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190648 上传时间:2018-12-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2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67165.5

申请日:

2015.02.09

公开号:

CN104621665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2/38申请日:20150209|||公开

IPC分类号:

A23L2/38; A61K36/71; A61K9/08; A61P1/16; A61P3/06; A61P3/04

主分类号:

A23L2/38

申请人:

李伟权

发明人:

李伟权; 童娟; 李东晓

地址:

51140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富华西路富华花园二座1604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代理人:

周端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微米粉碎、生物酶解、吸附澄清、高速离心、超滤等步骤,采用该五种技术的集成应用,从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得率两项指标来看,新方法优于常规方法,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原有成分,两种絮凝剂的联合使用,增强了吸附去除鞣质等影响口感的杂质成分的能力,使本发明制得的饮料或口服液在口感上得到极大的改善,涩味大大降低,因此应用本发明所得到的饮料或口服液在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口感和澄清度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1)微米粉碎:按重量份取白背三七40~90份,葛根50~110份和白芍20~60 份,经气流超细粉碎加工,使所粉碎的药材粉末的颗粒粒径达到1~150微米之间 备用;
(2)生物酶解:向步骤(1)所得三种药材粉末加6~15倍40℃~50℃水和 按占所取药材粉末总重量的比例计10%~15%的纤维素酶,浸泡10~60分钟,煮 沸回流提取1~4小时,残渣再加6~15倍量水,煮沸回流提取1~3小时,合并 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0~1.20(80℃~90℃热测),得到浓缩液;
(3)吸附澄清: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测定步骤 2所得浓缩液的pH,若pH>4.8,采用趁热缓慢加入0.5%~2%B组分粘胶液,边 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0.5%~2%A组分粘胶液,搅匀;若pH<4.8,采用 趁热缓慢加入0.5%~2%A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0.5%~ 2%B组分粘胶液,搅匀,再加入0.5%~2%的用醋酸溶液溶解的壳聚糖溶液,静置;
(4)高速离心:取步骤(3)所得的浓缩液在12000转/分钟~16000转/分钟 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
(5)取甜味剂加适量水搅拌溶解,待溶解充分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 释定容至规定重,得到稀释液;
(6)超滤:将(5)所得稀释液用孔径为0.2~0.45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超滤, 得到配制液;
(7)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后,再进行检验,最后得到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甜味剂按占所取药材粉末总重量的比例计取0.1‰~3.0‰,选 自甜菊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取白背三七50~70份,葛根70~90份,白芍30~50 份。

