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通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食道癌的药物食道通胶囊。
食道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病症,在一些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治疗食道癌的药物普遍存在疗效差,治疗周期长以及生产原料欠缺等问题。
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疗期短,冶疗效果好的新药物食道通胶囊。
本发明有14种成份,先将各成份单独加工制成细粉,各成份加工工艺如下。
珍珠:将珍珠埋置到豆腐块中,放入开水内加热30分钟,然后取出珍珠,研磨成细粉。
壁虎:把活壁虎投入开水中烫死,捞出洗净晾干。另用小米放入容器中炒热,将晾干的壁虎放入其中,不时翻动,直至壁虎体表呈浅黄色时,取出在摄氏70度下烘干1.5小时,然后研磨成细粉。
全蝎:用温盐水将全蝎浸泡致死,捞出洗净晾干,并在摄氏70度下烘干1.5小时,然后研磨成细粉。
蟾蜍:先用开水将蟾蜍烫死,洗净晾干,再放入75%医用酒精中浸泡12小时,取出后在摄氏70度下烘干1.5小时,然后粉碎并研磨成细粉。
白花蛇:先在摄氏70度下烘干1.5小时,然后研磨成细粉。
蜘蛛、蜈蚣两种成份的加工方法相同:先用开水热烫致死,洗净晾干,再用75%医用酒精浸泡,捞出晾干,在摄氏70度下烘干半小时,然后研磨成细粉。
白芨:用温水浸泡12小时,切片晾干,研磨成细粉。
雄黄:粉碎成细粉。
小金不换:先用75%医用酒精浸泡4小时,取出晾干,再在摄氏70度下烘干半小时,蜜制后研磨成细粉。
海螵蛸:蜜制后粉碎成细粉。
急性子:先用温水浸泡3小时,取出晾干,再在摄氏70度下烘干1.5小时,然后研磨成细粉。
马钱子:先用75%医用酒精浸泡12小时,取出晾干,再在摄氏70度下烘干1.5小时,然后研磨成细粉。
牛黄:成品为细粉,可直接入药。
本发明各成份所占的重量份数为:牛黄5份,珍珠2份,壁虎20份,全蝎6份,蟾蜍2份,白花蛇4份,蜘蛛1份,蜈蚣7份,白芨14份,雄黄2份,小金不换14份,海螵蛸10份,急性子10份,马钱子3份。把上述14种细粉成份按成药中应占份数混合均匀,然后按一定的量装入胶囊即制成食道通胶囊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同类药物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疗效独特等显著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简述如下:
先依照技术方案中的初加工方法把各种成份制成细粉,然后取牛黄25g,珍珠10g,壁虎100g,全蝎30g,蟾蜍10g,白花蛇20g,蜘蛛5g,蜈蚣35g,白芨70g,雄黄10g,小金不换70g,海螵蛸50g,急性子50g,马钱子15g。将各成份混合均匀,按0.5g的剂量装入胶囊即制成食道通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