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铝合金熔炼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179905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1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10434.0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号:

CN104342589A

公开日:

2015.02.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C22C 21/06申请公布日:201502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21/06申请日:20141128|||公开

IPC分类号:

C22C21/06; C22C1/02

主分类号:

C22C21/06

申请人: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廖知坚; 陈瑜; 邓元福; 孙自鹏; 刘涛; 秦滨川; 杨荣东

地址:

401326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代理人:

李海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包括步骤:S1)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S2)在加料框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S3)将炉料融化为熔体,待熔体的温度位于730℃~770℃时,除去熔体表面上的浮渣;S4)将固定有镁锭和铝锭的加料框放置在熔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中,通过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且通过上压铝锭避免镁锭在浸入熔体中上浮,使得镁锭在熔体内融化,有效地避免了镁锭在融化过程中大面积与空气接触的情况,进而避免镁锭在加热后燃烧的情况,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使用溶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镁的烧损比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
S2)在所述加料框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
S3)将炉料融化为熔体,待熔体的温度位于730℃~770℃时,除去熔体表面上的浮渣;
S4)将固定有镁锭和铝锭的所述加料框放置在熔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5)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加料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框在熔体中水平往复移动3分钟~5分钟。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航车或叉车带动所述加料框往复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框包括挂接体(1)、用于支撑镁锭和铝锭的支撑杆(2)、用于卡接镁锭和铝锭侧面的限位杆(3)及用于卡接铝锭上表面的加压杆(4),所述挂接体(1)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压杆(4)两端,所述限位杆(3)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杆(3)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压杆(4)和所述支撑杆(2)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杆(3)沿所述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框还包括水平布置,且与多个所述限位杆(3)固定连接的加强杆(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5)与所述限位杆(3)焊接,所述挂接体(1)与所述加压杆(4)焊接,所述限位杆(3)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压杆(4)和所述支撑杆(2)焊接。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体(1)顶端设有挂钩凸起槽,所述挂钩凸起槽的中心位于所述加料框的中心线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框为不锈钢体加料框。

