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爆轮胎.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170829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67765.1

申请日:

2014.06.17

公开号:

CN104002620A

公开日:

2014.08.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0C 5/20申请公布日:20140827|||公开

IPC分类号:

B60C5/20; B60C9/18; B60C17/06

主分类号:

B60C5/20

申请人:

重庆红旗杰勋车轮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奎

地址:

402660 重庆市潼南县凉风垭工业园区10、11、13号地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黄书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用橡胶轮胎,尤其是新型防爆轮胎,包括内胎和外胎,外胎包括缓冲层和橡胶胎面,所述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外胎和内胎的接触面上设有支撑件,支撑件覆盖于内胎之上,所述内胎包括数个充气气包,充气气包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气包设有独立阀门。通过实施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轮胎容易被钉子等坚硬物刺破,而导致漏气,刺破后,其胎压迅速降低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新型防爆轮胎,包括内胎和外胎,外胎包括缓冲层和橡胶胎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外胎和内胎的接触面上设有支撑件,支撑件覆盖于内胎之上,所述内胎包括数个充气气包,充气气包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气包设有独立阀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具有弹性性质的部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环形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半圆形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包中的气体为氮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包呈块状,沿车轮轴向并列分布。

说明书

说明书新型防爆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橡胶轮胎,尤其是一种新型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轮胎主要是靠充气(压缩空气)来支撑车辆行驶,其结构包括内胎和外胎,其中外胎包括由缓冲层、橡胶胎面、胎侧和胎圈组成的胎体,胎体中包括至少一层帘布层,与胎圈组成整体的充气轮胎的受力结构,内胎设置在外胎内,内胎充有压缩空气,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由于内胎与外胎相互摩擦,行驶温度高、不适应高速行驶,不能充分保证行驶的安全性,使用时内胎在轮胎中处于伸张状态,略受穿刺便形成小孔,造成内胎中气体泄漏,而使轮胎中气压迅速降低,使驾驶人员对车辆失去控制而引起事故,另一方面,由于车辆长期不使用或环境等因素造成轮胎龟裂,驾驶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行驶易造成轮胎在行驶中爆胎,继而造成事故。所以目前提供一种高效防爆的轮胎来降低驾驶人员在驾驶工程中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轮胎容易被钉子等坚硬物刺破,而导致漏气,刺破后,其胎压迅速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防爆轮胎,包括内胎和外胎,外胎包括缓冲层和橡胶胎面,所述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外胎和内胎的接触面上设有支撑件,支撑件覆盖于内胎之上,所述内胎包括数个充气气包,充气气包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气包设有独立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钢丝具有一定的韧性和钢性,所以当有尖锐物刺向轮胎时钢丝防护网会有效的阻挡其刺破内胎。2.即使钢丝防护网被破坏,尖锐物刺向内胎,由于内胎是由多个充气气包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气包都设有独立阀门,当一个气包被刺破后,该气包中的气体被泄露殆尽,由于气包中的气体具有流动性,所以与刺破气包相邻的两气包会自动弥补该空间。3.如果内胎中的气包大面积被刺破,胎压迅速降低,由于外胎和内胎的接触面上设有支撑件,支撑件覆盖于内胎之上,此时,支撑件起支撑外胎的作用。所以本技术方案通过三重保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爆胎、漏气造成行驶困难,影响行车安全的缺陷,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势。
    进一步,为了便于车轮在运动中支撑件不易断裂,将所述支撑件采用为具有弹性性质的部件。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为环形结构或半圆形结构。当内胎中气包被大面积刺破,支撑件能有效的支撑外胎。
进一步,所述充气气包中的气体为氮气。氮气为惰性气体,比较稳定,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将充气气包设置为块状,沿车轮轴向并列分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防爆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新型防爆轮胎,包括内胎6和外胎1,外胎1包括缓冲层和橡胶胎面,所述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2,外胎1和内胎6的接触面上设有数个环形或半圆形结构的支撑件3,支撑件3覆盖于内胎6表面之上,数个环形结构的支撑件3套设在内胎6表面上,半圆形结构的支撑件3呈开口相对,且交错设置在内胎6表面,所述内胎中包括数个充气气包4,充气气包4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气包设有独立阀门5。气包4中充入氩气、氮气等稳定性较强的惰性气体。此外,为了便于安装,将充气气包4设置为块状,沿车轮轴向并列分布。
本发明中,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2,由于钢丝具有一定的韧性和钢性,所以当有尖锐物刺向轮胎时钢丝防护网2会有效的阻挡其刺破内胎6。即使钢丝防护网2被破坏,尖锐物刺向内胎6,由于内胎6是由多个充气气包4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且每个气包4都设有独立阀门5,当一个气包4被刺破后,该气包4中的气体被泄露殆尽,由于气包4中的气体具有流动性,所以与刺破气包相邻的两气包4会自动弥补该空间。如果内胎6中的气包4大面积被刺破,胎压迅速降低,由于外胎1和内胎6的接触面上设有支撑件3,支撑件3覆盖于内胎6表面之上,此时,支撑件3起支撑外胎1的作用。此外,为了便于车轮在运动中支撑件3不易断裂,将所述支撑件3采用为具有弹性性质的部件。所以本技术方案通过三重保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爆胎、漏气造成行驶困难,影响行车安全的缺陷,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新型防爆轮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型防爆轮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型防爆轮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防爆轮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防爆轮胎.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26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7 CN 104002620 A (21)申请号 201410267765.1 (22)申请日 2014.06.17 B60C 5/20(2006.01) B60C 9/18(2006.01) B60C 17/06(2006.01) (71)申请人 重庆红旗杰勋车轮有限公司 地址 402660 重庆市潼南县凉风垭工业园区 10、 11、 13 号地 (72)发明人 李奎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50217 代理人 黄书凯 (54) 发明名称 新型防爆轮胎 (57。

