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1678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3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000506.4

申请日:

2010.01.11

公开号:

CN101755971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00111|||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邵伟

发明人:

邵伟

地址:

130052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路农安南街新月花园15栋5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长白山天然植物:刺五加同红景天,五味子等植物为原料组成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保健茶是在总结我国传统的制茶工艺的基础上,把中医学的理论同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把中药炮制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制茶工艺之中而研制的既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又能防病和辅助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茶叶。它不但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茶叶的色、香、味、形等优良品质,而且还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素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本发明保健茶具有益气生津,宁心安神,活血化瘀,清肺止咳,解热退烧之功效。特别是对肺热咳嗽、虚喘等呼吸道疾病以及类风湿关节炎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刺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18-42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18-42
红景天植物茎叶(或根、根茎)28-50
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等24个类型保健茶如下:

1.
  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        13.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2.
  五加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    14.大花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3.
  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    15.圣地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4.
  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  16.唐古特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5.
  五加南五味红景天叶茶;        17.五加北五味红景天茶;

6.
  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    18.五加北五味大花红景天茶;

7.
  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    19.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茶;

8.
  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  20.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茶;

9.
  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21.五加南五味红景天茶;

10.
  大花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22.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茶;

11.
  圣地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23.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茶;

12.
  唐古特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24.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其中各原料重量份配比是:
刺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18-42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18-42
红景天植物茎叶(或根、根茎)36-44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
刺五加植物的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30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30
红景天植物茎叶(或根、根茎)4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分四种制备方法叙述如下:

4.
  制备方法一:取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即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等8个类型如下:

1.
  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        5.五加南五味红景天叶茶;

2.
  五加北五叶大花红景天叶茶;    6.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

3.
  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    7.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

4.
  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  8.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

4.
  a.采摘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

4.
  a.1.刺五加植物茎叶可采摘春季初发的嫩茎叶,也可在8月份采摘秋季的叶;

4.
  a.2.五味子植物的嫩叶可在6-7月采摘;

4.
  a.3.红景天植物茎叶可在9-10月采摘。

4.
  b.鲜叶的摊放:
将采摘的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鲜叶(芽)清理除杂后,分别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是6-12小时,摊放厚度为2-3厘米,摊放程度以含水率降至70%,叶质软,发出清香为宜。

4.
  c.进行茶叶加工:

4.
  c.1.按绿茶的加工方式,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进行。绿茶按加工中造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扁形、片形、条形、针形、尖形(兰花形)、雀舌形、卷曲形、珠形、扎花形等各种类型。在保健茶的制备过程中可任意选择绿茶的各种造型。

4.
  c.2.以卷曲形绿茶加工工艺为例,叙述保健茶的加工制作过程:

4.
  c.2.1.进行卷曲形茶手工加工:即杀青→揉捻→搓团→干燥等四个基本过程(三种原料分别进行)

4.
  c.2.1.1.杀青可采用二种方式:
第一,杀青采用直径60厘米的平锅,也可采用电炒锅,当锅温达到140-160℃时,向平锅中投入经过摊放过的鲜叶200克,用双手迅速翻炒,先抖后闷,少闷多抖,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杀青时间约3分钟,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
第二,杀青可采用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进行杀青,使杀青和灭菌同时进行。

4.
  c..2.1.2.揉捻是在锅达到80℃左右时,用双手拢住杀青叶、沿锅壁盘旋热揉,使茶叶在手掌和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开始时,揉3-4转抖散一次,以散发叶团内水汽,防止结团,以后逐步增加揉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当茶叶达到七成干,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改揉为搓。揉捻总时间约12分钟。

4.
  c.2.1.3.搓团是茸毛显露与条索紧细卷曲关键工序。当锅温降至60-70℃时,将锅内经揉的茶坯分成两团,分置于两手掌中搓团,每团搓4-5转,搓好一团放在锅内定型,再搓第二团,搓时方向一致,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如此反复操作,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搓至条索卷曲、茸毛显露、茶坯达八成干时即可。搓团用时约12-15分钟。

