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160163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22040.6

申请日:

2012.10.30

公开号:

CN102911749A

公开日:

2013.02.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10L 1/04申请公布日:20130206|||公开

IPC分类号:

C10L1/04; C10L1/19; C10L1/24; C10L1/192; C10L1/185

主分类号:

C10L1/04

申请人:

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张淑芬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6号橡树街区1座1单元4层104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品加工领域。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微乳化剂的复配:量取一定量的失水山梨酸油酸酯、乳化剂TX和烷基苯磺酸钠和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复配即得微乳化剂。(2)预乳化:按照一定的配比,在搅拌状态下将微乳化剂加入到-10#柴油中。(3)超声波乳化:将预乳化的微乳液于一定频率和功率的超声作用下加入一定掺水量的水继续磁力搅拌低速搅拌,即得到微乳化柴油。本发明制备的微乳化柴油的掺水率(含水质量分数)可达到14%,其理化指标均符合燃油国家标准。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微乳化剂的复配:量取一定量的失水山梨酸油酸酯、乳化剂TX和烷基苯磺酸钠和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复配即得微乳化剂;
(2)预乳化:按照一定的配比,在搅拌状态下将微乳化剂加入到‑10#柴油中;
(3)超声波乳化:将预乳化的微乳液于一定频率和功率的超声作用下加入一定掺水量的水继续磁力搅拌低速搅拌,即得到微乳化柴油。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失水山梨酸油酸酯:乳化剂TX:烷基苯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为62:24:13: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柴油与微乳化剂的用量比为100: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超声波频率为14.93KHz和功率为282W。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掺水量为总量的13%‑15%。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枯竭、能源危机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急待解决的首要大事。因此,节能和环保成为当前和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更加有效地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当前内燃机研究的重点.在众多的研究项日中,由丁微乳化柴油性质稳定,保存期长,可使燃烧更加充分,降低排放效果更好,所以研制微乳化柴油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
柴油作为一种燃料资源,易燃易爆,对柴油掺水微乳化会起到防爆抑爆的安全作用,同时会使柴油燃烧更充分,燃烧效率提高,有害废气排放量进一步减少,节能效果也非常明显;同时,由于不加助剂醇,进一步降低了微乳化柴油的挥发性,对提高柴油的着火点有利,有助于柴油的安全使用。
目前,国内外对微乳柴油的研究较多,但对‑10#柴油微乳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研究‑10#微乳化柴油具有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其制得的微乳化柴油的掺水率(含水质量分数)可达到14%,其理化指标均符合燃油国家标准。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1)微乳化剂的复配:量取一定量的失水山梨酸油酸酯、乳化剂TX和烷基苯磺酸钠和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复配即得微乳化剂。
(2)预乳化:按照一定的配比,在搅拌状态下将微乳化剂加入到‑10#柴油中。
(3)超声波乳化:将预乳化的微乳液于一定频率和功率的超声作用下加入一定掺水量的水继续磁力搅拌低速搅拌,即得到微乳化柴油。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失水山梨酸油酸酯:乳化剂TX:烷基苯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为62:24:13:1。
更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柴油与微乳化剂的用量比为100:4。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超声波频率为14.93KHz和功率为282W。
更进一步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掺水量为总量的13%‑15%。
本发明制备的微乳化柴油,掺水率(含水质量分数)可达到14%,其理化指标均符合燃油国家标准。乳化时无需添加助剂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柴油微乳液粒径均在50‑70nm之间,稳定性均在1年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微乳化剂的复配:按质量比62:24:13:1分别量取失水山梨酸油酸酯:乳化剂TX:烷基苯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后即得微乳化剂,备用。
(2)预乳化:按照用量比100:4分别量取‑10#柴油和步骤(1)所复配的微乳化剂,在搅拌状态下将微乳化剂加入到柴油中预乳化。
(3)超声波乳化:在步骤(2)中所预乳化的微乳柴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4%掺水量的水,并在频率为14.93KHz和功率为282W的超声波作用下继续磁力搅拌低速搅拌,即得到微乳化柴油。
实施例二。
制备步骤如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3%的掺水量的水。
实施例三。
制备步骤如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掺水量的水。
实施例四。
微乳化柴油的理化性能测试。
对上述实施例1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十六烷值(Q/FSHFY)、热值(GB/T384‑1981)闭口闪点(GB/T267‑1988)、凝点(GB/T510‑1991)黏度(GB/T265‑1988)、密度(GB/ T1884‑2000)、胶质质量浓度(GB/T509‑1988)和热稳定性等的测定,结果见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由于水的掺入,柴油的十六烷值有所降低,但所配微乳化柴油十六烷值符合柴油标准;微乳化柴油的热值比纯柴油的低,其热值随掺水率的增加而下降,原因是水本身没有热值;而其闪点和黏度均比纯柴油的高,闪点升高说明微乳化油的挥发性减弱,但存储安定性及使用安全性好;微乳化柴油的密度大于纯柴油的密度,原因是水的加入使微乳化柴油的密度增加。微乳化柴油的腐蚀级别虽比纯柴油稍强,但仍符合腐蚀性标准(腐蚀性1级、2级合格),国此,微乳化柴油不会对柴油机及其构件造成腐蚀,可以正常使用;微乳化柴油的热稳定性良好,粒径分布在50‑70nm之间,只是胶质质量较高,但由于水的加入,产生的H、O和OH自由基大大活化了柴油燃烧过程,将沉积的胶质转化为有利于燃烧的CO和H2,使其燃烧更充分,减少胶质对燃烧的影响。
同时,通过静置观察,本发明制备的微乳化柴油至今已经存放1年,未见分层破乳。

