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163327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5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69458.8

申请日:

2012.07.30

公开号:

CN102796599A

公开日:

2012.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10M 169/0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涂晶 涂莹 涂登源变更后:涂晶 涂莹 涂登源 鹿毅|||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0M 169/04申请日:20120730|||公开

IPC分类号:

C10M169/04; C10M105/42; C10N40/12(2006.01)N; C10N30/12(2006.01)N; C10N30/06(2006.01)N; C10N30/10(2006.01)N; C10N30/18(2006.01)N; C10N20/02(2006.01)N

主分类号:

C10M169/04

申请人:

新疆福克油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涂晶; 涂莹; 涂登源

地址: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乌昌路56号福克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代理人:

欧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酯A由二乙二醇50-54份与己二酸50-54份混合、或丙三醇25-27份与己二酸16.7-18份混合;酯B由二乙二醇56-58份与月桂酸28-29份混合、或丙三醇56-58份与月桂酸18.7-19.3份混合;酯C由二乙二醇50-55份与邻苯二甲酸50-55份混合、或丙三醇25-27.5份与邻苯二甲酸16.7-18.3份混合;再将酯A与酯B混合;酯A与酯C混合;酯B与酯C混合,经制备得基础油;取52-86份基础油,加入14-48份复配料,经制备得成品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以重量份数配制,分基础油与组合油的制备步骤:步骤1基础油的配制:酯A:将二乙二醇50-54份与己二酸50-54份混合、或丙三醇25-27份与己二酸16.7-18份混合,待制备;酯B:将二乙二醇56-58份与月桂酸28-29份混合、或丙三醇56-58份与月桂酸18.7-19.3份混合,待制备;酯C:将二乙二醇50-55份和邻苯二甲酸50-55份混合、或丙三醇25-27.5份和邻苯二甲酸16.7-18.3份混合,待制备;混合酯A和酯B:将44-46份酯A与40-41份酯B混合,待制备;混合酯A和酯C:将42-44份酯A与41-43份酯C混合,待制备;混合酯B和酯C:将43-46份酯B与40-43份酯C混合,待制备;制备:将酯A、酯B、酯C、混合酯A和酯B、混合酯A和酯C、混合酯B和酯C,分别置于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维持温度在75-85℃,反应时间3-5h,混合均匀得基础油;步骤2汽轮机油的制备:基础油:由50-54份酯A,或56-58份酯B,或50-55份酯C,或44-46份混合酯A和40-41份混合酯B,或42-44份混合酯A和41-43份混合酯C,或43-46份混合酯B和 40-43份混合酯C组成;复配料:由1.2-1.9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1.0-1.8份硫代磷酸苯酯、0.5-1.5份2,6异丙醇胺、0.3-1.5份环烷酸锌、0.3-1.3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0.1-0.4份YM高效金属减活剂、0.01-0.02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0.08-0.25份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或1.0-1.8份苯三唑脂肪酸胺盐、或28-43份矿物油、或7-8份聚异丁烯组成;制备:取52-86份基础油,或酯A、或酯B,或酯C,或混合酯A和混合酯B,或混合酯A和混合酯C、或混合酯B和酯C,置于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维持釜温在50-60℃,连续搅拌2-3h;依次加入14-48份复配料,即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硫代磷酸苯酯、异丙醇胺、环烷酸锌、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YM高效金属减活剂、聚氧丙烯丙三醇醚、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或苯三唑脂肪酸胺盐、或矿物油、或聚异丁烯,维持釜温在60-80℃,连续搅拌2-4小时,至混合物全部溶解,得成品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说明书

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润滑油,尤其适用于汽轮机系统的润滑油,该产品具有
良好的抗腐防锈、抗磨耐磨性能和抗乳化、抗氧化安定性能和长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汽轮机种类较多,汽轮机油是各类汽轮机的润滑剂。近年来,随着国民经
济的发展,特别是电力工业的发展,对汽轮机油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对汽轮机
油的质量要求更高,汽轮机油的品种也需要不断增加。

