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828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8287A21申请号201310115509622申请日20130403C04B24/38200601C04B28/04200601C04B103/4420060171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地址550081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兴黔路16号72发明人王建琦74专利代理机构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代理人刘楠54发明名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该水泥浆液为水下抗分散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特征是它采用羟丙基甲。
2、基纤维素作为水下抗分散水泥浆液增稠剂,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通过醚化法或分步醚化法制得的,同时,还在该水泥浆液中加入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将添加了本发明的增稠剂的水下抗分散水泥浆液进行水下溶洞或空腔等部位的封堵则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因为该水泥浆液具有高流动性、抗水分散性、高富裕强度和高抗冻、抗渗性能,它既可以有效填充水下缺陷的内部空腔和细小裂隙,又能够保证浆液入水后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抗渗性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8287ACN104098287A1/1页21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
3、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该水泥浆液为水下抗分散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其特征在于它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下抗分散水泥浆液增稠剂,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通过醚化法或分步醚化法制得的,同时,还在该水泥浆液加入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水泥砂浆中,水泥和粉煤灰的质量和为700KG/M31200KG/M3,砂子的用量为700KG/M31500KG/M3,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用量是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56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增稠剂的用量是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120,水胶比为025050;在水泥净浆中,水泥和粉煤灰的质量和为1000KG/M31900KG/M3,减水剂的用量是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360,增稠剂的用量。
4、是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120,水胶比为0250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液中,胶凝材料是由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国标中规定的国标级、级或级粉煤灰组成的;在水泥砂浆中,水泥占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70100,粉煤灰占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30,胶凝材料与骨料比例为105120;在水泥净浆中,水泥占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45100,粉煤灰占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的表观密度为2000KG/M32300KG/M3,水泥净浆的表观密度。
5、为1700KG/M32200KG/M3。权利要求书CN104098287A1/4页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下抗分散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水利水电、铁路、桥梁、海洋、港口等工程中,由于建筑物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维护不当引起水下混凝土缺陷或者因地质原因形成了过水的岩溶通道、空腔和溶洞。这类水下缺陷常常具有内部面积大、构造复杂、过水或者高压的特点,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化学灌浆材料或其他材料进行修补和封堵,或因为材料性能不足或因为施工设备和施。
6、工场面限制,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而采用常规水泥浆液进行修补和封堵,水泥浆液因稠度较差,又会受水流冲蚀而分散,导致无法起到封堵的作用。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些水下缺陷修补材料的不足,提供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用于增加水泥砂浆和净浆的稠度,提高其抗水分散性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这样的原理和技术方案增稠剂通常是用于食品工业中,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
7、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其呈悬浮状态的作用。它是通过调节流变性形成凝胶。但是建筑材料与食品由于物理化学性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水下承受高压水流的建筑材料与食品或其它常规建筑材料差异极大,将应用于食品业或者应用于其它非水下建筑材料采用的常规增稠剂作为水下抗分散水泥浆液的增稠剂,通常是难以实现的,这是因为常规增稠剂与水泥、粉煤灰和砂子等原材料的适应性不好,难以构筑理想的水泥浆液内部结构,以致于常规增稠剂配制的水泥浆液,或因粘稠度不够,难以形成凝胶,或因流动性能不足,难以达到预期填充效果,或因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能等不够,难以保证其入水后的质量。0005本。
