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51482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58748.3

申请日:

2004.07.28

公开号:

CN1577447A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9G3/30; H05B33/08

主分类号:

G09G3/30; H05B33/08

申请人:

东北先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早藤晶纪; 金内一浩

地址:

日本山形县

优先权:

2003.07.29 JP 202866/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宗杰;叶恺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以有效地回收积累在发光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的电荷,从而降低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功耗的驱动装置。被控制成使得在恒流驱动期间与根据灰度控制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依次将构成点亮对象的备EL元件开始点亮,同时使得被点亮控制的备发光元件的熄灭时刻与上述点亮驱动期间的终端一致。据此,可以根据灰度对恒流驱动期间的EL元件的点亮时间进行控制,对每个像素实现多灰度表示。当采用上述的灰度控制方法时,无论灰度控制如何,可以紧接在恒流驱动期间结束之后,经所有驱动线有效地回收积累在各EL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的电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它是由相互交叉的多条驱动线和多条扫描线,以及分别在上述备驱动线与各扫描线的每一个交叉位置上连接在上述各驱动线与各扫描线之间、具有二极管特性的电容性发光元件构成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连续地设定了对上述每条扫描线点亮驱动发光元件的点亮驱动期间和接在上述点亮驱动期间之后的电力回收期间,
并具备:
用于进行点亮控制,使得在上述点亮驱动期间与根据灰度控制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依次将构成点亮对象的各发光元件开始点亮,同时使得被点亮控制的各发光元件的熄灭时刻与上述点亮驱动期间的终端一致的发光控制装置;以及
在电力回收期间回收在上述点亮驱动期间积累在发光元件所保持的电容上的电力的电力回收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构成为:在上述发光元件的点亮驱动期间之前还设定了对构成扫描对象的各发光元件所保持的电容施加在该发光元件被点亮以前的值的正向偏置的预充电期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构成为:上述各驱动线在上述点亮驱动期间与发光元件的驱动源连接,在上述电力回收期间与上述电力回收装置连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构成为:上述各驱动线在上述点亮驱动期间与发光元件的驱动源连接,在上述电力回收期间与上述电力回收装置连接。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源是恒流电路。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元件的驱动源是恒流电路。

7.
  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构成为:对与非扫描状态的扫描线连接的发光元件经扫描线施加对于上述发光元件为反向偏置的电位。

8.
  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构成为:在上述电力回收装置中包含经上述驱动线回收在上述发光元件的点亮驱动期间积累在发光元件所保持的电容上的电力的电力回收电容器,并将积累在上述电力回收电容器上的电力供给用于驱动上述发光显示面板的DC-DC转换器的初级侧的DC电压源。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构成为:在上述电力回收装置中包含经上述驱动线回收在上述发光元件的点亮驱动期间积累在发光元件所保持的电容上的电力的电力回收电容器,并将积累在上述电力回收电容器上的电力供给用于驱动上述发光显示面板的DC-DC转换器的初级侧的DC电压源。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力回收电容器的电容值为比排列在上述发光显示面板上的全部发光元件的合成电容值大的值。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力回收电容器的电容值为比排列在上述发光显示面板上的全部发光元件的合成电容值大的值。

12.
  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13.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14.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17.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是有机EL元件。

18.
  一种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发光显示面板由相互交叉的多条驱动线和多条扫描线,以及分别在上述各驱动线与各扫描线的每一个交叉位置上连接在上述各驱动线与各扫描线之间、具有二极管特性的电容性发光元件构成,该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执行:
对上述每条扫描线进行控制,使得与根据灰度控制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依次将构成点亮对象的各发光元件开始点亮,同时使得被点亮控制的各发光元件的熄灭时刻一致的点亮控制工序;以及
在上述点亮控制工序之后回收在该点亮控制工序中积累在上述发光元件所保持的电容上的电力的电力回收工序。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发光元件进行点亮驱动的点亮控制工序之前进行了对构成点亮对象的各发光元件所保持的电容施加在该元件被点亮以前的值的正向偏置的预充电工序。