检索文献披露:[1]专利CN02141795公开了一种长寿命汽轮机油润滑油组
合物,其中包含:以硫含量0.3wt%以上,饱和烃含量低于90wt%为特征的基础
油,其含量为90-99wt%;作为屏蔽酚型抗氧剂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
0.1-0.25wt%;作为过氧化物分解剂的亚磷酸酯,0.1-0.2wt%;作为金属钝化剂
的苯三唑的衍生物,0.01-0.05wt%;作为中性防锈剂的十二烯基丁二酸酯,
0.01-0.05wt%;组合而成的润滑油组合物。[2]专利CN99121597公开了一种具
有优异的高温氧化稳定性的汽轮机油,其中包含烷基化二苯胺和/或苯基萘胺,
和硫化烯烃和/或硫化脂肪酸和/或无灰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或二硫化四烷基
秋兰姆,剩余物中含有以很低的硫含量(<0.03%重量)和高饱和物含量(>90%体积)
为特征的基础油,和任选的中性防锈剂,该润滑剂显示出优越的氧化稳定性,
并为汽轮机油和生锈及氧化油的使用提供了充分的腐蚀保护作用和控制淤渣作
用。[3]专利CN200810224435公开了一种抗氨汽轮机油组合物,其组分及含量
按重量百分比为屏蔽酚型抗氧剂、烷基二苯胺抗氧剂或二者复配混合物抗氧剂
为0.1-2.0%、非酸性防锈剂为0.01-2.0%、金属钝化剂为0.01-1%、抗泡剂为
0.001-0.01%、余量为基础油,基础油为II类加氢基础油,按重量硫含量小于
或等于0.03%,饱和度大于或等于90%,抗氧剂为屏蔽酚型抗氧剂和烷基二苯胺
复配,按重量比例为1:0.1-10;该发明的特点是:具有优异的润滑性、氧化安
定性,良好的分水性能、空气释放性,极强的防腐蚀性,能对氨气和合成气保
持中性,具有极小的油泥生成趋势,可减少停机时间,降低操作和维护成本。

目前,我国的齿轮机油仍以矿物油为主,而矿物油具有使用工作寿命短,
易发生着火和爆炸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大,换油和故障频繁,严重
影响生产效率等缺点。合成润滑油具有预定的化学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它
相对于矿物油具有诸多优越性,能满足矿物油和天然油脂所不能满足的苛刻工
况条件下的特殊使用要求;酯类润滑油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并且无
毒无害,可用于环境敏感的区域的设备润滑及食品、药品工业机械,也可满足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现代军事领域、航天航空领域、精密机械加工领域、大型
重型机械装备领域等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建设的苛刻润滑需要,降低对于进口
产品的依赖程度,具有重大的国防安全意义。

本发明的多元醇和有机酸选择和组合,设计并合成具有倾点低、良好的粘
温性能、抗磨耐磨、抗抗乳化性、极好的消泡性、不腐蚀金属、防锈性能及油
水分离性好,无毒且可以生物降解的性能优良的润滑油产品,较适用于汽轮机
设备;同时,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以及军事装备业发展,解决润滑材料方面的
关键技术问题,彰显技术进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在于:所获得的合成酯类润滑油,具有抗乳化性能、抗氧化安
定、积碳倾向性小、抗腐蚀、抗锈、油水分离性能优异、极好的消泡性和优异
的粘温性能等优点,主要用于汽轮系统机械设备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原料以重
量份数配制,分基础油与成品油的制备步骤:

步骤1基础油的配制:

酯A:将二乙二醇50-54份与己二酸50-54份混合、或丙三醇25-27份与己
二酸16.7-18份混合,待制备;

酯B:将二乙二醇56-58份与月桂酸28-29份混合、或丙三醇56-58份与月
桂酸18.7-19.3份混合,待制备;

酯C:将二乙二醇50-55份和邻苯二甲酸50-55份混合、或丙三醇25-27.5
份和邻苯二甲酸16.7-18.3份混合,待制备;

混合酯A和酯B:将44-46份酯A与40-41份酯B混合,待制备;

混合酯A和酯C:将42-44份酯A与41-43份酯C混合,待制备;

混合酯B和酯C:将43-46份酯B与40-43份酯C混合,待制备;

经制备:将酯A、酯B、酯C、混合酯A和酯B、混合酯A和酯C、混合酯B
和酯C,分别置于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维持温度在75-85℃,反应
时间3-5h,混合均匀得基础油;

步骤2成品油的制备:

基础油:由50-54份酯A,或56-58份酯B,或50-55份酯C,或44-46份
混合酯A和40-41份混合酯B,或42-44份混合酯A和41-43份混合酯C,或43-46
份混合酯B和40-43份混合酯C组成;

