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173722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2513.9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号:

CN104232090A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9K 11/81申请公布日:201412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11/81申请日:20140924|||公开

IPC分类号:

C09K11/81

主分类号:

C09K11/81

申请人:

广西经正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廖森; 黄映恒; 龙琦苇; 侯蕾; 罗春林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科园大道31号财智时代公寓B-1310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代理人:

胡吉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荧光粉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组合配比通式为La0.99-x-yPO4:Li0.03,Bix,Smy;x,y分别是Bi3+,Sm3+在该组合物中的摩尔百分数,其中0≤x≤0.05,0≤y≤0.05。其制备方法为将La、Sm、Li、Bi对应的化合物以及模板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磷酸盐,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静置,水洗涤,然后过滤并将滤饼烘干磨粉,得到前驱体;焙烧所述前驱体得到近紫外激发的磷酸盐橙黄色荧光粉。本发明的磷酸盐橙黄色荧光粉能够被波长为370~410nm的商用近紫外线激发,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而且该方法得到的产率在95%以上,焙烧过程不需要还原性气氛的保护,易控制,工艺简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其组合配比的通式为:La0.99-x-yPO4:Li0.03,Bix,Smy;x,y分别是Bi3+,Sm3+在该组合物中的摩尔百分数,其中0≤x≤0.05, 0≤y≤0.0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x=0.01、0.02、0.03、0.04或0.05,y=0.01、0.02、0.03、0.04或0.0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为:P:La:Li:Sm:Bi的物质的量比为1:0.70~0.96:0.03:0.01~0.05:0.01~0.05。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含有La的化合物选自硝酸镧、氯化镧、乙酸镧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含有Sm的化合物选自硝酸钐、氯化钐、乙酸钐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含有Li的化合物选自氯化锂、乙酸锂、碳酸锂、硝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含有PO43+的化合物选自三水磷酸铵;
上述的镧盐、钐盐和磷酸铵中至少有两种含有结晶水。

