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642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9 CN 102864205 A *CN102864205A* (21)申请号 201210243313.0 (22)申请日 2012.07.13 C12Q 1/32(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文曦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经济技术开 发区四海路 11 号科创园 409 室 (72)发明人 张勐 鲍文生 肖红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1212 代理人 杜树华 李洪福 (54) 发明名称 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 方法 (。
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 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具有如下步骤 : S1. 采用 气泡液膜法, 制得 Fe3O4铁氧体的前躯体 ; S2. 将 所述铁氧体的前驱体, 置于容器内 200-250 摄氏 度烧结 10-12h, 制得固结铁氧体纳米粉体 ; S3. 将 葡萄糖脱氢酶、 乙醇、 水、 SiO2纳米颗粒以及由步 骤 S2 制得的铁氧体纳米粉体按一定比例投入反 应容器中, 在室温下, 回流搅拌 20-30 分钟时间, 使葡萄糖脱氢酶水解生成透明溶胶, 将该溶胶转 入模具中, 恒温水浴, 在恒温条件下烘干、 研磨, 制 得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纳米微球。本发明提供 。
3、的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性纳米微球, 通过一 种简单的结构实现了, 既不影响负载的反应酶的 活性, 自身又具有磁性, 可以完全满足电极自组装 的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具有如下步骤 : S1. 采用气泡液膜法, 制得 Fe3O4铁氧体的前躯体 ; S2.将所述铁氧体的前驱体, 置于容器内200-250摄氏度烧结10-12h, 制得固结铁氧体 纳米粉体 ; S。
4、3. 将葡萄糖脱氢酶、 乙醇、 水、 SiO2纳米颗粒以及由步骤 S2 制得的铁氧体纳米粉体按 一定比例投入反应容器中, 在室温下, 回流搅拌 20-30 分钟时间, 使葡萄糖脱氢酶水解生成 透明溶胶, 将该溶胶转入模具中, 恒温水浴, 在恒温条件下烘干、 研磨, 制得负载有葡萄糖脱 氢酶的纳米微球 ; 所述的投入的反应物的比例为 : 每 1L 去离子水加入葡萄糖脱氢酶 10g, 乙醇 100-150ml, 投入的葡萄糖脱氢酶与 SiO2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 1:1.5-1:2.5, 投入的铁氧体纳米粉体与 SiO2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 1:1-1:1.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负载。
5、有多层带酶微球电极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还在于 : 步骤 S2 中的烧结时间为 10 小时 ; 烧结温度为 21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64205 A 2 1/3 页 3 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性 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血糖检测过程由化学反应转化为电信号的基本过程, 原理是由含有葡萄糖分子的 反应液 (如唾液、 血液等体液) 在葡萄糖反应酶 (如葡萄糖脱氢酶、 葡萄糖氧化酶) 的催化下 进行化学分解反应, 从而释放出带电粒子 (如氢氧根离子、 氢离。
6、子及电子) , 带电粒子通过电 极及连接电极的导线将带电粒子传输到电信号检测系统, 根据所产生的电流大小判断反应 强度, 反应强度大则反应剧烈, 葡萄糖含量就高 ; 反之亦然。 0003 现有技术中, 酶层主要采用在电极上直接涂布反应液的办法, 即直接将葡萄糖反 应酶溶液涂在电极表面, 为提高反应酶的附着强度, 一般是将饱和葡萄糖反应酶溶液制成 易于涂布的具有一定粘性的溶液, 利用高速旋涂设备, 在电极表面进行多次喷洒式旋涂。 或 利用丝网印刷的方式, 在电极表面进行多次涂布。 0004 无论是旋涂或丝网印刷, 其电极修饰均需要进行多次操作, 无法用一道工序一次 性完成。 葡萄糖反应酶溶液无论。