复配料:由1.2-1.9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1.0-1.8份硫代磷酸苯酯、
0.5-1.5份2,6异丙醇胺、0.3-1.5份环烷酸锌、0.3-1.3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
盐、0.1-0.4份YM高效金属减活剂、0.01-0.02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0.08-0.25
份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或1.0-1.8份苯三唑脂肪酸胺盐、或28-43份矿物
油、或7-8份聚异丁烯组成;

经制备:取52-86份基础油,或酯A、或酯B,或酯C,或混合酯A和混合
酯B,或混合酯A和混合酯C、或混合酯B和酯C,置于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
釜中反应,维持釜温在50-60℃,连续搅拌2-3h;依次加入14-48份复配料,
即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硫代磷酸苯酯、异丙醇胺、环烷酸锌、硫磷化聚异
丁烯钡盐、YM高效金属减活剂、聚氧丙烯丙三醇醚、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
或苯三唑脂肪酸胺盐、或矿物油、或聚异丁烯,维持釜温在60-80℃,连续搅拌
2-4小时,至混合物全部溶解,得汽轮机成品油。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是:将含硫的极压抗磨剂、抗磨剂、抗乳化剂、金属减
活剂、清净剂、防锈剂、消泡剂和抗氧剂,以及酯类合成油为基础油所得的汽
轮机油组合;改善国产汽轮机油在汽轮机设备系统的抗腐防锈、抗磨耐磨性能、
抗乳化性、抗氧化安定性、降低积碳等性能上不能够满足高端压缩机设备的使
用要求,通过自主研发替代部分进口品牌(如Shell、Mobil等)的合成酯类汽
轮机润滑油。

本发明的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基础油,该基础油化学分子式为:

己二酸        月桂酸        领苯二甲酸


二乙二醇                        丙三醇


本发明提出的合成型酯类汽轮机油,可代替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汽轮机油,
极大提高汽轮机设备的优良的粘温性能、适宜的闪点、抗氧化且安定性作用好、
积碳倾向性极低、抗锈蚀腐蚀性能、抗乳化性能、抗泡性能、极好的油水分离
性,且具有可生物降解和很长的使用寿命特点,无毒不会造成污染符合绿色环
保的要求;同时,酯类合成型的基础油适用于各种润滑油基础油的调和,用其
为基础合成的汽轮机油均满足矿物油型汽轮机油国家标准GB11120-89的规格要
求,彰显技术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52.6份混合酯A和42.41份矿物油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
反应,维持釜温在60℃,连续搅拌2小时;依次将1.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
氧钼、1.2份硫代磷酸苯酯、1份异丙醇胺、0.5份环烷酸锌、0.4份硫磷化聚
异丁烯钡盐、0.3份YM高效金属减活剂、0.01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0.08份
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入到调和釜内,维持釜温在75℃,连续搅拌2小时,
至混合物全部溶解,呈均匀状,得成品汽轮机油。

实施例2

将57.3份混合酯B,8份聚异丁烯和28.49份矿物油,加入到带搅拌器的
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维持釜温在55℃,连续搅拌2小时;依次将1份苯三
唑脂肪酸胺盐、1.5份硫代磷酸苯酯、1.3份异丙醇胺、1.5份环烷酸锌、0.5
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0.29份YM高效金属减活剂、0.02份聚氧丙烯丙三醇
醚、0.1份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内,维持釜温在79℃,连续
搅拌2小时,至混合物全部溶解,呈均匀状,得成品汽轮机油。

实施例3

将54.3份混合酯C和41.9份矿物油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
反应,维持釜温在50℃,连续搅拌2小时;依次将1份苯三唑脂肪酸胺盐、1
份硫代磷酸苯酯、0.5份异丙醇胺、0.5份环烷酸锌、0.3份硫磷化聚异丁烯
钡盐、0.35份YM高效金属减活剂、0.01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0.14份聚环
氧乙烷-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内,维持釜温在80℃,连续搅拌2小时,至
混合物全部溶解,呈均匀状,得成品汽轮机油。