4.
  c.2.1.4.干燥时,锅温从60℃慢慢降低到50℃。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然后起锅进行摊凉。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茶叶从内到外干湿均匀。

4.
  c.2.1.5.将经过摊凉后的茶叶送到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快速干燥灭菌后取出。

4.
  c.2.1.6.将上述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后取出。此时茶叶为合格茶叶,含水量在5%-6%。

4.
  c.2.2.卷曲形茶机制加工按绿茶的加工工艺,结合保健茶的灭菌工序进行。

4.
  d.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组合后为成品,规格:每2克为一个包装。

4.
  1.d.实施方案: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刺五加叶30克,五味子叶30克,红景天叶40克,将它们分别分成各50份。然后,再将这三种原料配在一起即得到成品50份,每份2克为一个包装。

5.
  制备方法二:取刺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红景天植物的根、根茎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即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等8个类型如下:

1.
  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5.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2.
  大花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6.大花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3.
  圣地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7.圣地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4.
  唐古特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8.唐古特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5.
  a.对刺五加、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和对红景天植物全株的采收:

5.
  a.1.刺五加植物果实的采摘在7-9月进行;

5.
  a.2.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在8月下旬-10月上旬,果实呈紫红色时,随熟随收;

5.
  a.3.红景天植物的采收在9-10月进行。

5.
  b.果实的摊放:
将采摘的刺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清理除杂后,分别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是6-12小时。摊放厚度为2-3厘米,摊放程度以含水率降至70%,果体萎缩,发出清香为宜。

5.
  c.对经过摊放的刺五加果实和五味子果实进行炮制加工:

5.
  c.1.将刺五加果实和五味子果实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杀青,使杀青和灭菌同时进行。

5.
  c.2.将经过杀青的五味子果实和刺五加果实送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温度保持在32-40℃,每15-20分钟排潮一次,当果实达八成干时,可出室晾晒。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果实从内到外干湿均匀;

5.
  c.3.将经过晾晒的果实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5.
  c.4.将上述原料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

5.
  c.5.将上述经过照射杀菌的原料取出后,此时原料的含水量在5%-7%,为合格原料。

5.
  d.对红景天药材的加工有二种方式:

5.
  d.1.将采收的红景天药材进行初步加工,首先对采收的药材进行清理出杂,去掉药材上的泥土;其次,将采收的药材晒干或在70℃以下烘干。

5.
  d.2.对采收的红景天新鲜药材直接进行炮制加工:

5.
  d.2.1.取红景天药材进行清理除杂后,泡在清水中2-4小时,达八成浸透可捞出;

5.
  d.2.2.将经过浸泡后捞出的药材堆积于润药台上,以湿物遮盖,可根据情况继续喷洒适量的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均匀;

5.
  d.2.3.将以上润透的药材切成薄片后,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杀青和灭菌;

5.
  d.2.4.将上述饮片取出后,送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温度保持在32-40℃,每15-20分钟排潮一次,当饮片达八成干时,可出室晾晒。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饮片内外干湿均匀;

5.
  d.2.5.将上述经过晾晒的饮片再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5.
  d.2.6.将上述饮片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到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

5.
  d.2.7.将上述饮片从消毒室内取出后,此时饮片含水量在5%-7%之间,为合格原料。

5.
  e.取上述加工合格的三种原料,按比例制成袋泡茶:

5.
  e.1.取上述加工合格的三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

5.
  e.2.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再进行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到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

5.
  e.3.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袋泡茶。

5.
  e.4.实施方案:
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刺五加植物的果实原料30克、五味植物的果实原料30克和红景天中药饮片40克,将它们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然后,按比例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达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

6.
  制备方法三:取刺五加植物根、根茎和红景天植物的根、根茎同五味子植物的果实为原料组成的保健茶,即:五加北五味红景天茶等8个类型如下:

1.
  五加北五味红景天茶;            5.五加南五味红景天茶;

2.
  五加北五味大花红景天茶;        6.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茶;

3.
  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茶;        7.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茶;

4.
  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茶;      8.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茶;

6.
  a.对刺五加植物根、根茎和红景天植物根、根茎的采收以及对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

