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酸化剂.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181123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30843.3

申请日:

2016.09.20

公开号:

CN106490345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K 40/10申请日:20160920|||公开

IPC分类号:

A23K40/10(2016.01)I; A23K40/30(2016.01)I; A23K20/105(2016.01)I; A23K20/158(2016.01)I; A23K20/26(2016.01)I

主分类号:

A23K40/10

申请人:

湖北华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神舟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绍云; 熊粲; 周樱; 詹志春

地址:

438000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金锣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程殿军;张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先用载体一吸附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形成芯材A,脂质包膜材料喷涂于芯材A形成微囊酸B,再用载体二吸附磷酸和/或乳酸,与固体有机酸混合得到粉状酸C,然后用粉状酸C包裹微囊酸B形成球状微丸D,最后在球状微丸D表面喷涂脂质包膜材料,即得最终酸化剂产品。该方法可使酸化剂实现定点定量释放,最外层的脂质包膜材料进入消化道后会迅速溶蚀和崩解,进而释放出大量的磷酸和固体有机酸,从而迅速降低胃内pH;而以短链脂肪酸为主的内芯外的脂质包膜材料层较厚,可以通过胃而进入肠道,在肠道中缓慢释放出其中的短链脂肪酸,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短链脂肪酸和乳酸进行混合,再以载体一进行吸附,形成芯材A;
2)将芯材A置于侧喷流化床中,将脂质包膜材料加热融化,趁热将其喷涂于芯材A形成
微囊酸B;
3)将磷酸和/或乳酸用载体二吸附,同时将固体有机酸粉碎,再将二者混合均匀得到粉
状酸C;
4)将微囊酸B置于撒粉制丸机中,向其中加入粉状酸C,同时喷入粘合剂,使粉状酸C逐
渐富集包裹于微囊酸B的表面,直至最终完全形成球状微丸D;
5)向球状微丸D喷入融化的脂质包膜材料,即得最终酸化剂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链脂肪酸为甲酸、乙酸、丙
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短链脂肪酸质量份数为5~15份,乳酸质量份数为0~10份,载体一
质量份数为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一为粒径80~120目的
二氧化硅,载体二为粒径120目以下的二氧化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包膜材料包括硬脂酸、
硬脂酸单甘酯、棕榈硬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酸B比芯材A增重40~
8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脂质包膜材料的质
量为球状微丸D质量的5~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固体有机酸为柠檬
酸和/或富马酸,且固体有机酸粉碎至120目以下;所述磷酸质量份数为0~25份,乳酸质量
份数为0~30份,固体有机酸质量份数为5~20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粉状酸C与微囊酸B
的质量比为1:1~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粘合剂为糊精、甲
基纤维素、羧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粘合剂的用量为粉状酸C的质量的5~
10%。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方法制备的酸化剂。

说明书

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酸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制备
的酸化剂。

背景技术

酸化剂已成为继抗生素之后与益生素、酶制剂等具有同等地位的重要饲料添加剂
之一,大量试验研究表明酸化剂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可以替代部分抗生素类物质,这一点已
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酸化剂在动物养殖中最主要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降低饲料和动物
消化道pH值,为动物提供最适消化道环境,从而提高消化酶活性,并促进动物对饲料营养物
质的消化和利用;二是酸化剂可以通过降低胃肠道pH值进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促进有
益菌增殖,从而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动物的腹泻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酸化剂通常是由磷酸、乳酸、柠檬酸、富马酸、甲酸、乙酸和丙酸等几种酸中的一种
或几种组成,而大量的研究表明磷酸、柠檬酸、富马酸等酸性较强的酸对降低饲料和动物消
化道pH更有利,而乳酸和甲酸、乙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对动物肠道
更加有益。而目前常见的酸化剂要么是直接将各种酸和载体简单混合复配成产品,要么是
将各种酸混合后再统一包膜形成产品。这两种加工方式得到的产品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对
于前一种直接混合复配的产品,其没有缓释性能,在胃内会迅速释放,会导致胃内pH急剧下
降,进而抑制动物本身的胃酸分泌,而且过低的pH还可能伤害胃黏膜等组织;对于后一种混
合后包膜的产品,则可能存在相反的问题,由于大多采用脂质包膜,为了使得其具有较好的
缓释效果,所需的膜材较厚,可能导致其进入动物胃内后不能释放比较大量的酸,使得动物
胃内pH无法较快达到合适的范围,进而影响蛋白酶原的激活。

因此,研究一种既可以在胃内快速释放出大量的酸使其pH得以迅速下降,又能顺
利进入肠道持续释放有机酸而使得肠道菌群得以调节的酸化剂,对于酸化剂的研制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在胃内快速释放出大量的酸,又能保证在肠道持
续释放有机酸的酸化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短链脂肪酸和乳酸进行混合,再以载体一进行吸附,形成芯材A。

2)将芯材A置于侧喷流化床中,将脂质包膜材料加热融化,趁热将其喷涂于芯材A
形成微囊酸B。

3)将磷酸和/或乳酸用载体二吸附,同时将固体有机酸粉碎,再将二者混合均匀得
到粉状酸C。

4)将微囊酸B置于撒粉制丸机中,向其中加入粉状酸C,同时喷入粘合剂,使粉状酸
C逐渐富集包裹于微囊酸B的表面,直至最终完全形成球状微丸D。

5)向球状微丸D喷入融化的脂质包膜材料,即得最终酸化剂产品。

进一步的,上述短链脂肪酸为甲酸、乙酸、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短链脂肪酸
质量份数为5~15份,乳酸质量份数为0~10份,载体一质量份数为10~20份。

