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143032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50134.5

申请日:

2017.03.14

公开号:

CN106691842A

公开日:

2017.05.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H 39/06申请日:20170314|||公开

IPC分类号:

A61H39/06; A61H23/02; A61H7/00; A61H9/00; A61M1/08; A61N2/08

主分类号:

A61H39/06

申请人:

黄广文

发明人:

黄广文

地址:

54502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柳邕路180号1栋2单元1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代理人:

梁春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涉及一种中医用的理疗器械,包括外壳、电机,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靠中部位置一侧突出设有方便支撑手掌的支撑把手,上壳体上端突出设有电气安装平台,上壳体下端中部设有贯通上壳体内腔的通槽,电机放置在支撑把手的内腔中,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偏心轴,偏心轴远离电机一端连接有偏心轮推杆体,偏心轮推杆体底端穿过上壳体下端的通槽与下壳体的顶壁上表面连接,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通槽的下方,下壳体设有由其底端中部向上凹陷形成的拔罐内腔。本发能够同时进行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多种理疗,功能多样、成本低、疗效好、操作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包括外壳、电机(17),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上壳体
(7)和下壳体(9),上壳体(7)靠中部位置一侧突出设有方便支撑手掌的支撑把手(18),上壳
体(7)上端突出设有电气安装平台(1),上壳体(7)下端中部设有贯通上壳体(7)内腔的通
槽,电机(17)放置在支撑把手(18)的内腔中,电机(17)输出端连接有偏心轴(19),偏心轴
(19)远离电机(17)一端连接有偏心轮推杆体(8),偏心轮推杆体(8)底端穿过上壳体(7)下
端的通槽与下壳体(9)的顶壁上表面连接,下壳体(9)设置在上壳体(7)通槽的下方,下壳体
(9)设有由其底端中部向上凹陷形成的拔罐内腔(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下壳体(9)设置在上壳
体(7)通槽的正下方,下壳体(9)顶壁上表面通过固定装置与偏心轮推杆体(8)底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偏心轮推杆体(8)靠中
部位置设有延伸至电机(17)下侧的缓冲胶垫(1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拔罐内腔(14)外侧设
有绕在拔罐内腔(14)周缘外的热磁内腔(15),热磁内腔(15)中设有均匀排布的发热片(11)
和磁铁(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其特征在于,热磁内腔(15)的底壁突
出设有均匀排布的按摩凸点(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其特征在于,电气安装平台(1)上设
置有发热片开关(3)、电位器(2)及电源接头(5),电源接头(5)是中部设有通气孔(4)的电源
接头(5),下壳体(9)的拔罐内腔(14)顶壁设有连通拔罐内腔(14)的负压口(13),负压口
(13)通过贯穿上壳体(7)内腔的气管(6)与电源接头(5)中部的通气孔(4)连接。

说明书

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用的理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等功能的理疗器械,通常只能用于一种理
疗,如温灸仪只能用于温灸,功能单一,需要拔罐或按摩时,只能另外用拔罐器进行拔罐、用
按摩器进行按摩。需要进行其它理疗时还需要购买其它理疗器械,不但成本高,操作起来也
繁琐,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理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
能够同时进行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多种理疗,功能多样、成本低、疗效好、操作简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包括
外壳、电机,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靠中部位置一侧突出设有方便支撑手掌的支
撑把手,上壳体上端突出设有电气安装平台,上壳体下端中部设有贯通上壳体内腔的通槽,
电机放置在支撑把手的内腔中,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偏心轴,偏心轴远离电机一端连接有偏
心轮推杆体,偏心轮推杆体底端穿过上壳体下端的通槽与下壳体的顶壁上表面连接,下壳
体设置在上壳体通槽的下方,下壳体设有由其底端中部向上凹陷形成的拔罐内腔。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通槽的正下方,下壳体顶壁上
表面通过固定装置与偏心轮推杆体底端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偏心轮推杆体靠中部位置设有延伸至电机下侧的缓
冲胶垫。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拔罐内腔外侧设有绕在拔罐内腔周缘外的热磁内
腔,热磁内腔中设有均匀排布的发热片和磁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热磁内腔的底壁突出设有均匀排布的按摩凸点。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电气安装平台上设置有开关、电位器及电源接头,电
源接头是中部设有通气孔的电源接头,下壳体的拔罐内腔顶壁设有连通拔罐内腔的负压
口,负压口通过贯穿上壳体内腔的气管与电源接头中部的通气孔连接。

