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141621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6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32353.2

申请日:

2016.09.30

公开号:

CN106578960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1/00申请日:20160930|||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1/00(2016.01)I; A23L33/105(2016.01)I

主分类号:

A23L11/00

申请人:

南陵县石斛产业协会

发明人:

葛留凡

地址:

241300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刘店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以腊梅干花、杯菊为原料,同时添加棒棒草、灯台菜,制作出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其充分利用腊梅干花、杯菊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的功效。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咳嗽胸痛、口干咽燥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腊梅花预处理:取无霉变、无虫蛀的腊梅干花,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B. 杯菊预处理:取无虫害的干杯菊,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取中药材棒棒草20%、灯台菜20%、胡椒15%、苦草15%、合欢花
10%、瓜子莲10%、天竺桂10%,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倍的水,浸泡1小时,再煎煮60分钟,后用
80目网筛的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D.豌豆预处理:选用无霉变、无虫蛀和鼠咬的豌豆为原料,将豌豆倒入去皮机中进行去
皮,后向泡豆池注入豌豆重量的3倍的清水,再投入去好皮的豌豆浸泡12个小时;
E.蒸煮:取浸泡好的豌豆100kg放入蒸锅,蒸至豆粒熟透为止;
F.制曲:取腊梅花20kg、杯菊15kg、中药泥7kg、熟豌豆90kg、酱曲0.05kg、面粉40kg,混
合均匀,倒入竹编盘,厚度保持在3厘米,室温控制在32℃,待品温升至35℃时进行翻曲,并
将结饼的曲块搓散,再摊平,控制品温最高不超过38℃,维持3天,制成豆瓣酱曲;
G.香料包制作:按重量比取大蒜20%、干姜10%、香葱10%、花椒10%、八角25%、小茴香25%,
倒入香料包装机中进行包装;
H.发酵:取水120kg,食盐30kg,烧开,再放入香料包0.5kg,继续煮5分钟,取出香料包,
将溶液倒入发酵池中,再加入豆瓣酱曲,搅拌均匀,静置发酵,当酱曲升温至40℃,将面层与
池底层的豆瓣酱搅翻均匀后自然晒露发酵,每周掀酱3次,掀酱时要将经过日晒,将较干、色
泽较深的酱醅集中,再用力往下压入酱醪内深处发酵,日晒夜露发酵90天;
I.调配、灭菌:将发酵好的豆瓣酱上下打耙,混合均匀放入夹层锅内,启动搅拌,通气加
热至75℃停止加热,保温维持45分钟,等夹层锅中间的酱的温度自然冷却到35℃时,停止搅
拌和冷却,装入已灭菌冷却的消毒玻璃瓶中,瓶中留有5%的空隙,然后封口,杀菌后制得腊
梅花风味豆瓣酱成品;
J.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腊梅花风味豆瓣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

说明书

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及制备方法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610868158.X、申请日2016年9月30日、发明名称为“一种腊梅
花风味豆瓣酱”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以腊梅花、杯菊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
中药材,制得的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

背景技术

腊梅花,别名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蜡梅花含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
蜡梅花味微甘、辛,性凉,具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热头晕、
呕吐、热病烦渴、气郁胃闷、咳嗽等疾病。

杯菊,一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小,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列成伞房状花序或
圆锥状伞房花序而花序径1-2.5厘米;花序梗被白色粘质开展的长或短柔毛。具有清热解
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杀虫的功效。主治急性胃肠炎、中暑、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
炎、吐血、衄血。

棒棒草,石竹科,孩儿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石竹科植物短小孩儿参的干燥块
根。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干或沸水中略烫后晒干。具有补肺、健
脾、养阴生津的作用,主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疲惫乏力、口干。

灯台菜,为景天科植物大苞景天的全草,一年生草木植物。灯台菜味甘、淡,性寒,
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瘀之功效,常用于产后腹痛、胃痛、大便燥结、烫火伤。

豆瓣酱是由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生化反应,而酿造出来的一种发酵红
褐色调味料,它是由蚕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做成的。同时,又根据消费者的习惯
不同,在生产豆瓣酱中配制了香油、豆油、味精、辣椒等原料。以腊梅花、杯菊为原料,棒棒
草、灯台菜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营养保健型豆瓣酱,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腊梅花、杯菊为原料,同时添加棒棒草、灯台菜,开发出一种腊梅花风味
豆瓣酱。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豆瓣酱的一项空白。

