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钒耐候钢和含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包芯线及其应用和钢水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钒耐候钢和含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包芯线及其应用和钢水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208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0 CN 104032082 A (21)申请号 201410261762.7 (22)申请日 2014.06.13 C21C 7/00(2006.01) C22C 38/12(2006.01) (71)申请人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 司 地址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 90 号 (72)发明人 刘明 邓通武 张起梦 张国才 李正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李婉婉 金迪 (54) 发明名称 含钒耐候钢和含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包芯 线及其。
2、应用和钢水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 包芯线及其应用, 该包芯线包括 : 芯层和包裹所 述芯层的外层, 所述芯层为含有钒铁合金、 氮化硅 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 了一种钢水及其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 : 将本发 明所述的包芯线喂入待钒氮合金化的钢水中进行 钒氮合金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钒耐候钢。本 发明的包芯线用于实现钢水钒和氮的合金化, 能 够依据需要有效增加氮含量而不影响钒含量, 可 在钢水需要的情况下生产氮含量更高的含钒耐候 钢。且采用本发明的包芯线进行钢水钒氮合金化 得到的钒氮合金化钢水浇铸后得到的钒氮微合金 钢屈服强度高。
3、, 且并不会影响钢的相对腐蚀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2082 A CN 104032082 A 1/1 页 2 1. 一种含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包芯线, 该包芯线包括 : 芯层和包裹所述芯层的外 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层为含有钒铁合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混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包芯线, 其中, 所述混合物中, 钒铁合金的含量为 65-80 重 量, 氮化硅锰的含量为 10。
4、-15 重量, 钛铁合金的含量为 1-10 重量, 硅钙合金的含量 5-15 重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包芯线, 其中, 所述钒铁合金中 V 含量为 38-82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包芯线, 其中, 所述氮化硅锰中 N 含量为 25-33 重量, Si 含量为 38-45 重量, Mn 含量为 10-15 重量, 其余为少量的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 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芯线, 其中, 所述钛铁合金中Ti含量为25-45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6. 根据权利要。
5、求 1 或 2 所述的包芯线, 其中, 所述硅钙合金中 Ca 含量 28 重量, Si 含量为 55-65 重量,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包芯线, 其中, 所述混合物为粉料形式, 所述粉料的颗粒 粒径在 5mm 以下, 包芯线的所述外层为铁皮或钢皮。 8. 权利要求 1-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芯线在制备钢水中的应用。 9. 一种钢水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 : 将权利要求 1-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芯线喂入 待钒氮合金化的钢水中进行钒氮合金化。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所述待钒氮合金化的钢水为已经碳硅锰合 金化的钢水,。
6、 且所述待钒氮合金化的钢水的温度为 1560-1600。 11. 根据权利要求 9 或 10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中, 在动态条件下进行钒氮合金化, 且 在包芯线喂入待钒氮合金化的钢水中的同时, 对包芯线与所述钢水的接触区域喷吹惰性气 体。 12. 权利要求 9-11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钢水。 13. 一种含钒耐候钢, 其特征在于, 该含钒耐候钢由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钢水浇铸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32082 A 2 1/7 页 3 含钒耐候钢和含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包芯线及其应用和 钢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包芯线及。