说明书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电容性发光元件,例如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特别是涉及借助于伴随上述发光元件的点亮驱动而有效地回收在发光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积累的电荷来降低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功耗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将发光元件排列成矩阵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的开发正在蓬勃兴起,作为用于这种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将有机材料用于发光层的有机EL元件正引人注目。其背景是:通过对元件的发光层使用可望有良好发光特性的有机化合物,能满意地投入实用的高效率和长寿命取得了进展。
上述有机EL元件可以置换为由在电学上具有二极管特性的发光元件和与该发光元件并联连接的寄生电容成分组成的结构,有机EL元件可以说是电容性发光元件。
当对该有机EL元件施加发光驱动电压时,首先与该元件的电容相当的电荷作为位移电流流入并积聚在电极上。接着,当超过该元件固有的恒定电压(发光阈值电压=Vth)时,电流开始从一个电极(二极管成分的阳极端子侧)向构成发光层的有机层流动,可以认为以与该电流成正比的强度进行发光。
另一方面,由于有机EL元件的电流—亮度特性对温度变化是稳定的,而电压—亮度特性对温度变化是不稳定的,以及由于有机EL元件在接受到过大的电流时将急剧变坏,使发光寿命缩短等理由,所以一般进行恒流驱动。作为使用了这样的有机EL元件的显示面板,将元件排列成矩阵状的无源驱动型显示面板已部分地得到实用。
但是,在使用了以上述有机EL元件为代表的电容性发光元件的无源驱动型显示面板中,为了将发光元件进行点亮驱动,首先必须对作为点亮对象的发光元件的寄生电容充以电荷,另外,在处于非点亮状态时,在如下的工作模式下伴随有对积累在上述寄生电容上的电荷进行放电的操作。
特别是在上述无源驱动型显示面板中,从其工作原理来讲,具有发生串扰发光的问题,为防止这种串扰发光,可以进行对非点亮状态的发光元件施加反向偏置电压的操作,由此使积累在寄生电容上的电荷放电。因此,如果排列在显示面板上的发光元件数较多,由积累在寄生电容上的电荷的放电引起的电力损耗则与其相应地增大。
于是,在下面示出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随着上述有机EL元件的点亮工作,回收在其寄生电容上积累的电荷,将其再次供给电源电路,以此降低显示面板的功耗的驱动电路结构。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无源驱动型显示面板中,作为实现多灰度表示的方法之一,已知有根据灰度对供给EL元件的电流值进行控制,据此改变EL元件的发光亮度的电流灰度控制。另外,作为其他方法,还知道有使供给EL元件的电流值恒定(恒流),根据灰度对每次扫描的恒流驱动期间的点亮期间进行控制的时间灰度控制。
由于EL元件和构成驱动电路的有源元件等在制造上的分散性,使EL元件的发光亮度发生变动的程度非常大,另外,由于存在以模拟方式控制驱动电流的因素,所以前者的电流灰度控制存在灰度控制困难这样的技术上的课题。另一方面,后者的时间灰度控制由于是根据灰度对给予EL元件的时间进行控制,所以它不易像前者那样受到起因于元件在制造上的分散性地亮度变化的影响。于是,一般说来,由于能够以数字式的时间分割对灰度进行控制,所以它适合用于这种形式的显示面板的灰度控制。
图1~图4是以上述时间灰度实现多灰度表示、并且伴随有机EL元件的点亮工作而回收在其寄生电容上积累的电荷(电力)以提高电力的利用效率的基本结构和说明其作用的图。首先,图1示出了为实现上述的时间灰度在各次扫描的恒流驱动期间进行的驱动开关的工作状态。
另外,图1所示的形态是实现n级灰度的形态,为了表现低灰度(例如灰度1、灰度2等),从恒流驱动期间的开始到驱动开关接通(ON)的期间被设定得较短。另外,为了表现高的灰度,从恒流驱动期间的开始到驱动开关接通的期间被设定得较长,即,为了表现最高的灰度n,在整个恒流驱动期间驱动开关接通。
图2~图4是依次说明在图1中以t1~t3示出的时刻中的控制形态的图,图2(即示出图1的t1时的动作的图)示出了作为点亮驱动期间的恒流驱动期间开始时的状态,图3(即示出图1的t2时的动作的图)示出了电力回收工作之前的状态,另外,图4(即示出图1的t3时的动作的图)示出了电力回收工作时的状态。还有,在图2~图4中,I1~In表示恒流电路,Sa1~San表示驱动开关,C2表示电力回收电容器。另外,用二极管和电容器的符号标记示出的并联连接体,各自表示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的1个点的像素。