实施例4

将45.59份混合酯A,8份聚异丁烯和40.2份混合酯B加入到带搅拌器的
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维持釜温在50℃,连续搅拌2小时;依次将1.8份苯
三唑脂肪酸胺盐、1.8份硫代磷酸苯酯、0.8份2,6异丙醇胺、0.5份环烷酸
锌、1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0.01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0.2份YM高效金
属减活剂、0.1份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内,维持釜温在75℃,
连续搅拌2小时,至混合物全部溶解,呈均匀状,得成品汽轮机油。

实施例5

将43.7份混合酯A,8份聚异丁烯和42份混合酯C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
锈钢调和釜中反应,维持釜温在55℃,连续搅拌2小时;依次将1.9份二烷
基二硫代磷酸氧钼、1.8份硫代磷酸苯酯、0.5份异丙醇胺、0.01份聚氧丙烯
丙三醇醚、0.6份环烷酸锌、1.2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0.1份YM高效金属
减活剂、0.19份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内,维持釜温在80℃,
连续搅拌2小时,至混合物全部溶解,呈均匀状,得成品汽轮机油。

实施例6

将45.1份混合酯B,8份聚异丁烯和40.14份混合酯C加入到带搅拌器的
不锈钢调和釜内,维持釜温在60℃,连续搅拌2小时;依次将1.5份苯三唑
脂肪酸胺盐、1.5份硫代磷酸苯酯、1.5份异丙醇胺、0.01份聚氧丙烯丙三醇
醚、0.5份环烷酸锌、1.3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0.2份YM高效金属减活剂、
0.25份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内,维持釜温在75℃,连续搅拌
2小时,至混合物全部溶解,呈均匀状,得成品汽轮机油。

本发明的酯类合成型基础油调和的汽轮机润滑油,经测试结果列于下表。



由上表数据得知:该齿轮油其抗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
极大的提高。

本方法选用的原料:二乙二醇、丙三醇和有机酸由江苏省海安县石油化工
厂提供;矿物油,由独山子石化公司提供;抗磨剂、苯三唑脂肪酸胺盐(T406)、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由兰州路博润有限公司提供;极压抗磨剂、硫代磷酸
苯酯(T309),由锦州惠发天合化学有限公司提供;抗氧剂为异丙醇胺,由青
岛聚龙化工有限公司提供;防锈剂为环烷酸锌(T704),由南京隆鹏化工有限
公司提供;清净剂为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T108),由抚顺石化公司(石化五
厂)提供;金属减活剂为YM高效金属减活剂,由上海青原星化工科技有限公
司提供;抗乳化剂为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sp169),由济南新星化工有限公
司提供;粘度指数改进剂为聚异丁烯(T603),由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消泡剂为聚氧丙烯丙三醇醚,由兰州路博润有限公司提供。

本方法选用的不锈钢调和釜由无锡市政海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965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8 CN 102796599 A *CN102796599A* (21)申请号 201210269458.8 (22)申请日 2012.07.30 C10M 169/04(2006.01) C10M 105/42(2006.01) C10N 40/12(2006.01) C10N 30/12(2006.01) C10N 30/06(2006.01) C10N 30/10(2006.01) C10N 30/18(2006.01) C10N 20/02(2006.01) (71)申请人 新疆福克油品股份有限公司。

2、 地址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乌昌路 56 号福克大厦 (72)发明人 涂晶 涂莹 涂登源 (74)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 务所 ( 有限公司 ) 65107 代理人 欧咏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 法, 酯 A 由二乙二醇 50-54 份与己二酸 50-54 份 混合、 或丙三醇 25-27 份与己二酸 16.7-18 份混 合 ; 酯 B 由二乙二醇 56-58 份与月桂酸 28-29 份 混合、 或丙三醇 56-58 份与月桂酸 18.7-19.3 份 混合 。

3、; 酯 C 由二乙二醇 50-55 份与邻苯二甲酸 50-55份混合、 或丙三醇25-27.5份与邻苯二甲酸 16.7-18.3 份混合 ; 再将酯 A 与酯 B 混合 ; 酯 A 与 酯 C 混合 ; 酯 B 与酯 C 混合, 经制备得基础油 ; 取 52-86 份基础油, 加入 14-48 份复配料, 经制备得 成品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原料以重量份数配制, 分基础油与 组合油的制备。