7、其在钢水钒氮合金化中的应 用, 以及一种钢水及其制备方法, 和一种含钒耐候钢。 背景技术 0002 微合金钢主要是指在钢中添加很少量或者是微量的某种元素就能明显提高性能 的钢, 特别是提高钢的强度指标。现有技术条件下微合金钢主要通过添加很少量或者是微 量钒、 铌和钛而得到。 微合金化的作用机制是 : 作为微量元素的钒、 铌和钛加入钢液后, 与钢 液中的碳和氮结合, 形成碳、 氮的化合物质点, 即 V(C、 N), Nb(C、 N) 和 Ti(C、 N) 质点, 这些质 点具有一定的沉淀强化和晶粒细化的作用, 可明显的提高钢的强度。 0003 根据上述微合金原理可知, 微合金钢涉及到所要控制的化。
8、学元素主要有钒、 铌、 钛、 碳和氮。 一般情况下钢液中不存在钒、 铌和钛元素, 通常需要以合金加入的形式来实现 ; 碳元素可通过加入一定的石墨、 无烟煤或碳粉而得到 ; 一般情况下钢液中的氮是不需要存 在的有害元素, 但在微合金钢中氮是十分重要的有益元素, 仅仅依靠钢液中残留的氮含量 是不够的, 一般情况下采用转炉冶炼钢, 残留氮含量在 0.004 -0.06范围内, 采用电炉 冶炼钢, 残留氮含量在 0.06 -0.08范围内, 必要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添加含氮类合金来 实现的。 0004 早期在微合金钢中增加氮, 是通过添加 3 -6的氮化类合金来实现的, 但由于 氮化类合金含氮很低, 造成。
9、合金加入量大且, 收得率不稳定, 逐渐被氮含量较高的氮化钒合 金代替。面前微合金钢的生产中几乎很难再使用 3 -6的氮化类合金, 几乎全部使用即 含钒、 且氮含量又高的氮化钒合金。 0005 氮化钒合金主要有 VN12、 VN14 和 VN16 三个牌号。一般情况下该三个牌号氮和钒 的比值是基本固定的, 分别为 12 : 78(N:V) ; 14 : 78(N:V) ; 16 : 78(N:V), 即氮和钒的比值最 高为 VN16 的 16 : 78, 即合金中含有 16的 N, 含有 78钒。氮化钒合金虽然即含钒、 且氮含 量又高, 但对于微合金钢中不同的微合金化技术路线, 特别是复合微合金。
10、钢, 例如 V-Ti-N, 甚至于 V-Ti-Nb-N, 也是不能满足需求的。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钒和氮的包芯线用于实现钢液钒和氮 的合金化, 该种包芯线中所含有的氮不是通过配加钒氮合金而得, 而是通过单独配加其它 含氮更高的氮化物而得, 且发现使用该含氮化物并不会影响钢的相对腐蚀率。 0007 为实现前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钛铁合金和硅钙 合金的包芯线, 该包芯线包括 : 芯层和包裹所述芯层的外层, 其中, 所述芯层为含有钒铁合 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混合物。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本。
11、发明的包芯线在钢水钒氮合金化中的应 说 明 书 CN 104032082 A 3 2/7 页 4 用。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水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 : 将本发 明所述的包芯线喂入待钒氮合金化的钢水中进行钒氮合金化。 0010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按照本发明的钢水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钢 水。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钒耐候钢, 其中, 该含钒耐候钢由本 发明所述的钢水浇铸而成。 0012 本发明的包芯线用于实现钢水钒和氮的合金化, 能够依据需要有效增加 氮含量 而不影响钒含量, 可在钢水需要的情况下生产氮含量更高的含钒耐。
12、候钢 ( 也称钒氮微合金 钢 )。且采用本发明的包芯线进行钢水钒氮合金化得到的钒氮合金化钢水浇铸后得到的钒 氮微合金钢屈服强度高。 0013 本发明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可为钢液提供更多的氮含量, 特别适应于生产含钒、 钛和铌的复合微合金钢, 得到的钢能够保证相对腐蚀率基本维持不变而屈服强度大大提 高。 0014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 0016 图 1 为本发明的包芯线的横截面剖视图。 。
13、0017 附图标记说明 0018 1芯层 2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20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包芯线, 该包芯线包括 : 芯层 1 和包裹所述芯层 1 的外层 2, 其中, 所述芯层 1 为含有钒铁合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 和硅钙合金的混合物。 0021 根据本发明的包芯线, 一方面通过在芯层内加入氮化硅锰, 可提高单位芯层的氮 含量, 利于生产氮含量更高的含钒耐候钢, 例如生产含钒 0.06 重量 、 含氮 0.0。
14、10 重量 以上的耐大气腐蚀钢, 可避免过量加入贵重金属钒的现象发生, 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 面,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加入不影响包芯线的使用性能, 且在制备钒氮合金化 钢水中氮的回收率高且稳定, 且更进一步, 在同一钒含量的基础上, 采用本发明的包芯线进 行钢水钒氮合金化得到的钒氮合金化钢水浇铸后得到的钒氮微合金钢屈服强度高, 相对腐 蚀率可以维持不变。 0022 根据本发明的包芯线, 优选所述混合物中, 钒铁合金的含量为 65-80 重量, 氮 化硅锰的含量为 10-15 重量, 钛铁合金的含量为 1-10 重量, 硅钙合金的含量 5-15 重 量。 采用前述包芯线进行钢水钒。