6.
  a.1.刺五加植物的根、根茎及茎的采收,既可采收天然植物,也可采收人工种植(或栽培)的植物。人工栽培分蘖株要生长3-4年后采收,实生苗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采收。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

6.
  a.2.对红景天植物根、根茎的采收和对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按《方案二》进行。

6.
  b.对刺五加植物的根、根茎和红景天植物的根、根茎的炮制加工按《方案二.d.》进行;

6.
  c.对五味植物的果实的炮制加工按《方案二.b.c.》进行;

6.
  d.取上述三种加工合格的原料,按比例制成袋泡茶:

6.
  d.1.取上述加工合格的三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

6.
  d.2.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再进行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达到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

6.
  d.3.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袋泡茶。

6.
  d.4.实施方案:
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刺五加中药饮片30克,红景天中药饮片40克,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原料30克,将它们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然后,按比例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达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

7.
  制备方法四:取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为原料制备的袋泡茶,即: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II等8个类型如下:

1.
  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II;        5.五加南五味红景天叶茶II;

2.
  五加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II;    6.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

3.
  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II;    7.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II;

4.
  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II;  8.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II。
以上类型为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等八个类型的第二种制作方法(简称II)。

7.
  a.采摘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按《方案一.a.》进行;

7.
  b.对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的摊放按《方案一.b.》进行;

7.
  c.对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进行炮制加工:

7.
  c.1.对经过摊放的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进行杀青按《方案一.c.2.1.1.》进行;

7.
  c.2.将经过杀青后的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送到干燥室内进行烘干,干燥室温度保持在32-40℃之间,每15-20分钟排潮一次,直到原料达到八成干时就可出室晾晒;

7.
  c.3.将出室后的原料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放厚度为2-3厘米。然后,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加潮,达到原料从内到外干湿均匀。

7.
  c.4.将上述经过摊凉后的原料送到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7.
  c.5.将上述原料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到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

7.
  c.6.将上述原料从消毒室取出后,此时原料含水量在5%-6%,为合格原料。

7.
  d.将上述三种原料组合后,制成袋泡茶:

7.
  d.1.将上述三种原料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

7.
  d.2.将上述三种粉末状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粉末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装袋制成袋泡茶。

7.
  d.3.实施方案
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刺五加叶原料30克、五哧子叶原料30克、红景天叶原料40克,将它们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然后,将它们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