4.  由权利要求1-3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饮料或口服液。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保健饮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损伤可以分为病毒性肝损伤及化学性肝损伤,前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 感染而引起的肝脏炎症,如甲肝、乙肝等。后者是由各种毒性物质,如食物中的 酒精、环境中的化学毒物及某些药物等对肝脏造成的损伤。其中病毒性肝炎是世 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每年受肝炎折磨的病人数以亿计,其中200多万人发生死亡。 化学性肝损伤(包括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损伤类型有:①脂肪变性。②脂质过氧化 反应,这是中毒性肝损伤的特殊表现形式。③胆汁郁积反应,主要与肝细胞膜和 微绒毛受损而引起胆汁酸排泄障碍有关。两种类型造成的肝损伤是严重危害人类 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专家预测我国的肥胖人群在未来十年内将超过2亿,由此导致的高血脂和脂 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态势。目前我国高血脂症患者人数高达9000万。
利用传统中医药资源,利用现代生物及制剂技术,研发适合长期服用的具有 预防和治疗肝炎、高血脂的药物和保健食品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医药市场需 求下,已发明了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中药组合物(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1310179566.0),此中药组合物做成的胶囊对于高血脂和脂肪肝的患者有不错的 疗效,基于这样的前提下,考虑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种既能起到预防与治 疗作用,又能快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会使人们产生抵触心理的保健饮品, 相信能够更加深入人心,同时更好地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脂护肝,对高血脂、肥胖、病毒性肝炎、化学 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 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饮料或口服液的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微米粉碎:按重量份取白背三七40~90份,葛根50~110份和白芍20~60 份,经气流超细粉碎加工,使所粉碎的药材粉末的颗粒粒径达到1~150微米之间 备用;
(2)生物酶解:向步骤(1)所得三种药材粉末加6~15倍40℃~50℃水和 按占所取药材粉末总重量的比例计10%~15%的纤维素酶,浸泡10~60分钟,煮 沸回流提取1~4小时,残渣再加6~15倍量水,煮沸回流提取1~3小时,合并 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0~1.20(80℃~90℃热测),得到浓缩液;
(3)吸附澄清: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测定步骤 2所得浓缩液的pH,若pH>4.8,采用趁热缓慢加入0.5%~2%B组分粘胶液,边 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0.5%~2%A组分粘胶液,搅匀;若pH<4.8,采用 趁热缓慢加入0.5%~2%A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0.5%~ 2%B组分粘胶液,搅匀,再加入0.5%~2%的用醋酸溶液溶解的壳聚糖溶液,静置;
(4)高速离心:取步骤(3)所得的浓缩液在12000转/分钟~16000转/分钟 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
(5)取甜味剂加适量水搅拌溶解,待溶解充分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 释定容至规定重,得到稀释液;
(6)超滤:将(5)所得稀释液用孔径为0.2~0.45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超滤, 得到配制液;
(7)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后,再进行检验,最后得到成品。
所述的甜味剂按占所取药材粉末总重量的比例计取0.1‰~3.0‰,选自甜菊 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步骤(1)中,取白背三七50~70份,葛根70~90份,白芍30~50份。
由上述方法制得的饮料或口服液。
本发明采用微米粉碎技术、生物酶解技术、吸附澄清剂联合絮凝剂吸附澄清、 高速离心与超滤五种技术的集成应用,从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得率两项指标来看, 新方法优于常规方法,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原有成分,两种絮凝剂的联合使 用,增强了吸附去除鞣质等影响口感的杂质成分的能力,使本发明在口感上得到 极大的改善,饮料或口服液的涩味大大降低,因此应用本发明所得到的饮料或口 服液在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口感和澄清度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按重量份取白背三七40~90份,葛根50~110份和白芍20~60份,经高 科技的气流超细粉碎加工,使所粉碎的药材粉末的颗粒粒径达到1~150微米之间 备用。气流超细粉碎加工是指压缩空气经过冷却、过滤、干燥后,经喷嘴形成超 音速气流射入旋转粉碎室,使物料呈流态化,在旋转粉碎室内,被加速的物料在 数个喷嘴的喷射气流交汇点汇合,产生剧烈的碰撞、磨擦、剪切而达到颗粒的超 细粉碎。利用微米粉碎技术,能够使药材的有效成分迅速溶出,提高提取效率。 本发明的白背三七为菊科植物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L.)DC.[G.oualis  DC.;G.pseudo-china(L.)DC.]的全草;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的干燥根;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 干燥根。最优选的,称取白背三七50~70份,葛根70~90份,白芍30~50份。
(2)向步骤(1)所得三种药材粉末加6~15倍40℃~50℃水和按占所取药 材粉末总重量的比例计10%~15%的纤维素酶,浸泡10~6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 1~4小时,残渣再加6~15倍量水,煮沸回流提取1~3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 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0~1.20(80℃~90℃热测),得到浓缩液。本步骤利用 生物酶解技术,破坏药材细胞壁,降低传质阻力,使其细胞内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扩散而得到充分提取。