说明书

说明书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熔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镁铝合金的熔炼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的熔炼过程中,通过加入镁元素加工呈镁铝合金。在含镁铝合金的熔炼过程中,首先将铝料融化为熔体,并将熔体温度升到730~770℃,然后使用专用扒渣车或人工操作扒掉熔体表面上的浮渣,接着采取使用行车直接把镁锭(固体)倒入熔体中的方式进行镁元素添加,工作通过工具手动搅拌熔体,使得镁铝元素充分混合。
然而,由于镁锭的密度小于铝合金熔体的密度,所以将镁锭加入熔体内后,镁锭浮于熔体表面,镁锭在熔化过程中,镁元素大面积与空气接触,当镁锭温度达到燃点后,镁锭极易发生燃烧,镁的烧损率较高。而如果在熔体上方添加溶剂使得熔体与空气隔离,由于溶剂中含有5%-8%的氯化钡剧毒物,污染环境,且铝合金的加工成本提高。
因此,如何不使用熔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镁的烧损比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该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使用熔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镁的烧损比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包括步骤:
S1)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
S2)在所述加料框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
S3)将炉料融化为熔体,待熔体的温度位于730℃~770℃时,除去熔体表面上的浮渣;
S4)将固定有镁锭和铝锭的所述加料框放置在熔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S5)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加料框。
优选地,所述加料框在熔体中水平往复移动3分钟~5分钟。
优选地,通过航车或叉车带动所述加料框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加料框包括挂接体、用于支撑镁锭和铝锭的支撑杆、用于卡接镁锭和铝锭侧面的限位杆及用于卡接铝锭上表面的加压杆,所述挂接体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压杆两端,所述限位杆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压杆和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限位杆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优选地,所述加料框还包括水平布置,且与多个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的加强杆。
优选地,所述加强杆与所述限位杆焊接,所述挂接体与所述加压杆焊接,所述限位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压杆和所述支撑杆焊接。
优选地,所述挂接体顶端设有挂钩凸起槽,所述挂钩凸起槽的中心位于所述加料框的中心线上。
优选地,所述加料框为不锈钢体加料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包括步骤:S1)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S2)在加料框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S3)将炉料融化为熔体,待熔体的温度位于730℃~770℃时,除去熔体表面上的浮渣;S4)将固定有镁锭和铝锭的加料框放置在熔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中,通过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且通过上压铝锭避免镁锭在浸入熔体中上浮,使得镁锭在熔体内融化,有效地避免了镁锭在融化过程中大面积与空气接触的情况,进而避免镁锭在加热后燃烧的情况,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使用溶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镁的烧损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加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镁铝合金加工工艺流程图。
其中图1-2中:1-挂接体、2-支撑杆、3-限位杆、4-加压杆、5-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该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使用熔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加入镁锭过程镁的烧损比例。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包括步骤:
S1)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具体的,加料框可以为上端开口,侧端为网状结构的框体。
S2)在加料框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其中,铝锭的重量为50kg,镁锭的上表面与铝锭的下表面抵接,当然,为了避免镁锭在融化过程中上浮于熔体上表面上,优选,镁锭可以与铝锭固定连接。
S3)将炉料融化为熔体,待熔体的温度位于730℃~770℃时,除去熔体表面上的浮渣。具体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扒渣车或人工操作扒掉熔体表面上的浮渣。
S4)将固定有镁锭和铝锭的加料框放置在熔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具体的,通过航车或叉车将加料框放入熔体中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中,通过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且通过上压铝锭避免镁锭在浸入熔体中上浮,使得镁锭在熔体内融化,有效地避免了镁锭在融化过程中大面积与空气接触的情况,进而避免镁锭在加热后燃烧的情况,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使用溶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镁的烧损比例。另一方面,相对于覆盖溶剂的情况,有效地避免了覆盖溶剂的中5%-8%的氯化钡剧毒物污染环境的情况,且有效地降低了镁铝合金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该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还包括步骤:S5)水平往复移动加料框,其中加料框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加料框移动。通过水平往复移动加料框,便于镁锭快速融入熔体中,有效地提高了镁铝合金的生产效率。待镁锭融化完毕后,将加料框由熔体中移开。具体的,为了保证镁元素与熔体充分混合,而又不过大延长镁铝合金熔炼时间,优选,加料框在熔体中水平往复移动3分钟~5分钟。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使得镁元素与熔体充分混合,优选,通过航车或叉车带动加料框往复移动。
优选的,加料框包括挂接体1、用于支撑镁锭和铝锭的支撑杆2、用于卡接镁锭和铝锭侧面的限位杆3及用于卡接铝锭上表面的加压杆4,挂接体1两端固定连接在加压杆4两端,限位杆3为多个,多个限位杆3两端分别与加压杆4和支撑杆2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杆2支撑镁锭和铝锭,通过限位杆3避免镁锭和铝锭移动,通过加压杆4,避免镁锭和铝锭上浮,有效地避免了镁锭与空气大面积接触的情况。
优选地,多个限位杆3沿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由于多个限位杆3沿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镁锭和铝锭的形状一定,便于卡接镁锭和铝锭。
更为优选地,该加料框还包括水平布置与多个限位杆3固定连接的加强杆5,具体的,加强杆5与限位杆3通过粘接固定。通过设置加强杆5,避免限位杆3在长时间卡接镁锭和铝锭后变形的情况,有效地延长了加料框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延长加料框的使用寿命,优选,加强杆5与限位杆3焊接,挂接体1与加压杆4焊接,限位杆3两端分别与加压杆4和支撑杆2焊接。
进一步,挂接体1顶端设有挂钩凸起槽,挂钩凸起槽的中心位于 加料框的中心线上。具体的,挂钩凸起槽由挂接体1的杆体弯折而成,如图1所示,挂钩凸起槽顶端夹角为120。。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加料框为不锈钢体加料框。由于加料框为不锈钢加料框,使得加料框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变形,且不与铝合金熔体发生反应,达到使用方便和耐用的目的,有效地延长了加料框的使用寿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镁铝合金熔炼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镁铝合金熔炼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镁铝合金熔炼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镁铝合金熔炼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镁铝合金熔炼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258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11 CN 104342589 A (21)申请号 201410710434.0 (22)申请日 2014.11.28 C22C 21/06(2006.01) C22C 1/02(2006.01) (71)申请人 西南铝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01326 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西南铝 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72)发明人 廖知坚 陈瑜 邓元福 孙自鹏 刘涛 秦滨川 杨荣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李海建 (54) 发明名称 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

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包括 步骤 : S1) 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 ; S2) 在加料框 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 ; S3) 将炉料融化为熔体, 待 熔体的温度位于 730 770时, 除去熔体表面 上的浮渣 ; S4) 将固定有镁锭和铝锭的加料框放 置在熔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通过上述描 述可知, 在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中, 通 过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 且通过上压铝锭避免 镁锭在浸入熔体中上浮, 使得镁锭在熔体内融化, 有效地避免了镁锭在融化过程中大面积与空气接 触的情况, 进而避免镁锭在加热后燃烧的情况, 因 此, 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

3、使 用溶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 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 中镁的烧损比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42589 A CN 104342589 A 1/1 页 2 1. 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步骤 : S1) 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 ; S2) 在所述加料框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 ; S3) 将炉料融化为熔体, 待熔体的温度位于 730 770时, 除去熔体表面上的浮渣 ; S4) 将固定有镁锭和铝锭的所述加料。