说明书

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以长自山天然植物:刺五加同红景天、五味子等植物为原料组成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茶的发源地,是人类茶的故乡。我国人民唱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渐体验到唱茶有益于健康的重要性。在茶业生产领域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造出许多优质名茶,发展了祖国茶的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提高了唱茶的标准并盼望着能唱到更多的既有营养,又有保健作用的名茶。本发明是在总结我国传统的制茶工艺的基础上,把中医学的理论同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把中药炮制技术应用于制茶工艺之中而研制的既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又能防病和辅助治疗疾病的保健茶。
首先,从组成保健茶的原料上看:
刺五加又叫五加参,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刺五加的根、根茎、或茎叶。是生长在长白山上的天然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已被列为渐危物种。刺五加味辛、微苦,性微温;归脾、肾、心经。具有益气、补肾、安神、活血之功效。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刺五加具有安神、镇静(能明显抑制苯甲酸钠咖啡因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增加),调节血压,调节内分泌功能紊乱;合理参与机体组织代谢、有效利用能量储备、预防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减少,促进脑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脑血管、改善大脑供血量;抗疲劳、明显提高耐缺氧能力;抗应激、改变机体应激反应的病理过程,延长应激反应的抵抗期;保护和活跃骨髓造血功能,提升白细胞以及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止咳祛痰、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此外,刺五加除含有芝麻脂素、木栓酮、皂苷、真皮素、刺五加苷等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维生素A、B1、B2、C等和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及必需微量元素,如:锰、镁、钴、锌、铁、钠、钾、钙等以及另含有葡萄糖,半乳糖、胡萝卜素等。刺五加叶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和保健价值。经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的研究结果发现:刺五加叶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降血糖、抗疲劳等药理作用。
五味子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果实,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五味子又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为人们滋补和药用的首选。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律、宁心安神之功效。五味子五味俱全,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能对人体五脏:心、肝、脾、肺及肾发挥平衡作用。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它做为滋补和药用的佳品。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安神、助睡眠的作用,特别是能对抗咖啡因、苯丙胺对自主活动的兴奋作用;五味子能促进脑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提高记忆力,改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能力;五味子对呼吸系统有呼吸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保护心脑血管;五味子能保护肝脏并能增强肝脏的解毒作用;五味子还有滋补和增强肾脏机能,抗防自由基侵害以及抗缺氧、抗疲劳、抗癌、抗菌、止咳祛痰、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五味子嫩叶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及槲皮素、山奈酚等黄酮类以及有机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五味子嫩叶也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抗肿瘤、抗疲劳等药理作用。此外,五味子除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等主有效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和必需微量元素。五味子的嫩叶不但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还具有柠檬香气。
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大花红景天、库页红景天、圣地红景天、唐古特红景天等的根或根茎,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已被列为濒危物种。红景天味甘、涩,性寒;归肺经。具有清肺止血,散瘀,消肿之功效。近代医学研究证明:红景天具有保护心脑血管、调节血糖、保肝护肝、增强性功能、对抗高原反应、抗寒冷、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滋补元气以及对神经系统和新陈代谢的双向调节作用。红景天除含有红景天甙和酚醇等化合物外,还含有35种无机元素以及15种人体必需的大量和微量元素,特别是还含有18种氨基酸(包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以及含有维生素A、C、D、E、B1、B2、B6,其营养成份齐全且配伍合理,是人们滋补、健身和预防疾病的佳品。红景天种类很多,全世界有96个种,分布于东亚、中亚、西伯利亚以及北美地区,我国有73个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本发明是选择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高山红景天、分布在西藏、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大花红景天、圣地红景天、唐古特红景天为原料配制的保健茶。
其次,从以上三种原料组合后发挥的作用看:
第一,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以上三种原料组合后具有益气生津、宁心安神、活血化瘀、清肺止咳、解热退烧之功效。具体地说,本发明保健茶具有安神、镇静,改善睡眠;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益肾强肝,保护并活跃骨髓造血系统,促进血细胞生成;保护和增强心脏机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脑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改善脑缺氧、增强记忆力;化淤消肿、解热退烧;抗缺氧、有效预防高原反应以及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疲劳、抗寒冷、抗辐射、降血脂、降血糖、防衰老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第二,根据现代营养学的观点,以上三种原料组合后,丰富了保健茶的蛋白质、脂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和必需微量元素,基本复合包含了人体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为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代谢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及其功能性物质。这些营养素不但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也是调整人体各组织器官、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健身、强身、预防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
