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黄瓜在蔬菜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国内许多地区,黄瓜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支柱产业,是增长速度最快行业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目前的黄瓜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目前黄瓜春季生产中往往由于早春前期气温低、后期高而导致黄瓜产量低、品质差、病害重、商品瓜畸形率高等,影响了经济效益。因此培育出适应春露地栽培生态条件下的黄瓜新品种,已成为有关领域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适合春露地栽培生态条件下的黄瓜品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瓜新品种地选育方法,其包括亲本选择、杂种配制和杂种制种过程,通过系统选育方法选育出黄瓜自交系9001和8705,以9001为母本,8705为父本,配制杂交种东都1号,杂种制种过程包括播种、定植、诱雌处理、授粉和采收种子。
母本自交系9001是从日本少刺型黄瓜品种“秀绿节成1号”中选择生长势强、果色亮绿、口感甜、耐低温的变异单株作为母本,以华南型黄瓜品种“长绿1号”为父本进行合成杂交,对后代进行连续6代自交分离,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出的自交系。
父本自交系8705是从华北型黄瓜品种“津春4号”中选择耐高温、高产、抗病变异单株,进行连续6代选择,选育出的自交系。
杂种配制:首先选择母本、父本配制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从中选择出特殊配合高的组合9001×8705进行品比试验及区域试验。
杂种制种过程:露地制种时父本幼苗于4月上旬播种,母本幼苗于4月中旬播种,父母本播种间隔时间为10天;父、母本分别定植,制种密度为父本株距18~20cm,母本株距20~25cm,父母本数量比例为1∶3;在父、母本幼苗两叶一心和四叶一心时分别进行诱雌处理,用50~100mg/kg乙烯利均匀喷施于叶面,喷至叶面开始滴水时为止;要选择第2~4节雌花开放时进行授粉,要求授粉前一天下午选取第二天开放的雌花和雄花分别用纸袋套住,进行父母本隔离;第二天授粉之前把母本上未授粉的瓜和全部雄花清除掉,待上午露水干后取父本雄花,将其花药均匀涂抹于母本雌花柱头,授粉后,授粉的雌花要做标记,为提高结实率,一朵雄花只授一个雌瓜,每株授2~3个瓜;待种瓜表皮变黄时进行采收,放置在阴凉处后熟3~7天,然后切开取出瓜瓤和种子放入非金属容器中发酵,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时间为24~48时;发酵后,充分搅拌,待种子全部分离后,取出沉入底部的种子,进行漂洗,之后放入晾晒网上晾晒使其自然干燥。
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方法,选育出的黄瓜命名为“东都1号”,该品种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3.0~4.0节,雌花间隔节位3.0~5.0节;瓜条长直棒形,长28~30cm,瓜把长3.0cm,小于瓜长的1/7;横径3.0cm,心腔1.4cm,小于横径的1/2;单瓜重150~200g,畸形瓜率8%;皮色深绿,白刺,刺瘤适中,瓜条顺直匀称,外形美观,质脆肉厚,鲜嫩可口,口感好;抗霜霉病、角斑病、病毒病、疫病和枯萎病、耐白粉病。适应性强,在春露地栽培条件下,前期植株耐低温,后期成株耐高温,以春露地栽培为主,早春保护地也可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1、亲本选择:母本为自交系9001,是从日本少刺型黄瓜品种“秀绿节成1号”中选择生长势强、果色亮绿、口感甜、耐低温的变异单株作为母本,以华南型黄瓜品种“长绿1号”为父本进行合成杂交,对后代进行连续6代自交分离,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出的自交系,该自交系生长势强,刺瘤明显,瓜条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父本为自交系8705,是从华北型黄瓜品种“津春4号”中选择耐高温、高产、抗病变异单株,进行连续6代选择,选育出的自交系,该自交系以主蔓结瓜为主,刺少,刺瘤不显著,节成性好,瓜条顺直,瓜色亮绿瓜条顺直。
2、杂种配制:首先选择母本、父本配制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从中选择出特殊配合高的组合9001×8705进行品比试验及区域试验。经试验表明,该组合前期产量较对照津春5号增产37.31%,总产量较对照津春5号增产17.51%。
3、东都1号的特征待性: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3.0~4.0节,雌花间隔节位3.0~5.0节;瓜条长直棒形,长28~30cm,瓜把长3.0cm,小于瓜长的1/7;横径3.0cm,心腔1.4cm,小于横径的1/2;单瓜重150~200g,畸形瓜率8%;皮色深绿,白刺,刺瘤适中,瓜条顺直匀称,外形美观,质脆肉厚,鲜嫩可口,口感好;抗霜霉病、角斑病、病毒病、疫病和枯萎病、耐白粉病。适应性强,在春露地栽培条件下,前期植株耐低温,后期成株耐高温,以春露地栽培为主,早春保护地也可栽培。
4、杂种制种过程:
播种期:露地制种时父本幼苗于4月上旬播种,母本幼苗于4月中旬播种,父母本播种间隔时间为10天;
制种密度:父、母本分别定植,父本株距18~20cm,母本株距20~25cm,父母本数量比例为1∶3;
诱雌处理:在父、母本幼苗两叶一心和四叶一心时分别进行诱雌处理,用50~100mg/kg乙烯利均匀喷施于叶面,喷至叶面开始滴水时为止;
授粉:要选择第2~4节雌花开放时进行授粉,要求授粉前一天下午选取第二天开放的雌花和雄花分别用纸袋套住,进行父母本隔离;第二天授粉之前把母本上未授粉的瓜和全部雄花清除掉,待上午露水干后取父本雄花,将其花药均匀涂抹于母本雌花柱头,授粉后,授粉的雌花要做标记;为提高结实率,一朵雄花只授一个雌瓜,每株授2~3个瓜;
采收种子:待种瓜表皮变黄时进行采收,放置在阴凉处后熟3~7天,然后切开取出瓜瓤和种子放入非金属容器中发酵,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时间为24~48时;发酵后,充分搅拌,待种子全部分离后,取出沉入底部的种子,进行漂洗,之后放入晾晒网上晾晒使其自然干燥。
5、栽培技术:早春保护地于2月上中旬播种,春露地于3月中下旬播种。采用50~55℃温水浸种,25~30℃保温催芽,10×8cm的塑料营养钵育苗。施足基肥,每667m2施有机肥5000~8000kg,磷酸二铵50kg,销酸钾30kg。起垄栽培。定植行距60cm,株距25cm,双行种植,覆盖地膜。根瓜采收前尽量少浇或不浇水,以利养根壮苗,防止化瓜。结瓜期适时追肥,隔水一肥。保证充足稳定的水分供应可有效防止畸形瓜的出现。还可适当喷施叶面肥。黄瓜开始伸蔓时,应及时绑(吊)蔓。商品瓜要适时采摘,以防坠秧。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从三叶一心开始防治结合。防治霜霉病可用乙磷铝锰锌或杜邦克露,防治角斑病病可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防治白粉病可用多硫悬浮剂或百菌清,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可用高效氯氰菊酯、特灭蚜虱或用黄板诱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