4、框放置在熔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步骤 : S5) 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加料框。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框在熔体中水平 往复移动 3 分钟 5 分钟。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航车或叉车带动所述 加料框往复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框包括挂接体 (1)、 用于支撑镁锭和铝锭的支撑杆 (2)、 用于卡接镁锭和铝锭侧面的限位杆 (3) 及用于卡 接铝锭上表面的加压杆 (4), 所述挂。

5、接体 (1) 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压杆 (4) 两端, 所述限 位杆 (3) 为多个, 多个所述限位杆 (3) 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压杆 (4) 和所述支撑杆 (2) 固定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限位杆(3)沿所述 支撑杆 (2) 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框还包括水平布 置, 且与多个所述限位杆 (3) 固定连接的加强杆 (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杆(5)与所述限位 杆 (3) 焊接, 所述挂接体 (1) 与所述加压杆 (4)。

6、 焊接, 所述限位杆 (3) 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压 杆 (4) 和所述支撑杆 (2) 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接体(1)顶端设有挂 钩凸起槽, 所述挂钩凸起槽的中心位于所述加料框的中心线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 2-9 中任一项所述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框为 不锈钢体加料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42589 A 2 1/3 页 3 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熔炼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镁铝合金的熔炼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铝合金的熔炼过程中, 通过加入镁元素加工呈镁铝合金。在含。

7、镁铝合金的熔炼 过程中, 首先将铝料融化为熔体, 并将熔体温度升到 730 770, 然后使用专用扒渣车或 人工操作扒掉熔体表面上的浮渣, 接着采取使用行车直接把镁锭 ( 固体 ) 倒入熔体中的方 式进行镁元素添加, 工作通过工具手动搅拌熔体, 使得镁铝元素充分混合。 0003 然而, 由于镁锭的密度小于铝合金熔体的密度, 所以将镁锭加入熔体内后, 镁锭浮 于熔体表面, 镁锭在熔化过程中, 镁元素大面积与空气接触, 当镁锭温度达到燃点后, 镁锭 极易发生燃烧, 镁的烧损率较高。 而如果在熔体上方添加溶剂使得熔体与空气隔离, 由于溶 剂中含有 5 -8的氯化钡剧毒物, 污染环境, 且铝合金的加工。

8、成本提高。 0004 因此, 如何不使用熔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 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镁的烧损比例,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该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使用 熔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 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镁的烧损比例。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包括步骤 : 0007 S1) 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 ; 0008 S2) 在所述加料框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 ; 0009 S3) 将炉料融化为熔体, 待熔体的温度位于 730 770时, 除去熔体表面上的 浮渣 ; 0010 S4) 将固定有镁锭。

9、和铝锭的所述加料框放置在熔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 0011 优选地, 还包括步骤 : 0012 S5) 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加料框。 0013 优选地, 所述加料框在熔体中水平往复移动 3 分钟 5 分钟。 0014 优选地, 通过航车或叉车带动所述加料框往复移动。 0015 优选地所述加料框包括挂接体、 用于支撑镁锭和铝锭的支撑杆、 用于卡接镁锭和 铝锭侧面的限位杆及用于卡接铝锭上表面的加压杆, 所述挂接体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压 杆两端, 所述限位杆为多个, 多个所述限位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压杆和所述支撑杆固定连 接。 0016 优选地, 多个所述限位杆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00。

10、17 优选地, 所述加料框还包括水平布置, 且与多个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的加强杆。 0018 优选地, 所述加强杆与所述限位杆焊接, 所述挂接体与所述加压杆焊接, 所述限位 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压杆和所述支撑杆焊接。 说 明 书 CN 104342589 A 3 2/3 页 4 0019 优选地, 所述挂接体顶端设有挂钩凸起槽, 所述挂钩凸起槽的中心位于所述加料 框的中心线上。 0020 优选地, 所述加料框为不锈钢体加料框。 002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包括步骤 : S1) 将镁锭放置 在加料框上 ; S2) 在加料框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 ; S3) 将炉料融化为熔体。

11、, 待熔体的温度位 于 730 770时, 除去熔体表面上的浮渣 ; S4) 将固定有镁锭和铝锭的加料框放置在熔 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 在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中, 通 过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 且通过上压铝锭避免镁锭在浸入熔体中上浮, 使得镁锭在熔体 内融化, 有效地避免了镁锭在融化过程中大面积与空气接触的情况, 进而避免镁锭在加热 后燃烧的情况, 因此, 本申请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使用溶剂作为覆盖的前提 下, 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镁的烧损比例。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加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