本发明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功能多样,一款仪器就能
够同时进行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五种中医理疗,受理疗者能够在短时间内享受到多
种中医理疗,把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五个功能同时运行产生了一个叫“物理共振”原
理,产生了一个意思想不到的效果,成本低、疗效好;2、电机直接连接偏心轴,偏心轴带动偏
心轮推杆体上下移动,使得下壳体整体上下振动,按摩更省力,在下壳体底端设置按摩凸
点,按摩走罐都不会滑伤皮肤,按摩过程更舒适,操作的过程中操作的人不辛苦,受疗者不
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电气安装平台,2-电位器,3-发热片开关,4-通气孔,5-电源接头,6-
气管,7-上壳体,8-偏心轮推杆体,9-下壳体,10-磁铁,11-发热片,12-按摩凸点,13-负压
口,14-拔罐内腔,15-热磁内腔,16-缓冲胶垫,17-电机,18-支撑把手,19-偏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包括外壳、电机17,外壳包括上壳体
7和下壳体9,上壳体7靠中部位置一侧突出设有方便支撑手掌的支撑把手18,上壳体7上端
突出设有电气安装平台1,上壳体7下端中部设有贯通上壳体7内腔的通槽,电机17放置在支
撑把手18的内腔中,电机17输出端连接有偏心轴19,偏心轴19远离电机17一端连接有偏心
轮推杆体8,偏心轮推杆体8底端穿过上壳体7下端的通槽与下壳体9的顶壁上表面连接。偏
心轮推杆体8靠中部位置设有延伸至电机17下侧的缓冲胶垫16。下壳体9设置在上壳体7通
槽的下方,下壳体9设有由其底端中部向上凹陷形成的拔罐内腔14。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9
设置在上壳体7通槽的正下方,下壳体9顶壁上表面通过固定装置与偏心轮推杆体8底端连
接。在拔罐内腔14外侧设有绕在拔罐内腔14周缘外的热磁内腔15,热磁内腔15中设有均匀
排布的发热片11和磁铁10。热磁内腔15的底壁突出设有均匀排布的按摩凸点12。

电气安装平台1上设置有发热片开关3、电位器2及电源接头5,电源接头5是中部设
有通气孔4的电源接头5,下壳体9的拔罐内腔14顶壁设有连通拔罐内腔14的负压口13,负压
口13通过贯穿上壳体7内腔的气管6与电源接头5中部的通气孔4连接,通气孔封闭时,即可
以拔罐,在拔罐时,通气孔4也可以与抽气泵的抽气管连接,间断的开启抽气泵,可使拔罐内
腔14内的负压值产生变化。热磁内腔15中的发热片11通过导线与发热片开关3连接,发热片
开关3用于发热片11的高低温调节,电位器2通过导线与电机17连接,电位器2可调节电机17
快慢。

使用时,电源接头5与电源连接,需要温灸可开启发热片开关3,使发热丝工作,拔
罐内腔14外壁受热变暖即可进行温灸,需要按摩可开启电位器2,电机17工作带动偏心轴19
转动,偏心轴19转动即使偏心轮推杆体8带动下壳体9整体相对上壳体7产生上下振动,即达
到按摩的目的,需要拔罐开启抽气泵将拔罐内腔14中的空气吸出即可,也可同时进行温灸、
磁疗、拔罐、刮痧、按摩五个功能,五个功能同时运行产生了一个叫“物理共振”原理,产生了
一个意思想不到的效果,达到很好的疗效好。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
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温灸磁疗拔罐刮痧按摩器,涉及一种中医用的理疗器械,包括外壳、电机,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靠中部位置一侧突出设有方便支撑手掌的支撑把手,上壳体上端突出设有电气安装平台,上壳体下端中部设有贯通上壳体内腔的通槽,电机放置在支撑把手的内腔中,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偏心轴,偏心轴远离电机一端连接有偏心轮推杆体,偏心轮推杆体底端穿过上壳体下端的通槽与下壳体的顶壁上表面连接,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通槽的下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