5.  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La、Sm、Li、Bi对应的化合物以及模板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磷酸盐,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静置,水洗涤,然后过滤并将滤饼烘干磨粉,得到前驱体;焙烧所述前驱体得到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剂为吐温系列、OP系列、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几种的组合;或者所述模板剂为乙二胺盐酸盐与吐温的组合;或者所述模板剂为三乙醇胺盐酸盐与吐温的组合。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时间为10-120分钟,所述静置时间为1-48小时,所述静置时温度保持为20~100℃。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为减压过滤。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条件为100~160℃下烘干2-4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780~850℃焙烧3-6小时。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剂占整个反应物质量的0.1%~5 %。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粉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s)具有发光效率高,节能,寿命长,能耗低,环保等优点。因此,LEDs被视为新一代的固态发光器件。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新型荧光材料的研发,以便研发出能够改善白光LEDs发光性能的荧光粉。例如,已开发出来的典型荧光粉有,黄色荧光粉Ca-α-SiAlON:Eu2+, 蓝色荧光粉LiSrPO4:Eu2+和KSrPO4:Eu2+。因此,合成新型、高效发光的以磷酸镧为基质的荧光粉是提高白光LEDs发光性能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而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橙黄色荧光粉就是一种新型的荧光粉。
至今仍缺乏一种简单有效的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橙黄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现有技术中,所用的激发光与商用近紫外芯片的波长(370~410nm)不匹配,因此,开发能被商用近紫外芯片的波长激发的单基质橙黄色荧光粉就显得很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荧光粉与商用近紫外芯片的波长(370~410nm)不匹配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其组合配比的通式为:La0.99-x-yPO4:Li0.03,Bix,Smy;x,y分别是Bi3+,Sm3+在该组合物中的摩尔百分数,其中0≤x≤0.05, 0≤y≤0.05。
进一步的,所述x=0.01、0.02、0.03、0.04或0.05;y=0.01、0.02、0.03、0.04或0.05。
进一步的,其原料配比为:P:La:Li:Sm:Bi的物质的量比为1:0.70~0.96:0.03:0.01~0.05:0.01~0.05。
进一步的,原料中,含有La的化合物选自硝酸镧、氯化镧、乙酸镧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原料中,含有Sm的化合物选自硝酸钐、氯化钐、乙酸钐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原料中,含有Li的化合物选自氯化锂、乙酸锂、碳酸锂、硝酸锂、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原料中,含有PO43+的化合物选自三水磷酸铵。
上述的镧盐、钐盐和磷酸铵中至少有两种含有结晶水。
本发明的另一项技术方案:
制备上述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的方法:将La、Sm、Li、Bi对应的化合物以及模板剂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磷酸盐,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静置,水洗涤,然后过滤并将滤饼烘干磨粉,得到前驱体;焙烧所述前驱体得到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
进一步的,所述模板剂为吐温系列、OP系列、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几种的组合;或者所述模板剂为乙二胺盐酸盐与吐温的组合;或者所述模板剂为三乙醇胺盐酸盐与吐温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模板剂占整个反应物质量的0.1%~5%。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时间为10-12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静置时间为1-48小时,所述静置时温度保持为20~100℃。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为减压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条件为100~160℃下烘干2-4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焙烧条件为780~850℃焙烧3~6小时,在焙烧中,前驱体可分解部分只有吸附水及结晶水,故高温焙烧过程没有释放出任何的污染性气体。
在上述方法中,用水洗涤时,反应混合物中可溶性的无机盐副产物可以回收加以利用,即将其浓缩,可以制成其它副产品,如硝酸铵等物质,在获得这些副产品的同时又能免于因直接排放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发明优点: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高温焙烧过程没有释放出任何的污染性气体,制备易控制,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本发明的特色是在于所用的激发光波长为401nm,该激发光的波长与商用近紫外芯片的波长(370-410nm)相匹配,即能这被商用近紫外芯片激发而在440-760nm发光较强的荧光,获得橙黄色光的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橙黄色荧光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x=0.01,y=0.05)及实施例4(x=0.04,y=0.02)中时所得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XRD)。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x=0.04,y=0.02时所得产物的激发光谱(PLE)。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x=0.04,y=0.02时所得产物的发射光谱(PL)。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x=0.04,y=0.02时所得产物的色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制备[La0.93PO4:Li0.03, Bi0.01,Sm0.05] 
取硝酸镧(La(NO3)3·6H2O)粉末13.95 mol (6040.51 g), 硝酸钐(Sm(NO3)3·6H2O)粉末0.75 mol (333.35 g),氯化锂(LiCl) 粉末0.45 mol (19.08 g), 三氯化铋(BiCl3) 0.15mol (47.30g),磷酸三铵((NH4) 3PO4·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聚乙二醇-400(100.0 g)。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硝酸钐、氯化锂及三氯化铋粉末,接着加入聚乙二醇-400并混合均匀备用,然后在室温、常压下,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磷酸三铵粉末,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30min,接着在60 ℃下静置6 h,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3至5遍,减压过滤。将滤饼在100 ℃下烘2~4 h,将烘干的滤饼磨成粉,得到活性前驱体;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780℃下焙烧3h得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La0.91PO4:Li0.03, Bi0.01,Sm0.05)粉晶,收率=96.1%(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实施例2
制备[La0.93PO4:Li0.03, Bi0.02,Sm0.04]
