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143452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21470.3

申请日:

2016.09.13

公开号:

CN106389124A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J 3/00申请日:201609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J3/00

主分类号:

A61J3/00

申请人:

国药集团冯了性(佛山)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慎华; 冯丽华; 关红晖; 林淑明; 杨剑湖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佛罗公路35号之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代理人:

黄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晾丸装置,包括转筒、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联动转筒,所述转筒的一端是药粉与药丸的入口端,所述转筒的另一端是药丸与药粉的出口端,所述转筒的内壁上设有使药粉与药丸从转筒的入口端向出口端方向旋转运动的多道导向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晾丸方法。本发明的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结构简单,成型后的药丸不仅不会发生粘连,而且晾丸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晾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筒、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
动装置联动转筒,所述转筒的一端是药粉与药丸的入口端,所述转筒的另一端是药丸与药
粉的出口端,所述转筒的内壁上设有使药粉与药丸从转筒的入口端向出口端方向旋转运动
的多道导向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道导向板在转筒的内圆周上间
隔分布为多排,每排导向板自转筒的入口端向出口端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排导向板在转筒的内圆周上等
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排导向板构成自转筒的入口端
向出口端方向延伸的断续的弧线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晾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线结构自转筒的入口端向出口
端方向向下倾斜,处于同一排的导向板的倾斜角度一致,不同排的导向板的倾斜角度不同,
多排导向板随着与驱动装置间的距离的减小其倾斜角度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晾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与水平线朝入口端侧之间的
夹角为锐角。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晾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外圆周上设有导
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晾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有两条,所述的两条导轨分布
在传动装置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晾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传动装置为
由两个齿轮构成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中的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
轮组中的另一个齿轮安装在转筒的外圆周上。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丸装置的晾丸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使干药粉
和湿药丸一起从转筒的入口端进入转筒内,并使干药粉和湿药丸在转筒内以旋转方式运动
至转筒的出口端,使药丸表面快速干燥。

说明书

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丸晾干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丸在制成后相对较软,在成丸后通常有一个晾丸过程,使得中药丸表面变硬,
从而不会粘连在一起,但是晾丸方式通常采用自然风干方式,这种方式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晾丸装置,结构简单,成型后的药丸不仅不会发生粘
连,而且晾丸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晾丸方法,晾丸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一种晾丸装置,包括转筒、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联动转筒,所述转筒的一端是药粉与药丸的入口端,所述转筒
的另一端是药丸与药粉的出口端,所述转筒的内壁上设有使药粉与药丸从转筒的入口端向
出口端方向旋转运动的多道导向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多道导向板在转筒的内圆周上间隔分布为多
排,每排导向板自转筒的入口端向出口端方向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多排导向板在转筒的内圆周上等间隔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每排导向板构成自转筒的入口端向出口端方
向延伸的断续的弧线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弧线结构自转筒的入口端向出口端方向向下
倾斜,处于同一排的导向板的倾斜角度一致,不同排的导向板的倾斜角度不同,多排导向板
随着与驱动装置间的距离的减小其倾斜角度逐渐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板与水平线朝入口端侧之间的夹角为锐
角。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筒的外圆周上设有导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有两条,所述的两条导轨分布在传动装置
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传动装置为由两个齿轮
构成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中的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组中的另
一个齿轮安装在转筒的外圆周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一种晾丸方法,该方法是使干药粉和湿药丸一起
从转筒的入口端进入转筒内,并使干药粉和湿药丸在转筒内以旋转方式运动至转筒的出口
端,使药丸表面快速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2)可实现药粉与药丸的均匀混合,从而使成型后的药丸不会发生粘连,而且效率
高。干药粉和湿药丸在转筒内充分混合,干药粉粘附在药丸表面,可以起到吸湿的作用,同
时减少湿药丸之间的粘连,通过导向板分流,可以快速进入转筒,并沿导向板以旋转的方式
前进,延长了相互作用的时间,使药丸外观品质更加圆润均一,有利于药丸快速初步晾干并
进入下一步操作工序。

(3)自动化控制且运行稳定,生产效率高。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
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晾丸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所述的晾丸装置包括转筒1、驱动装置2和传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2
通过传动装置3联动转筒1,所述转筒1的一端是药粉与药丸的入口端11,所述转筒1的另一
端是药丸与药粉的出口端12,所述转筒1的内壁上设有使药粉与药丸从转筒的入口端11向
出口端12方向旋转运动的多道导向板13。

具体而言,所述的多道导向板13在转筒1的内圆周上间隔分布为多排,每排导向板
自转筒1的入口端11向出口端12方向延伸。

更具体而言,所述的多排导向板在转筒1的内圆周上等间隔分布,从而可以使得药
粉与药丸混合更加均匀。

更具体而言,所述的每排导向板构成自转筒1的入口端11向出口端12方向延伸的
断续的弧线结构,从而有利于药粉和药丸向出口端12方向做旋转运动。

更具体而言,所述的弧线结构自转筒1的入口端11向出口端12方向向下倾斜,从而
使得药粉和药丸容易从出口端12出来。处于同一排的导向板13的倾斜角度一致,不同排的
导向板13的倾斜角度不同。第一排导向板13的角度开口比较大,可以便于使药丸快速分流
进入转筒。多排导向板13随着与驱动装置间的距离的减小其倾斜角度逐渐减小,除了引流
作用外,还可以使药丸和药粉充分混合,不粘连,快速冷却干燥,最后几排,接近平行,作用
是使药丸平缓的输出到物料盘,大大提高晾丸的效率。所述导向板13与水平线朝入口端侧
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

更具体而言,所述转筒1的外圆周上设有导轨14。所述导轨14有两条,所述的两条
导轨14分布在传动装置3的两侧,从而使得转动1运行稳定。

更具体而言,所述驱动装置2为电机,所述传动装置3为由两个齿轮构成的齿轮组,
所述齿轮组中的其中一个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组中的另一个齿轮安装在
转筒1的外圆周上。所述传动装置3也可以是皮带。

使用时,通过电机的驱动,使得齿轮组带动转筒1转动,从而从入口端11进入转筒1
内的干药粉和湿药丸可以沿着弧线结构朝出口端12运动,从而可以实现湿药粉与干药丸的
均匀混合,使成型后的药丸不会发生粘连,而且效率高。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
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晾丸装置,包括转筒、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联动转筒,所述转筒的一端是药粉与药丸的入口端,所述转筒的另一端是药丸与药粉的出口端,所述转筒的内壁上设有使药粉与药丸从转筒的入口端向出口端方向旋转运动的多道导向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晾丸方法。本发明的晾丸装置及其晾丸方法结构简单,成型后的药丸不仅不会发生粘连,而且晾丸效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