另外,在图2~图4的任何一个图中都根据纸面的情况在列方向和行方向分别画出了3条驱动线和3条扫描线。而且,与作为在列方向排列的上述3条驱动线的阳极线之中的左侧的阳极线对应的像素表现为“灰度1”的情形,与中央的阳极线对应的像素表现为“灰度2”的情形,另外,与右侧的阳极线对应的像素表现为“灰度n”的情形。另外,作为在行方向排列的上述3条扫描线的阴极线之中的上2条阴极线表示处于非扫描状态(非选择线)的状态,下1条阴极线(第3条阴极线)表示处于扫描状态(选择线)的状态。
首先,在图1所示的t1时刻,即在作为点亮驱动期间的恒流驱动工作开始时,驱动开关Sa1~San被控制成接通状态,如图2所示,驱动开关Sa1~San全部连接在恒流电路I1~In侧。而且,上2条阴极线成为非选择线,对其供给反向偏置电压VM。另外,对第3条阴极线供给电压VL,与该阴极线连接的EL元件处于扫描(选择)状态。
在上述的状态下,对与选择线连接的EL元件的阳极端子分别供给来自恒流源I1~In的恒定电流,对其阴极端子供给用VL表示的电位,其结果是与选择线连接的各EL元件如以○包围的那样被点亮驱动。这时,将被点亮驱动的EL元件的正向电压表示为VF。另一方面,对与非选择线连接的EL元件的阳极端子施加上述的正向电压VF,同时对其阴极端子供给反向偏置电压VM。
接着,在图1所示的t2时刻,即在电力回收工作紧前面的状态下,只有驱动开关San被控制成接通状态,如图3所示,驱动开关San连接到恒流电路In侧,驱动开关Sa1、Sa2与电位VA连接。总之,随着从上述t1到t2的时间经过,依次停止恒流电源对被控制成用灰度1和灰度2表示的低灰度的阳极线的供给,对该阳极线供给以VA表示的电位。这里,上述各电位满足VM>VF>VA>VL的关系。
因此,这时只是上述选择线上的被控制成灰度n的EL元件如以○包围的那样被点亮驱动。这时,处于对与被控制成非点亮状态的阳极线(在图3中的被控制成灰度1和灰度2的阳极线)连接的各EL元件的阳极端子供给电位VA的状态,处于熄灭状态。这样一来,与选择线连接的各EL元件的点亮时间分别被控制,实现了时间灰度的多灰度表示。
接着,在图1所示的t3时刻,即在电力回收工作时,如图4所示,驱动开关Sa1~San全部连接到电力回收电容器C2侧。据此,所有EL元件的阳极端子经各阳极线全部与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2连接。其结果是在各EL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积累的电荷(电力)移至上述电力回收电容器C2上,电荷被回收。
但是,在上述电容器C2中可以回收的电荷是在与被控制成灰度n、在电力回收工作紧前面被点亮驱动的阳极线连接的元件上积累的电荷。换言之,当为被控制成最为明亮的灰度n的对象的EL元件在该次扫描中不存在时,则在该次扫描中不可能回收电力,因而电力回收效率显著地低。
[专利文献1]
特开2003-5711号公报(第0037~0044段,图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的技术观点而被进行,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实现上述时间灰度的无源驱动型显示面板的点亮驱动装置中的在每次扫描中能够高效率地回收积累在以EL元件为代表的发光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的电荷(电力)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本发明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如第1方面所述,是由相互交叉的多条驱动线和多条扫描线,以及分别在上述各驱动线与各扫描线的每一个交叉位置上连接在上述各驱动线与各扫描线之间、具有二极管特性的电容性发光元件构成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续地设定了对上述每条扫描线点亮驱动发光元件的点亮驱动期间和接在上述点亮驱动期间之后的电力回收期间,并且具备:用于进行点亮控制,使得在上述点亮驱动期间与根据灰度控制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依次将构成点亮对象的各发光元件开始点亮,同时使得被点亮控制的各发光元件的熄灭时刻与上述点亮驱动期间的终端一致的发光控制装置;以及在电力回收期间回收在上述点亮驱动期间积累在发光元件所保持的电容上的电力的电力回收装置。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本发明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如第9方面所述,是由相互交叉的多条驱动线和多条扫描线,以及分别在上述各驱动线与各扫描线的每一个交叉位置上连接在上述各驱动线与各扫描线之间、具有二极管特性的电容性发光元件构成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对上述每条扫描线进行控制,使得与根据灰度控制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依次将构成点亮对象的各发光元件开始点亮,同时使得被点亮控制的各发光元件的熄灭时刻一致的点亮控制工序;以及在上述点亮控制工序之后回收在该点亮控制工序中积累在上述发光元件所保持的电容上的电力的电力回收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以时间灰度实现多灰度表示时的驱动开关的一般工作的时序图。
