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151502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6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45794.7

申请日:

2015.07.20

公开号:

CN106361426A

公开日:

2017.02.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8/12申请日:20150720|||公开|||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A61B 18/12收件人:黄冰生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

IPC分类号:

A61B18/12; A61B1/313

主分类号:

A61B18/12

申请人:

黄冰生

发明人:

黄冰生

地址: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南城路343号喜盈雅境12座8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治疗用血管镜头端球囊,包括球囊,球囊顶端电极,球囊周围电极,球囊电极导线,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球囊为双层结构,分为内层与外层;球囊电极导线与球囊顶端电极及球囊周围电极相接,走行在球囊内层与外层之间;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衔接在球囊内部,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两端中空,里面为螺旋结构,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内部尾端有球囊电极导线接口,与球囊电极导线相接。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为血管镜行心血管检查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时提供一个平台,消除了血液对图像的影响,无需阻断血流,操作简便;(2)可在血管镜直视下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减少射线的使用,简单、方便、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包括球囊(1),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2),球
囊顶端电极(3),球囊周围电极(4),球囊电极导线(5),球囊(1)为双层结构,分为内层
与外层;球囊顶端电极(3)及球囊周围电极(4)与球囊(1)内层及外层衔接,并露在球囊
(1)之外;球囊电极导线(5)走行在球囊(1)内层与外层之间,与球囊顶端电极(3)及
球囊周围电极(4)相接;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2)衔接在球囊(1)内部,球囊血管镜头端
接口(2)两端中空,里面为螺旋结构(2-1),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2)内部尾端有球囊电
极导线接口(2-2),与球囊电极导线(5)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其特征是球囊(1)为双
层结构,分为内层与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其特征是球囊(1)前部
有球囊顶端电极(3)及球囊周围电极(4),与球囊电极导线(5)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其特征是球囊血管镜头
端接口(2)内部尾端有球囊电极导线接口(2-2),与球囊电极导线(5)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其特征是球囊顶端电极
(3)及球囊周围电极(4)与球囊(1)内层及外层衔接,并露在球囊(1)之外;球囊电极
导线(5)走行在球囊(1)内层与外层之间。

说明书

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一些复杂心律失常发
生率相应升高;2014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房颤动在≥60岁男女患病率分别增长至
1.83%和1.92%;与心房颤动一样,室性心律失常患病率也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升高而升高。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数字减影技术、心脏三维成像相继应用于临床,以及射频
用医疗器械的发展与心律失常基础理论的进展,经皮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根治心律失常的一项
主要手段,大幅度提高了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但相比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
术而言,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无论是在解剖结构上,还是在电生理机制上均更
加复杂,并且,经皮射频消融术均是利用数字减影技术与心脏三维成像这种非直观的成像技
术,医生或患者看到的是经过电脑处理过的心血管组织影像,达不到类似胃肠镜、腹腔镜那
样直观的观察效果,这也成为目前制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继续向前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血管镜法是应用血管镜得到可视图像的一种方法,相比数字减影技术、心脏三维成像技
术更加直观、更加精准,血管镜研制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但80年代之前,由于心血管
内充满血液,血管镜无法取得好的图像,都是用于心胸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检查。在进入20世
纪80年代以后血管镜开始装配有效阻断血流的气囊,可比较清楚地看到血管腔的变化,这才
真正促进了血管镜用于临床,也开创了血管镜介入检查的时代。但由于血管镜检查时需要频
繁阻断血流、开通血流,制约了血管镜的临床应用。虽然近年来出现的专利(United States
Patent Number4784133)对血管镜头端做了一些改进,在头端形成了一定工作平台,但存在明
显的缺陷,一是无法解决在血管镜头与心血管组织之间血液完全排空问题;二是血管镜头端
较硬,并且操作相对复杂;三是无法以血管镜为工作平台完成针对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与血管镜头端衔接,可充满
液体,透明,形状可随与其接触的心血管组织形状改变,一次性使用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
血管镜头端球囊。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包括球囊,球囊顶端电极,球囊周围电极,球囊电极导线,球
囊血管镜头端接口。球囊为双层结构,分为内层与外层;球囊顶端电极及球囊周围电极与球
囊内层及外层衔接,并露在球囊之外;球囊电极导线与球囊顶端电极及球囊周围电极相接,
走行在球囊内层与外层之间;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衔接在球囊内部,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两
端中空,里面为螺旋结构,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内部尾端有球囊电极导线接口,与球囊电极
导线相接。为减少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对球囊的损伤,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外面采用流线型
设计。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为血管镜行心血管检查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时提供一
种媒介与平台,消除了血液对图像的影响,无需阻断血流,操作简便;(2)可在血管镜直视
下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减少射线的使用,简单、方便、安全,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射
线的照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发明外部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矢状切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尾部冠状切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与血管镜衔接示意图。

图1、2、3、4、5、6中:1、球囊,2、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2-1、螺旋结构,2-2、
球囊电极导线接口,3、球囊顶端电极,4、球囊周围电极,5、球囊电极导线,6、血管镜镜
身,7、血管镜头端,7-1、血管镜头端外部螺旋结构,7-2、球囊电极导线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5所示,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包括球囊1,球
囊血管镜头端接口2,球囊顶端电极3,球囊周围电极4,球囊电极导线5,球囊1为双层结
构,分为内层与外层;球囊顶端电极3及球囊周围电极4与球囊1内层及外层衔接,并露在
球囊1之外;球囊电极导线5走行在球囊1内层与外层之间,与球囊顶端电极3及球囊周围
电极4相接;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2衔接在球囊1内部,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2两端中空,
里面为螺旋结构2-1,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2内部尾端有球囊电极导线接口2-2,与球囊电极
导线5相接。为减少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3对球囊1的损伤,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3外面采
用流线型设计。

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用血管镜头端球囊.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治疗用血管镜头端球囊,包括球囊,球囊顶端电极,球囊周围电极,球囊电极导线,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球囊为双层结构,分为内层与外层;球囊电极导线与球囊顶端电极及球囊周围电极相接,走行在球囊内层与外层之间;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衔接在球囊内部,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两端中空,里面为螺旋结构,球囊血管镜头端接口内部尾端有球囊电极导线接口,与球囊电极导线相接。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为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