按现代营养学的观点,食物中营养素的含量受土壤、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生产的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是有差别的。本发明为了丰富保健茶的营养素,采取在我国多个地区选择原料的方式,制成有各种不同营养特点的保健茶。为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增强我国人民的健康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保健食品。本发明保健茶可分为以下24个类型:
a.取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为原料组成的保健茶为: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等8个类型如下:
1、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          5、五加南五味红景天叶茶;
2、五加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      6、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
3、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      7、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
4、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    8、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
b.取刺五加植物的果实和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同红景天植物的根、根茎为原料组成的保健茶为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等8个类型如下:
1、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5、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2、大花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6、大花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3、圣地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7、圣地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4、唐古特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8、唐古特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c.取刺五加植物的根、根茎和红景天植物的根、根茎同五味子植物的果实为原料组成的保健茶为五加北五味红景天茶等8个类型如下:
1、五加北五味红景天茶;        5、五加南五味红景天茶;
2、五加北五味大花红景天茶;    6、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茶;
3、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茶;    7、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茶;
4、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茶;  8、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茶;
以上24个类型的保健茶,其原料的选择基地如下:
1.刺五加植物生产基地,选择生长在东北长白山一带,海拔500-2000米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或林缘。也可在此地选择人工种植(或人工栽培)的植物,人工栽培的分蘖株要生长3-4年后采收,实生苗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采收。
2.北五味子植物生产基地,选择生长在东北长白山一带,海拔15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杂木森中、林缘及溪旁灌木中。也可以此地选择人工种植(或人工栽培)的植物。
3.南五味子植物生产基地,选择生长在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海拔600-2400米的密林中或溪沟边。也可在此地选择人工种植(或人工栽培)的植物。
4.高山红景天植物生产基地,选择生长在东北长白山一带,海拔1600-2500米的山坡草地或林下,碎石滩及高山冻原。也可在此地选择人工种植(或人工栽培)的植物。利用高山红景天植物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为:五加北五味红景天茶;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五加南五味红景天茶;五加南五味红景天叶茶;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等。
5.大花红景天植物生产基地、选择生长在西藏、云南、四川等地,海拔2800-5600米的山坡草地、灌丛中、石缝中。也可在此地选择人工种植(或人工栽培)的植物。
6.圣地红景天植物生产基地,选择生长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海拔2700-4600米的高山、草地和岩石缝处。也可在此地选择人工种植(或人工栽培)的植物。
7.唐古特红景天植物生产基地,选择生长在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海拔2000-4700米的高山岩石缝隙中,高山砾石带或近水边。也可在此地选择人工种植(或人工栽培)的植物。
综上所述: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等24个类型的保健茶,是选用长白山天然植物:刺五加、北五味子、高山红景天等同生长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山西、陕西、云南、四川等地的大花红景天、圣地红景天、唐古特红景天以及南五味子组合而成。由于它们的组成,不但是按中医学的理论对组成保健茶的原料植物进行合理搭配,使之在体内发挥相互协同的调整作用;而且还通过选择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植物,特别是通过对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条件及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丰富了保健茶的营养成分,增强了保健茶的作用功效。在制作方法上,通过把中药炮制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制茶工艺之中,提高了保健茶的产品质量,增加了保健茶的品种类型,使保健茶形成了具有多种营养特点的、多种类型的、并能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新型茶叶系列,对人体既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又能防病和辅助治疗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公开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增强人体综合素质、预防疾病、有利于健康的目的。本发明保健茶虽然分24个类型,但它们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配比是相同的。它们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刺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18-42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18-42
红景天植物茎叶(或根、根茎)28-50
本发明的较佳重量(份)配比为:
刺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18-42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18-42
红景天植物茎叶(或根、根茎)36-44
本发明最佳重量份配比为:
刺五加植物茎叶(或根、根茎,或果实)30
五味子植物茎叶(或果实)30
红景天植物茎叶(或根、根茎)40
