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鱼饲料添加剂组合物及其用途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尤其涉及一种海水鱼饲料添加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陆基养殖技术不断成熟,海水养殖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然而, 由于高
密度养殖、药物滥用、近海水域污染、海水盐度变化及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海水养
殖鱼类长期处于生理应激状态,导致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病害频发,严重阻碍了海水养
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保障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寻找消除或缓解环境胁迫影响的途径
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环境胁迫(如拥挤、缺氧、氨氮、重金属、渗透压等)发生后,海水鱼类往往通过下丘
脑-垂体-肾脏轴(HPI)将信号传递给肾脏组织,加速皮质醇向血液中的释放,进一步激活N-
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产生大量自由基(ROS)。自由基在鱼体内过度积累会造成氧
化损伤、炎性反应、免疫抑制、代谢紊乱等问题,使得养殖鱼群出现厌食、行为异常、分泌物
增多而发生死亡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水鱼,有效促进应激后恢复的海
水鱼饲料添加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海水鱼饲料添加剂组合物及其用
途,其中: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牡蛎肉提取物15~30份、干蟾提取
液1~5份、平车前1~5份、夹竹桃0.01~0.05份、五味子10~25份、姜黄10~30份、川芎5~
15份、当归10~20份、枸杞子10~20份,适用于海水鱼,因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或因协同作用
使其明显缓解由谷氨酰胺积累引起的脑水肿、降低炎性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调节钙稳
态、清除自由基、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等,抑制P450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抑制胶原
合成及肝脏星状细胞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肝脏纤维化作用,同时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
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还可使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降低,抗肝损伤作用,从而有效促
进海水鱼应激后恢复,提高其存活率;其中牡蛎肉的腥香还能起到较好的诱食作用,并掩盖
配方中其他中药成分的异味,改善适口性。
优选的,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牡蛎肉提取物20份、干
蟾提取液2份、平车前5份、夹竹桃0.015份、五味子20份、姜黄20份、川芎10份、当归15份、枸
杞子15份。
或者,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牡蛎肉提取物25份、干蟾
提取液1份、平车前2份、夹竹桃0.05份、五味子10份、姜黄10份、川芎50份、当归20份、枸杞子
10份。
或者,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牡蛎肉提取物15份、干蟾
提取液5份、平车前1份、夹竹桃0.03份、五味子15份、姜黄15、川芎15份、当归10份、枸杞子20
份。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用于制备能够促进海水养殖鱼类应激后恢复的饲料添加剂的
用途。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在海水养殖鱼类饲料中的添加量为5~10%。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按5~6%的添加剂量外喷于海水养殖鱼类饲料中。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按8~10%的添加剂量均匀混合于海水养殖鱼类饲料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适用于海水鱼,明显缓解由谷氨酰胺积累引
起的脑水肿、降低炎性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调节钙稳态、清除自由基、保护组织免受氧
化损伤等,抑制P450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抑制胶原合成及肝脏星状细胞活性,具有
明显的抗肝脏纤维化作用,同时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还
可使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降低,抗肝损伤作用,从而有效促进海水鱼应激后恢复;其中牡
蛎肉的腥香还能起到较好的诱食作用,并掩盖配方中其他中药成分的异味,改善适口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牡蛎肉提取物有效成分为牛磺酸,能够参与多种缓解应激反应的生理活动,如缓解由
谷氨酰胺积累引起的脑水肿、降低炎性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调节钙稳态、清除自由基、
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等。牡蛎肉的腥香还能起到较好的诱食作用,并掩盖配方中其他中
药成分的异味,改善适口性;鱼类的肝脏是应激损伤的主要部位,
五味子能降低由四氯化碳、硫代乙醇胺等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主要成分γ-五味子
素具抗肝损伤作用;
姜黄中的姜黄素能够有效地抑制P450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抑制胶原合成及肝
脏星状细胞活性,具有抗肝脏纤维化的作用;
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嗪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维持和提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
性,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够有效防止肝脏纤维化作用;
当归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还可使血清谷丙、谷草
转氨酶降低;