4、步骤 : 步骤 1 基础油的配制 : 酯A : 将二乙二醇50-54份与己二酸50-54份混合、 或丙三醇25-27份与己二酸16.7-18 份混合, 待制备 ; 酯 B : 将二乙二醇 56-58 份与月桂酸 28-29 份混合、 或丙三醇 56-58 份与月桂酸 18.7-19.3 份混合, 待制备 ; 酯 C : 将二乙二醇 50-55 份和邻苯二甲酸 50-55 份混合、 或丙三醇 25-27.5 份和邻苯二 甲酸 16.7-18.3 份混合, 待制备 ; 混合酯 A 和酯 B : 将 44-46 份酯 A 与 40-41 份酯 B 混合, 待制备 ; 混合酯 A 和酯 C : 将 4。

5、2-44 份酯 A 与 41-43 份酯 C 混合, 待制备 ; 混合酯 B 和酯 C : 将 43-46 份酯 B 与 40-43 份酯 C 混合, 待制备 ; 制备 : 将酯 A、 酯 B、 酯 C、 混合酯 A 和酯 B、 混合酯 A 和酯 C、 混合酯 B 和酯 C, 分别置于带 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 维持温度在 75-85, 反应时间 3-5h, 混合均匀得基础油 ; 步骤 2 汽轮机油的制备 : 基础油 : 由50-54份酯A, 或56-58份酯B, 或50-55份酯C, 或44-46份混合酯A和40-41 份混合酯 B, 或 42-44 份混合酯 A 和 41-43 份混。

6、合酯 C, 或 43-46 份混合酯 B 和 40-43 份混 合酯 C 组成 ; 复配料 : 由 1.2-1.9 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1.0-1.8 份硫代磷酸苯酯、 0.5-1.5 份 2,6 异丙醇胺、 0.3-1.5 份环烷酸锌、 0.3-1.3 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0.1-0.4 份 YM 高效 金属减活剂、 0.01-0.02 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 0.08-0.25 份聚环氧乙烷 - 环氧丙烷醚, 或 1.0-1.8 份苯三唑脂肪酸胺盐、 或 28-43 份矿物油、 或 7-8 份聚异丁烯组成 ; 制备 : 取 52-86 份基础油, 或酯 A、 或酯 B, 或酯 C,。

7、 或混合酯 A 和混合酯 B, 或混合酯 A 和 混合酯 C、 或混合酯 B 和酯 C, 置于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 维持釜温在 50-60, 连续搅拌 2-3h ; 依次加入 14-48 份复配料, 即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硫代磷酸苯酯、 异丙 醇胺、 环烷酸锌、 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YM 高效金属减活剂、 聚氧丙烯丙三醇醚、 聚环氧乙 烷 - 环氧丙烷醚、 或苯三唑脂肪酸胺盐、 或矿物油、 或聚异丁烯, 维持釜温在 60-80, 连续 搅拌 2-4 小时 , 至混合物全部溶解, 得成品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选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权 。

8、利 要 求 书 CN 102796599 A 2 1/5 页 3 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润滑油, 尤其适用于汽轮机系统的润滑油, 该产品具有良好的 抗腐防锈、 抗磨耐磨性能和抗乳化、 抗氧化安定性能和长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0002 汽轮机种类较多, 汽轮机油是各类汽轮机的润滑剂。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 展, 特别是电力工业的发展, 对汽轮机油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对汽轮机油的质量要求更高, 汽轮机油的品种也需要不断增加。 0003 检索文献披露 : 1 专利 CN02141795 公开了一种长寿命汽轮机油润滑油组合 物, 其中包含 : 以硫含量。

9、 0.3wt% 以上, 饱和烃含量低于 90wt% 为特征的基础油, 其含量为 90-99wt% ; 作为屏蔽酚型抗氧剂的 2,6- 二叔丁基对甲酚, 0.1-0.25wt% ; 作为过氧化物分 解剂的亚磷酸酯, 0.1-0.2wt% ; 作为金属钝化剂的苯三唑的衍生物, 0.01-0.05wt% ; 作为 中性防锈剂的十二烯基丁二酸酯, 0.01-0.05wt% ; 组合而成的润滑油组合物。2 专利 CN99121597 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高温氧化稳定性的汽轮机油, 其中包含烷基化二苯胺 和 / 或苯基萘胺, 和硫化烯烃和 / 或硫化脂肪酸和 / 或无灰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 / 或二 硫化四。