本发明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分四个方案叙述如下:
制备方法一(方案一):取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即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等8个类型如下:
1.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        5.五加南五味红景天叶茶;
2.五加北五叶大花红景天叶茶;    6.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
3.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    7.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
4.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  8.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
a.采摘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
a.1.刺五加植物茎叶可采摘春季初发的嫩茎叶,也可在8月份采摘秋季的叶;
a.2.五味子植物的嫩叶可在6-7月采摘;
a.3.红景天植物茎叶可在9-10月采摘。
b.鲜叶的摊放:
将采摘的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鲜叶(芽)清理除杂后,分别摊放在阴凉
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是
6-12小时,摊放厚度为2-3厘米,摊放程度以含水率降至70%,叶质软,发出清香为宜。
c.进行茶叶加工:
c.1.按绿茶的加工方式,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进行。绿茶按加工中造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扁形、片形、条形、针形、尖形(兰花形)、雀舌形、卷曲形、珠形、扎花形等各种类型。在保健茶的制备过程中可任意选择绿茶的各神造型。
c.2.以卷曲形绿茶加工工艺为例,叙述保健茶的加工制作过程:
c.2.1进行卷曲形茶手工加工:即杀青→揉捻→搓团→干燥等四个基本过程(三种原料分别进行)
c.2.1.1.杀青可采用二种方式:
第一,杀青采用直径60厘米的平锅,也可采用电炒锅,当锅温达到140-160℃时,向平锅中投入经过摊放过的鲜叶200克,用双手迅速翻炒,先抖后闷,少闷多抖,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杀青时间约3分钟,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
第二,杀青可采用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进行杀青,使杀青和灭菌同时进行。
c.2.1.2.揉捻是在锅达到80℃左右时,用双手拢住杀青叶、沿锅壁盘旋热揉,使茶叶手掌和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开始时,揉3-4转抖散一次,以散发叶团内水汽,防止结团,以后逐步增加揉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当茶叶达到七成干,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改揉为搓。揉捻总时间约12分钟。
c.2.1.3.搓团是茸毛显露与条索紧细卷曲关键工序。当锅温降至60-70℃时,将锅内经揉的茶坯分成两团,分置于两手掌中搓团,每团搓4-5转,搓好一团放在锅内定型,再搓第二团,搓时方向一致,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如此反复操作,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搓至条索卷曲、茸毛显露、茶坯达八成干时即可。搓团用时约12-15分钟。
c.2.1.4.干燥时,锅温从60℃慢慢降低到50℃。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然后起锅进行摊凉。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茶叶从内到外干湿均匀。
c.2.1.5.将经过摊凉后的茶叶送到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快速干燥灭菌后取出。
c.2.1.6.将上述茶叶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后取出。此时茶叶为合格茶叶,含水量在5%-6%。
c.2.2.卷曲形茶机制加工按绿茶机制加工工艺,结合保健茶的灭菌工序进行。
d.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组合后为成品。规格:每2克为一个包装。
d.1.实施方案: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刺五加叶30克,五味子叶30克,红景天叶40克,将它们分别分成各50份。然后,再将这三种原料配在一起即得到成品50份,每份2克为一个包装。
制备方法二(方案二):取刺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和红景天植物的根、根茎为原料制备的保健茶,即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等8个类型如下:
1.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5.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2.大花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6.大花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3.圣地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7.圣地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4.唐古特红景天五加北五味果茶; 8.唐古特红景天五加南五味果茶。
a.对刺五加、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和对红景天植物全株的采收:
a.1.刺五加植物果实的采摘在7-9月进行;
a.2.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在8月下旬-10月上旬,果实呈紫红色时,随熟随收;
a.3.红景天植物的采收在9-10月进行。
b.果实的摊放:
将采摘的刺五加、五味子植物的果实清理除杂后,分别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是6-12小时。摊放厚度为2-3厘米,摊放程度以含水率降至70%,果体萎缩,发出清香为宜。
c.对经过摊放的刺五加果实和五味子果实进行炮制加工:
c.1.将刺五加果实和五味子果实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杀青,使杀青和灭菌同时进行。
c.2.将经过杀青的五味子果实和刺五加果实送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温度保持在32-40℃,每15-20分钟排潮一次,当果实达八成干时,可出室晾晒。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果实从内到外干湿均匀;
c.3.将经过晾晒的果实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c.4.将上述原料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入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
c.5.将上述经过照射杀菌的原料取出后,此时原料的含水量在5%-7%,为合格原料。
d.对红景天药材的加工有二种方式:
d.1.将采收的红景天药材进行初步加工,首先对采收的药材进行清理出杂,去掉药材上的泥土;其次,将采收的药材晒干或在70℃以下烘干。
d.1.对采收的红景天新鲜药材直接进行炮制加工:
d.2.1.取红景天药材进行清理除杂后,泡在清水中2-4小时,达八成浸透可捞出;
d.2.2.将经过浸泡后捞出的药材堆积于润药台上,以湿物遮盖,可根据情况继续喷洒适量的清水,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达到内外湿度均匀;
d.2.3.将以上润透的药材切成薄片后,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杀青和灭菌;
d.2.4.将上述饮片取出后,送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温度保持在32-40℃,每15-20分钟排潮一次,当饮片达八成干时,可出室晾晒。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回潮,达到饮片内外干湿均匀;
