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苯基嘧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1850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2319.1

申请日:

1990.04.17

公开号:

CN1047285A

公开日:

1990.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39/28; C07D239/40; C07D239/42; C07D239/36; A01N43/54

主分类号:

C07D239/28; C07D239/40; C07D239/42; C07D239/36; A01N43/54

申请人: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发明人:

艾伦·约翰·惠特尔; 特雷弗·晚伯特·佩里尔; 雷蒙·里奥·森利

地址:

英国英格兰

优先权:

1989.04.17 GB 8908638.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孟八一;罗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式(I)化合物:

权利要求书

1: 式(Ⅰ)化合物: 式中R 1 和R 2 分别选自氢,卤素,卤代烷基,烷氧基或硝基,前提是R 1 和R 2 不能同时为硝基;R 3 和R 4 分别选自氢,卤素烷基或环烷基;R 5 是卤素,硝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 n R 10 ;R 6 是卤素,硝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 n R 10 ;R 7 是氢,卤素,烷基,羟烷基,氰基,硝基,烷氧基,-S(O) n R 10 ;-NR 11 R 12 ,卤代烷基或甲酰基;R 8 是氢,卤素,-NR 11 R 12 ,烷基,环烷基或-S(O) n R 10 ;和R 9 是氧或硫;其中n是0,1或2;和R 10 是烷基,卤代烷基或环烷基;和R 11 和R 12 分别选自氢,烷基或环烷基,或R 11 及R 12 和与之相连的氮原子一道形成杂环基;前提是当R 5 是三氟甲基时,至少要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Ⅰ)R 1 或R 2 是卤代烷基或烷氧基; (Ⅱ)R 3 或R 4 是烷基或环烷基; (Ⅲ)R 6 是卤代烷氧基,硝基或-S(O) n R 10 ; (Ⅳ)R 7 是硝基,烷基,羟烷基,烷氧基,S(O) n R 10 ,NR 11 R 12 ,甲酰基或卤代烷基; (Ⅴ)R 8 是除氢之外的基团。 (Ⅵ)R 9 是硫,和其前提是(a)R 1 ,R 2 ,R 3 和R 4 不能全部是氟,和(b)当R 5 是氯时,R 1 和R 2 均为卤素。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其中R 3 和R 4 分别选自氢或甲基。
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化合物,其中R 1 和R 2 分别选自氟,氯,溴,硝基,三氟甲基或甲氧基。
4: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项所述化合物,其中,R 5 选自三氟甲基,五氟乙基,S(O) n R 10 ,碘,溴,氯或三氟甲氧基。
5: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项所述化合物,其中,R 7 选氢,三氟甲硫基,甲硫基或甲基。
6: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项所述化合物,其中,R 8 选自氢,甲基,NH 2 或硫基。
7: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项所述化合物,其中,R 6 是三氟甲基或五氟乙基。
8: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项所述化合物,其中,R 1 和R 2 两者均为卤素,R 3 和R 4 两者均为氢,R 5 和R 6 两者分别为三氟甲基或五氟乙基,R 7 是氢或卤素,R 8 是氢,NH 2 或甲基。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化合物,其中,R 1 和R 2 两者均为卤素,R 3 和R 4 两者均为氢,R 5 是五氟乙基,R 6 或三氟乙基,R 7 是氢和R 8 是氢。
10: 按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其中,R 1 是卤素,R 2 是硝基,R 3 和R 4 两者均为氢,R 5 是五氟乙基,R 6 是三氟甲基或五氟乙基,R 7 和R 8 两者均为氢。
11: 按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其中,R 1 是卤素,R 2 是卤素或硝基,R 3 和R 4 两者均为氢,R 5 是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硫基,R 6 是三氟甲基或五氟乙基,R 7 是氢或卤素,R 8 是氢。
12: 按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其中,R 1 和R 2 两者为卤素,R 3 和R 4 两者为氢,R 5 和R 6 两者分别为三氟甲基,三氟甲基或五氟乙基,R 7 是氢或卤素,R 8 是氢,R 9 是硫。
13: 按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其中,R 1 和R 2 两者为卤素,R 3 和R 4 两者为氢,R 5 是三氟甲硫基,R 6 是三氟甲基或五氟乙基,R 7 是氢或卤素,R 8 是氢和R 9 是硫。
14: 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权项所限定的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中,使式(Ⅱ)化合物与式(Ⅲ)化合物反应,然后根据需要(a)将基团R 1 -R 7 转化为与原基团不同的基团;和/或(b)将式中R 9 是氧的化合物转化为式中R 9 是硫的化合物,式(Ⅱ)为 式中R 1 ,R 2 ,R 3 ,R 4 和R 5 的定义如式(Ⅰ)所述,R 13 是离去基团;其前提是R 1 和R 2 可以同为硝基,式(Ⅲ)为: 式中R 6 ,R 7 和R 9 的定义如式(Ⅰ)所述,R 8 是氢。
15: 按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 (c)将式中R 1 ,R 2 ,R 5 ,R 6 或R 7 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是硝基的 式(Ⅰ)化合物转化成式中R 1 ,R 2 ,R 5 ,R 6 或R 7 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是卤素的式(Ⅰ)化合物; (ⅰ)将硝基还原,成为式(Ⅳ)化合物,式(Ⅳ)为: 式中R 3 ,R 4 ,R 8 和R 9 的定义如式(Ⅰ)所述,和R 1′ ,R 2′ ,R 5′ ,R 6′ 和R 7′ 是氨基或它们分别相当于式(Ⅰ)所定义的R 1 ,R 2 ,R 5 ,R 6 和R 7 ,其前提是R 1′ ,R 2′ ,R 5′ ,R 6′ 或R 7′ 中至少有一个是氨基;和 (ⅱ)此后,将R 1′ ,R 2′ ,R 5′ ,R 6′ 和/或R 7′ 氨基转化为卤素;或 (d)通过在极性溶剂中与碱金属卤化物反应,将式中R 1 和R 2 两者或其中之一是硝基的式(Ⅰ)化合物转化为式中R 1 和/或R 2 是卤素的化合物。
16: 用于制备式中R 1 和R 2 是卤素,R 3 和R 4 是氢或甲基,R 5 是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 n R 10 ,R 6 是卤代烷基,R 7 是氢或烷基,R 8 是烷基和R 9 是氧的权利要求1定义的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在适宜的含羟基溶剂存在下,由式中R 7 至R 8 的定义如前所述,并且R 8 是氢的式(Ⅰ)化合物与低级二烷胺反应,得到式(Ⅵ)化合物, 式中R 1 至R 7 和R 9 的定义如前所述;并且,在惰性溶剂存在下,使式(Ⅵ)化合物与酰化剂反应,得到式中R 8 是衍生于该酰化剂的基团的式(Ⅰ)化合物,然后,根据需要(a)将式中R 7 为氢的基团转化为卤素;和/或(b)将R 9 转化为硫。
17: 用于制备式中R 1 和R 2 是卤素,R 3 和R 4 是氢或甲基,R 5 是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 n R 10 ,R 6 是卤代烷基,R 7 是氢,R 8 是烷硫基和R 9 是氧的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在碱和非质子极性溶剂存在下,由式(Ⅶ)化合物与式(Ⅷ)化合物反应,式(Ⅶ)为: 式中R 1 ,R 2 ,R 3 ,R 4 和R 5 的定义如前所述,式(Ⅷ)为: R 6 -C=C-CO 2 -烷基 (Ⅷ) 式中R 6 的定义如前所述;并且,在该反应后,根据需要(a)将R 7 转化为卤素;和/或(b)将R 9 转化为硫。
18: 用于制备式中R 1 和R 2 是卤素,R 3 和R 4 是氢或甲基,R 5 是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 n R 10 ,R 6 是卤代烷基,R 7 是氢或卤素,R 8 是NR 11 R 12 ,R 9 是氧的权利要求1所述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将式中R 1 至R 7 及R 9 的定义如前所述,同时R 8 是烷硫基的式(Ⅰ)化合物与氧化剂在卤化溶剂中反应,形成式中R 1 至R 7 及R 9 的定义如前所述,R 8 是烷磺酰基的式(Ⅰ)化合物,然后再使后者(a)在含羟基溶剂中与适宜的亲核试剂反应,或(b)与乙酸铵或乙酸烷铵稠合;然后,根据需要(a)将R 7 转化卤素;和/或(b)将R 9 转化为硫。
19: 用于制备2-氯-4-三氟甲氧基-6-硝基苯胺的方法,其中,在碱的存在下,于多卤化溶剂中,用卤化剂将2-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卤化。
20: 用于制备3,4-二氯-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的方法,其中,将2-氯-4-三氟甲氧基-6-硝基苯胺重氮化,然后,在极性溶剂中用卤化铜使之卤化。
21: 用于制备3-氯-4-氟-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的方法,其中,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采用碱金属氟化物和适宜催化剂使3,4-二氯-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进行氟化反应。
22: 用于制备6-硝基-2,4-二(三氟甲基)溴苯的方法,其中用硫酸和硝酸混合物使2,4-二(三氟甲基)溴苯硝化。
23: 用于制备3,5-二氯-4-氟-五氟乙基苯的方法,其中,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在卤化亚铜存在下,由3,5-二氯-碘代苯与全氟烷酸的碱金属盐反应。
24: 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4所要求授权的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中,用于制备在权利要求14中所述式(Ⅲ)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a),(b),(c)和(d)的方法之一: (a)式(Ⅸ)β-酮酯与硫脲或S-烷基异硫脲缩合,得到式(Ⅹ)化合物,式(Ⅸ)为: 式(Ⅹ)为 然后,将(Ⅹ)用阮尼镍脱硫,得到式中R 8 是氢的式(Ⅲ)化合物,或 (b)式(Ⅸ)β-酮酯与甲眯缩合,得到式中R 8 是氢的式(Ⅲ)化合物,或 (c)采用贯用方法将4-(R 6 )-嘧啶-6-酮卤化,得到5-卤代-4-(R 6 )-嘧啶-6-酮,其中R 6 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所述,继之采用下述(ⅰ)和(ⅱ)两步反应之一处理之: (ⅰ)在卤化铜存在下,于适宜的醇和溶剂中,与金属烷氧化物反应,得到式中R 7 是烷氧基的式(Ⅲ)化合物;或 (ⅱ)在溶剂中与碱金属氢化物反应,继之与烷基锂反应,然后与亲电试剂反应,得到式中R 7 是甲酰基或SR 10 的式(Ⅲ)化合物;并且,跟据需要再使式中R 7 是甲酰基的式(Ⅲ)化合物与还原剂或格氏试剂反应,得到式中R 7 是1-羟烷基的式(Ⅲ)化合物;或(d)由式中R 14 是C 1-4 烷基和R 9 是氧的式(Ⅺ)化合物 与阮尼镍在适宜的溶剂中反应,制得式中R 8 是氢的式(Ⅲ)化合物,或(Ⅺ)为:
25: 6-硝基-2,4-二(三氟甲基)溴代苯, 2-氯-4-三氟甲氧基-6-硝基苯胺, 3,4-二氯-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 3-氯-4-氟-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 3,5-二氯-4-四氟五氟乙基苯。
26: 式(Ⅲ)化合物: 其中R 6 是卤代烷基,R 7 是烷基,S(O) n R 10 ,烷氧基,甲酰基或羟烷基,R 8 是氢,和R 9 是氧;式中R 10 是烷基,卤代烷基或环烷基和n是0,1或2。
27: 按权利要求26所述式(Ⅲ)化合物,其中,R 7 是羟烷基或 S(O) n R 10 。
28: 式(Ⅳ)化合物: 其中,R 3 ,R 4 ,R 8 和R 9 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所述,R 1′ ,R 2′ ,R 5′ ,R 6′ 和R 7′ 是氨基或分别等价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R 1 ,R 2 ,R 5 ,R 6 和R 7 ,其前提是R 1′ ,R 2′ ,R 5′ ,R 6′ 和R 7′ 中至少有一个是氨基。
29: 杀灭或防治有害昆虫或螨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害虫或其滋生地施以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式(Ⅰ)化合物。
30: 一种杀虫或杀螨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式(Ⅰ)化合物和与之混合的稀释剂或载体。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具有杀虫作用的新的苯基嘧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杀虫剂的应用。