(3)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测定步骤2所得浓缩 液的pH,若pH>4.8,采用趁热缓慢加入0.5%~2%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 再缓慢加入等量的0.5%~2%A组分粘胶液,搅匀;若pH<4.8,采用趁热缓慢加 入0.5%~2%A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0.5%~2%B组分粘胶 液,搅匀,再加入0.5%~2%的用醋酸溶液溶解的壳聚糖溶液,在4℃下静置48 小时。采用ZTC1+1澄清剂联合絮凝剂壳聚糖吸附澄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原 有成分,两种絮凝剂的联合使用,增强了吸附去除鞣质等影响口感的杂质成分的 能力,使本发明在口感上得到极大的改善,饮料或口服液的涩味大大降低。
(4)取步骤(3)所得的浓缩液在12000转/分钟~16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 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由于高速离心的转速大,离心力大,离心效果颇佳。
(5)取甜味剂加适量水搅拌溶解,待溶解充分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 释定容至规定重,得到稀释液。所述的甜味剂按占所取药材粉末总重量的比例计 取0.1‰~3.0‰,选自甜菊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6)将(5)所得稀释液用孔径为0.2~0.45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超滤,得到 配制液。利用微孔滤膜进行超滤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本发明的澄清度。
(7)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后,再进行检验,最后得到成品。
对比例1(常规方法)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普通打粉机进行粉碎,然后 将所得三种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10倍量温水(50℃),浸泡30分钟,煮沸 回流提取2小时,残渣再加10倍量水,煮沸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 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5(80℃~90℃热测),得到浓 缩液,在4℃下静置48小时,然后取冷藏后的浓缩液在16000转/分钟转速下进 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用布氏漏斗抽滤,得到滤液;然后再取三氯蔗糖 0.48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上述滤液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定容至规定 重,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得到成品。
实施例1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高科技气流超细粉碎加工; 然后将所得三种药材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10倍量温水(50℃)和10g纤维 素酶,浸泡3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2小时,残渣再加10倍量水,煮沸回流提取 2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5(80℃~90℃热测), 得到浓缩液;然后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趁热缓慢加 入适量的1%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1%A组分粘胶液,搅 匀;再加入1%的壳聚糖溶液(用醋酸溶液溶解),在4℃下静置48小时;然后 取冷藏后的浓缩液在16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取三 氯蔗糖0.48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释定容至规 定重,得到稀释液;再将所得稀释液通过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超滤, 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得到饮料成品。
取对比例1和实施例1制成品,对浸膏得率、总黄酮得率、口感等方面进行 对比。
口感评定如下:以涩味值对饮料或口服液进行口感评价。涩味程度分为5 级。5级(0~2.0分):几乎没有涩味;4级(2.l~4.0分):感觉到涩味,但可以忍受; 3级(4.l~6.0分):感觉到涩味,不想忍受;2级(6.1~8.0分):涩味较浓,难以 忍受,感到痛苦;1级(8.1~10分):极苦涩,无法忍受,立即吐出。涩味评价方 法为:先用温水漱口三次,再将待测液含于口中,10s后吐出,漱口至无溶液味 道(至少l0次以上),再检测第二种溶液,每尝过一份即做评价(n=20)。
对比例1的成品经测定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得率,发现由常规方法所测得的浸 膏得率均值为28.10%,总黄酮得率均值为1.97%,所得到的饮料口感上顺应性 较新方法差,有涩味,口感评价为3级,高速离心虽然能够提高饮料的澄清度, 但其澄清度亦不如高速离心联合超滤方法所得到的饮料的澄清度。
而实施例1采用微米粉碎技术、生物酶解技术、吸附澄清剂联合絮凝剂吸附 澄清、高速离心与超滤五种技术的集成应用,所测得的浸膏得率均值为17.25%, 总黄酮得率均值为2.57%,从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得率两项指标来看,优于常规方 法,杂质或不利于人体的物质被更彻底的去除,浸膏得率比常规方法低,但药物 有效成分并没有流失,总黄酮得率比常规方法高。本实施例饮料的涩味大大降低, 口感评价为5级。而由于高速离心和采用微孔滤膜进行超滤处理,能够最大限度 地提升澄清度,比起常规离心处理或者超滤处理,效果更为显著,而且能够减少 二次超滤或者二次离心,大幅度地减少制备时间,节约了成本。