15、氮合金化, 可生产氮含量更高的含钒耐候钢, 并且得到的 说 明 书 CN 104032082 A 4 3/7 页 5 钒氮合金化钢水浇铸后得到的钒氮微合金钢的屈服强度高。 0023 根据本发明的包芯线, 优选所述钒铁合金中 V 含量为 38-82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前述钒铁合金可以为牌号为 FeV40A 的钒铁合金 (V 含量为 38.0-45.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FeV50A 的钒铁合金 (V 含量为 48.0-55.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FeV60A 的钒铁合金 (V 含量为 58.0-。
16、65.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FeV80A 的钒铁合金 (V 含量为 78.0-82.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0024 根据本发明的包芯线, 所述氮化硅锰为 FeSiMnN, 伴随极少量游离铁、 未氮化的硅 铁、 未氮化的硅锰铁和不可避免的其它一些杂质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 FeSiMnN 的主要 成分是 Si3N4和 Mn5N2。针对本发明, 优选所述氮化硅锰中 N 含量为 25.0-33.0 重量, Si 含 量为 38.0-45.0 重量, Mn 含量为 10.0-15.0 重量, 其余为少量的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
17、 杂质元素。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包芯线, 优选所述钛铁合金中 Ti 含量为 25.0-45.0 重量, 其余 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前述钛铁合金例如可以为牌号为 FeTi30(Ti 含量为 25.0-35.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牌号为 FeTi40(Ti 含量为 35.0-45.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的钛铁合金。 0026 根据本发明的包芯线, 优选所述硅钙合金中 Ca 含量 28 重量, Si 含量为 55-65 重量,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例如可以为牌号为 Ca28Si60(Ca 含量 。
18、28 重 量, Si含量为55.0-65.0重量,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牌号为Ca30Si35(Ca 含量 30 重量, Si 含量为 55.0-65.0 重量, 其余为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的硅钙 合金。 0027 根据本发明的包芯线, 为了便于含有钒铁合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 混合物的所述芯层快速熔入钢水内, 也便于包芯线的芯层的制作, 同时为了提高钒氮微合 金钢的屈服强度, 优选所述含有钒铁合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混合物为粉料 形式, 更优选所述粉料的颗粒粒径在 5mm 以下, 优选为 2mm 以下、 3mm 以下和 2-5mm。 00。
19、28 根据本发明的包芯线, 优选所述包芯线的所述外层为铁皮或钢皮。 0029 本发明对所述铁皮或钢皮的材质无特殊要求, 其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 本发 明在此不详细描述。 0030 具有本发明前述组成的包芯线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其制备方法可以为本领域 的常规选择, 例如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 0031 将钒铁合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研磨成粉料, 然后使用外皮 ( 从而形 成本发明所述外层 ) 例如可以为铁皮或钢皮包裹形成包芯线即可。 0032 本发明中, 包芯线的直径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 针对本发明, 优选包芯线的外 径为 10-20mm。 003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本。
20、发明所述的包芯线在制备钢水中的应用。 003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水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包括 : 将本发明所述的包芯线喂入待 钒氮合金化的耐候钢水中进行钒氮合金化。 0035 根据本发明的钢水的制备方法, 为了有利于包芯线快速喂入钢水内, 同时为了提 高钒氮微合金钢的屈服强度, 优选在进行钒氮合金化过程中, 在动态条件下进行钒氮合金 说 明 书 CN 104032082 A 5 4/7 页 6 化, 动态条件可以通过对钢包进行摇晃或转动来实现, 例如可以在包芯线通过喂线装置喂 入钢包内的钢水中的同时, 对钢包进行摇晃。 0036 根据本发明的钢水的制备方法, 其中, 在进行钒氮合金化过程中, 。
21、优选在将包芯线 通过喂线装置喂入钢包内的钢水中的同时, 对包芯线与钢水的接触区域喷吹惰性气体。 0037 本发明中, 惰性气体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 例如可以为氮气和 / 或氩气。 0038 根据本发明的钢水的制备方法, 通过向包芯线与钢水接触区域喷吹惰性气体, 一 方面可提高该区域内的钢渣的流动性, 另一方面可防止该区域以外的钢渣朝该区域流动汇 集, 同时可提高钒氮微合金钢的屈服强度, 尤其是在对钢包摇晃过程中, 其它区域的钢渣有 可能朝包芯线附近流动, 通过向包芯线附近喷吹惰性气体, 可有效保证包芯线的快速喂入。 0039 根据本发明的钢水的制备方法, 其中, 优选包芯线喂入的速度为 2。