2、)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用橡胶轮胎, 尤其是新型防爆 轮胎, 包括内胎和外胎, 外胎包括缓冲层和橡胶胎 面, 所述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 的防护网, 外胎和内胎的接触面上设有支撑件, 支 撑件覆盖于内胎之上, 所述内胎包括数个充气气 包, 充气气包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且每个气 包设有独立阀门。 通过实施本发明, 主要解决的是 现有技术中, 轮胎容易被钉子等坚硬物刺破, 而导 致漏气, 刺破后, 其胎压迅速降低的技术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

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02620 A CN 104002620 A 1/1 页 2 1. 新型防爆轮胎, 包括内胎和外胎, 外胎包括缓冲层和橡胶胎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 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 外胎和内胎的接触面上设有支撑件, 支撑 件覆盖于内胎之上, 所述内胎包括数个充气气包, 充气气包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且每 个气包设有独立阀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防爆轮胎,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为具有弹性性质的 部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防爆轮胎,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为环形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

4、述的新型防爆轮胎,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为半圆形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防爆轮胎,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气包中的气体为氮气。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防爆轮胎,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气包呈块状, 沿车轮轴 向并列分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2620 A 2 1/2 页 3 新型防爆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用橡胶轮胎, 尤其是一种新型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常用的轮胎主要是靠充气 (压缩空气) 来支撑车辆行驶, 其结构包括内胎和 外胎, 其中外胎包括由缓冲层、 橡胶胎面、 胎侧和胎圈组成的胎体, 胎体中包括至少一层。

5、帘 布层, 与胎圈组成整体的充气轮胎的受力结构, 内胎设置在外胎内, 内胎充有压缩空气, 这 种结构的缺点是由于内胎与外胎相互摩擦, 行驶温度高、 不适应高速行驶, 不能充分保证行 驶的安全性, 使用时内胎在轮胎中处于伸张状态, 略受穿刺便形成小孔, 造成内胎中气体泄 漏, 而使轮胎中气压迅速降低, 使驾驶人员对车辆失去控制而引起事故, 另一方面, 由于车 辆长期不使用或环境等因素造成轮胎龟裂, 驾驶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行驶易造成轮胎在 行驶中爆胎, 继而造成事故。所以目前提供一种高效防爆的轮胎来降低驾驶人员在驾驶工 程中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