实施例2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高科技气流超细粉 碎加工;然后将所得三种药材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11倍量温水(50℃)和 15g纤维素酶,浸泡4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1小时,残渣再加11倍量水,煮沸 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1.15(热测),得 到浓缩液;然后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趁热缓慢加入 适量的1.5%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1.5%A组分粘胶液, 搅匀,再加入0.5%的壳聚糖溶液(用醋酸溶液溶解),在4℃下静置48小时; 然后取冷藏后的浓缩液在16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 取甜菊素0.48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释定容至 规定重,得到稀释液;再将所得稀释液通过孔径为0.2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超滤, 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得到成品。口感评定参照实 施例1,口感评价为5级。本实施例配制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为15.63%, 总黄酮得率为2.02%,而本配方按对比例1方法制得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 为30.12%,总黄酮得率为1.88%。
实施例3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高科技气流超细粉碎 加工;然后将所得三种药材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9倍量温水(50℃)和15g 纤维素酶,浸泡3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1.5小时,残渣再加9倍量水,煮沸回 流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1.0(热测),得到 浓缩液;然后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趁热缓慢加入适 量的0.5%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0.5%A组分粘胶液,搅 匀,再加入1.5%的壳聚糖溶液(用醋酸溶液溶解),在4℃下静置48小时;然 后取冷藏后的浓缩液在16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取 阿斯巴甜0.48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释定容至 规定重,得到稀释液;再将所得稀释液通过孔径为0.3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超滤, 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得到成品。口感评定参照实 施例1,口感评价为5级。本实施例配制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为17.27%, 总黄酮得率为2.21%;而本配方按对比例1方法制得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 为29.03%,总黄酮得率为1.96%。
实施例4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高科技气流超细粉 碎加工;然后将所得三种药材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15倍量温水(50℃)和 10g纤维素酶,浸泡1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1小时,残渣再加15倍量水,煮沸 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5(热测),得 到浓缩液;然后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趁热缓慢加入 适量的2%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2%A组分粘胶液,搅匀, 再加入1%的壳聚糖溶液(用醋酸溶液溶解),在4℃下静置48小时;然后取冷 藏后的浓缩液在14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取三氯蔗 糖与甜菊素各0.24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释定 容至规定重,得到稀释液;再将所得稀释液通过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进行 超滤,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得到成品。口感评定 参照实施例1,口感评价为5级。本实施例配制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为 17.44%,总黄酮得率为2.07%;而本配方按对比例1方法制得的成品,所测得的 浸膏得率为28.46%,总黄酮得率为1.72%。
实施例5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高科技气流超细粉碎 加工;然后将所得三种药材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12倍量温水(50℃)和25g 纤维素酶,浸泡2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2小时,残渣再加12倍量水,煮沸回流 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20(热测),得到 浓缩液;然后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趁热缓慢加入适 量的2%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2%A组分粘胶液,搅匀, 再加入2%的壳聚糖溶液(用醋酸溶液溶解),在4℃下静置48小时;然后取冷 藏后的浓缩液在14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取三氯蔗 糖与阿斯巴甜各0.24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释 定容至规定重,得到稀释液;再将所得稀释液通过孔径为0.3μm的微孔滤膜进 行超滤,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得到成品。口感评 定参照实施例1,口感评价为5级。本实施例配制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为 16.67%,总黄酮得率为2.82%;而本配方按对比例1方法制得的成品,所测得的 浸膏得率为29.17%,总黄酮得率为1.93%。