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1174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06 CN 102911749 A *CN102911749A* (21)申请号 201210422040.6 (22)申请日 2012.10.30 C10L 1/04(2006.01) C10L 1/19(2006.01) C10L 1/24(2006.01) C10L 1/192(2006.01) C10L 1/185(2006.01) (71)申请人 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 36号橡树街区1座1单元4层10406室 (72)发明人 张淑芬 (54) 。

2、发明名称 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油品加工领域。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乳化柴 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1) 微乳化剂的 复配 : 量取一定量的失水山梨酸油酸酯、 乳化剂 TX 和烷基苯磺酸钠和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混 合复配即得微乳化剂。 (2) 预乳化 : 按照一定的 配比, 在搅拌状态下将微乳化剂加入到 -10# 柴油 中。 (3) 超声波乳化 : 将预乳化的微乳液于一定频 率和功率的超声作用下加入一定掺水量的水继续 磁力搅拌低速搅拌, 即得到微乳化柴油。 本发明制 备的微乳化柴油的掺水率 (含水质量分数) 可达到 14。

3、%, 其理化指标均符合燃油国家标准。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 (1) 微乳化剂的复配 : 量取一定量的失水山梨酸油酸酯、 乳化剂 TX 和烷基苯磺酸钠和 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复配即得微乳化剂 ; (2) 预乳化 : 按照一定的配比, 在搅拌状态下将微乳化剂加入到 -10# 柴油中 ; (3) 超声波乳化 : 将预乳化的微乳液于一定频率和功率的超声作用下加入一定掺水量 的水继续磁力搅拌低速搅拌。

4、, 即得到微乳化柴油。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1) 中所述的 失水山梨酸油酸酯 : 乳化剂 TX : 烷基苯磺酸钠 :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为 62 : 24 : 13 : 1。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2) 中所述的 柴油与微乳化剂的用量比为 100 : 4。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3) 中所述的 超声波频率为 14.93KHz 和功率为 282W。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 (3) 。

5、中所述的 掺水量为总量的 13%-1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11749 A 2 1/3 页 3 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油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石油枯竭、 能源危机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急待解决 的首要大事。 因此, 节能和环保成为当前和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如何更加有效 地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是当前内燃机研究的重点 在众多的研究项日中, 由 丁微乳化柴油性质稳定, 保存期长, 可使燃烧更加充分, 降低排放效果更好, 所以研制微乳 化柴油是解决这一课题。

6、的有效途径。 0003 柴油作为一种燃料资源, 易燃易爆, 对柴油掺水微乳化会起到防爆抑爆的安全作 用, 同时会使柴油燃烧更充分, 燃烧效率提高, 有害废气排放量进一步减少, 节能效果也非 常明显 ; 同时, 由于不加助剂醇, 进一步降低了微乳化柴油的挥发性, 对提高柴油的着火点 有利, 有助于柴油的安全使用。 0004 目前, 国内外对微乳柴油的研究较多, 但对 -10# 柴油微乳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因此, 研究 -10# 微乳化柴油具有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 其制得的微乳化柴油的掺水率 (含 水质量分数) 可达到 14%, 其。