进一步的,上述载体一为粒径80~120目的二氧化硅,载体二为粒径120目以下的
二氧化硅。

进一步的,上述脂质包膜材料包括硬脂酸、硬脂酸单甘酯、棕榈硬脂中的一种或几
种。

进一步的,上述微囊酸B比芯材A增重40~80%。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5)中脂质包膜材料的质量为球状微丸D质量的5~15%。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中固体有机酸为柠檬酸和/或富马酸,且固体有机酸粉碎至
120目以下;所述磷酸质量份数为0~25份,乳酸质量份数为0~30份,固体有机酸质量份数
为5~20份。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粉状酸C与微囊酸B的质量比为1:1~1.5。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粘合剂为糊精、甲基纤维素、羧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
种的水溶液;粘合剂的用量为粉状酸C的质量的5~10%。

另外,本发明还保护了上述任一方法制备的酸化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酸化剂制备方法使得该酸化剂可以实现定点定量释放,最外层
的脂质包膜材料由于膜材用量少,衣膜较薄,进入动物的消化道后会迅速溶蚀和崩解,进而
释放出大量的磷酸和固体有机酸,从而迅速降低胃内pH;而以短链脂肪酸为主的内芯由于
膜材用量多,脂质包膜材料层较厚,故而可以通过胃而进入肠道,在肠道中的脂肪酶及水性
环境下进一步溶蚀和崩解,从而缓慢释放出其中的短链脂肪酸,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调节
肠道微生态平衡。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制得的酸化剂由于最外层包覆了少量的脂
质包膜材料,使得其可以稳定保存,并且不与饲料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避免造成饲料中
营养成分的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
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酸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2份甲酸、5份乙酸、8份丙酸进行混合,将其喷入20份80目的二氧化硅中进行均匀
混合吸附,得到芯材A。

(2)将上述芯材A置于侧喷流化床中,将15份硬脂酸加热融化,趁热将其喷涂于芯
材A上形成微囊酸B。

(3)将25份磷酸用400目的二氧化硅吸附,将15份柠檬酸和5份富马酸粉碎至120目
以下,再将二者混合均匀得到粉状酸C。

(4)将微囊酸B置于撒粉制丸机中,开启机器,将粉状酸C少量多次加入其中,同时
向其中喷入5%糊精水溶液作粘合剂,使得粉状酸C逐渐富集包裹于微囊酸B的表面,直至最
终完全形成球状微丸D。

(5)向球状微丸D中喷入其质量5%的融化的硬脂酸,得到最终酸化剂产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酸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2份甲酸、3份乙酸、10份乳酸进行混合,将其喷入15份100目的二氧化硅中进行均
匀混合吸附,得到芯材A。

(2)将上述芯材A置于侧喷流化床中,将24份棕榈硬脂加热融化,趁热将其喷涂于
芯材A上形成微囊酸B。

(3)将30份乳酸用400目的二氧化硅吸附,将10份柠檬酸和1份富马酸粉碎至120目
以下,再将二者混合均匀得到粉状酸C。

(4)将微囊酸B置于撒粉制丸机中,开启机器,将粉状酸C少量多次加入其中,同时
向其中喷入1%甲基纤维素溶液作粘合剂,使得粉状酸C逐渐富集包裹于微囊酸B的表面,直
至最终完全形成球状微丸D。

(5)向球状微丸D中喷入其质量10%的融化的棕榈硬脂,得到最终酸化剂产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酸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5份乙酸、5份丙酸、10份乳酸进行混合,将其喷入20份100目的二氧化硅中进行均
匀混合吸附,得到芯材A。

(2)将上述芯材A置于侧喷流化床中,将25份棕榈硬脂加热融化,趁热将其喷涂于
芯材A上形成微囊酸B。

(3)将15份磷酸和10份乳酸用400目的二氧化硅吸附,将5份柠檬酸粉碎至120目以
下,再将二者混合均匀得到粉状酸C。

(4)将微囊酸B置于撒粉制丸机中,开启机器,将粉状酸C少量多次加入其中,同时
向其中喷入2%羧丙基纤维素溶液作粘合剂,使得粉状酸C逐渐富集包裹于微囊酸B的表面,
直至最终完全形成球状微丸D。

(5)向球状微丸D中喷入其质量15%的融化的棕榈硬脂,得到最终酸化剂产品。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
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酸化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酸化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酸化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酸化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所制备的酸化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化剂制备方法,先用载体一吸附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形成芯材A,脂质包膜材料喷涂于芯材A形成微囊酸B,再用载体二吸附磷酸和/或乳酸,与固体有机酸混合得到粉状酸C,然后用粉状酸C包裹微囊酸B形成球状微丸D,最后在球状微丸D表面喷涂脂质包膜材料,即得最终酸化剂产品。该方法可使酸化剂实现定点定量释放,最外层的脂质包膜材料进入消化道后会迅速溶蚀和崩解,进而释放出大量的磷酸和固体有机酸,从而迅速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