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结核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结核的药物。
背景技术
骨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中医认为骨结核病是由于正气虚亏,筋骨伤损,气血失和,蓄结瘀聚化为痰浊,流注骨骼关节而发。
目前抗结核治疗(即化疗)仍是人类控制骨结核病的主要手段,抗结核药物包括链霉素、异烟肼、对氨柳酸、复合利福平、雷米封、乙胺西醇等,为避免产生耐药性,通常2~3种药物联合使用。这些药物虽然都有一定疗效,但疗程长且容易复发,很多患者由于炎症消除不彻底而延长治疗期。而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对听神经、肾脏及肝脏均会造成损害,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还需服用保肝,护肾等解毒药物。不但加重了患者地经济负担,而且还使部分患者因不能忍受毒副作用而中断化疗,致使治疗失败。
近年来,从丰富的中药资源中寻找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因此,多种中药配伍用于治疗骨结核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无副作用、制作简单的治疗骨结核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骨结核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鲜采重量的原料物质:
酢浆草(酸酱草是别名)1.5千克~2千克、
凤尾草0.5千克~0.75千克、
杜仲1.5千克~2千克、
马鞭草1.7千克~2千克、
霜根皮(霜树根部的皮)0.75千克~1.0千克(不能超量)、
骨碎补2.0千克~2.5千克、
土大黄(铁蒲扇)1千克~1.5千克(不能超量)、
七星剑(七星碱)1.0千克~2千克、
深山不出头(仇人不见面)0.4千克~0.5千克。
其中,杜仲和铁蒲扇为取叶入药;酸酱草、凤尾草、马鞭草、霜根皮、骨碎补、七星碱、仇人不见面为全株入药。
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粉剂、片剂、胶囊剂、丸剂。优选,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粉剂。所述粉剂用于口服,患者服药前不能注射杜冷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方案,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鲜采重量的原料物质:
酸酱草1.5千克、凤尾草0.5千克、杜仲1.5千克、马鞭草1.7千克、霜根皮1.0千克、骨碎补2.0千克、土大黄1.5千克、七星剑1.0千克、深山不出头0.5千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方案,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鲜采重量的原料物质:酢浆草2千克、凤尾草0.75千克、杜仲2千克、马鞭草2千克、霜根皮0.75千克、骨碎补2.5千克、土大黄1千克、七星剑2千克、深山不出头0.4千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治疗骨结核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采重量的原料物质:酢浆草1.5千克~2千克、凤尾草0.5千克~0.75千克、杜仲1.5千克~2千克、马鞭草1.7千克~2千克、霜根皮0.75千克~1.0千克、骨碎补2.0千克~2.5千克、土大黄1千克~1.5千克、七星剑1.0千克~2千克、深山不出头0.4千克~0.5千克分别晒干;其中,杜仲和铁蒲扇为取叶入药;酸酱草、凤尾草、马鞭草、霜根皮、骨碎补、七星碱、仇人不见面为全株入药。
(2)将步骤(1)中晒干后的原料物质研磨成粉末并混合均匀,平均分成800幅药。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可以包括粉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最好,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粉剂。
下面说明药物配方原理:
酢酱草俗称酸酱草,其功效在于:全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
凤尾草俗称金鸡尾,其功效在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杜仲,其功效在于:具有补肾作用,同时其叶中富含绿原酸达2.5%~5.28%,绿原酸具有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增进胆汁和胃液分泌、止血、提高白细胞数量和抗病毒作用;
马鞭草俗称铁马鞭、散血草,其功效在于:败毒抗癌、杀虫消肿、利水散淤;
霜根皮(注明:是霜树根部的皮):清热解毒,化淤;
骨碎补,其功效在于:能补肝肾,强筋壮骨,活血,止血;
土大黄,拉丁名:Radix Rumicis,俗称:铁蒲扇,其功效在于:清热,行瘀,杀虫,解毒;
七星剑,俗称:七星碱,其功效在于:内服祛风去积散气止痛;外用消肿止痛;
深山不出头,拉丁名:Balanophora mutinoides Hayata,俗称:仇人不见面,其功效在于:功效:清热解毒;止痛;凉血;散瘀消肿。
本发明的治疗骨结核的药物,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药物配方简单,原料易得;(2)是一种纯中药制剂,无任何副作用,无需与其他药物联用,且不会产生耐药性;(3)与联用药相比,不仅成本低,还能在短期内即50~80天时间内将骨结核治愈,治愈率达99%,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具有补肝肾、消肿解毒,强筋壮骨的功效,对于骨结核病有显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鲜采的原料(Kg):
酢酱草1.5 凤尾草0.5 杜仲1.5
马鞭草1.7 霜根皮1 骨碎补2
土大黄1.5 七星剑1 深山不出头0.5
取杜仲和土大黄的叶子入药,取霜树根部的皮入药,其余的全株入药,晒干后研磨成粉末、并混合均匀,所述重量可分成800副中药。
服法:
每天服4副药,200-300副药自愈,为时约50-80天。注意:病人在吃药前,不能注射杜冷丁。
临床疗效观察:病人在用药3天后开始减轻疼痛,在5天后痛感明显减轻,并开始消肿,病人在用药30天后,症状开始消失,依病人年龄而言,一般年轻人在用药后,其效果比老龄人要明显,痊愈的时间要短,但在用药量上并没有区别。
实施例2
按下列重量配比称取鲜采的原料(Kg):
酢浆草2 凤尾草0.75 杜仲2
马鞭草2 霜根皮0.75 骨碎补2.5
土大黄1 七星剑2 深山不出头0.4。
取杜仲和土大黄的叶子入药,取霜树根部的皮入药,其余的全株入药,晒干后研磨成粉末、并混合均匀,所述重量可分成800副中药。
服法:
每天服4副药,200-300副药自愈,为时约50-80天。注意:病人在吃药前,不能注射杜冷丁。
临床疗效观察:病人在用药3天后开始减轻疼痛,在5天后痛感明显减轻,并开始消肿,病人在用药30天后,症状开始消失,依病人年龄而言,一般年轻人在用药后,其效果比老龄人要明显,痊愈的时间要短,但在用药量上并没有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明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发明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