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组合物,是以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
西瓜炭疽病、香蕉叶斑病、水稻纹枯病等农业真菌性病害。
背景技术
农业真菌性病害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
重点课题。随着病害化学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
药,病菌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病菌种类不断增多。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
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开
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菌剂农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丙硫多菌灵,化学名称:5-(丙硫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丙硫多菌
灵是广谱、内吸性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可有效防治霜霉菌、白粉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病害。
三唑类杀菌剂化学结构上共同特点是主链上含有羟基(酮基)、取代苯基和1,2,4-
三唑基团化合物,这类药剂除对鞭毛菌亚门中卵菌无活性外,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
半知菌亚门的病原菌均有活性,其作用机理为影响甾醇类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
到破坏。苯醚甲环唑、氟环唑、丙环唑、己唑醇等是三唑类杀菌剂中的代表性品种。
苯醚甲环唑,英文名称:difenoconazole,化学名称:顺,反-3-氯-4-[4-甲基-2-
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哑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苯醚甲环唑是内吸性杀
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对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早疫病、西瓜蔓枯病、辣椒炭
疽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炭疽病、柑橘疮痂病等均有效。
氟环唑,英文名称:epoxiconazole,化学名称:(2RS,3RS)-1-[3-(2-氯苯基)-2,3-
环氧-2-(4-氟苯基)丙基]-1氢-1,2,4-三唑,氟环唑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对一系列禾谷类作
物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
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树等病害。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
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
丙环唑,英文名称:propiconazole,化学名称:1-[2-(2,4-二氯苯基)-4-丙基-1,
3-二氧戊环-2-甲基]-1氢-1,2,4三唑。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
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
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
果。
己唑醇,英文名称:hexaconazole,化学名称:(RS)-2-(2,4-二氯苯基)-1-(1H-1,
2,4-三唑-1-基)-己-2-醇。己唑醇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
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
护和铲除作用。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
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
产生,是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发明人对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的配方筛选进
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多种真菌有明
显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的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且持效期长,可有效防治农业真菌
性病害的含有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
菌剂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的重量
份数比为1:5~5:1,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为5%~91%,其
余为农业上可以接受和允许使用的农药助剂。
所述的三唑类杀菌剂选自苯醚甲环唑、氟环唑、丙环唑或己唑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种含有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
人员公知的方法,配制成水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种含有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还含有配制农药制
剂所需的助剂,助剂是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
冻剂、填料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均为已知物质,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各种助剂,根
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并无特别限定。
所述的一种含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多种真菌性病害,如:西
瓜炭疽病、香蕉叶斑病、水稻纹枯病等农业真菌性病害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
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
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
显的相加或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
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
2、丙硫多菌灵能抑制病原真菌菌丝、芽管或吸器的正常生长,阻碍细胞有丝分裂
中纺缍体的形成,同时能干扰核酸的合成。三唑类杀菌剂能抑制甾醇脱甲基化,破坏和阻止
病菌的细胞膜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病菌死亡。丙硫多菌灵
与三唑类进行复配,可以减缓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速度,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
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
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
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实施例中所述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室内生物测定试验
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6.2-2006,采用含药培养基法:取各单剂和混剂系列浓
度的药液6mL,加入冷却至45℃的54mL的PDA培养基中,制成所需要终浓度的含药培养基平
板。然后从培养7天的目标菌菌落边缘制取6mm直径菌丝块,移至各系列含药培养基上,菌丝
面朝下,每个处理4次重复。处理完毕,置于25±1℃的恒温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3天后取出培养基平板,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的菌丝生
长抑制率。根据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
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EC50及其混剂共毒系数。共
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
(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
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表1、丙硫多菌灵与苯醚甲环唑对西瓜炭疽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丙硫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分别以5:1、3:1、1:1、1:3、1:5组合对西
瓜炭疽病菌CTC值为118.63、126.43、130.91、125.81、123.36,说明丙硫多菌灵和苯醚甲环
唑组合有相加或增效作用。
表2、丙硫多菌灵与氟环唑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丙硫多菌灵和氟环唑分别以5:1、3:1、1:1、1:3、1:5组合对水稻纹
枯病菌CTC值为121.39、141.86、125.01、119.18、116.01,说明丙硫多菌灵和氟环唑组合有
相加或增效作用。
表3、丙硫多菌灵与丙环唑对香蕉叶斑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丙硫多菌灵和丙环唑分别以5:1、3:1、1:1、1:3、1:5组合对香蕉叶
斑病菌CTC值为123.33、137.01、129.43、122.76、118.60,说明丙硫多菌灵和丙环唑组合有
相加或增效作用。
表4、丙硫多菌灵与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丙硫多菌灵和己唑醇分别以5:1、3:1、1:1、1:3、1:5组合对水稻纹
枯病菌CTC值为110.71、148.53、123.61、119.38、113.32,说明丙硫多菌灵和己唑醇组合有
相加或增效作用。
实施例2:36%丙硫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将上述材料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36%
丙硫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24%丙硫多菌灵·氟环唑水分散粒剂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即得24%丙硫多菌灵·氟环
唑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12%丙硫多菌灵·丙环唑悬浮剂
将上述材料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
得12%丙硫多菌灵·丙环唑悬浮剂。
实施例5:60%丙硫多菌灵·己唑醇水分散粒剂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即得60%丙硫多菌灵·己唑
醇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6: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
试验地点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陈江镇,采用喷雾法。采用10%丙硫多菌灵悬浮剂、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氟环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40%己唑醇悬浮剂作为
对照药剂,试验共设9个药剂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于施药前调查水稻病株数,施药后3
天、7天各调查一次防治效果,记录病株数,计算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组合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
由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的36%丙硫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24%丙硫多
菌灵·氟环唑水分散粒剂、12%丙硫多菌灵·丙环唑悬浮剂、60%丙硫多菌灵·己唑醇水
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优于各单剂处理,说明丙硫多菌灵和三唑类复配能提高防
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用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