22、-10 米 / 秒。 0040 根据本发明的钢水制备方法, 优选所述待钒氮合金化的钢水为已经经过碳、 硅、 锰 合金化的钢水, 更优选为已经经过碳、 硅、 锰、 铬、 铜和镍合金化的钢水。 0041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优选所述待钒氮合金化的钢水的温度为 1560-1600。 0042 本发明提供了按照本发明的钢水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钢水。 004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钒耐候钢, 其中, 该含钒耐候钢由本发明所述的钢水浇铸而 成。 004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45 本发明中, 氮含量按如下步骤测得 : 钢液直接取 10 以上。
23、的圆棒试样, 待测试样 冷却后加工成的氧氮仪小圆棒标准样, 在氧氮仪上测定氮含量, 氮的具体测定方 法按 GB/T20124( 钢铁, 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 ) 的要求进行。 0046 钒含量按如下步骤测得 : 钢液直接取左右的圆饼试样, 待测试样冷却 后在任意一个平面用砂轮去除氧化皮, 并打磨平整, 在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仪上, 按 GB/ T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 的要求进行测试。 0047 其余元素的含量亦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进行测量, 本发明对此无特殊要求。 0048 本发明中, 拉伸性能按照 GB/T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
24、方法 ) 进行, 检测屈服 强度 ReL。 0049 本发明中, 钢的相对腐蚀率的测定方法为 : 将钢加工成 60mm40mm4mm 的矩形, 要求最大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2m, 然后按照TB/T2375-1993 铁路用耐候钢周期浸润腐蚀 试验方法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条件为, 试验温度 : 451 ; 相对湿度 : 70 5 ; 试验溶液 : 10-2mol/L NaHSO3 ; 试验时间 : 72h, 浸润 12min/ 每 60min ; 试板表面最高 温度 : 70 ; 测定对比钢为 Q345。 0050 本发明中, 目标颗粒粒径的粉料可以将物料粉碎后通过标准筛筛分得到。 。
25、0051 实施例 1 0052 一种包芯线 A1( 外径为 13mm), 包括芯层和包裹芯层的外层, 所述芯 层由钒铁合 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粉料 ( 颗粒粒径为 2mm 以下 ) 组成, 外层为冷轧带钢 ( 牌号 St12) 制成的外皮, 其中, 粉料中, 含有钒铁合金 (FeV50A, V 含量为 50.0 重量, 其 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80 重量, 氮化硅锰 (N 含量为 28 重量, Si 含量 为 40 重量, Mn 含量为 10 重量, 其余为少量的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10 重 说 明 书 CN 104032082。
26、 A 6 5/7 页 7 量, 钛铁合金 (FeTi40, Ti 含量为 4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5 重量, 硅钙合金 (Ca28Si60, Ca 含量为 28 重量, Si 含量为 60 重量, 其余为不可避免 的其它杂质元素 ) : 5 重量。 0053 实施例 2 0054 一种包芯线 A2( 外径为 13mm), 包括芯层和包裹芯层的外层, 所述芯层由钒铁合 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粉料 ( 颗粒粒径为 2mm 以下 ) 组成, 外层为冷轧带钢 ( 牌号 St12) 制成的外皮, 其中, 粉料中, 含有钒铁合金 (FeV50A, V 。
27、含量为 50.0 重量, 其 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65 重量, 氮化硅锰 (N 含量为 28 重量, Si 含量 为 40 重量, Mn 含量为 10 重量, 其余为少量的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15 重 量, 钛铁合金 (FeTi40, Ti 含量为 4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10 重量, 硅钙合金 (Ca28Si60, Ca 含量为 28 重量, Si 含量为 60 重量, 其余为不可避免 的其它杂质元素 ) : 10 重量。 0055 实施例 3 0056 一种包芯线 A3( 外径为 12mm), 包括芯层和。
28、包裹芯层的外层, 所述芯层由钒铁合 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粉料 ( 颗粒粒径为 2mm 以下 ) 组成, 外层为冷轧带钢 ( 牌号 St12) 制成的外皮, 其中, 粉料中, 含有钒铁合金 (FeV50A, V 含量为 50.0 重量, 其 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 杂质元素 ) : 74 重量, 氮化硅锰 (N 含量为 28 重量, Si 含量 为 40 重量, Mn 含量为 10 重量, 其余为少量的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10 重 量, 钛铁合金 (FeTi40, Ti 含量为 4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1 重量,。
