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新用途.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51879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1770.9

申请日:

2009.04.01

公开号:

CN101658523A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1/498公开日:201003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1/498申请日:2009040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498; A61P31/06

主分类号:

A61K31/498

申请人:

立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述南

地址:

211800江苏省南京市浦口经济开发区兴隆路1号

优先权:

2008.4.1 CN 200810103174.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 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新用途,氯法齐明为10-(对-氯苯基)-2,10-二氢-3-(对-氯苯氨基)-2-异丙亚胺基吩嗪,同时也公开了以氯法齐明为制药原料制备成胶丸、片剂、胶囊剂、滴丸、注射剂等药物制剂。大量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治疗结核病的作用,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权利要求书

1: 氯法齐明在制备治疗结核病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新用途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地新用途,特别涉及一种氯法齐明的药物新用途。

    技术背景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约有占世界1/3的人口感染过结核菌。我国结核病疫情也呈蔓延趋势,具有患病率高、耐药率高等特点,为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氯法齐明是10-(对-氯苯基)-2,10-二氢-3-(对-氯苯氨基)-2-异丙亚胺基吩嗪,按干燥品计算,含C27H22Cl2N4不得少于98.0%,曾用名为氯苯吩嗪,氯法齐明为棕红色或红褐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氯法剂明为抗麻风药,对麻风杆菌、溃疡分枝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此外还具有抗炎作用,对治疗和预防II型麻风反应结节性和多形性红斑等均有效。其抗菌作用可能通过干扰麻风杆菌的核酸代谢,与其DNA结合,抑制依赖DNA的RNA聚合酶,阻止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发挥其抗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药物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新用途。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药物氯法齐明为10-(对-氯苯基)-2,10-二氢-3-(对-氯苯氨基)-2-异丙亚胺基吩嗪,按干燥品计算,含C27H22Cl2N4不得少于98.0%。

    按药剂学方法,将本发明药物氯法齐明制备成多种临床药物剂型作为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包括胶丸、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蜜丸、丸剂、颗粒剂、蜜炼膏剂、缓释制剂、速释制剂、控释制剂、口服液体制剂或注射制剂。

    本发明药物是一种吩嗪染料,通过与分支杆菌的DNA结合抑制转录而产生抑制分支杆菌生长的效果;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与β-干扰素合用,可以恢复细胞吞噬和杀菌活性的作用,从而成为吞噬细胞的激发剂,属于免疫治疗的一部分。

    下面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氯法齐明治疗结核病的药效学实验

    1、实验目的:观察氯法齐明(clofazimine,CLF)在体外及体内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2、实验材料

    菌株: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本研究室保存菌株;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均为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保存菌株。

    试剂:培养基:称取7H9培养基(美国Difico公司)4.7g,溶于900ml蒸馏水中,加入2.0ml甘油,121℃高压10min,待使用前加入0.1体积分数的营养添加剂白蛋白-葡萄糖-过氧化氢酶(albumin dextrosecatalase,ADC)。阿尔玛蓝(Alamar blue);英国Setotec公司产品,4℃避光保存。二甲基亚砜(DMSO)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产品。

    动物:SPF级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36只,体重为18-20g,购自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氯法齐明为南京立业制药有限公司惠赠。

    3、实验方法

    (1)MIC测定;将200μl灭菌水加入无菌96孔板四周边的各孔中,防止培养过程中孔内的成分蒸发。以DMSO或灭菌蒸馏水溶解药物制成初浓度,用7H9培养基(不含twecn80)稀释成所需的浓度,加入无菌96孔板100μl,测定对H97RV MIC的各药物终浓度分别为:INH:0.0125、0.025、0.05、0.1、0.2、0.4μg/ml;RFP:0.0125、0.025、0.05、0.1、0.2、0.4μg/ml;CLF:0.03、0.06、0.12、0.24、0.48、0.96、1.92μg/ml。测定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MIC的各药物终浓度分别为:INH:1、5、10、20、40μg/ml;RFP:1、5、10、20、40μg/ml;CLF:0.06、0.12、0.24、0.48、0.96、1.92、3.84μg/ml。选取H37RV和30株耐多药临床分离菌株的培养物制成菌悬液,接种到含0.05%tween80、10%ADC的7H9培养基中,37℃静止培养1-2周,生长至浊度为MoFarland 1.0(相当于107CFU/ml)时,1∶20稀释后加入各孔100μl,菌液的终浓度为106CFU/ml。每板均设2个不含抗菌药的生长对照孔,96孔板于37℃孵育。7d后加入生长对照孔20μl 10×Alamar blue和5%tween80 50μl的混合液,37℃孵育24h,如果颜色从蓝色变为粉色,则在各实验药物的孔内加入上述量的Alamar blue和tween80混合液,37℃孵育24h记录各孔的颜色,蓝色孔为无生长,粉红色孔为有生长。MIC定义为阻止颜色变化(从蓝色变为粉红色)的最低药物浓度。