取硝酸镧(La(NO3)3·6H2O)粉末13.95 mol (6040.51 g), 无水三氯化钐(SmCl3)粉末0.60 mol (154.04 g),氯化锂(LiCl) 粉末0.45 mol (19.08 g), 三氯化铋(BiCl3) 粉末0.30 mol (94.602g),磷酸三铵((NH4) 3PO4·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聚吐温-80(110.0 g)。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无水三氯化钐、氯化锂及三氯化铋粉末,接着加入吐温-80并混合均匀备用,然后在室温、常压下,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磷酸三铵粉末,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30min,接着在60 ℃下静置6 h,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3至5遍,减压过滤。将滤饼在100 ℃下烘2~4 h,将烘干的滤饼磨成粉,得到活性前驱体;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780℃下焙烧3h得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La0.93PO4:Li0.03, Bi0.02,Sm0.04)粉晶,收率=95.9%(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实施例3
制备[La0.93PO4:Li0.03, Bi0.03,Sm0.03]
取七水氯化镧(LaCl7·7H2O)粉末13.95 mol (4208.85 g), 无水三氯化钐(SmCl3)粉末0.45 mol (115.53 g),氯化锂(LiCl) 粉末0.45 mol (19.08 g), 三氯化铋(BiCl3) 粉末0.45 mol (141.90 g),磷酸三铵((NH4)3PO4·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OP-10(120.0 g)。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七水氯化镧、无水三氯化钐、氯化锂及三氯化铋粉末,接着加入OP-10并混合均匀备用,然后在室温、常压下,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磷酸三铵粉末,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30min,接着在60 ℃下静置6 h,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3至5遍,减压过滤。将滤饼在100 ℃下烘2~4 h,将烘干的滤饼磨成粉,得到活性前驱体;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780℃下焙烧3h得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La0.972PO4:Li0.03, Bi0.03,Sm0.03)粉晶,收率=96.4%(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实施例4
制备[La0.93PO4:Li0.03, Bi0.04,Sm0.02]
取硝酸镧(La(NO3)3·6H2O)粉末13.95 mol (6040.51 g), 硝酸钐(Sm(NO3)3·6H2O)粉末0.30 mol(133.34 g),硝酸锂(LiNO3) 粉末0.45 mol (31.02 g), 三氯化铋(BiCl3) 粉末0.60 mol (189.20g),磷酸三铵((NH4) 3PO4·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聚二醇-400(60.0 g), OP-10(60.0 g)。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硝酸钐、硝酸锂及三氯化铋粉末,接着加入聚二醇-400及OP-10并混合均匀备用,然后在室温、常压下,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磷酸三铵粉末,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30min,接着在60 ℃下静置6 h,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3至5遍,减压过滤。将滤饼在100 ℃下烘2~4 h,将烘干的滤饼磨成粉,得到活性前驱体;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780℃下焙烧3h得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La0.93PO4:Li0.03, Bi0.04,Sm0.02)粉晶,收率=97.0 %(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实施例5
制备[La0.93PO4:Li0.03, Bi0.05,Sm0.01] 
取硝酸镧(La(NO3)3·6H2O)粉末13.95 mol (6040.51 g), 硝酸钐(Sm(NO3)3·6H2O)粉末0.15 mol(66.67 g),乙酸锂(LiAc·2H2O) 粉末0.45 mol (45.91 g), 三氯化铋(BiCl3) 粉末0.75 mol (236.51 g),磷酸三铵((NH4) 3PO4·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聚二醇-400(130.0 g)。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硝酸钐、硝酸锂及三氯化铋粉末,接着加入聚二醇-400并混合均匀备用,然后在室温、常压下,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磷酸三铵粉末,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30min,接着在60 ℃下静置6 h,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3至5遍,减压过滤。将滤饼在100 ℃下烘2~4 h,将烘干的滤饼磨成粉,得到活性前驱体;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780℃下焙烧3h得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La0.93PO4:Li0.03, Bi0.05,Sm0.01)粉晶,收率=96.8 %(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实施例6
制备[La0.97PO4:Li0.03, Bi0.01,Sm0.01] 
取七水氯化镧(LaCl7·7H2O)粉末14.55 mol (4386.44 g), 硝酸钐(Sm(NO3)3·6H2O)粉末0.15 mol(66.67 g),乙酸锂(LiAc·2H2O) 粉末0.45 mol (45.91 g), 三氯化铋(BiCl3) 粉末0.15 mol (47.301 g),磷酸三铵((NH4) 3PO4·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聚二醇-400(130.0 g)。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硝酸钐、硝酸锂及三氯化铋粉末,接着加入聚二醇-400并混合均匀备用,然后在室温、常压下,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磷酸三铵粉末,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30min,接着在60 ℃下静置6 h,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3至5遍,减压过滤。将滤饼在100 ℃下烘2~4 h,将烘干的滤饼磨成粉,得到活性前驱体;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780℃下焙烧3h得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La0.968PO4:Li0.03, Bi0.012,Sm0.01)粉晶,收率= 97.2 %(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取实施例1、4中的产物,进行XRD分析(见图1),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钐、铋、锂三元共掺磷酸镧晶体(和磷酸镧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4制备出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荧光粉在394 nm下激发可以有效的发射出荧光,在420-750nm区域的荧光发射峰全体组合后得到橙黄色,如图2和图3所示,其CIE色坐标在橙黄色区域,如图4所示。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20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N 104232090 A (21)申请号 201410492513.9 (22)申请日 2014.09.24 C09K 11/81(2006.01) (71)申请人 广西经正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 区科园大道31号财智时代公寓B-1310 室 (72)发明人 廖森 黄映恒 龙琦苇 侯蕾 罗春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48 代理人 胡吉科 (54) 发明名称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 备。