    欧洲专利出版物No.0338686公开了式(A)化合物:

    式中R1和R2分别选自卤素或硝基;R3和R4分别选自氢或卤素;R5是氢,卤素或氰基;以及R6是卤素或卤代烷基;其前提是R1,R2,R3和R4不能全部是氟。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下列式(Ⅰ)化合物:

    式中R1和R2分别选自氢,卤素,卤代烷基,烷氧基或硝基,其前提是R1和R2不能同时是硝基;R3和R4分别选自氢,卤素,烷基或环烷基;R5是卤素,硝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C)nR10;R6是卤素,硝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nR10;R7是氢,卤素,烷基,羟烷基,氰基,硝基,烷氧基,-S(O)nR10,NR11R12,卤代烷基或甲酰基;R8是氢,卤素,NR11R12,烷基,环烷基或S(O)nR10;R9是氧或硫;其中n是0,1或2;R10是烷基,卤代烷基或环烷基;R11和R12分别选自氢,烷基,环烷基或者R11和R12和与之相连的氮一道形成杂环基;其前提是,当R5是三氟甲基时,至少要有一种下列取代:

    (ⅰ)R1或R2是卤代烷基或烷氧基;

    (ⅱ)R3或R4是烷基或环烷基;

    (ⅲ)R6是卤代烷氧基,硝基或-S(O)nR10;

    (ⅳ)R7硝基,烷基,羟烷基,烷氧基,S(O)nR10;

    NR11R122,甲酰基或卤代烷基;

    (ⅴ)R8是除氢之外的取代基,

    (ⅵ)R9是硫;并且其前提是(a)R1,R2,R3和R4不能全部是氟,和(b)当R5是氟时,R1和R2两者均为卤素。

    适用于R1,R2,R3,R4,R5,R6,R7和R8的卤素包括氟,氯,溴或碘。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烷基”包括最好是含有多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带支链烷基。这也适用于“卤代烷基”中的烷基部分。本文所采用的术语“环烷基”意指在环中含有3至10个,最好是3至7个碳原子的碳环。该环烷基最好是环丙基,环戊基或环己基。

    适用于R1,R2,R5,R6,R7和R10的卤代烷基是由氯,氟或溴或碘取代的C1-4烷基。这类基团包括二或三卤甲基,尤其是三氟甲基,和五卤乙基,特别是五氟乙基。这类基团也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卤素取代。

    适用于R1,R2和R7的烷氧基包括C1-4烷氧基,特别是甲氧基和乙氧基。

    适用于R5和R6的卤代烷氧基包括由1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卤原子(例如:氟,氯,溴或碘)取代的C1-4烷氧基。

    适用于R7的羟烷基包括羟基C1-4烷氧基。

    优选的R1和R2是氟,氯,溴,硝基,三氟甲基或甲氧基。

    优选的R3和R4是氢或甲基。

    优选的R5是三氟甲基,五氟乙基,三氟甲硫基,碘,溴,氯,三氟甲氧基或甲硫基。

    优选的R6是三氟甲基或五氟乙基。

    优选的R7是氢,三氟甲硫基,甲硫基,卤素或甲基。

    优选地R8是氢,甲基,NH2或甲硫基。

    优选的R9是氧。

    下列表Ⅰ给出了式(Ⅰ)化合物的实施例。

                            表Ⅰ

                                    表Ⅰ(续)

                                                            表Ⅰ(续)

                                    表Ⅰ(续)

    下列式(Ⅱ)化合物与式(Ⅲ)化合物反应,可以制得式(Ⅰ)化合物,式(Ⅱ)为:

    式中R1,R2,R3,R4和R5的定义如式(Ⅰ)所述,R13是离去基团,其前提是R1和R2两者均可以是硝基,式(Ⅲ)为:

    式中R6,R7,R9的定义如式(Ⅰ)所述,和R8是氢。此后,按照要求(a)将基团R1-R7转化为与原基团不同的基团;和/或(b)将式中R9是氧的化合物转化为式中R9是硫的化合物。

    该反应适宜于在溶剂和碱存在下进行。该碱可以是碱金属氢化物,碱金属醇盐或碱金属碳酸盐,该溶剂可以是烃类溶剂,如:石油醚,或甲苯,或醚(例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或醚性溶剂,例如,二甘醇二甲醚。

    适宜的离去基团R13包括卤素基团,例如,氟,氯,溴,碘或三氟甲基磺酰氧基或甲基磺酰氧基。

    根据R13的确切的性质,如有必要可加入适宜的催化剂,例如,冠醚,铜盐或氟化钾。

    采用惯用方法,可将基团R1-R8转化为与原基团不同的基团,或者将R9中的氧转化为硫。具体地讲,通过将式中R1,R2,R5,R6和/或R7中任何一个或多个基团是硝基的式(Ⅰ)化合物中的硝基还原成形成式(Ⅳ)化合物,然后,再将式(Ⅳ)中的氨基R1′,R2′,R5′,R6和/或R7′转化为卤素,由此制得式中R1,R2,R3,R5,R6或R7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团为卤素的式(Ⅰ)化合物,式(Ⅳ)为:

    式中R3,R4,R8和R9的定义如式(Ⅰ)所述,并且R1′,R2′,R5′,R6′和R7′是氨基或者分别是式(Ⅰ)所定义的R1,R2,R5,R6和R7的基团,其前提是R1′,R2′,R5′,R6′或R7′中至少有一个氨基。

    某些式(Ⅳ)化合物是新化合物,这也构成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在酸性条件下,例如,在浓盐酸溶液中,用还原剂(如:氯化亚锡)与该化合物反应,可将硝基还原形成式(Ⅳ)化合物。另外,也可以在酸性催化剂(如:盐酸)存在下,在含羟基溶剂(如:异丙醇)中,采用还原性铁粉完成该还原反应。最好采用2至90℃的中等反应温度。

    继之,采用亚硝酸叔丁基酯和卤化铜盐(如:CuI)与之反应,可以将氨基转化为卤素。最好在有机溶剂(如:乙睛)中,在-20℃至+20℃的低温,最好在0℃左右,实施该步反应。

    通过在极性溶剂(如:二甘醇二甲酰)中与碱金属卤化物(如:氯化锂)反应,可以将式(Ⅰ)化合物(式中R1-R8的定义如式(Ⅰ)所述,R1和R2其中之一或两者是硝基,R9是氧)转化为相应的式中R1和/或R2是卤素的化合物。

    采用惯用方法,例如,在乙酸中,最好在(如:乙酸钠)碱存在下,用溴溴化,可以将式中R7是氢的式(Ⅰ)化合物转化为式中R7是卤素的式(Ⅰ)化合物,或者,在极性溶剂(如:乙睛或环丁砜)中,采用硝化剂(如四氟硼酸硝鎓)反应,将其转化为式中R7是硝基的化合物。

    采用氧化剂,例如,与间氯过苯甲酸反应,可以将式中R5-R8任意结合为-SR10的式(Ⅰ),(Ⅱ)或(Ⅲ)化合物转化为相应的式中R5-R8任意结合为-SOR10或-SO2R10的式(Ⅰ),(Ⅱ)或(Ⅲ)化合物。

    采用二乙基胺基三氟化硫进行反应,可将式(Ⅰ)或(Ⅲ)中的R7甲酰基转化为二氟甲基,或将R71-羟基烷基转化为1-氟烷基。

    将式中R5或R7为卤素,最好是碘的式(Ⅰ)化合物与三氟甲硫基铜反应,可以制得相应的式中R5和R7是三氟甲硫基的式(Ⅰ)化合物。

    最好在回流条件下,采用硫化剂(如:Lawesson试剂或P2S)与之反应,可以将式(Ⅰ)化合物中R9从氧转化为硫。

    式中R1和R2是卤素,R3和R4是氢或甲基,R5是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nR10,R6是卤代烷基,R7是氢或烷基,R8是烷基和R9是氧的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在适宜的含羟基溶剂(例如,甲醇或乙醇)中,最好在环境温度至80℃下,由式中R1-R7如前所述,R8是氢的式(Ⅰ)化合物与低级二烷基胺反应,得到式(Ⅵ)化合物:

    式中R1,R2,R3,R4,R5,R6,R7和R9的定义如前所述;继之,在惰性溶剂(如:甲苯,二甲基甲酰胺或二氯甲烷)中,在诸如叔胺之类的碱(例如,三乙胺)的作用下,使(Ⅵ)与酰化剂(如:酰氯,酸酐或活化羧酸酯)反应,得到式(Ⅰ)化合物(式中R8为由酰化剂衍生而得的基团)。该酰化反应最好在0℃至30℃下进行。在该反应混合物中,或者在催化量的有机酸(如:对甲苯磺酸)或无机酸(如:盐酸或硫酸)的存在下,由式(Ⅵ)衍生而得的酰化化合物可发生自身闭环。此后,根据需要,(a)当R7是氢时,可将它转化为卤素;和/或

    (b)可以将R9转化为硫。

    在碱(如:金属氢化物,例如,氢化钠或氢化钾)和非质子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N-甲基吡咯酮)的存在下,由式(Ⅶ)化合物与式(Ⅷ)化合物反应,可以制得式中R1和R2是卤素,R3和R4是氢或甲基,R5是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nR10,R6是卤代烷基,R7是氢,R8是烷硫基和R9是氧的式(Ⅰ)化合物,式(Ⅶ)为:

    式中R1,R2,R3,R4和R5的定义如前所述,

    式(Ⅷ)为:

    式中R6的定义如前所述。该反应最好在0℃至环境温度下进行。采用惯用方法,可以将上述式(Ⅰ)化合物中的R7转化为卤素。

    采用惯用方法,可以制得式(Ⅶ)和(Ⅷ)化合物。

    式中R1和R2是卤素,R3和R4是氢或甲基,R5是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nR10,R6卤代烷基,R7是氢或卤素,和R8是烷磺酰基的式(Ⅰ)化合物最好采用下述方法制得:在卤化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或二氯甲烷)中,使式中R8是烷硫基的本文定义的式(Ⅰ)化合物与氧化剂(如:间氯过苯甲酸)反应。式中R8是烷基亚磺酰基的化合物是该反应的中间体,用适量的氧化剂时,通过惯用方法可分离得到该中间体。

    式中R1和R2是卤素,R3和R4是氢或甲苯,R5是卤素,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nR10,R6是卤代烷基和R7是氢或卤素,以及R8是NR11R12的式(Ⅰ)化合物最好由相应的式中R8是烷磺酰基的式(Ⅰ)化合物按下述(a)或(b)方法制备:(a)在含羟基溶剂(如:叔丁醇)中,最好在0℃至80℃,与适宜的亲核性试剂(如:氨或伯或仲烷胺,例如,二甲胺或甲胺)反应,或者(b)最好在100-400℃,与乙酸铵或乙酸烷基铵盐稠合。

    某些式(Ⅱ)和(Ⅲ)化合物是已知化合物。其余则是新化合物,而这些新化合物则构成了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采用惯用方法,由已知化合物可以制得这些化合物。按照需要,可以在式(Ⅱ)和式(Ⅲ)化合物偶联形成式(Ⅰ)化合物之前将基团R1-R8转化为与原基团不同的基团。这一反应可以产生新的中间体,例如在卤化之前将硝基R1,R2,R5,R6和R7转化为氨基。用于这类转换的方法与前述的式(Ⅰ)化合物的等价转换方法完全相同。

    下述式(Ⅱ)化合物是新化合物,并构成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6-硝基-2,4-二(三氟甲基)溴苯,2-氯-4-三氟甲氧基-6-硝基苯胺,3,4-二氯-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3-氯-4-氟-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3,5-二氯-4-氟-五氟乙基苯。采用制备部分给出的具体方法可以制得这些化合物。

    式中R7是烷基,S(O)nR10,烷氧基,甲酰基或羟烷基,R8是氢,R9氧,R6是卤代烷基的式(Ⅲ)化合物是新化合物,并构成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采用本技术领域众所周知的方法可以制得式(Ⅲ)化合物,例如:(a)将式(Ⅸ)β-酮酯与硫脲或S-烷基异硫脲缩合,得到式(Ⅹ)化合物,式(Ⅸ)为:

    式(Ⅹ)为:

    然后用阮尼镍进行脱硫反应,得到式中R8是的式(Ⅲ)化合物;或(b)将β-酮酯与甲脒缩合,得到式中R8是氢的式(Ⅲ)化合物;或(C)采用惯用方法将4-(R6)-嘧啶-6-酮卤化,得到5-卤代-4-(R6)-嘧啶-6-酮,继之进行下述反应:

    (ⅰ)在吡啶溶剂中,在碘化亚铜存在下,最好在80-100℃,使之与金属醇盐(例如:于适宜醇如甲醇或乙醇中的钠)反应,得到式中R7是烷氧基的式(Ⅲ)化合物;或

    (ⅱ)在诸如四氢呋喃之类的溶剂中与氢化钠反应,继之与烷基锂(如叔丁基锂)反应,然后与适宜的亲电试剂(如:二甲基甲酰氨或二烷基二硫醚)反应,得到式中R7是甲酰基或SR10的式(Ⅲ)化合物。

    使式中R7是甲酰基的式(Ⅲ)化合物进一步与还原剂(如:硼氢化钠)或格氏试剂反应,得到式中R7是1-羟烷基的式(Ⅲ)化合物。

    另外,在适宜的溶剂(如:氨水)中,使式(Ⅺ)化合物与阮尼镍反应,可以制得式中R8是氢的式(Ⅲ)化合物,式(Ⅺ)为:

    式中R14是氢或C1-4烷基(如:乙基)和R9是氧。

    式(Ⅺ)化合物既可以是已知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已知方法[例如,参见:A        Giner-Sorolla,A        Bendick:J.An.Chem.Soc.,1958,80,5744)制得。下文给出的实施例中更进一步详细描述了这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式(Ⅰ)化合物可用于防治昆虫害虫及其他无脊椎害虫(如:螨)的侵害。采用本发明化合物可以防治的昆虫和螨虫包括农业(该术语包括食物和纤维产品,园艺及动物饲养的农作物),林业,植物产品(如:果实,谷物及木材)的储存有关的害虫和与人类及动物疾病传播有关的害虫。为了将上述化合物用于害虫的滋生地,通常将它们配制成组合物,该组合物除了包括杀虫有效的式(Ⅰ)成分外,还包括适宜的惰性稀释剂或载体材料,和/或表面活性剂。该组合物还可以包括另外的杀虫物质,例如,其他的杀虫剂或杀螨剂,或杀真菌剂,或者还可以包括杀虫增效剂,例如,十二烷基咪唑,丙基增效散,或氧化胡椒基丁醚。

    该组合物可以是经过稀释或未经稀释的适用固体制剂。

    未经稀释的适宜固体组合物可以是粉尘剂,其中,将活性成份与固体组合物稀释剂或载体(如:高岭土,白垩,美国白土,硅土或滑石粉)混合。或者该固体组合物可以是颗粒剂,其中,将活性成份吸附于无孔颗粒材料(例如,碳酸钙)上,或者将它们浸渍于有孔颗粒材料(如:浮石或石膏)中。

    经稀释的适宜固体组合物可以是湿性粉未剂型,其中将活性成份与固体稀释剂或载体(如:高岭土,白垩或硅土)和适宜的表面活性剂混合,或者也可以是水可分散的颗粒剂型,其中,将活性成份与固体稀释剂或载体(如:高岭土,白垩或氧化硅)和适宜的表面活性剂混合,然后制粒即可。

    另外,可以液体制剂使用的组合物包括活性成份的滴剂,喷洒液或气雾剂分散体或非水溶液,通常施药前将它们稀释。

    可用的稀释的活性成份水分散体可以是混悬浓缩剂型,其中,将活性成份分散于水性介质中。这些组合物含有分散/润湿剂和一种或多种稳定剂,例如,膨润土和/或聚糖胶。还可包括的其他成份如抗结剂,例如,乙二醇,丙二醇或盐,和生物杀伤剂,例如,ProxelGXL(1,2-苯并异噻唑啉-3-酮)。

    活性成份的其他含水分散体可以是微囊混悬液剂型,其中,用聚合物将活性成份(高浓度与水不混溶的溶液)包囊,然后将该微囊分散于水性介质。所采用的微囊包封技术来自于专利文献的介绍。这些组合物含有分散/润湿剂,以及一种或多种稳定剂,例如,膨润土和/或聚糖胶。还可包括的其他成份是如前所述的抗结剂和生物杀伤剂。活性成份的其他含水分散液可采用水包油乳化液剂型,其中,将活性成份与一种或多种乳化剂一道溶于适宜的溶剂中,所述溶剂包括芳烃(例如,三甲苯),或酮性溶剂(例如,二氢异氟尔酮),然后,使由此而得的溶液乳化进含有其他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其他适宜的有机溶剂是二氯乙烯,甲苯,煤油,轻油,甲基萘,二甲苯,三氯乙烯,植物油,N-甲基-2-吡咯烷酮,和异佛尔酮。

    另外,液体组合物也可以是在施药前须稀释或不须稀释的非水溶液剂型,用作喷洒剂或气雾剂。

    未稀释的适宜的非水制剂可以采用小体积或超小体积浓缩液剂型,其中,将活性成份溶于适宜的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所述溶剂包括芳烃,例如,三甲苯,或脂肪烃,例如,煤油。其他适宜的溶剂是异佛尔酮,二氢异氟尔酮,甲苯,二甲苯,甲基萘,N-甲基-吡咯烷酮,矿物油和植物油。这些制剂在施用前可用石蜡族溶剂(如:柴油)任意稀释之。

    其他非水制剂可采取可乳化浓缩液剂型,其中,将活性成份与一种或多种乳化剂一道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所述溶剂包括三甲苯或甲基环己酮。其他适宜的溶剂如前所述。这些制剂在施用前用水稀释成含水分散液。

    其他类型的制剂包括特殊用途的制剂,例如,气雾剂,其中,该组合物含有一种或多种活性成份,推进剂和惰性稀释剂,例如,无味煤油或烷基苯。就优选剂型而言,气雾剂组合物可含有0.005%-4%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份,该组合物的剩余部分可以是水性基质,其中,通过采用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使水性成份分散于由活性成份与前述的溶剂和推进剂组成的溶液中。气雾剂组合物中可任意地掺入其他附加剂,例如,击倒剂,增效剂,香料和腐蚀抑制剂。

    适于特殊目的的其他制剂可以是使用方便的喷洒剂,其中,将活性成份溶解在溶剂(例如,煤油和烷基苯)中,并通过手动泵装置作残留喷洒施药。这些组合物中可任意地掺入其他添加剂,例如击倒剂,增效剂和香料。

    润湿剂,分散剂和乳化剂可以是阳离子型,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适宜的阳离子型试剂包括季铵化合物,例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适宜的阴离子型试剂包括肥皂,硫酸的脂肪单盐,例如,月桂基硫酸钠,磺化芳香化合物的盐,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素磺酸或丁基萘磺酸的钠盐,钙盐或铵盐,以及二异丙基和三异丙基萘磺酸的钠盐混合物。适宜的非离子型试剂包括下列醇和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产物,所述醇包括脂肪醇,例如,油醇或十六醇,所述烷基酚包括辛基酚,壬基酚和辛基甲酚。其他非离子型试剂包括由长链脂肪酸和己糖醇酐衍生而得的部分酯,该部分酯与环氧乙烷的缩合产物,及卵磷脂。

    通常以水性分散液或乳液剂型使用的是组合物浓缩液,所述浓缩液中含有高比例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份,在使用前用水稀释所述浓缩液即可。这些浓缩液经常需要经历长期的储存,并且在经长期储存后,应该仍能用水稀释形成水性制剂,该制剂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均相,以便能通过惯用的喷洒设备施用之。上述浓缩液可以含有10-85%(重量)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份。当经稀释形成含水制剂后,根据使用目的不同,该在制剂可以含有不同量的活性成份。就农业或园艺目的而言,活性成份重量百分比含量在0.0001%至0.1%之间的水性制剂(相当于约5-2000g/ha)是特别有用的。

    使用时,可采用任何已知的施用杀虫剂组合物的手段,例如,撒尘或喷洒,将上述组合物施于害虫,或害虫的滋生地或栖息地,或施用于处于生长期的易受害虫侵害的植物。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是组合物中的唯一活性成份,或者可以将它们与一种或多种适宜的其他活性成份混合,所述其他成份包括杀虫剂,杀虫增效剂,除草剂,杀真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与本发明化合物制成混合物所包括的适宜的其他活性成份可以是具有下述作用的化合物,即能够使本发明化合物的杀虫谱拓宽或提高本发明化合物在害虫侵袭地的持久性。它们可以增加本发明化合物的效力或补充本发明化合物的活性,例如,提高作用速度,增加击倒率或克服排斥性。另外,这类多组份混合物有助于克服或防止对各个成份产生耐药性。