12、例所提供的镁铝合金加工工艺流程图。 0024 其中图 1-2 中 : 1- 挂接体、 2- 支撑杆、 3- 限位杆、 4- 加压杆、 5- 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该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使用 熔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 减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加入镁锭过程镁的烧损比例。 0026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 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7 请参考图 1 和图 2,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包 括步骤 : 0028 S1) 将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具体的, 加料框。

13、可以为上端开口, 侧端为网状结构的 框体。 0029 S2) 在加料框的镁锭上方压制铝锭。其中, 铝锭的重量为 50kg, 镁锭的上表面与铝 锭的下表面抵接, 当然, 为了避免镁锭在融化过程中上浮于熔体上表面上, 优选, 镁锭可以 与铝锭固定连接。 0030 S3) 将炉料融化为熔体, 待熔体的温度位于 730 770时, 除去熔体表面上的 浮渣。具体的,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扒渣车或人工操作扒掉熔体表面上的浮渣。 0031 S4)将固定有镁锭和铝锭的加料框放置在熔体内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 具体的, 通过航车或叉车将加料框放入熔体中进行镁锭和铝锭的烫化。 0032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 在本发明具。

14、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中, 通过将 镁锭放置在加料框上, 且通过上压铝锭避免镁锭在浸入熔体中上浮, 使得镁锭在熔体内融 化, 有效地避免了镁锭在融化过程中大面积与空气接触的情况, 进而避免镁锭在加热后燃 烧的情况, 因此, 本申请提供的镁铝合金熔炼方法能够在不使用溶剂作为覆盖的前提下, 减 少铝合金熔炼过程中镁的烧损比例。另一方面, 相对于覆盖溶剂的情况, 有效地避免了覆 盖溶剂的中 5 -8的氯化钡剧毒物污染环境的情况, 且有效地降低了镁铝合金的生产成 说 明 书 CN 104342589 A 4 3/3 页 5 本。 0033 进一步, 该镁铝合金熔炼方法, 还包括步骤 : S5。

15、) 水平往复移动加料框, 其中加料 框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加料框移动。 通过水平往复移动加料框, 便于镁锭快速融入熔体中, 有 效地提高了镁铝合金的生产效率。待镁锭融化完毕后, 将加料框由熔体中移开。具体的, 为 了保证镁元素与熔体充分混合, 而又不过大延长镁铝合金熔炼时间, 优选, 加料框在熔体中 水平往复移动 3 分钟 5 分钟。 0034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并且使得镁元素与熔体充分混合, 优选, 通过航车 或叉车带动加料框往复移动。 0035 优选的, 加料框包括挂接体 1、 用于支撑镁锭和铝锭的支撑杆 2、 用于卡接镁锭和 铝锭侧面的限位杆 3 及用于卡接铝锭上表面的加压杆 4。

16、, 挂接体 1 两端固定连接在加压杆 4 两端, 限位杆 3 为多个, 多个限位杆 3 两端分别与加压杆 4 和支撑杆 2 固定连接。通过支撑 杆2支撑镁锭和铝锭, 通过限位杆3避免镁锭和铝锭移动, 通过加压杆4, 避免镁锭和铝锭上 浮, 有效地避免了镁锭与空气大面积接触的情况。 0036 优选地, 多个限位杆 3 沿支撑杆 2 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由于多个限位杆 3 沿 支撑杆 2 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镁锭和铝锭的形状一定, 便于卡接镁锭和铝锭。 0037 更为优选地, 该加料框还包括水平布置与多个限位杆 3 固定连接的加强杆 5, 具体 的, 加强杆 5 与限位杆 3 通过粘接固定。。

17、通过设置加强杆 5, 避免限位杆 3 在长时间卡接镁 锭和铝锭后变形的情况, 有效地延长了加料框的使用寿命。 0038 为了进一步延长加料框的使用寿命, 优选, 加强杆 5 与限位杆 3 焊接, 挂接体 1 与 加压杆 4 焊接, 限位杆 3 两端分别与加压杆 4 和支撑杆 2 焊接。 0039 进一步, 挂接体 1 顶端设有挂钩凸起槽, 挂钩凸起槽的中心位于加料框的中心线 上。具体的, 挂钩凸起槽由挂接体 1 的杆体弯折而成, 如图 1 所示, 挂钩凸起槽顶端夹角为 120。 。 0040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 优选, 加料框为不锈钢体加料框。 由于加料框为不锈钢加 料框, 使得加料框在使。

18、用过程中, 不容易变形, 且不与铝合金熔体发生反应, 达到使用方便 和耐用的目的, 有效地延长了加料框的使用寿命。 004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342589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342589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