10、烷基秋兰姆, 剩余物中含有以很低的硫含量 (90% 体积 ) 为特征的基础油, 和任选的中性防锈剂, 该润滑剂显示出优越的氧化稳定性, 并为 汽轮机油和生锈及氧化油的使用提供了充分的腐蚀保护作用和控制淤渣作用。3 专 利 CN200810224435 公开了一种抗氨汽轮机油组合物, 其组分及含量按重量百分比为屏蔽 酚型抗氧剂、 烷基二苯胺抗氧剂或二者复配混合物抗氧剂为 0.1-2.0%、 非酸性防锈剂为 0.01-2.0%、 金属钝化剂为 0.01-1%、 抗泡剂为 0.001-0.01%、 余量为基础油, 基础油为 II 类 加氢基础油, 按重量硫含量小于或等于 0.03%, 饱和度大于或等。

11、于 90%, 抗氧剂为屏蔽酚型 抗氧剂和烷基二苯胺复配, 按重量比例为 1:0.1-10 ; 该发明的特点是 : 具有优异的润滑性、 氧化安定性, 良好的分水性能、 空气释放性, 极强的防腐蚀性, 能对氨气和合成气保持中性, 具有极小的油泥生成趋势, 可减少停机时间, 降低操作和维护成本。 0004 目前, 我国的齿轮机油仍以矿物油为主, 而矿物油具有使用工作寿命短, 易发生着 火和爆炸安全事故, 环境污染严重, 能耗大, 换油和故障频繁, 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等缺点。 合 成润滑油具有预定的化学结构和物理、 化学性质, 它相对于矿物油具有诸多优越性, 能满足 矿物油和天然油脂所不能满足的苛刻工况。

12、条件下的特殊使用要求 ; 酯类润滑油本身就具有 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并且无毒无害, 可用于环境敏感的区域的设备润滑及食品、 药品工业 机械, 也可满足大型风力发电设备、 现代军事领域、 航天航空领域、 精密机械加工领域、 大型 重型机械装备领域等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建设的苛刻润滑需要, 降低对于进口产品的依赖 程度, 具有重大的国防安全意义。 0005 本发明的多元醇和有机酸选择和组合, 设计并合成具有倾点低、 良好的粘温性能、 抗磨耐磨、 抗抗乳化性、 极好的消泡性、 不腐蚀金属、 防锈性能及油水分离性好, 无毒且可以 生物降解的性能优良的润滑油产品, 较适用于汽轮机设备 ; 同时, 促进我国装。

13、备制造业以及 说 明 书 CN 102796599 A 3 2/5 页 4 军事装备业发展, 解决润滑材料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 彰显技术进步。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在于 : 所获得的合成酯类润滑油, 具有抗乳化性能、 抗氧化安定、 积碳 倾向性小、 抗腐蚀、 抗锈、 油水分离性能优异、 极好的消泡性和优异的粘温性能等优点, 主要 用于汽轮系统机械设备等。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制备方法, 原料以重量份数 配制, 分基础油与成品油的制备步骤 : 0008 步骤 1 基础油的配制 : 0009 酯 A : 将二乙二醇 50-54 份与己二酸 50-5。

14、4 份混合、 或丙三醇 25-27 份与己二酸 16.7-18 份混合, 待制备 ; 0010 酯 B : 将二乙二醇 56-58 份与月桂酸 28-29 份混合、 或丙三醇 56-58 份与月桂酸 18.7-19.3 份混合, 待制备 ; 0011 酯 C : 将二乙二醇 50-55 份和邻苯二甲酸 50-55 份混合、 或丙三醇 25-27.5 份和邻 苯二甲酸 16.7-18.3 份混合, 待制备 ; 0012 混合酯 A 和酯 B : 将 44-46 份酯 A 与 40-41 份酯 B 混合, 待制备 ; 0013 混合酯 A 和酯 C : 将 42-44 份酯 A 与 41-43 份。

15、酯 C 混合, 待制备 ; 0014 混合酯 B 和酯 C : 将 43-46 份酯 B 与 40-43 份酯 C 混合, 待制备 ; 0015 经制备 : 将酯 A、 酯 B、 酯 C、 混合酯 A 和酯 B、 混合酯 A 和酯 C、 混合酯 B 和酯 C, 分别 置于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 维持温度在 75-85, 反应时间 3-5h, 混合均匀得基 础油 ; 0016 步骤 2 成品油的制备 : 0017 基础油 : 由 50-54 份酯 A, 或 56-58 份酯 B, 或 50-55 份酯 C, 或 44-46 份混合酯 A 和 40-41 份混合酯 B, 或 42-44 份。