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腊梅花预处理:取无霉变、无虫蛀的腊梅干花,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B.杯菊预处理:取无虫害的干杯菊,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C.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棒棒草、灯台菜,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15倍的
水,浸泡1-2小时,再煎煮30-60分钟,后用80-100目网筛的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D.豌豆预处理:选用无霉变、无虫蛀和鼠咬的豌豆为原料,将豌豆倒入去皮机中进行去
皮,后向泡豆池注入豌豆重量的2-5倍的清水,再投入去好皮的豌豆浸泡10-15个小时;

E. 蒸煮:取浸泡好的豌豆80-120重量份放入蒸锅,蒸至豆粒熟透为止;

F.制曲:取腊梅花15-25重量份、杯菊10-20重量份、中药泥5-10重量份、熟豌豆80-100
重量份,酱曲0.03-0.05重量份、面粉30-40重量份,混合均匀,倒入竹编盘,厚度保持在2-3
厘米,室温控制在30-33℃,待品温升至35℃时进行翻曲,并将结饼的曲块搓散,再摊平,控
制品温最高不超过38℃,维持2-3天,制成豆瓣酱曲;

G.发酵:取水100-150重量份,食盐25-38重量份,烧开,再放入香料包0.3-0.5重量份,
继续煮3-5分钟,取出香料包,将溶液倒入发酵池中,再加入豆瓣酱曲,搅拌均匀,静置发酵,
当酱曲升温至38-42℃,将面层与池底层的豆瓣酱搅翻均匀后自然晒露发酵,每周掀酱2-3
次,掀酱时要将经过日晒,将较干、色泽较深的酱醅集中,再用力往下压入酱醪内深处发酵,
日晒夜露发酵60-90天;

H.调配、灭菌:将发酵好的豆瓣酱上下打耙,混合均匀放入夹层锅内,启动搅拌,通气加
热至75℃停止加热,保温维持30-60分钟,等夹层锅中间的酱的温度自然冷却到35℃时,停
止搅拌和冷却,装入已灭菌冷却的消毒玻璃瓶中,瓶中留有5-8%的空隙,然后封口,杀菌后
制得腊梅花风味豆瓣酱成品;

I.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腊梅干花风味豆瓣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

本发明所述步骤C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棒棒草40-50%、灯台菜
50-60%。

本发明所述步骤G中香料包取以下原料重量比制得:大蒜20%、干姜10%、香葱10%、
花椒10%、八角25%、小茴香25%。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腊梅花,解暑生津、止咳;杯菊,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棒棒草,补肺健脾、养阴
生津;灯台菜,清热解毒,活血行瘀。利用以上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
升发,脾的健运,促进肺的肃降,以达解暑生津、顺气止咳的功效。

本发明以腊梅花、杯菊为原料,同时添加棒棒草、灯台菜,制作出一种腊梅花风味
豆瓣酱。其充分利用腊梅花、杯菊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解暑生津,
顺气止咳的功效。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咳嗽胸痛、口干咽燥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
易于实现,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腊梅花预处理:取无霉变、无虫蛀的腊梅干花,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B.杯菊预处理:取无虫害的干杯菊,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取中药材棒棒草45%、灯台菜55%,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倍的
水,浸泡1小时,再煎煮60分钟,后用80目网筛的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D.豌豆预处理:选用无霉变、无虫蛀和鼠咬的豌豆为原料,将豌豆倒入去皮机中进行去
皮,后向泡豆池注入豌豆重量的3倍的清水,再投入去好皮的豌豆浸泡12个小时;

E. 蒸煮:取浸泡好的豌豆100kg放入蒸锅,蒸至豆粒熟透为止;

F.制曲:取腊梅花20重量份、杯菊15重量份、中药泥7重量份、熟豌豆90重量份,酱曲
0.05重量份、小麦粉40重量份,混合均匀,倒入竹编盘,厚度保持在3厘米,室温控制在32℃,
待品温升至35℃时进行翻曲,并将结饼的曲块搓散,再摊平,控制品温最高不超过38℃,维
持3天,制成豆瓣酱曲;

G.香料包制作:按重量比取大蒜20%、干姜10%、香葱10%、花椒10%、八角25%、小茴香25%,
倒入香料包装机中进行包装;