图2是示出依照图1所示的时序动作的点亮驱动期间开始时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依照图1所示的时序动作的电力回收工作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在图3所示状态之后的电力回收工作时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连线图。
图6是说明由以时间灰度实现多灰度表示情形下的本发明所进行的驱动开关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依照图6所示的时序动作的点亮驱动期间开始时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依照图6所示的时序动作的电力回收工作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在图8所示状态之后进行的电力回收工作时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说明在图5~图9所示的结构中采用的各期间的设定状况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中的第2实施例的连线图。
图12是说明在图11所示的结构中采用的各期间的设定状况的时序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驱动电路中的第3实施例的连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5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另外,在图5中示出了阴极线扫描、阳极线驱动的方式的发光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的例子。即,在发光显示面板1上,排列了沿垂直(列)方向的作为n条驱动线的阳极线A1~An,排列了沿水平(行)方向的作为m条扫描线的阴极线K1~Km,在各交叉部分(共n×m处)配置了用二极管和电容器的符号标记表示的、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E11~Enm。
然后,构成像素的各EL元件E11~Enm对应于沿垂直方向的阳极线A1~An与沿水平方向的阴极线K1~Km的各交点位置,一端(EL元件等效二极管中的阳极端子)与阳极线连接,另一端(EL元件等效二极管中的阴极端子)与阴极线连接。另外,各阳极线A1~An与作为数据驱动器的阳极线驱动电路2连接,各阴极线K1~Km与作为扫描驱动器的阴极线扫描电路3连接,分别进行驱动。
上述阳极线驱动电路2具备作为利用由后述的DC-DC转换器中的升压电路4提供的驱动电压VH进行工作的驱动源的恒流电路I1~In(以下也称其为恒流源)和驱动开关Sa1~San,上述阳极线驱动电路2以如下方式工作:通过将驱动开关Sa1~San连接到上述恒流源I1~In侧,来自恒流源I1~In的电流供给与阴极线对应地配置的各个EL元件E11~Enm。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如下方式进行工作:当如后所述,在EL元件的发光控制前进行预充电工作时,上述驱动开关Sa1~San连接至作为预充电电源的电位VA,而在进行电力回收工作时,驱动开关Sa1~San连接至其一端与基准电位点(地)连接、具有作为电力回收装置的功能的电容器C2的另一端。
另一方面,上述阴极线扫描电路3与各阴极线K1~Km对应地具备扫描开关Sk1~Skm,并以如下方式工作:将来自用于防止串扰发光的、后述的反向偏置电压发生电路(也称其为反向偏置电压源)5的反向偏置电压VM或作为基准电位点的地电位中的某一方与对应的阴极线连接。据此,借助于一边以规定的周期将阴极线设定为基准电位点,一边将恒流源I1~In与所希望的阳极线A1~An连接,使上述各EL元件有选择地发光。
另一方面,上述的DC-DC转换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作为升压电路4利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来生成直流驱动电压VH。另外,该DC-DC转换器也可以不用PWM控制,而利用众所周知的PFM(脉冲频率调制)控制或PSM(脉冲跳跃调制)控制。