29、 硅钙合金 (Ca28Si60, Ca 含量为 28 重量, Si 含量为 60 重量, 其余为不可避免 的其它杂质元素 ) : 15 重量。 0057 实施例 4 0058 一种包芯线 A4( 外径为 12mm), 包括芯层和包裹芯层的外层, 所述芯层由钒铁合 金、 氮化硅锰、 钛铁合金和硅钙合金的粉料 ( 颗粒粒径为 2mm 以下 ) 组成, 外层为冷轧带钢 ( 牌号 St12) 制成的外皮, 其中, 粉料中, 含有钒铁合金 (FeV50A, V 含量为 50.0 重量, 其 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73 重量, 氮化硅锰 (N 含量为 28 重量, Si 含量 为 。
30、40 重量, Mn 含量为 10 重量, 其余为少量的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12 重 量, 钛铁合金 (FeTi40, Ti 含量为 40 重量, 其余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其它杂质元素 ) : 10 重量, 硅钙合金 (Ca28Si60, Ca 含量为 28 重量, Si 含量为 60 重量, 其余为不可避免 的其它杂质元素 ) : 5 重量。 0059 对比例 1 0060 与实施例 2 的包芯线相同, 不同的是, 包芯线 D1 的芯层为 100 重量的 FeV50A 钒 铁合金粉料。 0061 制备例 0062 采用包芯线 A1-A4 在 120 吨转炉 +120 吨。
31、 LF 炉精炼炉 +6 机 6 流方坯连铸机上 生产 C 含量 0.08-0.12 重量, Si 含量 0.15-0.35 重量, Mn 含量 1.15-1.40 重量, Cr 含量 0.20-0.60 重量, Ni 含量 0.15-0.35 重量, Cu 含 量 0.20-0.60 重量, 钒含 量 0.09-0.15 重量, 酸溶铝 (Als)0.01-0.04 重量 , 氮含量不小于 0.0100 重量的 YQ450NQR1 高强耐候钢, 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 : 说 明 书 CN 104032082 A 7 6/7 页 8 0063 首先在转炉内加入 140 吨铁水, 利用转炉吹氧脱 C。
32、 的功能, 将铁水初炼成钢水, 钢 水中的 C 初炼到 0.03 重量时出钢到钢包中, 此时实际出钢量为 133 吨 ( 转炉初炼过程中 约 5 重量的原料被烧损 )。出钢过程中向钢水中加入 FeSi、 FeMn 和 FeCr, 以及镍板、 铜 板和铝饼 ( 或用喂线机喂入铝线 ) 进行 Si、 Mn、 Cr、 Ni、 Cu 和 Al 元素合金化, 合金化后钢水 中 Si 含量为 0.27 重量, Cr 含量为 0.30 重量, Ni 含量为 0.20 重量, Cu 含量为 0.30 重量, Als 含量为 0.25 重量, C 含量为 0.10 重量 ( 由于 FeMn 中含有一定的碳, 加。
33、入 FeMn 后碳含量有所增加 ), 此时在钢水中取样, 取出的试样冷却后再加工成的氧 氮仪小圆棒标准样, 在氧氮仪上测定钢水中的氮含量为 0.0050 重量。 0064 钢水到达 LF 炉后开始电加热, 当钢水温度加热到 1580时停止加热, 用喂线机喂 入包芯线并同时摇晃钢包, 同时对包芯线与钢水的接触区域喷吹惰性气体 ( 惰性气体为氮 气 ), 以制备所需钒氮含量的钒氮合金化耐候钢水 ; 然后在 6 机 6 流方坯连铸机上将钒氮合 金化耐候钢水浇铸成 360mm450mm 铸坯, 最后经轧制后, 成材为厚度 14mm、 外形为 “乙” 字 型的含钒耐候微合金型钢, 其氮含量以及钒含量, 。
34、体现耐候性能的相对腐蚀率, 屈服强度见 表 1。 0065 制备对比例 0066 按照制备例的方法制备成品钢, 不同的是, 使用包芯线 D1 进行制备。 0067 由表 1 的数据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包芯线用于实现钢水钒和氮的合金化, 可在钢 水需要的情况下生产氮含量更高的含钒耐候钢。且采用本发明的包芯 线进行钢水钒氮合 金化得到的钒氮合金化耐候钢水浇铸后得到的钒氮微合金耐候钢的屈服强度高, 例如对比 制备对比例 1 与制备例 2 和制备例 4 的结果可知, 为获得基本性能 ( 包括屈服强度和相对 腐蚀率 ) 相当的成品钢, 采用本发明的包芯线合金化得到的钢所需的钒含量大大降低, 这 无疑大大。
35、降低了生产成本 ; 又如对比制备对比例1与制备例1和制备例3的结果可知, 采用 本发明的包芯线合金化得到的钢在不增加钒含量的前提下, 能够增加氮含量, 且得到的成 品钢屈服强度更高, 相对腐蚀率能够维持不变。 0068 表 1 0069 0070 表 1 中, 均是在 C 含量, Mn 含量, Si 含量、 Cr 含量、 Ni 含量和 Cu 含量相同的条件 下, 各个成品钢的性能数据与 V 和 N 含量的对比情况。 说 明 书 CN 104032082 A 8 7/7 页 9 0071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 的具体细节, 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这 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72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0073 此外, 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 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说 明 书 CN 104032082 A 9 1/1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3208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