16、混合酯 A 和 41-43 份混合酯 C, 或 43-46 份混合酯 B 和 40-43 份混合酯 C 组成 ; 0018 复配料 : 由 1.2-1.9 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1.0-1.8 份硫代磷酸苯酯、 0.5-1.5 份 2,6 异丙醇胺、 0.3-1.5 份环烷酸锌、 0.3-1.3 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0.1-0.4 份 YM 高 效金属减活剂、 0.01-0.02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 0.08-0.25份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 或 1.0-1.8 份苯三唑脂肪酸胺盐、 或 28-43 份矿物油、 或 7-8 份聚异丁烯组成 ; 0019 经制备 : 取 52-86 份。

17、基础油, 或酯 A、 或酯 B, 或酯 C, 或混合酯 A 和混合酯 B, 或 混合酯 A 和混合酯 C、 或混合酯 B 和酯 C, 置于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 维持釜温 在 50-60, 连续搅拌 2-3h ; 依次加入 14-48 份复配料, 即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硫代磷 酸苯酯、 异丙醇胺、 环烷酸锌、 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YM 高效金属减活剂、 聚氧丙烯丙三醇 醚、 聚环氧乙烷 - 环氧丙烷醚、 或苯三唑脂肪酸胺盐、 或矿物油、 或聚异丁烯, 维持釜温在 60-80, 连续搅拌 2-4 小时 , 至混合物全部溶解, 得汽轮机成品油。 0020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是 : 将含。

18、硫的极压抗磨剂、 抗磨剂、 抗乳化剂、 金属减活剂、 清 净剂、 防锈剂、 消泡剂和抗氧剂, 以及酯类合成油为基础油所得的汽轮机油组合 ; 改善国产 汽轮机油在汽轮机设备系统的抗腐防锈、 抗磨耐磨性能、 抗乳化性、 抗氧化安定性、 降低积 碳等性能上不能够满足高端压缩机设备的使用要求, 通过自主研发替代部分进口品牌 (如 说 明 书 CN 102796599 A 4 3/5 页 5 Shell、 Mobil 等) 的合成酯类汽轮机润滑油。 0021 本发明的合成型汽轮机油的基础油, 该基础油化学分子式为 : 0022 己二酸 月桂酸 领苯二甲酸 0023 0024 二乙二醇 丙三醇 0025 。

19、0026 本发明提出的合成型酯类汽轮机油, 可代替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的汽轮机油, 极大 提高汽轮机设备的优良的粘温性能、 适宜的闪点、 抗氧化且安定性作用好、 积碳倾向性极 低、 抗锈蚀腐蚀性能、 抗乳化性能、 抗泡性能、 极好的油水分离性, 且具有可生物降解和很长 的使用寿命特点, 无毒不会造成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 同时, 酯类合成型的基础油适用 于各种润滑油基础油的调和, 用其为基础合成的汽轮机油均满足矿物油型汽轮机油国家标 准 GB11120-89 的规格要求, 彰显技术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8 实施例 1 0029 将 52.6。

20、 份混合酯 A 和 42.41 份矿物油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 维持釜温在 60, 连续搅拌 2 小时 ; 依次将 1.5 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1.2 份硫代磷酸 苯酯、 1 份异丙醇胺、 0.5 份环烷酸锌、 0.4 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0.3 份 YM 高效金属减活 剂、 0.01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 0.08份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入到调和釜内, 维持釜温在 75, 连续搅拌 2 小时, 至混合物全部溶解, 呈均匀状, 得成品汽轮机油。 0030 实施例 2 0031 将 57.3 份混合酯 B, 8 份聚异丁烯和 28.49 份矿物油, 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

21、 和釜中反应, 维持釜温在55, 连续搅拌2小时 ; 依次将1份苯三唑脂肪酸胺盐、 1.5份硫代 磷酸苯酯、 1.3 份异丙醇胺、 1.5 份环烷酸锌、 0.5 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0.29 份 YM 高效金 属减活剂、 0.02 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 0.1 份聚环氧乙烷 - 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内, 维 持釜温在 79, 连续搅拌 2 小时, 至混合物全部溶解, 呈均匀状, 得成品汽轮机油。 0032 实施例 3 0033 将 54.3 份混合酯 C 和 41.9 份矿物油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釜中反应, 维 持釜温在 50, 连续搅拌 2 小时 ; 依次将 1 份苯三唑脂肪酸胺。

