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流量压缩机排出口入口 在一固定叶片或滚动活塞的旋转压缩机中,排出口是在马达端部轴承中。该排出口设置成其一半左右置于活塞孔上而剩余部分则置于气缸上。其上置放排出口的气缸部开有凹槽以提供一从气缸孔到排出口的流体通道。因此,该排出口面对该活塞孔和凹槽。为了提供一光滑的流动通道,通常对排出口的入口进行倒角。
在整个压缩和排出循环过程中,排出口系暴露于压缩腔。然而,并不发生与在压缩循环过程中容积减少的情况不同的流动,直至该压缩腔中的压力足以克服任何作用在排出阀上并倾向于使其保持关闭的偏压和系统压力而打开该排出阀为止。由此得出,排出阀打开时在压缩腔与排出口之间通常存在一主要对应关系。
尽管在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压缩腔与排出口之间存在一主要对应关系,已确定提供流线型口的几何形状影响到通过阀口的气体脉冲中产生的紊流能量。有证据说明,这种能量促使阀按其共振频率停止。在马达端部轴承中排出口入口处设有一槽口。该槽口与排出阀中心线的方向对准,并位于相对于排出阀顶端的排出口一侧。因此,该槽口为从压缩腔到排出口的流动提供一光滑的过渡。此外,该槽口倾向于将流动引向阀的自由端,从而提供一迂回较少的通道。由于该槽口位置被确定,它并非不必要地增加到余隙容积上。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减少经过排出阀地压力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减少与通过一阀口的气流脉动相应的流动噪声。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使附加的余隙容积为最小。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用于排出流动的光滑过渡。这些目的和其它目的将在以下变得显而易见,并通过本发明而实现。
基本上,将一槽口在一排出口的入口处的马达端部轴承部设置成使流动以一流线方式通过一排出口并朝向排出阀的自由端。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一通过抽吸结构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一垂直剖面图;
图2为沿图1中2-2线的一剖面图;
图3为与图1相应但通过本发明的主题的抽吸结构的一局部垂直剖面图;
图4为马达轴承的一泵端视图;
图4A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相应于图4但增加了轴、活塞和叶片的视图;
图6为沿图1中6-6线的一剖面图;
图7为表示一第一修改的实施例的与图6相应的视图;以及
图8为表示一第二修改的实施例的与图6相应的视图;
在图1-3中,标号10总的表示一立式、高侧面滚动活塞式压缩机。标号12总的表示外壳或壳体。抽吸管16与外壳12密封,并在与汽化器(未示)连接的抽吸蓄能器14与蓄能腔S之间提供流体连通。蓄能腔S由气缸20中的孔20-1、活塞22、泵端轴承24和马达端轴承28加以限定。
偏心轴40包括一支承地容置在泵端轴承24的孔24-1中的部分40-1,容置在活塞22的孔22-1中的偏心部40-2,以及支承地容置在马达端轴承28的孔28-1中的部分40-3。吸油管34从部分40-1中的孔伸入油槽36内。定子42被通过热缩配合、焊接或任何其它适当手段与外壳12固定。转子44则如通过热缩配合与轴40适当固定,并设置在定子42的孔42-1内,并与其共同作用以限定一电气马达。叶片30被通过弹簧31加以偏压而与活塞22接触。
参见图3,排出口28-2被形成于马达端部轴承28中并部分罩复孔20-1,并罩复排出凹槽20-3,如图2所示,该凹槽提供一从压缩腔C到排出口28-2的流动通道。如传统技术一样,排出口28-2通过排出阀38和隔开的阀挡块39加以连续罩复。如前所述,压缩机10通常是传统式的。本发明则是增加了最好如图3-6所示的槽口28-3A。在图3中,槽口28-3A是从抽吸阀28的固定端的阀28的轴线方向所看的情况。最好如图4A所示,槽口28-3A为一倒角28-3的更为延伸的凹槽部并具有一凸出的轮廓,该轮廓具有一与排出口28-2或最好与排出口倒角28-3交叉的曲线形状。槽口28-3A与排出阀38的轴线对称。槽口28-3在圆周方向可为10°至180°,但最好为90°或更小并部分地取决于罩复孔20-1的排出口28-2,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压缩腔C。最好如图5所示,当活塞22和叶片30在循环中与图2的位置成180°以及排出循环已经结束而吸入循环正在结束的场合,槽口28-3A最大地罩复气缸20,但由于其圆周范围有限,故并不大大增加余隙容积。然而还是设置槽口28-3A,否则至少一些从压缩腔C到排出口28-2的流动一不注意将会越过90°。最好如图6所示,阀38被固定在开口上并与阀座28-4的距离为最大,从而对相对于槽口28-3A的排出口28-2一侧的流动的阻力为最小。相应地,通过槽口28-3A的流动倾向于分流到一有限程度,以使该流动倾向于对角地穿过排出口28-2,在阀38上仅有掠射冲击并穿过阀38的阀尖。这与迳直穿过排出口28-2而直接冲击阀38并部分朝向阀38的侧面而要求流动方向相应作90°改变的流动应有所不同。
在运转过程中,转子44和偏心轴40作为一个单元转动,并且偏心部40-2引起活塞22的运动。油从油槽36经吸油管34被吸入作为离心泵的孔40-4内。该泵的动作将根据轴40的转速。送到孔40-4中的油可流入部分40-1、偏心部40-2和部分40-3中以分别对轴承24、活塞22和轴承28进行润滑。活塞22以一传统方式与叶片30共同作用以使气体经吸入管16和通道20-2进入吸入腔S。吸入腔S中的气体被堵住、压缩并从压缩腔C经一由槽口28-3A和凹槽20-3限定的流动通道排出至排出口28-2。高压气体将阀38微微打开并进入消声器32内部。压缩气体穿过消声器32进入壳体12内部并穿过正在转动的转子44和定子42并经排出线60而到达一制冷线路(未示)的冷凝器70。
在压缩过程完成时,活塞22的移动方向在凹槽20-3的区域中名义上将与孔20-1相切,如图5所示。余隙容积将为凹槽20-3的容积、排出口28-2的容积、倒角28-3的容积、以及被去除以形成槽口28-3A的材料的容积。因此,由于槽口28-3A的圆周范围的减少而使余隙容积的增加为最小。
参照图7,图中揭示了一改进的排出口128-2。排出口128-2与排出口28-2的不同在于另外还有一位于从槽口128-3跨过排出口128-2的第二流动导向表面128-3B。槽口128-3A与导向表面128-3B共同作用以提供一流线状流动并以一沿阀138的轴线的方向引导该流动,以使该流动倾向于掠过阀138并流过阀138的阀尖。
参照图8,图中揭示了第二个改进的排出口228-2。排出口228-2为圆形,但以一角度形成在马达端部轴承228中,以使通过排出口228-2的流动朝向阀238的自由端方向。当直视排出口228-2时,排出口228-2的角度有效地形成一入口槽口和一排出槽口。
虽然已针对立式可变速压缩机的情况对本发明进行了示出和描述,熟悉本领域的人员仍可进行其它改进。例如,使本发明对采用排出阀的卧式和立式压缩机均可适用的改进。同样,马达也可采用变速马达。因此,本发明倾向于仅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加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