    在该混合物中包括的具体杀虫剂,除草剂或杀真菌剂将取决于其预期目的和所期补充作用的种类。适宜杀虫剂的实例包括:

    a)拟除虫菊酯,例如,卡氯菊酯,esfenvalerate,deltamethrin,cyhalothrin,特别是lamba-cyhalothrin,biphethrin,fen-propathrin,cyfluthrin,tefluthrin,鱼安全的拟除虫菊酯,例如,etofenprox,天然除虫菊酯,似虫菊,S-反丙烯除虫菊,fenfluthrin,Prallethrin,和5-苄基-3-呋喃甲基-(E)-(1R,3S)-2,2-二甲基-3-(2-氧硫杂环戊烷-3-甲叉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b)有机磷类,例如,profenfos,suprofos,甲基-六0五,谷硫磷,甲基-0五九,heptenophos,甲基乙拌磷,fenamiphos,久效磷,profenophos,三唑磷,甲胺磷,乐果,磷胺,马拉松,毒死蜱,伏杀磷,丰索磷,地虫磷,三九一一,辛硫磷,pyri-miphosmethy,杀螟松或diazionon;

    c)氨甲基酯类(包括氨甲酸芳基酯类),例如,抗蚜威,cloetho-carb,卡巴呋喃,ethiofencarb,涕灭威,thiofuox,car-bosulfan,beniocarb,fenobucarb,残杀威或oxamyl;

    d)苯甲酰基脲类,例如,triflumeron,或chlorofluazuron;

    e)有机锡化合物,例如,cyhexatin,fenbutatin        oxide,azo-cyclotin;

    f)大环内酯类,例如,avermectins或milbemycins,例如,aba-

    mectin,avermectin,和milbemycin;

    g)激素类,例如,pheromobes;

    h)有机氯化物,例如:六六六,DDT,氯丹,或狄氏剂;

    i)脒类,例如,chlordimeform或amitraz。

    除了前文列出的主要化学杀虫剂外,如果适用该混合物所要达到的目的,在该混合物中可采用具有具体目标物的其它杀虫剂。可以采用用于具有具体农作物的选择性杀虫剂,如:用于稻谷茎螟(stem-borer)特效杀虫剂,例如,巴丹或buprofein。另外,在组合物中还可包括专一用于具体种属昆虫/阶段的杀虫剂,例如,卵-幼虫杀虫剂,如:clofentezine,flubenzimine,hexythiazox和三氟杀螨砜;杀软体动物剂,例如,开乐散或克螨特;杀螨剂,例如,溴螨酯,乙酯杀螨醇,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hydramethylon,cyro-mazin,蒙五一五,chlorofluazuron,和diflubenzuron。

    用于本发明组合物的适宜杀虫增效剂的例子包括增效醚,增效菊,十二烷基咪唑。

    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所包括的适宜除草剂,杀真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取决于施药目的和所需效果。

    可包括的稻谷选择性除草剂的例子是敌稗,用于棉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例子是“Pix”,用于稻谷的杀真菌剂的例子包括杀瘟剂,例如,天瘟素。

    在本发明组合物中本发明组合物与其它活性成份的比例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目标物的类型,由该混合物所产生的所期药效等等。

    但是,本发明组合物中施用的附加活性成份的比例一般应按近于其常用的比例,如果有协同作用,则可稍降低其比例。

    式(Ⅰ)化合物和含有式(Ⅰ)化合物的组合物本身具有对各种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害虫的作用。具体可将它们用于控制有损于公众健康的害虫(例如,苍蝇和蟑螂)。它们对耐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的害虫类(如:家蝇)也具有杀灭作用。它们可用来有效地防治成虫,幼虫和生长中期的各种敏感和耐药种属的害虫,并且,通过局部,口服或胃肠外给药,还可用于受感染的宿主动物。

    下列制备和实施例解释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在制备和实施例中,通过下述手段鉴别和定性化合物:熔点,核磁共振谱(溶剂:CDCl3或d6DMSO,Jeol GSX和,270mHZ),或质谱(采用VG TRIO1)。

    制备1.

    1-(4-氨基-2,6-二氯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的制备。

    在环境温度,搅拌下将1-(2,6-二氯-4-硝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2.0g)一次加到由浓盐酸水溶液(50ml)和氯化亚锡(4.46g)组成的混悬液中。6.5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水中,用NaOH水溶液将其碱化,用乙酸乙酯提取,干燥(MSO4)有机提取液,过滤,减压下蒸除溶剂,得到黄色油状1-(4-氨基-2,6-二氯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1.41g),静置固化。

    M.P.:156-159℃;

    1H NMR δ (CDCl3):

    8.03(1H,s);6.96(1H,s);6.75(1H,s);4.90(2H,b        s).

    制备2.

    3,4,5-三氯苯睛的制备。

    搅拌下,将4-氨基-3,5-二氯苯睛(5g)的无水乙睛(30ml)溶液滴加到由氯化亚铜(4.3g)和亚硝酸叔丁基酯(6.95g)及无水乙睛(90ml)组成的混悬液中,与此同时将反应温度保持在0℃至5℃之间。

    滴加完成后,在5℃将该反应混合物搅拌1小时,然后使其缓慢升温至环境温度。

    2小时后,将该反应混合物倒入稀盐酸溶液中,并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提取液,依次用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MSO4干燥,过滤,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橙色固体。

    用1∶1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沸程:60-80℃)将混合物重结晶,得到3,4,5-三氯苯睛。

    1H NMR δ (CDCl3):7.68(S).

    制备3.

    4-氟-3,5-二氯苯睛的制备.

    将由无水氟化钾(2.11g),18-冠醚-6(催化剂),无水二甲基甲酰胺(9ml)和无水甲苯(33ml)组成的混合物加热回流,收集蒸馏液(35ml),将残留物冷却,加入3,4,5-三氯苯睛(3.76g),搅拌该溶液,并在140℃加热4天,冷却至常温,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并用乙酸乙酯洗涤残留物。合并滤液,用水洗涤,用无水MSO4干燥,过滤。减压蒸除溶剂,得到由2∶1的3,4,5-三氯苯睛和4-氟-3,5-二氯-苯睛组成的混合物,无须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

    1H NMR δ (CDCl3):7.69(4/3H.S);7.67(2/3H,α).

    制备4.

    6-硝基-2,4-二(三氟甲基)-溴代苯的制备。

    小心地将浓硝酸(2.6ml)加到2,4-二(三氟甲基)溴代苯(16g)的浓硫酸(48ml)溶液中,将该混合物在80℃搅拌6小时,冷却至常温后放置过夜,将该反应混合物小心地倒在冰上,并用乙酸乙酯提取之,依次用水和食盐水洗涤有机提取液,用MSO4干燥,减压蒸掉溶剂,得到黄色液体状6-硝基-2,4-二(三氟甲基)-溴代苯。

    1H NMR δ (CDCl3):8.12(1H.S);8.08(1H,S).

    核磁共振谱表明:该产物可能被少量残留的2,4-二(三氟甲基)溴代苯污染,在随后的反应中除去之。

    制备5

    1-[2-氨基-4,6-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的制备。

    将还原性铁粉(0.21g)加到置于异丙醇(12ml)和水(2ml)混合物中的1-[2-硝基-4,6-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混悬液中,加入浓盐酸(1滴),静置16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80℃加热10小时,冷却至常温后,放置2天,通过硅藻土过滤反应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洗涤残留物,减压蒸发滤液,得到粘稠的棕色油。将该油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用含30%(V/V)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洗脱,将适宜的洗脱物再次进行层析,用含20%(V/V)乙醚的石油醚(沸程60-80℃)洗脱,然后用乙酸乙酯洗脱,得到1-[2-氨基-4,6-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

    1H NMR δ (CDCl3):

    8.05(1H,s);7.45(1H,s);7.38(1H,s);7.00(1H,s);4.15(2H,s).

    制备6

    2-氯-4-三氟甲氧基-6-硝基苯胺的制备。

    将氯气通入2-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胺(14.5g)的四氯化碳(175ml)溶液中,搅拌后该混合物变成固体,再加入四氯化碳(50ml),将氯气通入该反应混合物中,直到薄层层析[硅胶,洗脱剂:含30%(V/V)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表明无起始原料为止。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暗橙色固体,用石油醚(沸程:60-80℃)研制,得到橙色固体状2-氯-4-三氟甲氧基-6-硝基苯胺。

    1H NMR δ (CDCl3):8.04(1H.d);7.49(1H,d);6.60(2H,br.S)

    制备7.

    按制备2所述方法,由2-氯-4-三氟甲氧基-6-硝基苯胺制得了3,4-二氯-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经减压凯氏蒸馏(0.25mmgHg,80℃)得到所期产物。

    1H NMR δ (CDCl3):7.60(清晰的d)

    制备8.

    按制备3所述方法,由3,4-二氯-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制得了3-氯-4-氟-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经减压凯氏蒸馏(15mmHg,125℃)得到所期产物(污染有起始物)。该产物不经纯化即可使用。电子轰击,m/e:259/261(M+)。

    制备9.

    按制备5所述方法,由1-(2-氯-6-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1化合物13)制得了1-(2-氨基-6-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

    1H NMR δ (CDCl3):

    8.04(1H,s);7.00(1H,s);6.85(1H,d);6.66(1H,d);4.00(2H,bs)

    制备10.

    按制备5所述方法,由1-(2-氯-6-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4-五氟乙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7)制得了1-(2-氨基-6-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五氟乙基嘧啶-6-酮。

    1H NMR δ (CDCl3):

    8.02(1H,s);7.02(1H,s);6.79(1H,d);6.69(1H,d);4.6(2H,bs)

    制备11.

    3,5-二氯-4-氟硝基苯的制备。

    将3,4,5-三氯硝基苯(30.0g)和无水氟化钾(11.5g)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60ml)溶液在140℃加热20小时冷却至常温后,将该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并用乙醚提取之,合并醚层,用水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棕色油,使该粗产物通过硅胶层,并用含15%(V/V)乙酸乙酯的己烷洗脱,得到2,4-二氯-3-氟-硝基苯(橙色固体)。

    1H NMR δ (CDCl3):8.26(d)

    制备12.

    按制备1所述方法,由3,5-二氯-4-氟-硝基苯制备了3,5-二氯-4-氟苯胺。

    1H NMR δ (CDCl3):6.59(2H,d);3.64(2H,宽,S),

    制备13.

    按制备2所述方法,由3,5-二氯-4-氟-苯胺制得了3,5-二氯-4-氟-碘代苯。在该制备中所采用的卤化物是碘化亚铜,该粗产物经硅胶层析纯化,用己烷洗脱之。

    1H NMR δ (CDCl3):7.63(d).

    制备14.