该DC-DC转换器以如下方式构成:从构成升压电路4的一部分的开关稳压器6输出的PWM波以规定的占空比对作为开关元件的MOS型功率FET Q1进行接通控制。即,借助于功率FET Q1的接通动作,来自初级侧的DC电压源B1的电能被积累在电感器L1上,伴随功率FET Q1的关断动作,积累在上述电感器L1上的电能经二极管D1积累在平滑用电容器C1上。于是,借助于上述功率FET Q1的接通、关断动作的重复进行,作为平滑用电容器C1的端子电压可以得到进行了升压的DC输出。
上述DC输出电压,被进行温度补偿的热敏电阻TH1以及电阻体R11和R12分压,供给开关稳压器6中的误差放大器7,在该误差放大器7中与基准电压Vref进行比较。该比较输出(误差输出)供给PWM电路8,借助于对由振荡器9产生的信号波的占空比进行控制,可以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将上述输出电压保持为规定的驱动电压VH。因此,上述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即上述驱动电压VH可用下式表示。
[式1]
VH=Vref×[(TH1+R11+R12)/R12]
另一方面,用于防止上述的串扰发光的反向偏置电压VM的生成电路5由对上述驱动电压VH进行分压的分压电路构成。即,该分压电路由电阻器R13、R14和具有作为发射极跟随器的功能的npn晶体管Q2构成,在上述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上得到反向偏置电压VM。因此,若将上述晶体管Q2中的基极—发射极间电压表示为Vbe,由该分压电路得到的反向偏置电压VM可用下式表示。
[式2]
VM=VH×[R14/(R13+R14)]-Vbe
另外,控制总线从包含CPU的发光控制电路11连接到上述阳极线驱动电路2和阴极线扫描电路3上,根据应显示的影像信号对上述扫描开关Sk1~Skm和驱动开关Sa1~San进行操作。据此,一边依照影像信号以规定的周期将阴极扫描线设定为地电位,一边将恒流源I1~In连接到所希望的阳极线上。因此,上述各EL元件有选择地进行发光,在显示面板1上显示基于上述影像信号的图像。
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第m条阴极线Km被设定为地电位,处于扫描状态,这时,来自上述反向偏置电压生成电路5的反向偏置电压VM施加至非扫描状态的阴极线K1、K2、...上。因此,具有防止同被驱动的阳极线与未进行扫描选择的阴极线的交点连接的各EL元件进行串扰发光的作用。
另外,上述发光控制电路11以如下方式工作:根据后述的灰度控制对驱动开关Sa1~San进行控制,从而对扫描中的各EL元件的点亮时间进行控制。另外,上述发光控制电路11还以如下方式工作:在后述的电力回收期间控制驱动开关Sa1~San,使得将在点亮驱动期间积累在EL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的电荷移至上述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2上,从而进行电力回收工作。
而且,二极管D2的阳极端子与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 2连接,同时该二极管D2的阴极端子与供给上述升压电路4的初级侧的DC电压源B1连接。该电路结构具有如下的作用:被回收到电容器C2上的电力再供给初级侧的DC电压源B1。
图6~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发光驱动装置的作用的图,本发明的发光驱动装置以如下方式工作: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以时间灰度实现多灰度表示,并且可以高效率地回收伴随有机EL元件的点亮工作在其寄生电容上积累的电力。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各图中,对于与图5所示的各部相当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示出,因此,恰当地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首先,图6示出了为实现上述的时间灰度在各扫描的点亮驱动期间,即恒流驱动期间进行的驱动开关的控制形态。另外,图6所示的驱动开关的控制形态与图1所示的例子相同,是实现n级灰度表示的形态。而且,为了表现最低灰度的“灰度1”,在恒流驱动期间的末尾附近的与灰度1对应的短的期间内驱动开关接通,然后,在恒流驱动期间的终端驱动开关关断。另外,在图6中,驱动开关的接通(ON)意味着将驱动开关连接到恒流源侧的状态;驱动开关的关断(OFF)意味着使驱动开关与恒流源断开的状态。
另外,为了表现次低灰度的“灰度2”,与根据灰度2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在比与上述灰度1对应的驱动开关的接通时刻稍许提前的时刻驱动开关接通,同样在恒流驱动期间的终端驱动开关关断。同样地,与根据灰度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决定驱动开关的接通时刻,与上述情形相同,进行控制使得在恒流驱动期间的终端驱动开关关断。