2、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荧光粉制备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 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 法。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 组合 配比通式为 La0.99-x-yPO4:Li0.03,Bix,Smy; x, y 分别 是 Bi3+, Sm3+在该组合物中的摩尔百分数, 其中 0x0.05,0y0.05。 其制备方法为将La、 Sm、 Li、 Bi 对应的化合物以及模板剂均匀混合, 然 后加入磷酸盐, 混合均匀后进行研磨, 静置, 水洗 涤, 然后过滤并将滤饼烘干磨粉, 得到前驱体 ; 焙 烧所述前驱体得到近紫外激发的磷酸盐橙黄色荧 光粉。本发明的磷酸盐橙黄色荧光粉能够被波。

3、长 为 370410nm 的商用近紫外线激发, 具有较好的 市场前景, 而且该方法得到的产率在 95% 以上, 焙 烧过程不需要还原性气氛的保护, 易控制, 工艺简 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32090 A CN 104232090 A 1/1 页 2 1.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 其特征在于 : 其组合配比的通式为 : La0.99-x-yPO4:Li0.03,Bix,Smy; x, y 分 别 。

4、是 Bi3+, Sm3+在 该 组 合 物 中 的 摩 尔 百 分 数, 其 中 0 x 0.05, 0 y 0.05。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x=0.01、 0.02、 0.03、 0.04 或 0.05, y=0.01、 0.02、 0.03、 0.04 或 0.05。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 其特征在于 : 其原料配比为 : P : La : Li : Sm : Bi 的物质的量比为 1 : 0.70 0.96 : 0.03 : 0.01 0.05 : 0.01 0.05。 4. 如权利要求 。

5、13 任一所述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 其特征在于 : 含有 La 的化合物选自硝酸镧、 氯化镧、 乙酸镧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 含有 Sm 的化合物选自硝酸钐、 氯化钐、 乙酸钐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 合 ; 含有 Li 的化合物选自氯化锂、 乙酸锂、 碳酸锂、 硝酸锂、 氢氧化锂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 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 含有 PO43+的化合物选自三水磷酸铵 ; 上述的镧盐、 钐盐和磷酸铵中至少有两种含有结晶水。 5. 制备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将 La、 Sm、 Li、 Bi 对应的。

6、化合物以及模板剂均匀混合, 然后加入磷酸盐, 混合均匀后 进行研磨, 静置, 水洗涤, 然后过滤并将滤饼烘干磨粉, 得到前驱体 ; 焙烧所述前驱体得到近 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模板剂为吐温系列、 OP 系列、 聚乙二醇 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几种的组合 ; 或者所述模板剂为乙二胺盐酸盐与吐温的组合 ; 或者所述模板剂为三乙醇胺盐酸盐与吐温的组合。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研磨时间为 10-120 分钟, 所述静置时 间为 1-48 小时, 所述静置时温度保持为 20 100。 8. 如权利要求 5。

7、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过滤为减压过滤。 9.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烘干条件为 100 160下烘干 2-4 小 时, 所述焙烧条件为 780 850焙烧 3-6 小时。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模板剂占整个反应物质量的0.1%5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32090 A 2 1/4 页 3 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荧光粉制备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光发光二极管 (LEDs) 具有发光效率高, 。

8、节能, 寿命长, 能耗低, 环保等优点。因 此, LEDs被视为新一代的固态发光器件。 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新型荧光材料的研发, 以便研发出能够改善白光 LEDs 发光性能的荧光粉。例如, 已开发出来的典型荧光粉有, 黄 色荧光粉 Ca-SiAlON:Eu2+, 蓝色荧光粉 LiSrPO4:Eu2+和 KSrPO4:Eu2+。因此, 合成新型、 高效发光的以磷酸镧为基质的荧光粉是提高白光 LEDs 发光性能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而钐、 铋、 锂三元共掺磷酸镧橙黄色荧光粉就是一种新型的荧光粉。 0003 至今仍缺乏一种简单有效的钐、 铋、 锂三元共掺磷酸镧橙黄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0004 现有。