    3,5-二氯-4-氟-五氟乙基苯的制备。

    将由3,5-二氯-4-氟-碘代苯(10g),碘化亚铜(13.4g),无水五氟丙酸钠(24.6g)和无水二甲基甲酰胺(20ml)的混合物在130℃加热21小时。冷却至常温后用乙醚稀释该反应混合物,并通过硅藻土过滤,用水洗涤滤液,干燥,常压下蒸除溶剂,将棕色油状残留物作减压蒸馏,得到沸程为72-76℃,80-82℃,90-90℃和90℃的几个馏份,所有馏份的主要成份为3,5-二氯-4-氟-五氟乙基苯。

    1H NMR δ (CDCl3):7.56(d)

    19F NMR δ (CDCl3):-85.04(3F);-109.4(1F);-115(2F)

    制备15.

    N-(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硫脲的制备。

    将硫氰酸钠(16g)和苯甲酰氯(24g)的丙酮(180ml)溶液加热回流,然后,在维持反应混合物回流的同时,滴加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20g)的丙酮(70ml)溶液。滴加完成后,再连续加热6小时,然后,将该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常温,并将其倒入水中。收集沉淀,用水洗涤,干燥,用乙酸乙酯提取滤液,减压蒸掉溶剂,得到黄色固体,将后者加到前期收集的固体中。合并固体,并将它加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在60℃加热16小时。然后用浓盐酸小心地将该反应混合物酸化(同时放热),最后用氢氧化铵水溶液碱化。收集沉淀,并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沸程:60-80℃)混合物重结晶,得到很细的白色针状所期化合物。

    M.P.:165-166.2℃.

    1H NMR δ (CDCl3):8.73(1H,宽,S);7.65(2H,S),6.50(2H,宽,S).

    制备16.

    S-甲基-N-(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异硫脲的制备。

    将氢化钠(60%油分散体)(0.98g)加到N-(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硫脲(6.45g)(制备15)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45ml)溶液中。在常温下,搅拌30分钟后一次加入碘甲烷(6.33g),然后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继之,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提取之,合并有机提取液,用水洗涤,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得到一棕色油,使其通过硅胶层,用含有33%(V/V)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洗脱,得到淡黄色油状的所期化合物。

    1H NMR δ (CDCl3):7.50(2H,S);4.62(2H,宽,S);2.46(3H,S)。

    制备17.

    N-(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氨基-4,4-三氟丁-2-烯-1-酰胺。

    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2.5g)(EP        0338686)和二乙胺(40ml)的甲醇(40ml)溶液加热回流48小时,冷却至常温后,减压蒸除溶剂和过量的二乙胺,得到一黄色油,经硅胶层析分离,用二氯甲烷洗脱,得到白色固体所期化合物。

    M.P.:147-150℃

    1H NMR δ (CDCl3):7.66(2H,S);

    6.88(1H,宽,S);6.50(2H,宽);5.20(1H,S)。

    制备18.

    5-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的制备。

    用乙烷洗涤氢化钠(0.99g,50%油分散体),并将其混悬于无水四氢呋喃(100ml)中,在充氮下搅拌之。在5分钟内,分次向该反应物加入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EP 0338686)(5.00g),将所得溶液在-78℃搅拌20分钟,然后,用1小时滴加叔丁基锂(26.6ml,1.7M戊烷溶液),于-78℃下搅拌10分钟后,一次加入二硫二甲醚(9.3ml),将该混合物在-78℃再搅拌5小时,使之缓慢升至室温,静置2天。用2MHCl使反应骤停,并用乙酸乙酯提取之。用MSO4干燥提取液,并在减压去蒸发溶剂,得到4.6g淡黄色固体用氯仿/己烷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

    M.P.:182.3-184.5℃

    1H NMR δ (d6-DMSO):8.30(1H,S);2.35(3H,S)。

    制备19.

    5-甲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氢化钠(0.99g,55%油分散体),并在充氮下将其混悬于无水四氢呋喃中。在5分钟内,搅拌下分次加入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5.0g),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然后冷却至-78℃,用30分钟滴加叔丁基锂(26.6ml,1.7M戊烷溶液),与此同时将温度保持在-78℃以下,在-78℃将该反应物再搅拌2小时,然后用1分钟时间加入无水二甲基甲酰胺(6.4ml),用5小时使该混合物温热至室温,用2M盐酸使反应骤停,并用乙酸乙酯提取之。用MSO4干燥提取液并减压蒸发溶剂,残留物经甲苯重结晶,得到2.0g淡黄色固体。

    M.P:141.1-143.5℃

    1H NMR δ (d6DMSO):13.8(1H,S);10.1(1H,S);8.50(1H,S)。

    制备20

    5-乙氧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的制备。

    将吡啶(30ml)加到金属钠(0.76g)的乙醇(20ml)溶液中,然后加入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2.0g)和碘化亚铜(1.6g)。充氮,室温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2小时,然后在100℃加热5小时15分钟。将该混合物冷却,加入2M盐酸,并用乙酸乙酯提取该混合物,用盐水洗涤提取液,用MSO4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将棕色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中,用活性碳处理,过滤,然后减压蒸发溶剂浓缩滤液,残留物用甲苯重结晶,得到883ml浅黄色固体。浓缩母液,将残留物在150℃/1mm下升华,又得到580mg淡黄色固体。

    M.P.:134.8-137.0℃

    1H NMR δ (d6-DMSO):8.00(1H,S);4.20(2H,q);1.20(3H,t),13.2(1H,br S)。

    制备21

    5-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的制备。

    将5-甲基-6-三氟甲基-2-硫脲嘧啶(按制备22所述方法制得)(2.0g)混悬于含有氨(0.96ml,0.88d)的水(25ml)中,然后向该混悬液中加入阮尼镍(3.45g,50%水分散体),将该混合物回流4.5小时,趁热过滤,用热甲醇洗涤残留物,合并滤液,减压蒸发溶剂浓缩,使之成为淡绿色固体。升华(130℃/0.07mm)得到0.98g颜色很淡的绿色固体。

    M.P:174.9-176.4℃

    1H NMR δ (CDCl3):8.15(1H,S);2.25(3H,S)。

    制备22

    5-甲基-6-三氟甲基-2-硫脲嘧啶的制备。

    将金属钠(3.34g)溶于甲醇(61.5ml)中,然后加入硫脲(14.36g)和4,4,4-三氟-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25g)。将该混合物回流47.5小时,减压蒸发溶剂,得到棕色固体,将该固体溶解在水中,然后用盐酸酸化该溶液,并用醚提取之。用MSO4干燥提取液,减压蒸发溶剂,用己烷/醚搅拌残留物,过滤,得到7.3g淡棕色固体。

    M.P:233.0-234.6℃

    1H NMR δ (d6-DMSO):1.9(3H,S);12.8(2H,

    制备23.

    5-羟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的制备。

    将5-甲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0.5g)(按照制备19制得),用10分钟,分次加到搅拌着的硼氢化钠(0.1g)乙醇(10ml)混悬液中。2小时后,浓缩该溶液,并向残留物中加入2M HCl,用乙酸乙酯提取该混合物,用食盐水洗涤提取液,用MSO4干燥,浓缩,得到米白色固体(0.35g)。

    M.P:186.0-188.8℃

    1H NMR δ (d6-DMSO):13.15(1H,宽 S);8.25(1H,S);4.35(2H,S)。

    制备24.

    5-(1-羟乙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的制备。

    用20分钟时间,将甲基溴镁(1.82ml 3M乙醚溶液)加到5-甲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0.5g)(按照制备19制得)的无水四氢呋喃(15ml)溶液中,使该混合物温热至室温,搅拌3小时,用2MHCl使反应骤停,并用乙酸乙酯提取之。用盐水洗涤提取液,用MSO4干燥,减压蒸除溶剂浓缩,得到浅黄色固体。通过用乙酸乙酯/己烷重结晶,得到固体产物(0.423g)。

    M.P:145-146.6℃

    1H NMR δ (d6-DMSO):13.2(1H,宽 S);8.25(1H,S);5.0(1H,m);4.8(1H,d);1.35(3H,d)。

    实施例1.

    1-(2,6-二氯-5-甲基-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的制备。

    用氮气清洗干燥的反应烧瓶,装入浓度为50%的氢化钠分散体(0.24g),用戊烷洗涤氢化钠,并将其混悬于无水DMF(10ml)中。

    分次加入6-三氟甲基嘧啶-6-酮(0.75g),加料完成后将反应再搅拌30分钟。加入3,5-二氯-4-氟-2-甲基-三氟甲基苯(2.26g)(EP.0259048),将反应物在90℃加热16小时。使反应物冷却,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提取,用盐水洗涤有机层,用MSO4干燥,减压蒸发得到淡棕色固体。该固体经硅胶进行闪层析,用含20%(V/V)乙醚的石油醚(沸程:60-80℃)洗脱,减压蒸发溶剂,得到淡棕色固体,用石油醚研磨该固体,并用含有少量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1-(2,6-二氯-5-甲基-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

    M.P:204-205.5℃

    1H NMR δ (CDCl3):8.00(1H,S);7.83(1H,S);7.0(1H,S);2.58(3H,S)。

    实施例2.

    按实施例1通法制得了下述化合物:

    a)1-[2,4-二(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原料为6-硝基-2,4-二(三氟甲基)-溴苯(按照制备4制得)。

    M.P:142-143℃。

    1H NMR δ (CDCl3):8.70(1H,s);8.45(1H,s);8.14(1H,s);6.95(1H,s)

    19F NMR δ (CDCl3):-60.38(3F,s);-63.76(3F,s);-72.11(3F,s).

    b)由3,5-二氯-4-氟-硝基苯(制备11)制备了1-(2,6-二氯-4-硝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5)。

    M.P:138-139.8℃

    1H NMR δ (CDCl3):8.41(2H,S);8.00(1H,S);7.00(1H,S)

    c)由6-硝基-2,4-二(三氟甲基)溴代苯(按制备4制得)和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制得了1-[2,4-二(三氟甲基)-6-硝基苯基]-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8)。

    M.P:135.5-137℃

    1H NMR δ (CDCl3):8.75(1H,S);8.45(1H,S);8.05(1H,S)

    d)由3,4-二氯-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按制备7制得)制得了1-(2-氯-6-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3),反应温度为90℃,时间为16小时,该化合物需要很强的纯化手段,即,采用Gilson中压高效液相色谱硅胶柱层析,用含有乙酸乙酯[5%(V/V)]的己烷洗脱,继之用含16%(V/V)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重结晶。

    1H NMR δ (CDCl3):8.1(1H,S);8.05(1H,d);7.80(1H,d);6.98(1H,S)

    e)由3,4-二氯-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按制备7制得)和4-五氟乙基嘧啶-6-酮,经在90℃加热16小时,制得了1-(2-氯-6-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4-五氟乙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7)。使用硅胶Gilson中压高效液相色谱柱纯化该化合物,用含有5%(V/V)乙酸乙酯的己烷作洗脱剂。

    M.P:139-140.5℃.

