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饮用茶,尤其是一种由蒲公英叶制成的蒲公英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乌龙茶等各种不同种类的茶,一般都有醒脑提神、消除疲劳等功效,还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足原有普通茶类所具有的单一或微弱的保健功能,从而相继涌现了一批新的非传统意义上的茶品,它们往往采用某些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原料,经加工制成与普通茶叶形状、饮用方式等相同的茶。这些茶既具有传统茶的色香味,又具有某些较强的保健功能,从而得到人们的喜爱。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本草纲目》、《辞海》及历代医药大典均对其食用价值、医药价值、营养价值给以极高的评价。蒲公英是天然的利尿剂和助消化剂;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不仅能预防缺铁引起的贫血症,而且它的大量钾成分还可以和钠一起共同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并使心率正常;含有丰富的蛋黄素,可以预防肝硬化,增强肝和胆的功能。蒲公英的叶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质,自古以来就传说在春天食用可以清血。蒲公英可食部分达80%以上,全株富含蛋白质、蒲公英类固醇、豆类固醇、胆碱及多种维生素等。另外,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氮基酸、谷酷恍等。《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由此可见,蒲公英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蒲公英茶的生产方法,以充分利用蒲公英叶的良好保健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蒲公英茶的生产方法,在春季采摘蒲公英上的嫩叶;按蒲公英叶的大小进行分级筛选;将筛选所得蒲公英叶切段;用水对蒲公英叶进行清洗,除去其表面的杂质;然后进行摊放晾晒,摊放晾晒后,蒲公英叶的失重率达到18-27%;此后进行杀青,杀青时,先在190-23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3-5分钟,再进行揉捻,在190-230℃的温度下再次高温杀青3-5分钟;杀青后,在40-50℃的温度下进行炒干,使蒲公英叶的含水量降至5-10%,制成蒲公英茶。
本发明之方法制得的蒲公英茶,色泽翠绿,条索细嫩,且叶片匀齐,冲泡后其茶水黄绿明亮,气味清香、鲜爽持久,滋味浓厚醇和。生产工艺独特,充分保留了蒲公英叶中的药理有效成分。该茶既具有普通茶叶的饮用性,又具有清血、利尿、排毒、利肝等良好的保健功能,从而满足了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进行医疗保健的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茶保健效果不佳,而其他保健茶又不具有罗布麻叶所特有的保健功能的不足,原料来源广,加工工艺简单、工艺周期短,所需设备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之方法制得的蒲公英茶外形紧结,色泽碧绿,香气纯正、悠长,口感滋味浓厚,是纯天然、绿色的健康营养饮品。蒲公英茶的冲泡、饮用方法与现有的普通茶相同。
本发明中的含水量是指,蒲公英叶中所含水分重量占完全烘干后的蒲公英叶重量的百分数。
蒲公英茶制成后,可通过风吹除去碎叶,然后进行包装。
蒲公英茶中,按重量比,水分≤7.00%,总灰分≤9.00%,粗纤维≤19.00%,水浸出物最低为22.00%。
将筛选所得蒲公英叶切段时,可切成长度为1-2cm的小段。
所述的摊放过程为将鲜蒲公英叶放于光洁的竹席等垫子上,摊放厚度3-5cm,摊放时间为4-5小时。摊放过程中间轻微翻动1次,摊放地点应干净、通风、干燥。经过摊放,可适度减少鲜蒲公英叶的水分,使叶质变为柔软;同时鲜叶经摊放失水后,细胞膜结构及内含成分也发生一些变化,茶多酚轻度氧化,水浸出物和氨基酸增加,青草气散发,特别是大部分香气物质均随摊放时间而逐步增加。这些物理及化学的变化对蒲公英茶的外形色泽、内质风味均有积极地增进作用。经过摊放后蒲公英叶叶质发软,芽叶舒展,散发出清香。
杀青时采用滚筒杀青机,当筒内温度达到180℃时开始将蒲公英叶投入,并继续升温到杀青温度。
杀青后的枣叶失重率达40%-50%,最佳为45%。
通过杀青,利用高温钝化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鲜叶中茶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获得茶应有的色、香、味;同时,利用叶温的升高,散发青草气,发展香气并促进鲜叶中内含成分转化。杀青后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青草气消失,弯曲不折断,柔软不粘手,手捏成团,抛之即散。
炒干是在40℃-50℃下持续20-30分钟。
通过炒干可进一步蒸发去蒲公英叶中的水分,使其含水进一步下降,以便于贮存。同时,在炒干的过程中利用温度的控制使茶叶的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热化学变化,进一步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炒干后的蒲公英茶外形细圆紧结,显出翠绿色。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制备方法采用了筛选、切段、晾晒、杀青、揉捻、再次杀青、炒干、吹风、包装等步骤,去除了蒲公英叶的青草气,保留了蒲公英叶的鲜醇香气以及有益成分,保持了其保健价值,同时叶片嫩绿与绿茶相似。
本发明之蒲公英茶,全部由蒲公英叶加工制成。蒲公英叶选择野生的蒲公英叶,也可采用人工培育的蒲公英叶。采摘应在每年春天长出初芽期间,采摘的蒲公英叶应按大小分级筛选备用。
实施例1
蒲公英茶的生产方法,在春季采摘蒲公英上的嫩叶;按蒲公英叶的大小进行分级筛选;将筛选所得蒲公英叶切成1cm的小段;用水对蒲公英叶进行清洗,除去其表面的杂质;然后进行摊放晾晒,摊放晾晒后,蒲公英叶的失重率达到18%;此后进行杀青,杀青时,先在19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5分钟,再进行揉捻,揉捻后,在190℃的温度下再次高温杀青5分钟;杀青后,在40℃的温度下进行炒干,炒干持续30分钟,使蒲公英叶的含水量降至5%,制成蒲公英茶。制成后,可通过风吹除去碎叶,然后进行包装。
实施例2
蒲公英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春季采摘蒲公英上的嫩叶;按蒲公英叶的大小进行分级筛选;将筛选所得蒲公英叶切成2cm的小段;用水对蒲公英叶进行清洗,除去其表面的杂质;然后进行摊放晾晒,摊放晾晒后,蒲公英叶的失重率达到27%;此后进行杀青,杀青时,先在230℃的温度下高温杀青3分钟,再进行揉捻,揉捻后,在230℃的温度下再次高温杀青3分钟;杀青后,在50℃的温度下进行炒干,炒干持续20分钟,使蒲公英叶的含水量降至10%,制成蒲公英茶。制成后,可通过风吹除去碎叶,然后进行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