9、技术中, 所用的激发光与商用近紫外芯片的波长 (370410nm) 不匹配, 因此, 开发能被商用近紫外芯片的波长激发的单基质橙黄色荧光粉就显得很重要了。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以解决 现有荧光粉与商用近紫外芯片的波长 (370410nm) 不匹配的不足。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一 种 近 紫 外 激 发 的 橙 黄 色 发 光 荧 光 粉,其 组 合 配 比 的 通 式 为 : La0.99-x-yPO4:Li0.03,Bix,Smy; x, y 分 别 是 Bi3+, Sm3+在 该 组 合 物 中 的 摩 尔 百 。

10、分 数, 其 中 0 x 0.05, 0 y 0.05。 0007 进 一 步 的, 所 述 x=0.01、 0.02、 0.03、 0.04 或 0.05 ; y=0.01、 0.02、 0.03、 0.04 或 0.05。 0008 进一步的, 其原料配比为 : P : La : Li : Sm : Bi 的物质的量比为 1 : 0.70 0.96 : 0.03 : 0.01 0.05 : 0.01 0.05。 0009 进一步的, 原料中, 含有 La 的化合物选自硝酸镧、 氯化镧、 乙酸镧中的一种或者在 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0010 进一步的, 原料中, 含有 Sm 的化合物选自。

11、硝酸钐、 氯化钐、 乙酸钐中的一种或者在 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0011 进一步的, 原料中, 含有 Li 的化合物选自氯化锂、 乙酸锂、 碳酸锂、 硝酸锂、 氢氧化 锂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的几种的组合。 0012 进一步的, 原料中, 含有 PO43+的化合物选自三水磷酸铵。 0013 上述的镧盐、 钐盐和磷酸铵中至少有两种含有结晶水。 0014 本发明的另一项技术方案 : 制备上述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的方法 : 将 La、 Sm、 Li、 Bi 对应的化合物以及 说 明 书 CN 104232090 A 3 2/4 页 4 模板剂均匀混合, 然后加入磷酸盐, 混合均匀后进行。

12、研磨, 静置, 水洗涤, 然后过滤并将滤饼 烘干磨粉, 得到前驱体 ; 焙烧所述前驱体得到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发光荧光粉。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模板剂为吐温系列、 OP 系列、 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在相容情况下 几种的组合 ; 或者所述模板剂为乙二胺盐酸盐与吐温的组合 ; 或者所述模板剂为三乙醇胺 盐酸盐与吐温的组合。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模板剂占整个反应物质量的 0.1% 5%。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研磨时间为 10-120 分钟。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静置时间为 1-48 小时, 所述静置时温度保持为 20 100。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过滤为减压过滤。 002。

13、0 进一步的, 所述烘干条件为 100 160下烘干 2-4 小时。 0021 进一步的, 所述焙烧条件为780850焙烧36小时, 在焙烧中, 前驱体可分解 部分只有吸附水及结晶水, 故高温焙烧过程没有释放出任何的污染性气体。 0022 在上述方法中, 用水洗涤时, 反应混合物中可溶性的无机盐副产物可以回收加以 利用, 即将其浓缩, 可以制成其它副产品, 如硝酸铵等物质, 在获得这些副产品的同时又能 免于因直接排放环境造成的污染。 0023 本发明优点 :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高温焙烧过程没有释放出任何的污染性气体, 制备 易控制, 工艺简单、 原料来源广, 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14、。本发明的特色是在于所用的激发 光波长为 401nm, 该激发光的波长与商用近紫外芯片的波长 (370-410nm) 相匹配, 即能这被 商用近紫外芯片激发而在 440-760nm 发光较强的荧光, 获得橙黄色光的钐、 铋、 锂三元共掺 磷酸镧橙黄色荧光粉。 附图说明 0024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 1(x=0.01, y=0.05) 及实施例 4(x=0.04, y=0.02) 中时所得 产物的 X- 射线衍射分析图谱 (XRD) 。 0025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 4 中 x=0.04, y=0.02 时所得产物的激发光谱 (PLE) 。 0026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 4 中 x=。