7、其溶解度有多高, 反应酶都是不规则的分散在溶液中的, 因 此涂布到电极表面以后将形成反应酶的不均匀分布, 而且每个分布点的酶含量较低。 0005 葡萄糖反应酶在电极表面很难形成堆叠结构, 即在某一反应点只有少量反应酶存 在, 在葡萄糖分解反应中很容易被消耗殆尽, 该点反应进行完毕后, 局部虽然形成了葡萄糖 的低浓度区, 葡萄糖分子会向这一反应区渗透, 但由于反应酶没有可补偿性, 改点不在具有 反应酶, 因此反应没有持续性。导致产生的电流小, 且持续时间短, 难于检测判断。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电极的自组装方法, 要求参与反应的纳米微球具 有磁性, 传统的纳米微球不具有磁性。。
8、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 而提出的一种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 方法, 具有如下步骤 : 0008 S1. 采用气泡液膜法, 制得 Fe3O4铁氧体的前躯体 ; 0009 S2.将所述铁氧体的前驱体, 置于容器内200-250摄氏度烧结10-12h, 制得固结铁 氧体纳米粉体 ; 0010 S3. 将葡萄糖脱氢酶、 乙醇、 水、 SiO2纳米颗粒以及由步骤 S2 制得的铁氧体纳米粉 体按一定比例投入反应容器中, 在室温下, 回流搅拌 20-30 分钟时间, 使葡萄糖脱氢酶水解 生成透明溶胶, 将该溶胶转入模具中, 恒温水浴, 在恒温条件下烘干、 研磨, 制得负载。
9、有葡萄 糖脱氢酶的纳米微球 ; 0011 所述的投入的反应物的比例为 : 0012 每 1L 去离子水加入葡萄糖脱氢酶 10g, 乙醇 100-150ml, 说 明 书 CN 102864205 A 3 2/3 页 4 0013 投入的葡萄糖脱氢酶与 SiO2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 1:1.5-1:2.5, 0014 投入的铁氧体纳米粉体与 SiO2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 1:1-1:1.5。 0015 步骤 S2 中的烧结时间为 10 小时 ; 烧结温度为 210。 001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磁性纳米微球, 通过一种简单的结构实现了, 既不影响负载的反应酶的。
10、活性, 自身又具有磁性, 可以完全满 足电极自组装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 SEM 图像 0019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 SEM 图像 0020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 SEM 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结合。
11、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 0022 实例 1 : 0023 将通过气泡液膜法和共沉积反应制备 Fe3O4铁氧体的前躯体置于容器内 210 摄氏 度烧结 10h, 制得固结铁氧体纳米粉体。将 1g 葡萄糖脱氢酶、 10ml 乙醇、 100ml 去离子水、 1.5g SiO2纳米颗粒、 1.5g铁氧体纳米粉体投入三颈瓶中, 在20摄氏度温度下, 回流搅拌30 分钟时间, 使葡萄糖脱氢酶水解生成透明溶胶, 将该溶胶转入PVC模具中, 在25摄氏度温度 下, 恒温水浴 2 小时, 在 42.5恒温条件下烘干、 研磨, 制得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纳米微 球。
12、。如图 1 所示。 0024 实例 2 : 0025 将通过气泡液膜法和共沉积反应制备 Fe3O4铁氧体的前躯体置于容器内 210 摄氏 度烧结 10h, 制得固结铁氧体纳米粉体。将 1g 葡萄糖脱氢酶、 10ml 乙醇、 100ml 去离子水、 2.5g SiO2纳米颗粒、 2.5g铁氧体纳米粉体投入三颈瓶中, 在25摄氏度温度下, 回流搅拌20 分钟时间, 使葡萄糖脱氢酶水解生成透明溶胶, 将该溶胶转入PVC模具中, 在25摄氏度温度 下, 恒温水浴 2 小时, 在 40恒温条件下烘干、 研磨, 制得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纳米微球。 所得的纳米微球如图 2 所示。 0026 实例 3 : 0。
13、027 将通过气泡液膜法和共沉积反应制备 Fe3O4铁氧体的前躯体置于容器内 220 摄氏 度烧结 12h, 制得固结铁氧体纳米粉体。将 1g 葡萄糖脱氢酶、 10ml 乙醇、 100ml 去离子水、 1.5g SiO2纳米颗粒、 1.5g铁氧体纳米粉体投入三颈瓶中, 在20摄氏度温度下, 回流搅拌30 分钟时间, 使葡萄糖脱氢酶水解生成透明溶胶, 将该溶胶转入PVC模具中, 在25摄氏度温度 下, 恒温水浴 2 小时, 在 40恒温条件下烘干、 研磨, 制得负载有葡萄糖脱氢酶的纳米微球。 说 明 书 CN 102864205 A 4 3/3 页 5 所得的纳米微球如图 3 所示。 0028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864205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64205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