d.2.5.将上述经过晾晒的饮片再送入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d.2.6.将上述饮片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到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
d.2.7.将上述饮片从消毒室内取出后,此时饮片含水量在5%-7%之间,为合格原料。
e.取上述加工合格的三种原料,按比例制成袋泡茶:
e.1.取上述加工合格的三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
e.2.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再进行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达到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
e.3.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袋泡茶。
e.4.实施方案:
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刺五加植物的果实原料30克、五味植物的果实原料30克和红景天中药饮片40克,将它们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然后,按比例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达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
制备方法三(方案三):取刺五加植物根、根茎和红景天植物的根、根茎同五味子植物的果实为原料组成的保健茶,即:五加北五味红景天茶等8个类型如下:
1.五加北五味红景天茶;        5.五加南五味红景天茶;
2.五加北五味大花红景天茶;    6.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茶;
3.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茶;    7.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茶;
4.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茶;  8.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茶;
a.对刺五加植物根、根茎和红景天植物根、根茎的采收以及对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
a.1.刺五加植物的根、根茎及茎的采收,既可采收天然植物,也可采收人工种植(或栽培)的植物。人工栽培分蘖株要生长3-4年后采收,实生苗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采收。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
a.2.对红景天植物根、根茎的采收和对五味子植物果实的采摘按《方案二》进行。
b.对刺五加植物的根、根茎和红景天植物的根、根茎的炮制加工按《方案二.d.》进行;
c.对五味植物的果实的炮制加工按《方案二.b.c.》进行;
d.取上述三种加工合格的原料,按比例制成袋泡茶:
d.1.取上述加工合格的三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
d.2.将上述三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再进行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达到
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
d.3.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袋泡茶。
d.4.实施方案:
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刺五加中药饮片30克,红景天中药饮片40克,五味子植物的果实原料30克,将它们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然后,按比例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达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
制备方法四(方案四):取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为原料制备的袋泡茶,即: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II等8个类型如下:
1.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II;        5.五加南五味红景天叶茶II;
2.五加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II;    6.五加南五味大花红景天叶茶
3.五加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II;    7.五加南五味圣地红景天叶茶II;
4.五加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II;  8.五加南五味唐古特红景天叶茶II。
以上类型为五加北五味红景天叶茶的第二种制作方法(简称II)。
a.采摘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按《方案一.a.》进行;
b.对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的摊放按《方案一.b.》进行;
c.对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进行炮制加工:
c.1.对经过摊放的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进行杀青按《方案一.c.2.1.1.》进行;
c.2.将经过杀青后的刺五加、五味子、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送到干燥室内进行烘干。干燥室温度保持在32-40℃之间,每15-20分钟排潮一次,直到原料达到八成干时就可出室晾晒;
c.3.将出室后的原料摊放在阴凉、清洁,空气流通的软匾、蔑席或专用的摊放设备上摊放厚度为2-3厘米。然后,盖上洁净棉布,以促进加潮,达到原料从内到外干湿均匀。
c.4.将上述经过摊凉后的原料送到微波远红外干燥杀菌机内进行干燥和灭菌;
c.5.将上述原料从干燥杀菌机中取出后,送到消毒室内,用紫外线进行照射杀菌;
c.6.将上述原料从消毒室取出后,此时原料含水量在5%-6%,为合格原料。
d.将上述三种原料组合后,制成袋泡茶:
d.1.将上述三种原料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
d.2.将上述三种粉末状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粉末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装袋制成袋泡茶。
d.3.实施方案
准确称取经过加工合格的刺五加叶原料30克、五哧子叶原料30克、红景天叶原料40克,将它们分别粉碎至粉末状,颗粒度在12-60目之间;然后,将它们混合后,再粉碎,使三种原料混合均匀,颗粒度保持在14-60目之间,此时原料为成品。最后将成品冷却、包装,制成50份袋泡茶,每份含量2克。

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五加北(南)五味红景天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长白山天然植物:刺五加同红景天,五味子等植物为原料组成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保健茶是在总结我国传统的制茶工艺的基础上,把中医学的理论同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把中药炮制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制茶工艺之中而研制的既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又能防病和辅助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茶叶。它不但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茶叶的色、香、味、形等优良品质,而且还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了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