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双株栽培高产管理新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玉米双株栽培高产管理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玉米生产中,通常采用等行距栽培技术,存在后期群体通风不畅,光全效率下降,限制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若遇阴天、强风等不利因素,会导致玉米大面积倒伏不能实现稳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玉米单株种植上的技术问题,发明一种玉米双株栽培高产管理新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玉米双株栽培高产管理新方法,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1、播种夏玉米要选择早熟、出籽率高、耐密植,抗性优良,商品性好的品种。应选用矮秆高产品种,如郑单958、秦龙11等,玉米种子要包衣,播前晾晒,把小粒、破粒、病粒清除。
2、种植模式。每穴播3~4粒种子且要集中,定苗时选择同样大小的双株留苗,行距65厘米、株(穴)距50厘米,亩留苗4100~4200株,即亩2050~2100穴;或大小行、大行75厘米、小行55厘米,株(穴)距40~45厘米。亩留苗5000~5100株,即2500~2550(穴)。春播应用地膜进行覆盖,利用保墒并可提高地温。
3、及时浇灌。 苗期及时灌出苗水,保证一播全苗,苗齐苗匀;遇旱浇足拔节水、抽雄水和升浆水。
4、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应重点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及时进行追肥。一般亩施有机肥(基肥)1500公斤左右,复合肥25~30千克/亩;5~6叶期追拔节肥,亩施尿素20千克;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重施攻穗肥,亩施尿素30千克。
5、玉米植株长至8~9片叶化控,同时加施防玉米螟的农药,进行一喷多防,玉米粘虫可用40%的水胺硫磷500~6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即可;穗期可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效果佳。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玉米高产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具有大幅度提高产量,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玉米生长期合理利用空间等优点,还可节省劳力、水、种子、农药等。
具体实施方式
1、选择早熟、出籽率高、耐密植,抗性优良,商品性好的品种,如郑单958,玉米种子要包衣,播前晾晒,把小粒、破粒、病粒清除。
2、种植模式。定苗时选择同样大小的双株留苗,行距65厘米、株(穴)距50厘米,亩留苗4100~4200株,春播应用地膜进行覆盖,利用保墒并可提高地温。
3、及时浇灌。 苗期及时灌出苗水,遇旱浇足拔节水、抽雄水和升浆水。
4、合理施肥。亩施有机肥(基肥)1500公斤左右,复合肥25~30千克/亩;5~6叶期追拔节肥,亩施尿素20千克;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重施攻穗肥,亩施尿素30千克。
5、玉米植株长至8~9片叶化控,同时加施防玉米螟的农药,进行一喷多防,玉米粘虫可用40%的水胺硫磷500~600倍液或2.5%的敌杀死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辛硫磷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即可;穗期可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