    (2)小鼠结核病模型的建立及治疗:选取结核分枝杆菌H37RV2-3周的培养物制成浓度为(5×105)CFU/ml的菌悬液,36只雌性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0.2ml/只,感染菌量105CFU/只。于感染后第2天解剖6只小鼠以提供脾重、肺重及活菌数的基础值。将其余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并于感染后第2天开始给药,空白对照组:0.5%羟甲基纤维素钠(CMC),INH组(阴性对照组):25mg/kg,每周给药5次;CLF-1组:20mg/kg,每周给药5次;CLF-2组:10mg/kg,每周给药5次;CLF-3组:20mg/kg,每周给药2次;异烟肼和氯法齐明均应用0.5%CMC制成混悬液灌胃给药,给药至感染后30d。最后1次给药后的次日,将各组小鼠处死,进行小鼠脾、肺活菌计数。活菌计数方法:记录小鼠体重,无菌操作下解剖,取脾、肺分别匀浆,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组织混悬液,分别取小鼠脾、肺的组织混悬液系列10倍稀释,取0.1ml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各样品的各浓度接种3支,37℃培养4周。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计算活菌数(CFU)。

    (3)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1.0软件,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方差分析法,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实验结果

    (1)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MIC是0.12-0.24μg/ml;异烟肼和利福平的MIC分别是0.025、0.05μg/ml;氯法齐明对3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范围为0.12-1.92μg/ml,具体数据见表1。

    表1氯法齐明对30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μg/ml)

    (2)小鼠结核病治疗实验结果

    ①小鼠皮肤黏膜着色情况:治疗7d左右CLF-1组小鼠双耳及胸腹部皮毛开始出现淡红色,治疗30d至结束实验时CLF-1组(总剂量:400mg/kg)、CLF-2组(总剂量:200mg/kg)及CLF-3组(总剂量:160mg/kg)小鼠均出现双耳及胸腹部皮毛染色,CLF-1最明显。解剖时可见3组小鼠胸、腹腔的器官着色,CLF-1组最明显。整个感染及治疗期间小鼠未出现死亡。

    ②体重、脾重和肺重情况:小鼠感染的第2天,平均体重为(20.88±0.17)g,平均脾重(0.07±0.01),平均肺重(0.15±0.05)g,脾重指数0.003±0.002,肺重指数0.0070.002。感染30d后未治疗组的小鼠体重、脾重、肺重分别为(24.09±1.84)g、(0.46±0.07)g、(0.24±0.02)g。脾重指数和肺重指数分别为0.019±0.002和0.010±0.001,均有明显增加,各治疗组的小鼠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在脾重、肺重及脾重指数、肺重指数上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64、27.57、58.97、34.56,p<0.01,具体数据见表2。

    表2结核病模型小鼠治疗30d各组体重、脾重和肺重情况(X±S)

    注:#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③活菌计数情况:感染的第2天,小鼠全脾活菌数为(5.61±0.14)lgCFU,感染30d增加到(7.14±0.07)lgCFU。INH组脾活菌数较空白对照组低3.56lgCFU,CLF-1组低2.25lgCFU,而CLF-2组和CLF-3组均低1.57lgCFU。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0.58,p<0.01)。具体数据见表3。感染的第2天,小鼠全肺活菌数为(5.24±0.23)log10CFU,感染30d增至(8.07±0.01)lgCFU。INH组肺活菌数较空白对照组低4.68lgCFU,CLF-1组低2.92lgCFU。CLF-2组低1.78lgCFU,CLF-3组低1.39lgCFU。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4.09,p<0.01)。具体数据见表3

    表3结核病模型小鼠治疗30d各组的活菌计数情况(lgCFU)

    注:△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5、实验结论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氯法齐明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以及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体外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核酸代谢及能量代谢,不易产生耐药性,与现有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与细胞色素P450酶没有内在的相互作用。

    在小鼠结核病治疗模型中显示,氯法齐明可以将小鼠肺脏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降低1.8-2.9lgCFU,脾脏中降低1.5-2.5lgCFU,表明具有较好的体内抗结核作用。

    实验例2临床实验资料

    选入25位结核病人,让其定期服用氯法齐明胶丸,结果见表4。

    表4本发明药物治疗结核病的临床实验资料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氯法齐明治疗结核病的有效率和显效率近96%,说明氯法齐明具有治疗结核病的功效。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氯法齐明胶丸

    氯法齐明加精炼食用植物油研磨成细粉并调整浓度,混悬制成。含氯法齐明(C27H22Cl2N4)为标示量的90.0%~110.0%。口服,一次50~100mg,一日1-3次,治疗结核病。

    实施例2:氯法齐明片

    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口服,一次50~100mg,一日1-3次,治疗结核病。

    实施例3:氯法齐明颗粒剂

    加入常规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口服,一次50~100mg,一日1-3次,治疗结核病。

一种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新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新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新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新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新用途.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新用途,氯法齐明为10-(对-氯苯基)-2,10-二氢-3-(对-氯苯氨基)-2-异丙亚胺基吩嗪,同时也公开了以氯法齐明为制药原料制备成胶丸、片剂、胶囊剂、滴丸、注射剂等药物制剂。大量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治疗结核病的作用,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