Y=2.15X+3.29 6.225 - A:B=1:2 Y=1.67X+3.90 4.548 172.13 A:B=1:4 Y=2.08X+3.37 6.098 135.36 A:B=1:6 Y=1.72X+3.68 5.859 144.23
表1中采用丙硫菌唑(A)与苯噻菌胺(B)以不同配比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生测试 验,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组合物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较好的协 同增效性。
田间药效试验:
1.试验处理:本试验药剂根据丙硫菌唑(A)与苯噻菌胺(B)的不同比例分别设3个药 剂用量,其中,药剂用量为有效成分丙硫菌唑(A)和有效成分苯噻菌胺(B)质量之和。对 照药剂分别是农药单剂15%苯噻菌胺WP和5%丙硫菌唑ME及空白清水试验。
2.试验方法: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调查药 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进行病情分级, 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见下表:
表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通过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由表2可知,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优良,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在农业应用中具有应用价值。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为主要有效成分。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发明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