    1H NMR δ (CDCl3):8.10(1H,S);8.05(1H,d);7.80(1H,d);7.00(1H,S)

    在另一方法中,通过在常温下搅拌,由3-氯-4-氟-5-硝基-(三氟甲氧基)苯(制备8产物)制得了1-(2-氯-6-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4-五氟乙基嘧啶-6-酮。

    f)由3,5-二氯-4-氯-五氟乙基苯(按制备14制得)制得了1-(2,6-二氯-4-五氟乙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9)。

    M.P.:122-125℃.

    1H NMR δ (CDCl3):8.01(1H,S);7.78(2M,S);7.01(1H,S).

    g)由3,5-二氯-4-氟五氟乙基苯制得了1-[2,6-二氯-4-(五氟乙基)苯基]-4-五氟乙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0)。

    M.P.:165-167℃.

    1H NMR δ (CDCl3):8.0(1H,S);7.79(2H,S);7.05(1H,S).

    实施例3.

    1-(2,4,6-三氯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的制备(表Ⅰ化合物3)。

    将1-(4-氨基-2,6-二氯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制备1制得)(0.9g)溶于乙睛(10ml)中,然后在搅拌下将上述溶液滴加到氯化铜(Ⅱ)(0.37)和叔丁基睛(1.46g)的无水乙睛(8ml)混悬液中,滴加的同时,将反应温度维持在0至5℃之间。滴加完成后,将该反应混合物在5℃再搅拌1小时然后使之缓慢升至常温。将该反应混合物倒入20%的盐酸水溶液中,并用乙醚提取。合并有机提取液,用20%的盐酸水溶液洗涤,用无水MSO4干燥,过滤,减压蒸除溶剂。残油经硅胶闪层析,用含25%(V/V)乙醚的石油醚(沸程:60-80℃)作洗脱剂,将所得白色固体用石油醚(60-80℃)重结晶,得到1-(2,4,6-三氯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

    M.P.:154.5-156.5℃.

    1H NMR δ (CDCl3):7.98(1H,S);7.57(2H,S);6.98(1H,S).

    实施例4.

    按实施例3通法制得了下述化合物:

    a)由1-(4-氨基-2,6-二氯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制备1制得)制得了1-(2,6-二氯-4-碘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4)。在本实施例中碘化亚铜是所采用的卤盐,并在进一步处理前用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提取物,该化合物的物理常数是:

    M.P.:148-149.3℃.

    1H NMR δ (CDCl3):7.99(1H,S);7.90(2H,S);6.98(1H,S).

    b)由1-(4-氨基-2,6-二氯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制备1制得)制备了1-(4-溴-2,6-二氯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6)。在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卤盐是溴化铜(Ⅱ)。

    M.P.:150-155℃.

    1H NMR δ (CDCl3):7.98(1H,S);7.72(2H,S);6.9(1H,S).

    c)由1-[2-氨基-4,6-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制备5制得)制备了1-[2-氯-4,6-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9)。在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卤盐是氯化铜(Ⅱ)。

    M.P.:133.5-135.5℃.

    1H NMR δ (CDCl3):8.15(1H,S);8.05(1H,S);8.00(1H,S),6.95(1H,S).

    d)由1-[2-氨基-4,6-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制备5产物)制备了1-[2-溴-4,6-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1)。在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卤盐是溴化铜(Ⅱ)。

    M.P.:134-138℃.

    1H NMR δ (CDCl3):8.30(1H,S);8.10(1H,S);7.98(1H,S);6.99(1H,S).

    e)由1-(2-氨基-6-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制备9产物)制得了1-(2,6-二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4)。在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卤盐是氯化铜(Ⅱ)。

    M.P.:130.5-132.5℃.

    1H NMR δ (CDCl3):8.00(1H,S);7.44(2H,S);7.00(1H,S).

    f)由1-(2-氨基-6-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制备9产物)制得了1-(2-溴-6-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5)。在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卤盐是溴化铜(Ⅱ)。

    M.P.:128-131℃.

    1H NMR δ (CDCl3):8.00(1H,S);7.60(1H,d);7.49(1H,d);6.99(1H,S).

    g)由1-(2-氨基-6-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五氟乙基嘧啶-6-酮(制备10产物)制得了1-(2,6-二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五氟乙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8)。在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卤盐是氯化铜(Ⅱ)。

    M.P.:168-169℃.

    1H NMR δ (CDCl3):8.00(1H,S);7.45(2H,S);

    h)由1-(4-氨基-2,6-二氯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酮(制备1产物)制得了1-(2,6-二氯-4-甲硫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44)。在该实施例中,用二硫二甲醚(1.2当量)代替铜盐。

    M.P.:108-111℃.

    1H NMR δ (CDCl3):8.00(1H,S);7.33(2H,宽 S);6.98(1H,S);2.55(3H,S).

    i)由1-(2-氨基-6-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五氟乙基嘧啶-6-酮(制备10产物)制得了1-(2-溴-6-氯-4-三氟甲氧基苯基)-4-五氟乙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9)。在该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卤盐是溴化铜(Ⅱ)。

    1H NMR δ (CDCl3):8.00(1H,S);7.60(1H,d);7.50(1H,d);7.05(1H,S)

    实施例5

    1-(2-氯-6-甲氧基-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7)的制备。

    通过用金属钠(0.03g)与无水甲醇(10ml)反应,制得甲醇钠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1-(2-氯-6-氟-4-三氟甲基嘧啶-6-酮(0.5g)(EP.0338686)。在常温下搅拌24小时后,减压蒸发溶剂,得到粘油,后者放置结晶。将该结晶做硅胶柱层析,用含有30%(V/V)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作洗脱剂。收集最初的洗脱液,减压蒸除溶剂后,用沸腾石油醚(沸程:60-80℃)研磨之,得到白色固体状所期化合物。

    1H NMR δ (CDCl3):7.98(1H,s);7.49(1H,s);7.22(1H,s);6.98(1H,s);3.93(3H,s)

    实施例6.

    1-[2-氯-4,6-二(三氟甲基)苯基]-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0)的制备。

    将1-[2-氯-4,6-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9)(0.2g)和乙酸钠三水合物(0.2g)溶于乙酸(3ml)中,搅拌下加入液溴(0.086g)。将塞紧的烧瓶在常温下搅拌16小时,减压蒸除溶剂,得到黄色固体,将后者溶于乙酸乙酯中,依次连续用水,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水洗涤,经干燥后,减压蒸除溶剂,得到黄色固体,将该固体通过硅胶进行闪层析,用含20%乙醚的石油醚(沸程:60-80℃)洗脱,得到淡黄色固体状所期产物。

    M.P.:136-139℃

    1H NMR δ (CDCl3):8.15(1H,S):8.05(1H,S);7.92(1H,s).

    实施例7.

    按实施例6通法制得了下述化合物:

    (a)由1-[2-溴-4,6-二(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1)制得了1-[2-溴-4,6-二(三氟甲基)苯基]-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2)。

    1H NMR δ (CDCl3):8.30(1H,S);8.10(1H,s);7.95(1H,s).

    (b)由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5)制得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6)。

    M.P.:130-132℃

    1H NMR δ (CDCl3):7.95(1H,S);7.45(2H,s);

    (c)由1-[2,6-二氯-4-(五氟乙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19)制得了1-(2,6-二氯-4-五氟乙基苯基)-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1)。

    M.P.:137-140℃(分解)

    1H NMR δ (CDCl3):7.97(1H,S);7.79(2H,s);

    (d)由1-(2,6-二氯-4-(五氟乙基苯基)-4-五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0)制得了1-(2,6-二氯-4-五氟乙基苯基)-5-溴-4-五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2)。

    M.P.:130℃(分解)

    1H NMR δ (CDCl3):7.94(1H,S);7.80(2H,s).

    实施例8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3)的制备。

    将S-甲基-N-(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异硫脲(1.0g)(按制备16制得)溶于4ml无水四氢呋喃中,搅拌下,将该溶液滴加到氢化钠(0.16g)的无水四氢呋喃(7ml)混悬液中。释放氢气的时间超过1小时,向该反应物中滴加4,4,4-三氟丁酸甲酯(0.75g)的四氢呋喃(1ml)溶液。在常温下连续搅拌16小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稀盐酸酸化之,并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提取液,用MgSO4干燥,过滤,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橙色胶状物,后者经硅胶柱层析纯化,用含8%(V/V)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洗脱,然后用石油醚(沸程:60-80℃)研磨,得到精细白色针状结晶的所期化合物。

    M.P.:156-157.6℃

    1H NMR δ (CDCl3):7.79(2H,S);6.69(1H,s);2.59(3H,S).

    实施例9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甲基亚硫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4)的制备。

    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实施例8产物)(0.20g)溶于氯仿(6ml)中,搅拌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33g),搅拌30分钟后,用氯仿稀释反应混合物,然后依次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和食盐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淡黄色固体,经硅胶柱层析,用含20%(V/V)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洗脱,得到白色固体状所期化合物。

    M.P.:159.8-162℃

    1H NMR δ (CDCl3):7.80(2H,2XS);7.00(1H,s);3.05(3H,S).

    实施例10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甲基磺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5)的制备。

    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实施例8产物)(0.15g)溶于氯仿(4ml)中,搅拌下,加入间氯过笨甲酸(0.24g),搅拌16小时后,静置过周末,用氯仿稀释反应混合物,然后依次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和食盐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蒸除溶剂,得到一黄色固体,用含有少量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研磨,得到白色固体状所期化合物。

    M.P.:191.7-193.4℃

    1H NMR δ (CDCl3):7.78(2H,S);7.11(1H,s);3.42(3H,S).

    实施例11.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氨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6)的制备。

    在常温下,将过量的氨气通入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甲基磺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实施例10产物)(0.130g)的叔丁醇(5ml)溶液中,1小时后,减压蒸除溶剂,得到一黄色固体,后者经硅胶层析,用含20%(V/V)乙酸乙酯的石油醚(沸程:60-80℃)洗脱,得到白色结晶固体状所期化合物。

    1H NMR δ (CDCl3):7.84(2H,S);6.43(1H,s);5.10(2H,宽 S).

    实施例12

    按照实施例11通法,由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甲基磺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实施例10产物)和适宜的胺制得了下述化合物:

    a)采用甲胺制备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甲胺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7)。

    M.P.:211-213.6℃

    1H NMR δ (CDCl3):7.83(2H,S);6.35(1H,s);4.25(1H,宽 S);3.00(3H,d).

    b)采用二甲胺制备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二甲胺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8)。

    M.P.:120-125℃

    1H NMR δ (CDCl3):7.75(2H,S);6.39(1H,s);2.80(6H,s).

    实施例13.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2-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29)

    将N-(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氨基-4,4,4-三氟-丁-2-烯-1-酰胺(制备17产物)(0.66g)溶于无水甲苯(8ml)中,然后加入乙酰氯(0.71g)和Hunigs碱(0.26g),将该反应混合物在90℃加热3小时,然后使其冷却至常温,将该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提取,用水洗涤,用无水MgSO4干燥,减压蒸发溶剂,得到棕色胶状物,后者经硅胶柱层析,用含11%(V/V)乙酸乙酯的石油醚(b.p.60-80℃)洗脱,得到半固体状所期化合物。

    1H NMR δ (CDCl3):7.83(2H,S);6.87(1H,S);2.26(3H,s).

