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1643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9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18276.5

申请日:

2013.04.08

公开号:

CN104100243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B 43/14申请公布日:201410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14申请日:20130408|||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14

主分类号:

E21B43/1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王端平; 杨勇; 牛栓文; 王建; 张进平; 刘维霞; 路智勇; 王瑞; 黄爱先; 吴义志; 庞丽丽; 张红; 胡罡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代理人:

崔晓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纵向各个小层的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这些层系重组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步骤2,在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指导下,将小层分类,划分为一类和二类储层,将渗流特征相近的一类和二类小层各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步骤3,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采用分采分注;以及步骤4,对新钻油井,根据储层物性、剩余油富集状态的差异性进行变密度射孔。该方法最大限度的减缓纵向层间干扰,方法思路清楚,应用简便,为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权利要求书

1.  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1,对纵向各个小层的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这些层系重组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
步骤2,在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指导下,将小层分类,划分为一类和二类储层,将渗流特征相近的一类和二类小层各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
步骤3,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采用分采分注;以及
步骤4,对新钻油井,根据储层物性、剩余油富集状态的差异性进行变密度射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研究储层物性、原油性质、条带宽度、水体大小、地层倾角等层系组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渗透率级差3、原油粘度级差2、条带宽度级差1.5、水体能量级差4的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进行层系重组时,变原来物性相近组合为物性相似组合的方式,根据储量分布、小层渗透率、小层吸水强度、采出程度的差异,按照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重组开发层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对局部区域进行分层采油、分层注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对于物性较差的层采用高孔密,对于物性较好的层采用低孔密,以减小层间渗流阻力差异,均衡产液剖面。

说明书

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大幅度提高水驱采收率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
背景技术
断块油藏是油区中重要的油藏类型,目前含水高(91.2%),新区投入少,储采失衡问题突出。如何大幅度提高老区采收率、保持剩余可采储量保有量的规模,成为断块油藏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断块油藏类型多样,多油层断块油藏具有纵向上含油井段长,含油小层多,且各小层层间物性差异大,层间非均质较强的地质特点,在长期合采过程中,因层间干扰,注水开发后,物性相对较好的中高渗层能量保持状况好,油井液量、含水较高。而物性相对差的中低渗层吸水状况差,能量保持水平较低,水驱动用程度低,形成纵向上间互的剩余油富集层段,高渗层平面上受储层平面非均质、开发井网完善程度等影响,高渗层剩余油在构造高部位、断层附近及夹角、井间滞留区相对富集,中低渗层采出程度低,剩余油整体富集。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方法最大限度的减缓层间干扰矛盾,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方法,采用一级细分层系重组、二级细分分采分注、三级细分变密度射孔的技术思路最大限度的减缓层间干扰。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纵向各个小层的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这些层系重组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步骤2,在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指导下,将小层分类,划分为一类和二类储层,将渗流特征相近的一类和二类小层各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步骤3,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采用分采分注;以及步骤4,对新钻油井,根据储层物性、剩余油富集状态的差异性进行变密度射孔。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2中,在研究储层物性、原油性质、条带宽度、水体大小、地层倾角等层系组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渗透率级差3、原油粘度级差2、条带宽度级差1.5、水体能量级差4的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
在步骤2中,在进行层系重组时,变原来物性相近组合为物性相似组合的方式,根据储量分布、小层渗透率、小层吸水强度、采出程度的差异,按照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重组开发层系。
在步骤3中,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对局部区域进行分层采油、分层注水。
在步骤4中,对于物性较差的层采用高孔密,对于物性较好的层采用低孔密,以减小层间渗流阻力差异,均衡产液剖面。
本发明中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采用三个层次的纵向细分,最大限度的减缓纵向层间干扰,方法思路清楚,应用简便,为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小层综合分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储量分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渗透率分布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吸水强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采出强度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分采分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孔密与产率关系的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首先对小层的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等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小层综合分类示意图,根据层系内含油小层储量、厚度、物性、条带宽度、含油饱和度等参数,开展小层的渗流特征综合评价,开展类似图2中的小层分类。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判断是否达到了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当达到了该界限时,流程进入到步骤103,当不能达到该界限时,流程进入到步骤104。在一实施例中,在研究储层物性、原油性质、条带宽度、水体大小、地层倾角等层系组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渗透率级差3、原油粘度级差2、条带宽度级差1.5、水体能量级差4的层系政策界限。
在步骤103,根据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重新组合各个小层,将渗流特征相似的小层重新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也就是说,在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指导下,将小层分类,划分为一类和二类储层,将渗流特征相近的一类和二类小层各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本步骤是进行一级细分是层系重组,变原来物性相近组合为物性相似组合的方式,初步减缓纵向层间干扰问题。图3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储量分布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渗透率分布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吸水强度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采出强度的示意图,根据储量分布、小层渗透率、小层吸水强度、采出程度的差异,按照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重组开发层系。流程进入到步骤105。
在步骤104,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采用分采分注。也就是说,对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局部区域采用分层采油、分层注水的方式,进一步减缓层间干扰的问题。本步骤是进行二级细分是分采分注,利用采油工艺解决平面局部区域内部层间干扰突出问题。图7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分采分注的示意图,该井组的区域纵向上渗透率级差较大,不满足技术界限,分采分注。流程进入到步骤105。
在步骤105,对新钻油井,根据储层物性、剩余油富集状态等的差异性进行变密度射孔,对于物性较差的层采用高孔密,提高油层打开程度,对于物性较好的层采用低孔密,改善层间及层内差异,实现各小层最大限度的有效动用。本步骤是进行三级细分是变密度射孔,新钻井按照物性差异,改变射孔密度,减小层间渗流阻力差异,均衡产液剖面,解决井点层间干扰问题。通过这三个级别细分的方式,实现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的层间干扰,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孔密与产率关系的曲线示意图,根据孔密与产率关系曲线,制定不同小层的射孔孔密。
该方法在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永安油田永3-1断块沙二7-9层系获得应用,划分为了沙二7-9一类层和二类层两套开发层系,一类层完钻新油井2口,二类层完钻新油井5口、新水井3口;分层采油井4口,分层注水井5口;采用变密度射孔11口,平均单井日液19.7t(同层老井日液11.5t)。沙二7-9层系比方法应用前日油能力增加30.1吨,含水下降6.9%,累增油4.08万吨,采收率由35.4%提高到47.9%。