22、盐、 1 份硫代磷酸苯酯、 0.5 份 异丙醇胺、 0.5 份环烷酸锌、 0.3 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0.35 份 YM 高效金属减活剂、 0.01 说 明 书 CN 102796599 A 5 4/5 页 6 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 0.14份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内, 维持釜温在80, 连续搅拌 2 小时, 至混合物全部溶解, 呈均匀状, 得成品汽轮机油。 0034 实施例 4 0035 将 45.59 份混合酯 A, 8 份聚异丁烯和 40.2 份混合酯 B 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 调和釜中反应, 维持釜温在50, 连续搅拌2小时 ; 依次将1.8份苯三唑脂肪酸胺盐、 1.。

23、8份 硫代磷酸苯酯、 0.8 份 2,6 异丙醇胺、 0.5 份环烷酸锌、 1 份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0.01 份聚 氧丙烯丙三醇醚、 0.2 份 YM 高效金属减活剂、 0.1 份聚环氧乙烷 - 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 内, 维持釜温在 75, 连续搅拌 2 小时, 至混合物全部溶解, 呈均匀状, 得成品汽轮机油。 0036 实施例 5 0037 将 43.7 份混合酯 A, 8 份聚异丁烯和 42 份混合酯 C 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调和 釜中反应, 维持釜温在55, 连续搅拌2小时 ; 依次将1.9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1.8份 硫代磷酸苯酯、 0.5 份异丙醇胺、 0.01 份聚。

24、氧丙烯丙三醇醚、 0.6 份环烷酸锌、 1.2 份硫磷化 聚异丁烯钡盐、 0.1 份 YM 高效金属减活剂、 0.19 份聚环氧乙烷 - 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 内, 维持釜温在 80, 连续搅拌 2 小时, 至混合物全部溶解, 呈均匀状, 得成品汽轮机油。 0038 实施例 6 0039 将 45.1 份混合酯 B, 8 份聚异丁烯和 40.14 份混合酯 C 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 调和釜内, 维持釜温在60, 连续搅拌2小时 ; 依次将1.5份苯三唑脂肪酸胺盐、 1.5份硫代 磷酸苯酯、 1.5 份异丙醇胺、 0.01 份聚氧丙烯丙三醇醚、 0.5 份环烷酸锌、 1.3 份硫磷化聚异 丁。

25、烯钡盐、 0.2 份 YM 高效金属减活剂、 0.25 份聚环氧乙烷 - 环氧丙烷醚加入到调和釜内, 维 持釜温在 75, 连续搅拌 2 小时, 至混合物全部溶解, 呈均匀状, 得成品汽轮机油。 0040 本发明的酯类合成型基础油调和的汽轮机润滑油, 经测试结果列于下表。 0041 0042 说 明 书 CN 102796599 A 6 5/5 页 7 0043 由上表数据得知 : 该齿轮油其抗氧化安定性、 抗乳化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有极大的 提高。 0044 本方法选用的原料 : 二乙二醇、 丙三醇和有机酸由江苏省海安县石油化工厂提供 ; 矿物油, 由独山子石化公司提供 ; 抗磨剂、 苯三唑脂肪。

26、酸胺盐 (T406) 、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 钼, 由兰州路博润有限公司提供 ; 极压抗磨剂、 硫代磷酸苯酯 (T309) , 由锦州惠发天合化 学有限公司提供 ; 抗氧剂为异丙醇胺, 由青岛聚龙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 防锈剂为环烷酸锌 (T704) , 由南京隆鹏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 清净剂为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T108) , 由抚顺石 化公司 (石化五厂) 提供 ; 金属减活剂为 YM 高效金属减活剂, 由上海青原星化工科技有限公 司提供 ; 抗乳化剂为聚环氧乙烷 - 环氧丙烷醚 (sp169), 由济南新星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 粘 度指数改进剂为聚异丁烯 (T603) , 由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 消泡剂为聚氧丙烯 丙三醇醚, 由兰州路博润有限公司提供。 0045 本方法选用的不锈钢调和釜由无锡市政海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提供。 说 明 书 CN 102796599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