15、0.04, y=0.02 时所得产物的发射光谱 (PL) 。 0027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 4 中 x=0.04, y=0.02 时所得产物的色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应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应理解, 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或改动, 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 0029 实施例 1 制备 La0.93PO4:Li0.03, Bi0.01,Sm0.05 取硝酸镧 (La(NO3)36H2O) 粉末 13.95 mol 。

16、(6040.51 g), 硝酸钐 (Sm(NO3)36H2O) 粉末0.75 mol (333.35 g),氯化锂(LiCl) 粉末0.45 mol (19.08 g), 三氯化铋(BiCl3) 0.15mol (47.30g), 磷酸三铵(NH4) 3PO4 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聚乙二醇-400 说 明 书 CN 104232090 A 4 3/4 页 5 (100.0 g) 。 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 硝酸钐、 氯化锂及三氯化铋粉末, 接着加入聚乙二 醇 -400 并混合均匀备用, 然后在室温、 常压下, 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磷 酸三铵。

17、粉末, 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 30min, 接着在 60 下静置 6 h, 用 水洗涤反应混合物 3 至 5 遍, 减压过滤。将滤饼在 100 下烘 2 4 h, 将烘干的滤饼磨成 粉 , 得到活性前驱体 ; 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 780下焙烧 3h 得钐、 铋、 锂三元共掺 磷酸镧 (La0.91PO4:Li0.03, Bi0.01,Sm0.05) 粉晶, 收率 =96.1%(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 0030 实施例 2 制备 La0.93PO4:Li0.03, Bi0.02,Sm0.04 取硝酸镧 (La(NO3)3 6H2O) 粉末 13.95 mol (6040.。

18、51 g), 无水三氯化钐 (SmCl3) 粉末 0.60 mol (154.04 g),氯化锂(LiCl) 粉末0.45 mol (19.08 g), 三氯化铋(BiCl3) 粉末 0.30 mol (94.602g), 磷酸三铵(NH4) 3PO4 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聚吐温-80 (110.0 g) 。 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 无水三氯化钐、 氯化锂及三氯化铋粉末, 接着加入 吐温 -80 并混合均匀备用, 然后在室温、 常压下, 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磷 酸三铵粉末, 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 30min, 接着在 60 。

19、下静置 6 h, 用 水洗涤反应混合物 3 至 5 遍, 减压过滤。将滤饼在 100 下烘 2 4 h, 将烘干的滤饼磨成 粉 , 得到活性前驱体 ; 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 780下焙烧 3h 得钐、 铋、 锂三元共掺 磷酸镧 (La0.93PO4:Li0.03, Bi0.02,Sm0.04) 粉晶, 收率 =95.9%(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 0031 实施例 3 制备 La0.93PO4:Li0.03, Bi0.03,Sm0.03 取七水氯化镧 (LaCl7 7H2O) 粉末 13.95 mol (4208.85 g), 无水三氯化钐 (SmCl3) 粉 末0.45 mol (115。

20、.53 g),氯化锂(LiCl) 粉末0.45 mol (19.08 g), 三氯化铋(BiCl3) 粉 末 0.45 mol (141.90 g), 磷酸三铵 (NH4)3PO43H2O) 粉末 15.0 mol (3047.0g), OP-10 (120.0 g) 。 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七水氯化镧、 无水三氯化钐、 氯化锂及三氯化铋粉末, 接着 加入 OP-10 并混合均匀备用, 然后在室温、 常压下, 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 磷酸三铵粉末, 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 30min, 接着在 60 下静置 6 h, 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 3 至 5 遍, 减压过滤。将滤。

21、饼在 100 下烘 2 4 h, 将烘干的滤饼磨 成粉 , 得到活性前驱体 ; 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 780下焙烧 3h 得钐、 铋、 锂三元共 掺磷酸镧 (La0.972PO4:Li0.03, Bi0.03,Sm0.03) 粉晶, 收率 =96.4%(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 0032 实施例 4 制备 La0.93PO4:Li0.03, Bi0.04,Sm0.02 取硝酸镧 (La(NO3)36H2O) 粉末 13.95 mol (6040.51 g), 硝酸钐 (Sm(NO3)36H2O) 粉末 0.30 mol(133.34 g), 硝酸锂 (LiNO3) 粉末 0.45 mol 。