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24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0243A21申请号201310118276522申请日20130408E21B43/14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72发明人王端平杨勇牛栓文王建张进平刘维霞路智勇王瑞黄爱先吴义志庞丽丽张红胡罡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代理人崔晓艳54发明名称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该方。

2、法包括步骤1,对纵向各个小层的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这些层系重组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步骤2,在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指导下,将小层分类,划分为一类和二类储层,将渗流特征相近的一类和二类小层各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步骤3,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采用分采分注;以及步骤4,对新钻油井,根据储层物性、剩余油富集状态的差异性进行变密度射孔。该方法最大限度的减缓纵向层间干扰,方法思路清楚,应用简便,为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

3、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0243ACN104100243A1/1页21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纵向各个小层的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这些层系重组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步骤2,在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指导下,将小层分类,划分为一类和二类储层,将渗流特征相近的一类和二类小层各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步骤3,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采用分采分注;以及步骤4,对新钻油井,根据储层物性、剩余油富集状态的差异性进行变密度射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

4、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研究储层物性、原油性质、条带宽度、水体大小、地层倾角等层系组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渗透率级差3、原油粘度级差2、条带宽度级差15、水体能量级差4的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进行层系重组时,变原来物性相近组合为物性相似组合的方式,根据储量分布、小层渗透率、小层吸水强度、采出程度的差异,按照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重组开发层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5、3中,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对局部区域进行分层采油、分层注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对于物性较差的层采用高孔密,对于物性较好的层采用低孔密,以减小层间渗流阻力差异,均衡产液剖面。权利要求书CN104100243A1/3页3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大幅度提高水驱采收率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背景技术0002断块油藏是油区中重要的油藏类型,目前含水高(912),新区投入少,储采失衡问题。

6、突出。如何大幅度提高老区采收率、保持剩余可采储量保有量的规模,成为断块油藏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断块油藏类型多样,多油层断块油藏具有纵向上含油井段长,含油小层多,且各小层层间物性差异大,层间非均质较强的地质特点,在长期合采过程中,因层间干扰,注水开发后,物性相对较好的中高渗层能量保持状况好,油井液量、含水较高。而物性相对差的中低渗层吸水状况差,能量保持水平较低,水驱动用程度低,形成纵向上间互的剩余油富集层段,高渗层平面上受储层平面非均质、开发井网完善程度等影响,高渗层剩余油在构造高部位、断层附近及夹角、井间滞留区相对富集,中低渗层采出程度低,剩余油整体富集。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方法最大限度的。