枸杞子具有减轻肝细胞脂质的沉积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海水鱼饲料添加剂组合物及其用途,其中: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牡蛎肉提取物15~30份、干蟾提取
液1~5份、平车前1~5份、夹竹桃0.01~0.05份、五味子10~25份、姜黄10~30份、川芎5~
15份、当归10~20份、枸杞子10~20份,适用于海水鱼,因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或因协同作用
使其明显缓解由谷氨酰胺积累引起的脑水肿、降低炎性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调节钙稳
态、清除自由基、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等,抑制P450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抑制胶原
合成及肝脏星状细胞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肝脏纤维化作用,同时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
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还可使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降低,抗肝损伤作用,从而有效促
进海水鱼应激后恢复,提高其存活率;其中牡蛎肉的腥香还能起到较好的诱食作用,并掩盖
配方中其他中药成分的异味,改善适口性,以下本发明人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本发明结果,设
对照组(牡蛎肉提取物20份、五味子20份、姜黄20份、川芎10份、当归15份、枸杞子15份);实
施例组(牡蛎肉提取物20份、干蟾提取液2份、平车前5份、夹竹桃0.015份、五味子20份、姜黄
20份、川芎10份、当归15份、枸杞子15份),按8%剂量分别添加到大黄鱼专用饲料(广东恒兴
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大黄鱼专用饲料)中配置成实验饲料,将初始体重为(15.0±1.0)g
的大黄鱼暴露在氨氮浓度为半致死浓度的水体中胁迫48h后,将存活下来的实验鱼恢复到
正常水体中,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结果如下表:
增重率(%)
存活率(%)
|
对照组
5.89
27.11
实施例组
10.12
82.56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组增重率和存活率皆高于对照组,得出本发明具有优异的促
进应激后恢复效果,生化检测发现,实施例组大黄鱼抗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及免疫球蛋
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因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实验结果有待验证。
设对照组(牡蛎肉提取物20份、干蟾提取液2份、平车前5份、夹竹桃0.015份、五味
子20份、姜黄20份、川芎10份、当归15份、枸杞子15份);实施例组(牡蛎肉提取物20份、干蟾
提取液2份、平车前5份、夹竹桃0.015份、五味子20份、姜黄20份、川芎10份、当归15份、枸杞
子15份),按8%剂量分别添加到鲫鱼饲料和大黄鱼专用饲料中配置成实验饲料,将初始体重
为(15.0±1.0)g的鲫鱼和大黄鱼暴露在氨氮浓度为半致死浓度的水体中胁迫48h后,将存
活下来的实验鱼恢复到正常水体中,分成两个处理组,结果如下表:
增重率(%)
存活率(%)
|
对照组(鲫鱼)
6.72
32.11
实施例组(大黄鱼)
10.43
81.45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适用于海水鱼类,并不适合淡水鱼类。
优选的,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牡蛎肉提取物20份、干
蟾提取液2份、平车前5份、夹竹桃0.015份、五味子20份、姜黄20份、川芎10份、当归15份、枸
杞子15份。
或者,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牡蛎肉提取物25份、干蟾
提取液1份、平车前2份、夹竹桃0.05份、五味子10份、姜黄10份、川芎50份、当归20份、枸杞子
10份。
或者,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牡蛎肉提取物15份、干蟾
提取液5份、平车前1份、夹竹桃0.03份、五味子15份、姜黄15、川芎15份、当归10份、枸杞子20
份。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用于制备能够促进海水养殖鱼类应激后恢复的饲料添加剂的
用途。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在海水养殖鱼类饲料中的添加量为5~10%。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按5~6%的添加剂量外喷于海水养殖鱼类饲料中。
饲料添加剂组合物按8~10%的添加剂量均匀混合于海水养殖鱼类饲料中。
实施例2:
称取牡蛎肉提取物200克、蟾提取液20克、平车前50克、夹竹桃0.15克、五味子200克、姜
黄200克、川芎100克、当归150克、枸杞子150克,混合粉碎过筛制得饲料添剂,筛目为60,按
5%添加量使用外喷涂技术添加至海水鱼类饲料中。
实施例2:
称取牡蛎肉提取物250克、干蟾提取液10克、平车前20g、夹竹桃0.5g、五味子100g、姜黄
100g、川芎500g、当归200g、枸杞子100g,混合粉碎过筛制得饲料添剂,筛目为60,按8%添加
量均匀混合至海水鱼类饲料中。
对比实验1:
牡蛎肉提取物200克、蟾提取液20克、平车前50克、夹竹桃0.15克、五味子200克、姜黄
200克、川芎100克、当归150克、枸杞子150克,混合粉碎过筛制得饲料添剂,筛目为60,按4%、
8%、12%剂量分别添加到大黄鱼专用饲料(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大黄鱼专用饲
料)中配置成实验饲料,并将不含本添加剂的大黄鱼饲料作为对照饲料。将初始体重为
(15.0±1.0)g的大黄鱼暴露在氨氮浓度为半致死浓度的水体中胁迫48h后,将存活下来的
实验鱼恢复到正常水体中,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一个处理组分别投喂三种实验饲料(4%、
8%、12%),另一个处理组投喂对照饲料,实验进行两周后结果见下表1所示。
表1添加不同比例饲料添加剂对结果的影响
增重率(%)
存活率(%)
|
4%添加组
6.12
70.30
8%添加组
10.28
83.27
12%添加组
8.55
78.59
对照组
2.98
30.55
由表1可知,实验组存活率为70~83%,对照组存活率为30.55%;实验组增重率为6.12~
10.28%,对照组增重为2.98%,生化检测发现,实验组大黄鱼抗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及免
疫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经发明人实验结果表明,按5~10%的剂量将上述饲料添加剂组合物添加到海水养
殖鱼类饲料中,实验鱼的生理应激现象明显缓解,存活率提高。本发明操作上要求不高,容
易掌握和实施,不会对养殖鱼类和人造成伤害。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