22、(31.02 g), 三氯化铋 (BiCl3) 粉末 0.60 mol (189.20g), 磷酸三铵 (NH4) 3PO43H2O) 粉末 15.0 mol (3047.0g), 聚 二醇 -400(60.0 g) , OP-10(60.0 g) 。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 硝酸钐、 硝酸锂及 三氯化铋粉末, 接着加入聚二醇 -400 及 OP-10 并混合均匀备用, 然后在室温、 常压下, 在搅 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述的磷酸三铵粉末, 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 磨 30min, 接着在 60 下静置 6 h, 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 3 至 5 遍, 减压过滤。将滤饼在 10。

23、0 下烘 2 4 h, 将烘干的滤饼磨成粉 , 得到活性前驱体 ; 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 在 780下焙烧 3h 得钐、 铋、 锂三元共掺磷酸镧 (La0.93PO4:Li0.03, Bi0.04,Sm0.02) 粉晶, 收率 说 明 书 CN 104232090 A 5 4/4 页 6 =97.0 %(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 0033 实施例 5 制备 La0.93PO4:Li0.03, Bi0.05,Sm0.01 取硝酸镧 (La(NO3)3 6H2O) 粉末 13.95 mol (6040.51 g), 硝酸钐 (Sm(NO3)3 6H2O) 粉 末0.15 mol(66.67 g)。

24、,乙酸锂(LiAc 2H2O) 粉末0.45 mol (45.91 g), 三氯化铋(BiCl3) 粉末0.75 mol (236.51 g), 磷酸三铵(NH4) 3PO4 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聚二 醇 -400(130.0 g) 。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 硝酸钐、 硝酸锂及三氯化铋粉末, 接着加 入聚二醇 -400 并混合均匀备用, 然后在室温、 常压下, 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 述的磷酸三铵粉末, 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 30min, 接着在 60 下静置 6 h, 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 3 至 5 遍, 减压过滤。将滤饼在 1。

25、00 下烘 2 4 h, 将烘干的滤 饼磨成粉 , 得到活性前驱体 ; 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 780下焙烧 3h 得钐、 铋、 锂三 元共掺磷酸镧 (La0.93PO4:Li0.03, Bi0.05,Sm0.01) 粉晶, 收率 =96.8 %(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 0034 实施例 6 制备 La0.97PO4:Li0.03, Bi0.01,Sm0.01 取七水氯化镧 (LaCl7 7H2O) 粉末14.55 mol (4386.44 g), 硝酸钐(Sm(NO3)3 6H2O)粉 末0.15 mol(66.67 g),乙酸锂(LiAc 2H2O) 粉末0.45 mol (45.91。

26、 g), 三氯化铋(BiCl3) 粉末0.15 mol (47.301 g), 磷酸三铵(NH4) 3PO4 3H2O) 粉末15.0 mol (3047.0g), 聚二 醇 -400(130.0 g) 。在一搪瓷容器中加入硝酸镧、 硝酸钐、 硝酸锂及三氯化铋粉末, 接着加 入聚二醇 -400 并混合均匀备用, 然后在室温、 常压下, 在搅拌下向上述混合粉末中加入上 述的磷酸三铵粉末, 加完混合均匀后移入研磨设备中充分研磨 30min, 接着在 60 下静置 6 h, 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 3 至 5 遍, 减压过滤。将滤饼在 100 下烘 2 4 h, 将烘干的滤 饼磨成粉 , 得到活性前驱体。

27、 ; 然后把该前驱体于马福炉中在 780下焙烧 3h 得钐、 铋、 锂三 元共掺磷酸镧 (La0.968PO4:Li0.03, Bi0.012,Sm0.01) 粉晶, 收率 = 97.2 %(以磷酸根盐为基准) 。 0035 取实施例 1、 4 中的产物, 进行 XRD 分析 (见图 1) , 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钐、 铋、 锂三 元共掺磷酸镧晶体 (和磷酸镧的结构相同) 。 0036 实施例 4 制备出的近紫外激发的橙黄色荧光粉在 394 nm 下激发可以有效的发射 出荧光, 在420-750nm区域的荧光发射峰全体组合后得到橙黄色, 如图2和图3所示, 其CIE 色坐标在橙黄色区域, 如图 4 所示。 说 明 书 CN 104232090 A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2090 A 7 2/2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2090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