    实施例14.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硫酮(表Ⅰ化合物27)的制备。

    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0.5G)(EP        0338686)溶于新蒸馏的无水吡啶(2.5ml)中,然后加入Lawesson试剂[2,4-bis-(4-methoxyphenyl)-1,3-dithia-2,4-diphosphetane-2,4-disulphide](1g),将该反应混合物在150℃加热2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物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并用食盐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蒸发溶剂,得到一棕色油,将该油在Gilson装置上采用硅胶进行中压液相层析,用含有2%(V/V)乙酸乙酯的己烷洗脱。收集适宜的洗脱液,得到黄色油状所期化合物,该油放置变暗。

    1H NMR δ (CDCl3):8.02(1H,S);7.81(2H,s);7.70(1H,s).

    实施例15.

    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1)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氢化钠(0.46g,50%油分散体)并混悬于无水DMF(25ml)中,在充氮,搅拌下,用10分钟,分次加入5-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制备18制得)(2.00g)。在室温下将该溶液搅拌20分钟,然后滴加3-氯-5-硝基-4-氟-三氟甲苯(4.60g)。连续搅拌2小时,然后用2MHCl使反应骤停,并用乙酸乙酯提取之。用水和食盐水洗涤提取液,用MgSO4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将残留的油状固体与己烷一道搅拌,过滤,得到3.78g淡黄色固体。

    M.P.:138.3-141.2℃.

    1H NMR δ (CDCl3):8.45(1H,d);8.20(1H,d);8.00(1H,s);2.50(3h,s).

    实施例16

    除反应温度为90℃外,按类似于实施例15所述方法,制得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5-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0)。

    M.P.:93.8-96.2℃.

    1H NMR δ (CDCl3):7.90(1H,S);7.80(2H,S);

    2.55(3H,s).

    实施例17.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5-甲基磺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3)的制备。

    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5-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0)(0.540g)溶于无水氯仿(10ml)中,冷却至-15℃,搅拌下用5分钟时间分次加入间氯过苯甲酸(55%,1gm),将该混合物在-15℃搅拌3.5小时,并使之温热至室温,再搅拌16小时。

    再加入氯仿稀释该溶液,依次用饱和偏亚硫酸氢钠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食盐水洗涤之,然后用MgSO4干燥,减压蒸发溶剂,得到562mg白色固体状产物。

    M.P.:190.8-191.2℃.

    1H NMR δ (CDCl3):8.20(1H,S);7.85(2H,S);3.40(3H,s).

    实施例18

    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甲基亚硫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2)的制备。

    将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1)(0.50g)的无水氯仿(10ml)溶液冷却至-15℃,搅拌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55%,0.40g),将该混合物在-15℃搅拌3.5小时,然后依次用饱和偏亚硫酸氢钠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食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该溶液,减压蒸发溶剂,经HPLC(硅胶,先用乙酸乙酯/己烷(7∶3),然后用乙酸乙酯/己烷(1∶1)洗脱)纯化残留物,得到247mg淡黄色固体。

    M.P.:180.0-180.8℃.

    1H NMR δ (CDCl3):8.50(1H,S);8.25(2H,S);3.10(3H,d).

    实施例19

    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三氟甲硫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4)的制备。

    将三氟甲硫铜(0.35g)加到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溴-4-三氟甲基嘧啶-6-酮(0.50g)(EP0338686)的无水DMF(5ml)溶液中,在充氮下,于90℃,将该溶液加热2.5小时,补加试剂(0.20g),再连续加热2小时,将该混合物冷却,加入水和乙酸乙酯,除去不溶性残留物,分出有机层,用乙酸乙酯提取水层,合并提取液,用水和食盐水洗涤,用MgSO4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棕色油,通过硅胶层析(Merck 7729,用含50-70%二氯甲烷的己烷洗脱)分离,得到米色固体产物(0.119g)。

    M.P.:150.4-153.0℃.

    1H NMR δ (CDCl3):8.50(1H,S);8.25(1H,S);8.20(1H,s).

    三氟甲硫铜的制备见:Yagupolski.L.M.et.al,Synthesis,p.721.

    实施例20.

    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甲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5)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氢化钠(125mg,55%油分散体),并将其混悬于二甲基甲酰胺(10ml)中,充氮,搅拌下分次加入5-甲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制备19制得)(0.50g)。搅拌30分钟后,加入3-氯-4-氟-5-硝基三氟甲苯(1.30g),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用2M盐酸使反应骤停,用乙酸乙酯提取,用盐水洗涤提取液,用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除溶剂浓缩之。用醚/己烷研磨残油,得到粗产物。经HPLC(硅胶:30%乙酸乙酯/己烷)纯化,然后用乙酸乙酯/己烷重结晶,得到238mg米色固体。

    M.P.:151.3-152.8℃.

    1H NMR δ (CDCl3):10.30(1H,S);8.50(1H,S);8.20(2H,s).

    实施例21.

    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二氟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8)的制备。

    将二乙胺基三氟化硫(0.035ml)溶于无水四氯化碳(0.5ml)中,充氮,搅拌下,加入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甲酰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5),并补加溶剂(0.5ml)。在室温下搅拌2.5小时后,加入二氯甲烷(1ml),产生均相溶液,将该溶液搅拌2小时,放置过夜,补加二乙胺基三氟化硫(5滴),再搅拌1小时后,将该混合物到入水中,用二氯甲烷提取,用盐水洗涤提取液,用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将残留的黄色油状物体经HPLC(硅胶:30%(V/V)乙酸乙酯/己烷)纯化,得到48mg白色固体。

    M.P.:137.5-140℃.

    1H NMR δ (CDCl3):8.50(1H,S);8.25(1H,S);8.20(1H,s);6.95(1H,t).

    实施例22.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5-乙氧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6)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氢化钠(0.162g,55%油分散体),并将其混悬于无水DMF(15ml)中,充氮,搅拌下,用5分钟时间分次加入5-乙氧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制备20制得)(0.70g),将该混合物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3,5-二氯-4-氟三氟甲苯(1.57g),将该混合物在70℃搅拌7小时,然后使之静置2天。补加3,5-二氯-4-氟三氟甲苯(1.57g),将该混合物在100℃加热24小时,冷却,并倒入2M盐酸中,用乙酸乙酯提取,用水和食盐洗涤提取液,用MgSO4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将残留的棕色油经HPLC(硅胶:20%乙酸乙酯/己烷)纯化,得到244mg米色固体。

    M.P.:70.5-73℃.

    1H NMR δ (CDCl3):7.85(2H,S);7.75(1H,S);4.45(2H,s);1.40(3H,t).

    实施例23.

    由实施例22产物经PHLC纯化还得到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乙氧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7)。该产物衍生于3-氯-5-硝基-4-氟-三氟甲苯,后者作为杂质存在于所采用的试剂中。

    M.P.:97.5-100.5℃.

    1H NMR δ (CDCl3):8.45(1H,S);8.20(1H,S);7.80(1H,s);4.40(2H,q);1.40(3H,t).

    实施例24.

    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40)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氢化钠(0.40g),55%油分散体),并将其混悬于二甲基甲酰胺(30ml)中,充氮,搅拌下,分次加入5-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制备21制得)(1.50g),当变成澄清溶液后,滴加3-氮-4-氟-5-硝基-三氟甲苯(4.10g),在室温下将该溶液搅拌6小时,将该混合物倒入水中,酸化,用乙酸乙酯提取之,用水洗涤提取液,用MgSO4干燥,减压蒸发溶剂,用石油醚(沸程:30-40℃)搅拌残留物,收集到2.77g浅黄色结晶性固体。

    M.P.:156.2-157.7℃.

    1H NMR δ (CDCl3):8.40(1H,S);8.20(1H,S);7.950(1H,s);2.30(3H,S).

    实施例25.

    除本反应是在90℃加热外,按类似于实施例24的方法,制得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5-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39)。

    M.P.:156.3-157.6℃.

    1H NMR δ (CDCl3):7.80(2H,S);7.88(1H,S);2.35(3H,S).

    实施例26.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5-氨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40)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氢化钠(0.142g),55%油分散体),并将其混悬于无水DMF(20ml)中,充氮,搅拌下加入5-氨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0.53g),当形成澄清溶液后,滴加3,5-二氮-4-氟三氟甲苯(1.38g)。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放置2天。将该混合物倒入水中,并用乙酸乙酯提取,用水和食盐水洗涤提取液,用MgSO4干燥,减压蒸发溶剂。将残留物溶于30%(V/V)乙酸乙酯的己烷溶液中,除去某些不溶的残留物。采用相同的溶剂用HPLC(二氧化硅)层析纯化滤液,再用己烷洗涤仍含有杂质的产物,使之进行第二次HPLC层析,(20%乙酸乙酯/己烷),再次用己烷洗涤,得到米色固体产物。

    M.P.:163.0-163.5℃.

    1H NMR δ (CDCl3):7.8(2H,S);7.4(1H,S);5.05(2H,宽 S).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5-氨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之制备方法,参见:A.Giner-Sorolla和A        Bendcik,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80,5744        1958.

    实施例27.

    1-(2,6-二氯-4-三氟甲硫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43)的制备。

    将三氟甲硫铜(0.9g)加到1-(2,6-二氯-4-碘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按实施例4制得的表Ⅰ化合物4)(0.6g)的无水DMF(10ml)溶液中。充氮下将该混合物在100℃搅拌加热8.5小时。补加三氟甲硫铜(0.4g),将该混合物在100℃再加热11.5小时。

    将该混合物冷却,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过滤,分出有机层,用乙酸乙酯提取水相,合并提取液,用水和食盐水洗涤,用MgSO4干燥,减压蒸发溶剂。用醚搅拌残留物,滗析除去残留的不溶性棕色胶状物,除去醚,得到883mg黄色固体。

    经HPLC(二氧化硅:先用20%乙酸乙酯/己烷,再用15%乙酸乙酯/己烷洗脱)纯化,得到170mg白色固体。

    M.P.:113-114.3℃.

    1H NMR δ (CDCl3):8.00(1H,S);7.0(1H,S);7.85(2H,s).

    三氟甲硫铜的制备方法参见:YagupolskiL.M.,et        al.,Synthesis        1975        721.

    实施例28.

    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羟基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45)的制备方法。

    用己烷洗涤氢化钠(50mg,55%油分散体),并将其混悬于无水DMF(5ml)中。搅拌,充氮下,用5分钟时间,分次加入5-羟基甲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200mg)(按制备23制得),搅拌30分钟后,加入3-氯-4-氟-5-硝基三氟甲苯(500mg),连续搅拌1小时,加入2M HCl使反应骤停,用乙酸乙酯提取,用水和食盐洗涤提取液,用MgSO4干燥,减压蒸发溶剂,得到一淡黄色油状物。该油经层析纯化(Merck7729,二氧化硅,用含20-40%(V/V)乙酸乙酯的己烷作洗脱剂),得到米色固体(314mg)。

    M.P.:117.4-119.6℃.