7、减缓层间干扰矛盾,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方法,采用一级细分层系重组、二级细分分采分注、三级细分变密度射孔的技术思路最大限度的减缓层间干扰。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纵向各个小层的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这些层系重组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步骤2,在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指导下,将小层分类,划分为一类。

8、和二类储层,将渗流特征相近的一类和二类小层各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步骤3,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采用分采分注;以及步骤4,对新钻油井,根据储层物性、剩余油富集状态的差异性进行变密度射孔。0005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在步骤2中,在研究储层物性、原油性质、条带宽度、水体大小、地层倾角等层系组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渗透率级差3、原油粘度级差2、条带宽度级差15、水体能量级差4的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0006在步骤2中,在进行层系重组时,变原来物性相近组合为物性相似组合的方式,根据储量分布、小层渗透率、小层吸水强度、采出程度的差异,按照该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

9、重组开发层系。0007在步骤3中,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对局部区域进行分层采说明书CN104100243A2/3页4油、分层注水。0008在步骤4中,对于物性较差的层采用高孔密,对于物性较好的层采用低孔密,以减小层间渗流阻力差异,均衡产液剖面。0009本发明中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采用三个层次的纵向细分,最大限度的减缓纵向层间干扰,方法思路清楚,应用简便,为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小层综。

10、合分类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储量分布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渗透率分布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吸水强度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采出强度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分采分注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孔密与产率关系的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0012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油藏层间干扰的三级细分方法的流程图。0013在步骤101,首先对小层的。

11、面积、储量、条带宽窄、物性、能量、剩余油饱和度等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出小层综合评价结果。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小层综合分类示意图,根据层系内含油小层储量、厚度、物性、条带宽度、含油饱和度等参数,开展小层的渗流特征综合评价,开展类似图2中的小层分类。流程进入到步骤102。0014在步骤102,判断是否达到了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当达到了该界限时,流程进入到步骤103,当不能达到该界限时,流程进入到步骤104。在一实施例中,在研究储层物性、原油性质、条带宽度、水体大小、地层倾角等层系组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渗透率级差3、原油粘度级差2、条带宽度级差15、水体能量级差4的层系政策界限。0。

12、015在步骤103,根据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重新组合各个小层,将渗流特征相似的小层重新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也就是说,在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指导下,将小层分类,划分为一类和二类储层,将渗流特征相近的一类和二类小层各组合成一套开发层系。本步骤是进行一级细分是层系重组,变原来物性相近组合为物性相似组合的方式,初步减缓纵向层间干扰问题。图3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储量分布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渗透率分布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吸水强度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79层系小层采出强度的示意图,根据储量分布、小层渗透率、小层。

13、吸水强度、采出程度的差异,按照层系重说明书CN104100243A3/3页5组的技术政策界限,重组开发层系。流程进入到步骤105。0016在步骤104,对局部区域仍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状况,采用分采分注。也就是说,对不满足技术政策界限的局部区域采用分层采油、分层注水的方式,进一步减缓层间干扰的问题。本步骤是进行二级细分是分采分注,利用采油工艺解决平面局部区域内部层间干扰突出问题。图7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分采分注的示意图,该井组的区域纵向上渗透率级差较大,不满足技术界限,分采分注。流程进入到步骤105。0017在步骤105,对新钻油井,根据储层物性、剩余油富集状态等的差异性进行变密度射孔,对。

14、于物性较差的层采用高孔密,提高油层打开程度,对于物性较好的层采用低孔密,改善层间及层内差异,实现各小层最大限度的有效动用。本步骤是进行三级细分是变密度射孔,新钻井按照物性差异,改变射孔密度,减小层间渗流阻力差异,均衡产液剖面,解决井点层间干扰问题。通过这三个级别细分的方式,实现减缓特高含水期多油层断块的层间干扰,改善开发效果的目的。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孔密与产率关系的曲线示意图,根据孔密与产率关系曲线,制定不同小层的射孔孔密。0018该方法在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永安油田永31断块沙二79层系获得应用,划分为了沙二79一类层和二类层两套开发层系,一类层完钻新油井2口,二类层完钻新油井5口、新水井3口;分层采油井4口,分层注水井5口;采用变密度射孔11口,平均单井日液197T(同层老井日液115T)。沙二79层系比方法应用前日油能力增加301吨,含水下降69,累增油408万吨,采收率由354提高到479。说明书CN104100243A1/4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0243A2/4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00243A3/4页8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00243A4/4页9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0024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