8、发明是这样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的应用方法为,该水泥浆液为水下抗分散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其中它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下抗分散水泥浆液增稠剂,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通过醚化法或分步醚化法制得的,但是,仅仅在水泥浆液中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增稠剂是不够的,因为增稠剂能明显提高水泥浆液的粘稠度,但无法保证其还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灌性,因此同时,还在该水泥浆液中加入了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水泥砂浆中,水泥和粉煤灰的质量和为700KG/M31200KG/M3,砂子的用量为700KG/M31500KG/M3,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用量是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560,羟丙基。
9、甲基纤维素增稠剂的用量是胶凝材料质量总数说明书CN104098287A2/4页4的0120,水胶比为025050;在水泥净浆中,水泥和粉煤灰的质量和为1000KG/M31900KG/M3,减水剂的用量是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360,增稠剂的用量是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120,水胶比为025060。维持这样的组分比例,可以使水下抗分散水泥浆液达到比常规水泥浆液或其它建筑材料更好的粘稠度,即使是在水下高压水流的冲击下,也能快速形成凝胶,从而起到填充水下岩溶通道或空腔等缺陷部位的作用,而如果采用常规建筑材料或者是按照常规材料配比按照有限次试验得到的配比,都难以达到这样的技术效果。0006进一步的,在水泥。
10、浆液中,胶凝材料是由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国标中规定的国标级、级或级粉煤灰组成的;在水泥砂浆中,水泥占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70100,粉煤灰占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30,胶凝材料与骨料比例为105120;在水泥净浆中,水泥占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45100,粉煤灰占胶凝材料质量总数的055。对水泥、粉煤灰及其比例以及胶凝材料和骨料的比例的限定,是为了使水泥浆液更好地与增稠剂和减水剂组合提高水泥浆液的粘稠度、流动性和可灌性,以达到在高压水流的工作环境下填充水下空腔的目的。0007更进一步的,前述的水泥砂浆的表观密度为2000KG/M32300KG/M3,水泥净浆的表观密度为1700K。
11、G/M32200KG/M3。对于表观密度的限定是为了使该水泥浆液更好地适用于水下高压水流的填充环境,以克服其它表观密度的水泥浆液无法达到所需的强度或者容易受水流冲蚀的技术问题。0008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如下砂浆扩散度在平整的玻璃板上,将搅拌好的砂浆注满圆模(上口内径70MM,下口内径100MM,高度60MM)后,用钢尺将圆模表面刮平,静置5S后再将圆模缓缓提起,砂浆从圆模全部流出不再流动后,用卡尺测量砂浆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单位为毫米。该平均值即为该砂浆的扩散度。0009净浆扩散度在平整的玻璃板上,将搅拌好的净浆注满圆模(上口内径38MM,下口内径65MM,高度60M。
12、M)后,用钢尺将圆模表面刮平,静置5S后再将圆模缓缓提起,净浆从圆模全部流出不再流动后,用卡尺测量净浆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单位为毫米。该平均值即为该净浆的扩散度。0010水下抗压强度试件成型和养护将水下成型用的70MM70MM70MM立方体试模放置在水箱中,将水加至试模上限以上100MM处,水箱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用工具将水下抗分散砂浆、净浆拌合物从水面处向水中落下,连续投料浇入试模中,料量超出试模表面,并保证每个试模的投料时间为5S10S,然后将试模从水中取出,轻轻振动试模,使砂浆、净浆表面平整且略高于试模,并在砂浆终凝后将试件取出,待试件拆模后,将试件放入高为4。
13、50MM,水温为203的水箱中进行养护至达到预定龄期时,取出进行测试。0011陆上抗压强度试件的成型与养护除把试模放置在203的养护室中养护外,其它操作与水下试件成型方法相同。0012抗压强度试件的尺寸为70MM70MM70MM,以03MPA/S05MPA/S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0013水陆抗压强度比水陆抗压强度比水下试件抗压强度/陆上试件抗压强说明书CN104098287A3/4页5度100。0014抗渗等级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中711水泥砂浆抗渗性试验的要求,进行水泥砂浆和净浆的。
14、抗渗性能试验。0015抗冻等级按照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中710水泥砂浆抗冻性试验的要求,进行水泥砂浆和净浆的抗冻性能试验。0016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添加了本发明的增稠剂的水下抗分散水泥浆液,进行水下溶洞或空腔等部位的封堵则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因为该水泥浆液具有高流动性、抗水分散性、高富裕强度和高抗冻、抗渗性能,它既可以有效填充水下缺陷的内部空腔和细小裂隙,又能够保证浆液入水后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抗渗性能,且其使用的材料容易获得,而且施工设备小,施工工艺简单。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其它高压水流的工况环境中,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
15、细的说明。试验证明,本发明的,也可采用羟乙基纤维素替代本发明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浆液增稠剂,本发明采用羟乙基纤维素作为增稠剂的一个实施例如下确定本发明的组份原材料在这个实施例中,选择强度不低于425MPA的水泥、国标级粉煤灰、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羟乙基纤维素和水,按照如下表的配合比,分别计量。0018表注水泥为PO425,粉煤灰为国标级粉煤灰,GTA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HEC为羟乙基纤维素。0019制备方法首先将水泥和国标级粉煤灰分别投入强制式搅拌机,再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和水,最后将羟乙基纤维素加入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90秒180秒,即可制成本发明的水下抗分散水泥净浆。这。
16、种水泥净浆的表观密度为1600KG/M32300KG/M3,以2100KG/M3为佳。0020本发明的水下抗分散水泥净浆具有较好的拌和物流动性,扩散度为300MM450MM,拌和物均匀、不离析、不泌水、粘聚性好;净浆拌和物的初凝时间为5小时左右,终凝时间为说明书CN104098287A4/4页69小时左右;净浆的28天强度等级为M70M90。0021本发明实施时,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或其他行业的灌浆施工技术规范,将本发明的水下抗分散水泥净浆灌入透水通道和空隙中即可。0022以上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应用范例,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9828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