7、理化指标均符合燃油国家标准。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乳化柴油的制备方法, 包括。 0007 (1) 微乳化剂的复配 : 量取一定量的失水山梨酸油酸酯、 乳化剂 TX 和烷基苯磺酸 钠和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复配即得微乳化剂。 0008 (2) 预乳化 : 按照一定的配比, 在搅拌状态下将微乳化剂加入到 -10# 柴油中。 0009 (3) 超声波乳化 : 将预乳化的微乳液于一定频率和功率的超声作用下加入一定掺 水量的水继续磁力搅拌低速搅拌, 即得到微乳化柴油。 0010 优选地, 步骤 (1) 中所述的失水山梨酸油酸酯 : 乳化剂 TX : 烷基苯磺酸钠 : 羧甲基 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为。

8、 62 : 24 : 13 : 1。 0011 更优选的, 步骤 (2) 中所述的柴油与微乳化剂的用量比为 100 : 4。 0012 进一步优选地, 步骤 (3) 中所述的超声波频率为 14.93KHz 和功率为 282W。 0013 更进一步优选地, 步骤 (3) 中所述的掺水量为总量的 13%-15%。 0014 本发明制备的微乳化柴油, 掺水率 (含水质量分数) 可达到 14%, 其理化指标均符 合燃油国家标准。乳化时无需添加助剂醇, 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柴油微乳液粒径均在 50-70nm 之间, 稳定性均在 1 年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一。 说 明 书 CN 1029。

9、11749 A 3 2/3 页 4 0016 (1) 微乳化剂的复配 : 按质量比 62 : 24 : 13 : 1 分别量取失水山梨酸油酸酯 : 乳化剂 TX : 烷基苯磺酸钠 : 羧甲基纤维素钠, 混合均匀后即得微乳化剂, 备用。 0017 (2) 预乳化 : 按照用量比 100 : 4 分别量取 -10# 柴油和步骤 (1) 所复配的微乳化剂, 在搅拌状态下将微乳化剂加入到柴油中预乳化。 0018 (3) 超声波乳化 : 在步骤 (2) 中所预乳化的微乳柴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14% 掺水量 的水, 并在频率为14.93KHz和功率为282W的超声波作用下继续磁力搅拌低速搅拌, 即得到 微。

10、乳化柴油。 0019 实施例二。 0020 制备步骤如实施例所述, 步骤 (3) 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13% 的掺水量的水。 0021 实施例三。 0022 制备步骤如实施例所述, 步骤 (3) 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15% 的掺水量的水。 0023 实施例四。 0024 微乳化柴油的理化性能测试。 0025 对上述实施例 1 所制备的样品进行十六烷值 (Q/FSHFY) 、 热值 (GB/T384-1981) 闭 口 闪 点 (GB/T267-1988) 、凝 点 (GB/T510-1991)黏 度 (GB/T265-1988) 、密 度 (GB/ T1884-2000) 、 胶质质量浓度 (GB。

11、/T509-1988) 和热稳定性等的测定, 结果见下表所示。 0026 。 0027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由于水的掺入, 柴油的十六烷值有所降低, 但所配微乳化柴油 十六烷值符合柴油标准 ; 微乳化柴油的热值比纯柴油的低, 其热值随掺水率的增加而下降, 原因是水本身没有热值 ; 而其闪点和黏度均比纯柴油的高, 闪点升高说明微乳化油的挥发 性减弱, 但存储安定性及使用安全性好 ; 微乳化柴油的密度大于纯柴油的密度, 原因是水的 加入使微乳化柴油的密度增加。微乳化柴油的腐蚀级别虽比纯柴油稍强, 但仍符合腐蚀性 标准 (腐蚀性 1 级、 2 级合格) , 国此, 微乳化柴油不会对柴油机及其构件造成腐蚀, 可以正常 使用 ; 微乳化柴油的热稳定性良好, 粒径分布在 50-70nm 之间, 只是胶质质量较高, 但由于 水的加入, 产生的 H、 O 和 OH 自由基大大活化了柴油燃烧过程, 将沉积的胶质转化为有利于 说 明 书 CN 102911749 A 4 3/3 页 5 燃烧的 CO 和 H2, 使其燃烧更充分, 减少胶质对燃烧的影响。 0028 同时, 通过静置观察, 本发明制备的微乳化柴油至今已经存放 1 年, 未见分层破 乳。 说 明 书 CN 10291174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