因此,为了表现最高灰度的“灰度n”,如图6所示,在恒流驱动期间的开始时刻驱动开关成为接通状态,同样在恒流驱动期间的终端驱动开关关断。即,为了表现最高的灰度n,在整个恒流驱动期间驱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
如从图6所示的控制形态可以理解的那样,按照本发明的驱动方法进行的驱动开关的控制形态受到控制,使得在作为点亮驱动期间的恒流驱动期间与根据灰度控制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依次将构成点亮对象的各EL元件开始点亮,同时使得被点亮控制的各发光元件的熄灭时刻与上述点亮驱动期间的终端一致。据此,可以根据灰度控制恒流驱动期间的EL元件的点亮时间,对每个像素实现多灰度表示。
接着示出的图7~图9是依次说明在图6中以t1~t3示出的时刻的控制形态的图,图7(即示出图6的t1时的动作的图)示出了作为点亮驱动期间的恒流驱动期间开始时的状态,图8(即示出图6的t2时的动作的图)示出了电力回收工作之前的状态,另外,图9(即示出图6的t3时的动作的图)示出了电力回收工作时的状态。
另外,图7~图9以与已经说明的图2~图4相同的状态示出。即,在图7~图9的任何一幅图中都根据纸面的情况在列方向和行方向分别画出了3条驱动线和3条扫描线。而且,与作为在列方向排列的上述3条驱动线的阳极线之中的左侧的阳极线对应的像素表现为“灰度1”的情形,与中央的阳极线对应的像素表现为“灰度2”的情形,另外,与右侧的阳极线对应的像素表现为“灰度n”的情形。另外,作为在行方向排列的上述3条扫描线的阴极线之中的上2条阴极线表示处于非扫描状态(非选择线)的状态,下1条阴极线(第3条阴极线)表示处于扫描状态(选择线)的状态。
这里,在图6所示的t1时刻,即在恒流驱动期间的开始时,只有表现作为最高灰度的“灰度n”的驱动开关被控制成接通状态。即,如图7所示,只有表现最高的灰度n的驱动开关San与恒流源In连接,表现灰度1和灰度2的驱动开关Sa1、Sa2与作为预充电电源的电位VA连接。
这时,如上所述,上2条阴极线成为非选择线,对其供给反向偏置电压VM。另外,对第3条阴极线供给电压VL。因此,这时只有上述选择线上的被控制为灰度n的EL元件如以○包围的那样被点亮驱动。这时,以VF表示被点亮驱动的EL元件的正向电压,这时的电位关系呈VM>VF>VA>VL的关系。
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只有与表现为灰度n的阳极线对应的驱动开关San被连接到恒流源In上,这时的工作方式如上所述,根据灰度表示,驱动开关依次被连接到恒流源侧,将对应的EL元件点亮驱动。
接着,在图8所示的电力回收工作之前的状态下,对选择线上的成为点亮驱动对象的所有阳极线由恒流源供给驱动电流。这是由于如前所述,以根据灰度表示驱动开关依次被连接到恒流源侧,将对应的选择线上的EL元件点亮驱动的方式进行工作的缘故。因此,这时,上述选择线上的成为点亮对象的EL元件如以○包围的那样被点亮驱动。
接着,在图9所示的电力回收工作时,驱动开关Sa1~San全部连接到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2侧。据此,EL元件的阳极端子经各阳极线全部与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2连接。其结果是在各EL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积累的电荷移至上述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2上。这时,在上述电容器C2上可回收的电荷以元件的阳极端子为VF的元件上的电荷为对象。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可以利用电容器C2回收积累在排列于发光显示面板上的所有EL元件上的电荷。故而上述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2的电容值最好是比排列在发光显示面板上的全部发光元件的合成电容值(1个EL元件的电容值×驱动线数×扫描线数)值大的值。
基于上述作用,回收至电力回收用电容器C2上的电荷,如根据图5说明的那样,经二极管D2供给DC-DC转换器的初级侧的DC电压源。因此,由于与对每一次扫描无效的、积累在各EL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的电荷有关的电能在每一次扫描中被有效地回收至电容器C2上再次被供给,所以作为其结果能够实现点亮驱动装置的低功耗。
图10是说明除以上说明了的恒流驱动期间和电力回收期间外,还设定了对接着将被点亮驱动的EL元件的寄生电容施加正向偏置的预充电期间时的控制序列图。另外,在该预充电期间进行的预充电工作以如下方式进行:例如在图7中,驱动开关Sa1~San全部与作为预充电电源的电位VA连接。