实施例6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高科技气流超细粉碎 加工;然后将所得三种药材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13倍量温水(50℃)和30g 纤维素酶,浸泡3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1.5小时,残渣再加13倍量水,煮沸回 流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1.0(热测),得到 浓缩液;然后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趁热缓慢加入适 量的1%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1%A组分粘胶液,搅匀, 再加入0.5%的壳聚糖溶液(用醋酸溶液溶解),在4℃下静置48小时;然后取 冷藏后的浓缩液在14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取甜菊 素与阿斯巴甜各0.24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释 定容至规定重,得到稀释液;再将所得稀释液通过孔径为0.2μm的微孔滤膜进 行超滤,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得到成品。口感评 定参照实施例1,口感评价为5级。本实施例配制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为 18.40%,总黄酮得率为3.09%;而本配方按对比例1方法制得的成品,所测得的 浸膏得率为30.31%,总黄酮得率为2.01%。
实施例7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高科技气流超细粉碎 加工;然后将所得三种药材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8倍量温水(50℃)和15g 纤维素酶,浸泡6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1小时,残渣再加8倍量水,煮沸回流 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热测),得到 浓缩液;然后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趁热缓慢加入适 量的1.5%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1.5%A组分粘胶液,搅 匀,再加入1.5%的壳聚糖溶液(用醋酸溶液溶解),在4℃下静置48小时;然 后取冷藏后的浓缩液在12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取 三氯蔗糖、甜菊素与阿斯巴甜各0.16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离心液 中,再加水稀释定容至规定重,得到稀释液;再将所得稀释液通过孔径为0.45 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超滤,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 得到成品。口感评定参照实施例1,口感评价为5级。本实施例配制的成品,所 测得的浸膏得率为18.30%,总黄酮得率为2.92%;而本配方按对比例1方法制 得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为27.82%,总黄酮得率为1.89%。
实施例8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高科技气流超细粉碎 加工;然后将所得三种药材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7倍量温水(50℃)和25g 纤维素酶,浸泡4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2小时,残渣再加7倍量水,煮沸回流 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20(热测),得到 浓缩液;然后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趁热缓慢加入适 量的1.5%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1.5%A组分粘胶液,搅 匀,再加入0.5%的壳聚糖溶液(用醋酸溶液溶解),在4℃下静置48小时;然 后取冷藏后的浓缩液在12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取 三氯蔗糖0.48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水稀释定容至 规定重,得到稀释液;再将所得稀释液通过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超滤, 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得到成品。口感评定参照实 施例1,口感评价为5级。本实施例配制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为15.83%, 总黄酮得率为2.67%;而本配方按对比例1方法制得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得率 为28.52%,总黄酮得率为1.94%。
实施例9 取白背三七60克、葛根80克、白芍40克,经高科技气流超细粉碎 加工;然后将所得三种药材粉末于圆底烧瓶内,再加6倍量温水(50℃)和20g 纤维素酶,浸泡50分钟,煮沸回流提取1.5小时,残渣再加6倍量水,煮沸回 流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后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5(热测),得 到浓缩液;然后采用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的ZTC1+1澄清剂,趁热缓慢加入 适量的0.5%B组分粘胶液,边加边搅拌,再缓慢加入等量的0.5%A组分粘胶液, 搅匀,再加入1%的壳聚糖溶液(用醋酸溶液溶解),在4℃下静置48小时;然 后取冷藏后的浓缩液在12000转/分钟转速下进行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液;再取 三氯蔗糖与阿斯巴甜各0.24克,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加入离心液中,再加 水稀释定容至规定重,得到稀释液;再将所得稀释液通过孔径为0.2μm的微孔 滤膜进行超滤,得到配制液,最后将配制液进行灌封、灭菌、检验,得到成品。 口感评定参照实施例1,口感评价为5级。本实施例配制的成品,所测得的浸膏 得率为17.43%,总黄酮得率为3.08%;而本配方按对比例1方法制得的成品, 所测得的浸膏得率为28.18%,总黄酮得率为1.92%。

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脂护肝功效的饮料或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微米粉碎、生物酶解、吸附澄清、高速离心、超滤等步骤,采用该五种技术的集成应用,从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得率两项指标来看,新方法优于常规方法,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原有成分,两种絮凝剂的联合使用,增强了吸附去除鞣质等影响口感的杂质成分的能力,使本发明制得的饮料或口服液在口感上得到极大的改善,涩味大大降低,因此应用本发明所得到的饮料或口服液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