H.发酵:取水120kg,食盐30kg,烧开,再放入香料包0.5kg,继续煮5分钟,取出香料包,
将溶液倒入发酵池中,再加入豆瓣酱曲,搅拌均匀,静置发酵,当酱曲升温至40℃,将面层与
池底层的豆瓣酱搅翻均匀后自然晒露发酵,每周掀酱3次,掀酱时要将经过日晒,将较干、色
泽较深的酱醅集中,再用力往下压入酱醪内深处发酵,日晒夜露发酵90天;

I.调配、灭菌:将发酵好的豆瓣酱上下打耙,混合均匀放入夹层锅内,启动搅拌,通气加
热至75℃停止加热,保温维持45分钟,等夹层锅中间的酱的温度自然冷却到35℃时,停止搅
拌和冷却,装入已灭菌冷却的消毒玻璃瓶中,瓶中留有5%的空隙,然后封口,杀菌后制得腊
梅花风味豆瓣酱成品;

J.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腊梅花风味豆瓣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

本发明实施例1经12位咳嗽胸痛、口干咽燥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10克,症状
明显缓解人数为7人,有效率为58.33%;连续食用20天,每日1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
8人,有效率为66.67%。

实施例2,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腊梅花预处理:取无霉变、无虫蛀的腊梅干花,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B.杯菊预处理:取无虫害的干杯菊,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取中药材棒棒草30%、灯台菜30%、胡椒15%、苦草15%、合欢花
10%,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倍的水,浸泡1小时,再煎煮60分钟,后用80目网筛的打浆机制成
中药泥;

D.豌豆预处理:选用无霉变、无虫蛀和鼠咬的豌豆为原料,将豌豆倒入去皮机中进行去
皮,后向泡豆池注入豌豆重量的3倍的清水,再投入去好皮的豌豆浸泡12个小时;

E. 蒸煮:取浸泡好的豌豆100kg放入蒸锅,蒸至豆粒熟透为止;

F.制曲:取腊梅花20kg、杯菊15kg、中药泥7kg、熟豌豆90kg,酱曲0.05kg、面粉40kg,混
合均匀,倒入竹编盘,厚度保持在3厘米,室温控制在32℃,待品温升至35℃时进行翻曲,并
将结饼的曲块搓散,再摊平,控制品温最高不超过38℃,维持3天,制成豆瓣酱曲;

G.香料包制作:按重量比取大蒜20%、干姜10%、香葱10%、花椒10%、八角25%、小茴香25%,
倒入香料包装机中进行包装;

H.发酵:取水120kg,食盐30kg,烧开,再放入香料包0.5kg,继续煮5分钟,取出香料包,
将溶液倒入发酵池中,再加入豆瓣酱曲,搅拌均匀,静置发酵,当酱曲升温至40℃,将面层与
池底层的豆瓣酱搅翻均匀后自然晒露发酵,每周掀酱3次,掀酱时要将经过日晒,将较干、色
泽较深的酱醅集中,再用力往下压入酱醪内深处发酵,日晒夜露发酵90天;

I.调配、灭菌:将发酵好的豆瓣酱上下打耙,混合均匀放入夹层锅内,启动搅拌,通气加
热至75℃停止加热,保温维持45分钟,等夹层锅中间的酱的温度自然冷却到35℃时,停止搅
拌和冷却,装入已灭菌冷却的消毒玻璃瓶中,瓶中留有5%的空隙,然后封口,杀菌后制得腊
梅花风味豆瓣酱成品;

J.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腊梅花风味豆瓣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垒、坡洼热等,属胡椒目,胡椒科、胡椒属木质攀援藤本;茎、
枝无毛,节显著膨大,常生小根。花杂性,通常雌雄同株;浆果球形,无柄,花期6~10月。主要
治疗: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
毒。

苦草,别称蓼萍草,扁草。为多年生无茎沉水草本,有匍匐茎。生于溪沟、河流等环
境之中。分布在中国的多个省区;伊拉克、印度、中南半岛、日本、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
也有。有药用、观赏、经济等多种价值。主要可用于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养筋和血。用于急、
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关节疼痛;外治外伤出血。

合欢花,合欢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气微香,味淡。合欢花花丝
粉红色,荚果偏,是城市行道树、观赏树。心材黄灰褐色,边材黄白色,耐久,多用于制家具;
嫩叶可食,老叶可以洗衣服;树皮供药用,有驱虫之效。它还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
闷、失眠健忘、滋阴补阳、眼疾、神经衰弱等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腊梅花,解暑生津、止咳;杯菊, 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棒棒草,补肺健脾、养
阴生津;灯台菜,清热解毒,活血行瘀;胡椒,暖肠胃、除寒湿;苦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合
欢花,清心明目、滋肾阴。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脾的
健运,促进肺的肃降,以达解暑生津、顺气止咳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17位咳嗽胸痛、口干咽燥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10克,症状
明显缓解人数为12人,有效率为70.59%;连续食用20天,每日1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
为14人,有效率为82.35%。