据此,对与成为下一个点亮对象的连接在选择线上的各EL元件施加其值为VA-VL的正向偏置,由它对该元件的寄生电容充电。另外,不言而喻,对与选择线连接的各EL元件进行充电的其值为上述VA-VL的正向偏置是其值为在点亮驱动各元件以前得到的电压(低于上述Vth的电压)。
上述的预充电期间设定在已经说明过的恒流驱动期间的紧前面。因此,在一个理想的控制序列中,如图10(b)所示,与图10(a)示出的扫描(水平)同步信号同步地设定预充电期间。然后,在该预充电期间之后设定上述的恒流驱动期间和其后的电力回收期间。
另外,在另一个理想的控制序列中,如图10(c)所示,与图10(a)示出的扫描(水平)同步信号同步地设定电力回收期间。然后,在该电力回收期间之后设定上述预充电期间和其后的恒流驱动期间。无论哪一个控制序列,扫描线的扫描都是连续进行的,对扫描同步信号的同步无论是图10(b)的情形还是图10(c)情形,实质上可以得到相同的作用。
图10所示的各期间的时序控制和基于恒流驱动期间的灰度控制的各驱动开关Sa1~San的切换控制例如可以借助于构成图5所示的发光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11进行。这时,虽未特别进行图示,但在发光控制电路11内设置了计数器,根据该计数器的计数进行基于灰度控制的各驱动开关Sa1~San的切换控制和图10所示的各期间的切换时刻的控制。
以上根据图5~图10进行的说明虽然与可以进行预充电工作的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对应,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不伴有上述预充电工作的驱动装置。图11示出了这样的例子,数据驱动器2中的各驱动开关Sa1~San被构成为可以在恒流源I1~In或电力回收电容器C2中选择一方地切换至其某一个上。
然后,在图12中示出了在图11所示的驱动装置中进行的控制序列。该控制序列的一个形态是如图12(b)所示,与图12(a)示出的扫描(水平)同步信号同步地设定恒流驱动期间。然后,在该恒流驱动期间之后设定电力回收期间。另外,该控制序列的另一个形态是如图12(c)所示,与图12(a)示出的扫描(水平)同步信号同步地设定电力回收期间。然后,在电力回收期间之后设定恒流驱动期间。如已说明过的那样,扫描线的扫描是连续进行的,对扫描同步信号的同步无论是图12(b)的情形还是图12(c)情形,实质上可以得到相同的作用。
然后,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各驱动开关Sa1~San也可以在恒流驱动期间与根据灰度控制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依次从电容器C2侧切换至恒流源I1~In侧。然后,在作为上述点亮驱动期间的恒流驱动期间的终端移至电力回收期间,进行将上述驱动开关Sa1~San全部切换至电容器C2侧的动作。
按照上述图11所示的实施例,尽管未进行预充电工作,但能够在电力回收期间高效率地回收积累在发光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的电力,这一点与据图5~图10说明的实施例是相同的。因此,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实现点亮驱动装置的低功耗。
其次,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驱动装置中的又一实施例。该图13所示的例子与图11所示的例子相同,数据驱动器2中的各驱动开关Sa1~San被构成为可以在恒流源I1~In或电力回收电容器C2侧之中选择一方地切换至其某一个上。另一方面,在电力回收电容器C2侧具备切换开关SW1,该侧被构成为数据驱动器2可以经该切换开关SW1连接至电容器C2侧或与作为预充电电源的电位VA连接。
按照该图13所示的实施例,通过将开关SW1切换至与图示方向相反的方向可以进行预充电工作。另外,在作为点亮驱动期间的上述恒流驱动期间,各驱动开关Sa1~San被恰当地连接至恒流源I1~In侧。然后,在恒流驱动期间之后的电力回收期间,各开关SW1、Sa1~San成为图13所示的状态。该图13所示的实施例也与已说明过的实施例一样,能够高效率地回收积累在发光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的电力,能够实现点亮驱动装置的低功耗。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可以有效地回收积累在发光元件的寄生电容上的电荷,从而降低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功耗的驱动装置。被控制成使得在恒流驱动期间与根据灰度控制确定的时间长度对应地依次将构成点亮对象的备EL元件开始点亮,同时使得被点亮控制的备发光元件的熄灭时刻与上述点亮驱动期间的终端一致。据此,可以根据灰度对恒流驱动期间的EL元件的点亮时间进行控制,对每个像素实现多灰度表示。当采用上述的灰度控制方法时,无论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