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莪妇康颗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提取及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丹莪妇康颗粒的提取与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煎膏剂是一种药材加水煎煮,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现市售丹莪妇康煎膏成品标准收载于《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妇科分册,由紫丹参、莪术、竹叶柴胡、三七、赤芍、当归、三棱、香附、延胡索、甘草等组成,根据彝族民间验方组方,用于治疗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症瘕积聚,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的作用。但由于煎膏剂含大量糖或蜂蜜,不适合忌糖患者的使用,同时产品易被微生物污染,贮存期较短。具有使用时分剂量不准,起效较慢,服用体积较大等缺点。
颗粒剂使用方便,避免了煎膏剂易污染,被动服用大量糖类物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丹莪妇康颗粒剂的提取与制备方法,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丹莪妇康制剂的应用,方便患者使用。
本发明旨在实现一种丹莪妇康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紫丹参450g、莪术250g、竹叶柴胡250g三七150g、 赤芍250g、当归250g三棱175g、 香附150g、延胡索175g、甘草100g,使用提取,与适当辅料配合制成。
优选的,本发明可以这样实现:
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填充剂、矫味剂适量,制粒,干燥,制成颗粒。
优选的,本发明可以这样实现:
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依次加水10倍量、10倍量,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填充剂、矫味剂适量,制粒,干燥,制成颗粒。
优选的,本发明可以这样实现:
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填充剂、矫味剂适量,制粒,干燥,制成颗粒。
优选的,本发明的减压干燥温度为:在温度60~90℃,真空度为0.07~0.09Mpa。
优选的,本发明的填充剂选自糊精、蔗糖、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的,本发明的矫味剂选自蔗糖、柠檬酸,阿斯巴甜、甜菊甙、果糖、维生素C、蛋白糖、玫瑰香精、菠萝香精、杏仁香精、木糖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8、权力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丹莪妇康颗粒,其特征在于
优选的,本发明可以这样实现:
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药材8倍量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条件下1.30的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50℃条件下相对密度1.30的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优选的,本发明可以这样实现:
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药材8倍量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条件下1.30的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50℃条件下相对密度1.30的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80~120目的细粉,加入干膏粉重量2倍量的糊精,用80~85%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本发明的使用效果:
丹莪妇康制剂治疗严重性痛经临床观察
丹莪妇康制剂功能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治疗痛经疗效较好。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痛经诊断标准。临床主症为:
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
②拒按或喜温喜按,得热痛减:
③经行后期,量少,色暗有块,经行不畅。寒凝血瘀兼有畏冷身痛,有受寒史,或平素恶寒,四肢不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自或自腻,脉沉紧或沉涩等。
凡具备主症一项以上,兼症两项以上,苔脉两项以上者,均可作为观察病例。
病例排除标准
①合并子宫肌瘤,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②精神病患者;③对该药过敏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及安全判断者。
治疗方法
丹莪妇康颗粒组:口服丹莪妇康颗粒,每次1~2包(5~10g),冲服,生姜两片为引。
对照组:口服丹莪妇康煎膏,每次10-15g,每天2次,自月经前10-15天开始,连服10-15天为一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
痛经的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采用病证结合方法记分;痛经轻重分级标准:重度:14分以上;中度:8~13分;轻度:8分以下。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制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积分为0,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治疗积分比治疗前积分降低2/3以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减轻,治疗积分比治疗前积分降低1/3以下;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善。
结果:以总疗效评价,颗粒剂组为94.5%(n=52),对照组为84.5%(n=40),经统计学检验,t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
煎膏含糖量大,影响人体正常能量代谢,尤其不适合糖尿病伴发痛经或子宫肌瘤的患者;且性状粘稠,分剂量不准确。丹莪妇康颗粒使用方便,临用冲服温饮,适用于各类人群使用,可于临用前兑入其他药引及滋补性药味如姜汁、阿胶、壮骨粉等,使用准确灵活,药效发挥更加充分。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丹莪妇康颗粒的制备
紫丹参450g、莪术250g、竹叶柴胡250g
三七150g、 赤芍250g、当归250g
三棱175g、 香附150g、延胡索175g、甘草100g;
(1)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依次加水10倍量、10倍量;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干燥,粉碎至80目以上,即得药材提取物,备用;
(2)取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糊精适量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2 丹莪妇康颗粒的制备
由紫丹参450g、莪术250g、竹叶柴胡250g、
三七150g、 赤芍250g、当归250g、
三棱175g、 香附150g、延胡索175g、甘草100g,
填充剂:糊精 400g
预胶化淀粉 240g
(1)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干燥,粉碎至80目以上,即得药材提取物,备用;
(2)取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分装,即得。
实施例3 丹莪妇康颗粒的制备
由紫丹参450g、莪术250g、竹叶柴胡250g
三七150g、 赤芍250g、当归250g
三棱175g、 香附150g、延胡索175g 甘草100g,
填充剂:糊精 410g
蔗糖 100g
矫味剂:柠檬酸 20g
润湿剂:5.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50ml。
(1)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干燥,粉碎至80目以上,即得药材提取物,备用;
(2)取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矫味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4 丹莪妇康颗粒的制备
由紫丹参450g、莪术250g、竹叶柴胡250g
三七150g、 赤芍250g、当归250g
三棱175g、 香附150g、延胡索175g 甘草100g,
填充剂:糊精 350g
矫味剂:三氯蔗糖 20g
果糖 25g
润湿剂:60%乙醇 50ml
(1)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干燥,粉碎至80目以上,即得药材提取物,备用;
(2)取药材提取物,与填充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5丹莪妇康颗粒的制备
紫丹参450g、莪术250g、竹叶柴胡250g
三七150g、 赤芍250g、当归250g
三棱175g、 香附150g、延胡索175g 甘草100g,
(1)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延胡索、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干燥成干膏粉,粉碎至80目以上;
(2)取药材提取物细粉,
实施例6丹莪妇康颗粒的制备
紫丹参450g、莪术250g、竹叶柴胡250g
三七150g、 赤芍250g、当归250g
三棱175g、 香附150g、延胡索175g 甘草100g,
糊精650g
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药材8倍量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条件下1.30的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50℃条件下相对密度1.30的稠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减压干燥成干膏,粉碎成80~120目的细粉,加入干膏粉重量2倍量的糊精,用80~85%乙醇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实施例7丹莪妇康颗粒的制备
紫丹参450g、莪术250g、竹叶柴胡250g
三七150g、 赤芍250g、当归250g
三棱175g、 香附150g、延胡索175g 甘草100g,
糊精650g
矫味剂:三氯蔗糖 5g
阿斯巴甜 5g
以上十味药材,紫丹参、莪术、三七、当归、延胡索等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药材8倍量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条件下1.30地稠膏,药渣与其余竹叶柴胡、赤芍、三棱、香附、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50℃条件下相对密度1.30的清膏,合并上述两种稠膏,减压干燥成干膏,的减压干燥温度为:在温度60~90℃,真空度为0.07~0.09Mpa,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适量,制粒,干燥,制成10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