    1H NMR δ (CDCl3):8.45(1H,S);8.25(1H,S);8.10(1H,s);4.75(2H,d);3.0(1H,t).

    实施例29.

    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5-(1-羟基乙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46)的制备。

    用己烷洗涤氢化钠(70mg,55%油分散体),并将其混悬于无水DMF中。搅拌,充氮下,用5分钟时间,分次加入5-(1-羟基乙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300mg)(按制备24方法制得),再搅拌30分钟后,向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3,5-二氯-4-氟三氟甲苯(672mg),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在80℃加热40小时。将混合物冷却,加入2M HCl使反应骤停,并用乙酸乙酯提取,用盐水洗涤提取液,用MgSO4干燥,减压蒸除溶剂,得到一黄色油状物,该油经层析纯化(Merck硅胶7729,洗脱剂是含20-40%(V/V)乙酸乙酯的己烷),得到一黄色胶状物,经用己烷研磨,得到白色固体(82mg)。

    M.P.:106.5-108.4℃.

    1H NMR δ (CDCl3):7.85(2H,S);7.95(1H,S);1.6(3H,d);4.11(1H,d);5.12(1H,m).

    实施例30.

    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硝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42)的制备。

    在环丁砜溶液中,于150℃,由1-(2-氯-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EP0338686)与四氟硼硝基鎓反应,制得了题目化合物,通过质谱鉴定该化合物。质谱数据:电子轰击,m/e.

    电子轰击 m/e:432(1xCl,M+),397(base peak,M+-Cl),386(M+-NO2),351,340,313,223,193,187,160,143,121.

    实施例31.

    1-(3-氯-5-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1-氟乙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表Ⅰ化合物48)的制备。

    将1-(3-氯-5-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1-羟乙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128mg)溶于氯仿(2ml)中,于-50℃,搅拌,充氮下,加入置于氯仿(2ml)中的二乙胺基三氟化硫(0.043ml),用40分钟的时间使反应液温热至室温,放置过夜,用二氯甲烷稀释该溶液,用水洗涤,用盐水洗涤,用硫酸镁干燥,减压蒸发溶剂浓缩,得到一黄色油状物,该油经层析纯化(Merck7729硅胶,洗脱剂为含50-90%二氯甲烷的乙烷),得到白色固体。

    M.P.:127.3-129.8℃.

    1H NMR δ (CDCl3):8.45(1H,S);8.20(1H,S);8.10(1H,d);5.90(1H,m);1.70(3H,m).

    采用实施例28的通法,制备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1-(3-氯-5-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5-(1-羟基乙基)-4-三氟甲基嘧啶-6-酮。

    1H NMR δ (CDCl3):8.45(1H,S);8.25(1H,S);8.05(1H,s);1.60(3H,d);5.10(1H,m);3.90(1H,m).

    实施例32.

    采用各种害虫测定了式(Ⅰ)化合物的活性。采用通常含有百万分之500份(ppm)(重量比)化合物的液体组合物处理害虫。这类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化合物溶解在丙酮中,用含有0.01%(重量)润湿剂(市售商品名为“SYNPERONIC”NX)的水稀释该溶液,直到液体组合物中化合物的浓度达到要求浓度为止。“SYNPERONIC”为注册商标。

    对每种害虫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基本相同,它包括:将一定数目的害虫放在某一载体介质上,该介质通常是宿主植物或害虫的食物,既可以用组合物处理介质,也可以处理害虫,或者两者都进行处理。通常在处理后1至3天,计算害虫的死亡率。

    表Ⅲ列出了试验结果,第二栏是每一化合物的ppm浓度。结果的表示方法为:将死亡率分为9,5或0三级,其中9表示死亡率为80-100%,5表示50-79%,0表示低于50%。表2列出了有关害虫种类,载体介质或食物,试验类型和持续时间。以大写字母表示害虫种类。

    表Ⅱ

    字母        受试害虫        载体介质/食物        试验类型        持续时间

    (表Ⅲ)        (天)

    BG        德国小蠊        塑料钵        残留        3

    MD.        家蝇(成虫)        原棉/糖        接触        1

    HV        烟芽夜蛾        棉花叶        残留        2

    SP.        甜菜夜蛾        棉花叶        残留        2

    “接触”试验为处理害虫和介质两者,“残留”试验为在用害虫感染之前处理介质。

    表Ⅲ

                                    一表示未试验。

    实施例33-51

    实施例33-51解释了适于施用本发明化合物的配方。在这实施例中,以注册商标表示下列成份,各组份如下所示:

    注册商标.        组份

    Synperonic        NP8}        壬基苯酚一环氧乙烷缩合物

    Synperonic        NP13}        ''

    Synperonic        OP10}        ''

    Aromasol        H        烷基苯溶剂

    Solvesso        200        惰性有机稀释剂

    Keltrol        多聚糖

    实施例33.

    该实施例说明了可乳化浓缩组合物,该组合物很容易用水稀释成适用于喷洒用药的液体制剂。该浓缩液的组成如下:

    %重量

    化合物        25.0

    SYNPERONIC        NP13        2.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2.5

    甲基环己酮        70.0

    实施例34.

    该实施例说明了可乳化浓缩组合物,该组合物很容易用水稀释成适用于喷洒用药的液体制剂。该浓缩液的组成如下:

    %重量

    化合物        10.0

    SYNPERONIC        NP13        4.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6.0

    AROMASOL        H        50.0

    甲基环己酮        30.0

    实施例35.

    本实施例说明了可湿性粉末组合物,该组合物很容易用水稀释成适用于喷洒目的的液体制剂。该可湿性粉末的组成如下:

    %重量

    化合物        10.0

    硅土        5.0

    木素磺酸钠        5.0

    月桂基硫酸钠        4.0

    高岭土        76.0

    实施例36.

    该实施例解释了可湿性粉末组合物,该组合物很容易用水稀释成适用于喷洒目的的液体组合物。该可湿性粉末具有下述组成:

    %重量

    化合物        1.0

    木素磺酸钠        5.0

    月桂基硫酸钠        2.0

    高岭土        92.0

    实施例37.

    该实施例解释了可湿性粉末组合物,该组合物很容易用水稀释成适用于喷洒目的的液体组合物。该可湿性粉末具有下述组成:

    %重量

    化合物        40.0

    硅土        20.0

    木素磺酸钠        5.0

    月桂基硫酸钠        2.0

    高岭土        33.0

    实施例38.

    该实施例解释了可直接施于植物或其他表面的粉尘剂,其中包括1%(重量)本发明化合物,2%(重量)硅土,和97%(重量)滑石粉。

    实施例39.

    该实施例解释了适用于在与烷烃稀释剂混合后采用超小体积技术施用的浓缩液体制剂。

    %重量

    化合物        25.0

    N-甲基-2-吡咯烷酮        50.0

    SOLVESSO        200        25.0

    实施例40.

    该实施例解释了适用于在与烷烃稀释剂混合后采用超小体积技术施用的浓缩液体制剂。

    %重量

    化合物        10.0

    N-甲基-2-吡咯烷酮        20.0

    SOLVESSO        200        70.0

    实施例41.

    本实施例说明了适用于采用超小体积技术施用(未稀释)的液体配方。

    %重量

    化合物        10.

    棉籽油        50.

    Butyldiethoxol        acetate        40

    实施例42.

    本实施例说明了复合混悬浓缩液,该浓缩液用水稀释很容易转变成适用于作为水性喷洒剂施用的制剂。

    %重量

    化合物        10.

    甲苯-二异氰酸酯        3.

    乙二胺        2.

    聚乙稀醇        2.

    皂土        1.5

    二氢异佛尔酮        30.

    Solvesso        200        10.

    多聚糖(如:KELTROL)        0.1

    水        41.4

    实施例43.

    本实施例说明了复合混悬浓缩液,通过用水稀释很容易将该浓缩液转化为适用于作为水性喷洒剂施用的制剂。

    %重量

    化合物        1.

    甲苯-二异氰酸酯        3.

    乙二胺        2.

    聚乙稀醇        2.

    皂土        1.5

    二氢异佛尔酮        5.

    Solvesso        200        2.

    多聚糖(如:KELTROL)        0.1

    水        83.4

    实施例44.

    本实施例说明了使用方便的颗粒制剂。

    %重量

    化合物        0.5

    SOLVESSO        200        0.2

    壬基苯酚乙氧化物        0.1

    (即:Synperonic        NP8)

    碳酸钙颗粒(0.3-0.7mm)        99.2

    实施例45.

    苯实施例说明了含水混悬浓缩液:

    %重量

    化合物        50.0

    高岭土        15.0

    木素磺酸钠        3.0

    壬基苯酚乙氧化物        1.5

    (即:Synperonic        NP8)

    丙二醇        10.0

    皂土        2.0

    多聚糖(如:Keltrol)        0.1

    Proxel;

    杀菌剂(如:注册商标为Proxel)        0.1

    水        18.3

    实施例46.

    本实施例说明了由浓缩物制备的使用方法的粉尘剂(D.P.):

    浓缩物:        %重量

    化合物        10

    硅土        20

    碳酸镁        70

    粉尘实施例含有1%活性成份:

    上述浓缩物        10.

    滑石粉        90.

    实施例47.

    本实施例说明了使用方便的颗粒制剂:

    %重量

    化合物        5.

    Synperonic        NP8        2.

    浮石颗粒(20/40        BS        Mesh)        93.

    实施例48.

    本实施例说明了水分散颗粒制剂:

    %重量

    化合物        50

    硅土        5

    木素磺酸钠        10

    二辛基硫代琥珀酸钠        5

    乙酸钠        10

    蒙脱粉        20

    实施例49.

    本实施例说明了可乳化浓缩剂,该浓缩剂可在水中稀释成喷洒用液体组合物:

    %重量

    化合物        50.

    Span        40        0.8

    吐温        40        8.

    二氢异佛尔酮        30.

    Solvesso        100        25.

    水        31.2

    实施例50.

    本实施例说明了气雾浓缩液:

    %重量

    化合物        1.0

    甲基-异丁酮        50.0

    Solvesso        100        94.0

    实施例51.

    本实施例说明了气雾剂组合物:

    %重量

    气雾剂浓缩液(实施例50)        5.0

    无色煤油        25.0

    二氯甲烷        10.0

    推进剂*        60.0

    *(烷烃气雾剂推进剂,压力40-80psig)

新的苯基嘧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新的苯基嘧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新的苯基嘧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的苯基嘧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的苯基嘧啶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pdf(7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 式()化合物: 式中R 1 和R 2 分别选自氢,卤素,卤代烷基,烷氧基或硝基,前提是R 1 和R 2 不能同时为硝基;R 3 和R 4 分别选自氢,卤素烷基或环烷基;R 5 是卤素,硝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 n R 10 ;R 6 是卤素,硝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或-S(O) n R 10 ;R 7 是氢,卤素,烷基,羟烷基,氰基,硝基,烷氧基,-S(O) n R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