6、中, 轮胎容易被钉子等坚硬物刺破, 而导致漏气, 刺 破后, 其胎压迅速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新型防爆轮胎, 包括内胎和 外胎, 外胎包括缓冲层和橡胶胎面, 所述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 外胎和内胎的接触面上设有支撑件, 支撑件覆盖于内胎之上, 所述内胎包括数个充气气包, 充气气包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且每个气包设有独立阀门。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 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 丝制成的防护网, 钢丝具有一定的韧性和钢性, 所以当有尖锐物刺向轮胎时钢丝防护网会 有效的阻挡其刺。

7、破内胎。 2.即使钢丝防护网被破坏, 尖锐物刺向内胎, 由于内胎是由多个充 气气包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且每个气包都设有独立阀门, 当一个气包被刺破后, 该气 包中的气体被泄露殆尽, 由于气包中的气体具有流动性, 所以与刺破气包相邻的两气包会 自动弥补该空间。 3.如果内胎中的气包大面积被刺破, 胎压迅速降低, 由于外胎和内胎的接 触面上设有支撑件, 支撑件覆盖于内胎之上, 此时, 支撑件起支撑外胎的作用。所以本技术 方案通过三重保护, 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爆胎、 漏气造成行驶困难, 影响行车安全的缺 陷, 且结构简单、 成本低的优势。 0006 进一步, 为了便于车轮在运动中支撑件不易。

8、断裂, 将所述支撑件采用为具有弹性 性质的部件。 0007 进一步, 所述支撑件为环形结构或半圆形结构。 当内胎中气包被大面积刺破, 支撑 件能有效的支撑外胎。 0008 进一步, 所述充气气包中的气体为氮气。氮气为惰性气体, 比较稳定, 不会与其他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说 明 书 CN 104002620 A 3 2/2 页 4 0009 进一步, 为了便于安装, 将充气气包设置为块状, 沿车轮轴向并列分布。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 图 1 为本发明的新型防爆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新型防爆。

9、轮胎, 包括内胎6和外胎1, 外胎1包括缓冲层 和橡胶胎面, 所述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 2, 外胎 1 和内胎 6 的接 触面上设有数个环形或半圆形结构的支撑件 3, 支撑件 3 覆盖于内胎 6 表面之上, 数个环形 结构的支撑件 3 套设在内胎 6 表面上, 半圆形结构的支撑件 3 呈开口相对, 且交错设置在内 胎6表面, 所述内胎中包括数个充气气包4, 充气气包4沿车轮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且每个气 包设有独立阀门 5。气包 4 中充入氩气、 氮气等稳定性较强的惰性气体。此外, 为了便于安 装, 将充气气包 4 设置为块状, 沿车轮轴向并列分布。 0012 本发明中, 。

10、缓冲层和橡胶胎面之间设有由钢丝制成的防护网 2, 由于钢丝具有一定 的韧性和钢性, 所以当有尖锐物刺向轮胎时钢丝防护网 2 会有效的阻挡其刺破内胎 6。即 使钢丝防护网 2 被破坏, 尖锐物刺向内胎 6, 由于内胎 6 是由多个充气气包 4 沿车轮轴向方 向均匀分布, 且每个气包 4 都设有独立阀门 5, 当一个气包 4 被刺破后, 该气包 4 中的气体 被泄露殆尽, 由于气包4中的气体具有流动性, 所以与刺破气包相邻的两气包4会自动弥补 该空间。如果内胎 6 中的气包 4 大面积被刺破, 胎压迅速降低, 由于外胎 1 和内胎 6 的接触 面上设有支撑件 3, 支撑件 3 覆盖于内胎 6 表面。

11、之上, 此时, 支撑件 3 起支撑外胎 1 的作用。 此外, 为了便于车轮在运动中支撑件3不易断裂, 将所述支撑件3采用为具有弹性性质的部 件。所以本技术方案通过三重保护, 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爆胎、 漏气造成行驶困难, 影 响行车安全的缺陷, 且结构简单、 成本低的优势。 001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说 明 书 CN 104002620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02620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