实施例3,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及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腊梅花预处理:取无霉变、无虫蛀的腊梅干花,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B. 杯菊预处理:取无虫害的干杯菊,放入洗涤槽,用流动水清洗干净沥干;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取中药材棒棒草20%、灯台菜20%、胡椒15%、苦草15%、合欢花
10%、瓜子莲10%、天竺桂10%,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倍的水,浸泡1小时,再煎煮60分钟,后用
80目网筛的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D.豌豆预处理:选用无霉变、无虫蛀和鼠咬的豌豆为原料,将豌豆倒入去皮机中进行去
皮,后向泡豆池注入豌豆重量的3倍的清水,再投入去好皮的豌豆浸泡12个小时;

E.蒸煮:取浸泡好的豌豆100kg放入蒸锅,蒸至豆粒熟透为止;

F.制曲:取腊梅花20kg、杯菊15kg、中药泥7kg、熟豌豆90kg、酱曲0.05kg、面粉40kg,混
合均匀,倒入竹编盘,厚度保持在3厘米,室温控制在32℃,待品温升至35℃时进行翻曲,并
将结饼的曲块搓散,再摊平,控制品温最高不超过38℃,维持3天,制成豆瓣酱曲;

G.香料包制作:按重量比取大蒜20%、干姜10%、香葱10%、花椒10%、八角25%、小茴香25%,
倒入香料包装机中进行包装;

H.发酵:取水120kg,食盐30kg,烧开,再放入香料包0.5kg,继续煮5分钟,取出香料包,
将溶液倒入发酵池中,再加入豆瓣酱曲,搅拌均匀,静置发酵,当酱曲升温至40℃,将面层与
池底层的豆瓣酱搅翻均匀后自然晒露发酵,每周掀酱3次,掀酱时要将经过日晒,将较干、色
泽较深的酱醅集中,再用力往下压入酱醪内深处发酵,日晒夜露发酵90天;

I.调配、灭菌:将发酵好的豆瓣酱上下打耙,混合均匀放入夹层锅内,启动搅拌,通气加
热至75℃停止加热,保温维持45分钟,等夹层锅中间的酱的温度自然冷却到35℃时,停止搅
拌和冷却,装入已灭菌冷却的消毒玻璃瓶中,瓶中留有5%的空隙,然后封口,杀菌后制得腊
梅花风味豆瓣酱成品;

J.检验、贮存:将检验合格的腊梅花风味豆瓣酱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

瓜子莲,根状茎匍匐生根,假鳞茎在根状茎上斜立,彼此靠近或相距约5毫米,叶革
质,长圆形,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外弯,通常长3-5厘米,花序柄很短,圆柱形,顶生1朵
花,基部被2-3枚杯状鞘,花大,黄绿色密布紫褐色斑点,花瓣长圆状披针形,比中萼片小,先
端稍钝,边缘全缘或稍具齿,具7条脉,花期4-5月,具有润肺止咳,化淤止痛的功效。

天竺桂,又名大叶天竺桂、竺香,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樟目樟科植物,常
绿乔木,高10-15米,胸径30-35厘米。枝条细弱,圆柱形,极无毛,红色或红褐色,具香气。叶
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
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圆锥花序腋生。功
能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痛,腹痛,风湿关节痛。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腊梅花,解暑生津、止咳;杯菊, 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棒棒草,补肺健脾、养
阴生津;灯台菜,清热解毒,活血行瘀;胡椒,暖肠胃、除寒湿;苦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合
欢花,清心明目、滋肾阴;瓜子莲,润肺止咳,化淤止痛;天竺桂,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利用以
上九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脾的健运,促进肺的肃降,以达解暑生
津、顺气止咳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3经22位咳嗽胸痛、口干咽燥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10克,症状
明显缓解人数为18人,有效率为81.82%;连续食用20天,每日1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
为20人,有效率为90.91%。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
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及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以腊梅干花、杯菊为原料,同时添加棒棒草、灯台菜,制作出一种腊梅花风味豆瓣酱。其充分利用腊梅干花、杯菊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的功效。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咳嗽胸痛、口干咽燥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