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140233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3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18442.9

申请日:

2016.12.26

公开号:

CN106579414A

公开日:

2017.04.2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33/10申请日:20161226|||公开

IPC分类号:

A23L33/10(2016.01)I; A23L33/135(2016.01)I; A23L33/125(2016.01)I; A23L33/18(2016.01)I; A23L19/10(2016.01)I

主分类号:

A23L33/10

申请人: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延平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利祥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张皓;黄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益生菌、魔芋甘露聚糖、葛根、谷氨酰胺肽、大豆低聚肽和三氯蔗糖。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具有改善运动性腹泻,增强肠道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保护肠粘膜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10-40份,
魔芋甘露聚糖15-30份,葛根15-30份,谷氨酰胺肽5-25份,大豆低聚肽10-125份,三氯蔗糖
0.5-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
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30份,魔芋甘露聚糖22份,葛根22份,谷氨酰胺肽
15份,大豆低聚肽70份和三氯蔗糖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
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35份,魔芋甘露聚糖25份,葛根25份,谷氨酰胺肽
20份,大豆低聚肽80份和三氯蔗糖0.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
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40份,魔芋甘露聚糖30份,葛根30份,谷氨酰胺肽
25份,大豆低聚肽125份和三氯蔗糖1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
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10份,魔芋甘露聚糖15份,葛根15份,谷氨酰胺肽5
份,大豆低聚肽10份和三氯蔗糖2份。

说明书

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流行病学调查,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症状人群总体
患病率在5%-25%之间,门诊就诊率约30%。而运动员在长时间、高强度剧烈运动训练过程
中或比赛期间,因运动应激或饮食突变等因素也可出现运动性肠易激综合征(Exercise
Induced Irritable Bowelsyndrome,EIIBS),表现为腹泻(占26.5%)、腹痛(占27%)、有便
意感(占25.7%)、恶心(占10.2%)、呕吐(占1.6%)等症。据文献报道,76%的长跑运动员、
67%的自行车运动员出现EIIBS,其它许多运动项目也可发生,而以耐力性、体能类运动项
目常见。女性多于男性。EIIBS不同程度地妨碍了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比赛,也严重影响其
竞技状态和比赛成绩,已引起广大教练、运动员和运动医学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关于
EIIBS的发病原因、发生机制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研究的文献报道尚不多见。

运动性腹泻也叫大运动腹泻,是一种功能性腹泻,常与腹痛相伴而生,其发生与运
动项目的运动量直接相关,体能类项目明显高于技巧类项目,如在马拉松、公路自行车等项
目发生较多。其临床表现有: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腹泻,轻者为水泻,重者为血性腹泻(上消
化道出血为主时,常常排出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可排出新鲜血便);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
胃脘部痛,右上腹痛或左上腹痛、全腹痛、下腹痛。

出现运动性腹泻、腹痛是因为运动员处于运动极限状态时,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
大量血液会供应给骨骼肌。这时运动员的肠道就会大量缺血。马拉松等极限运动,肠缺血量
最高时可达到80%;女运动员由于盆腔充血和经期反应,腹痛要高于男运动员。肠道缺血的
直接后果是,肠道黏膜失血损伤或脱落。在这种情况下,肠道保护屏障——肠道黏膜、有益
菌群和免疫球蛋白,就会同时受到严重损伤。这是导致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频繁出现
腹泻和腹痛的重要诱因。因此当前急需开发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并且适合运动员服用的保
健食品,以便在保证运动强度不下降的情况下增强肠道免疫力和修复能力,为竞技体育保
驾护航。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如何缓解运动性腹泻,提高肠道免疫力和修复能
力,而提供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组合物。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该组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10-40份,魔芋甘露聚糖15-30份,葛根15-30份,谷氨酰胺肽
5-25份,大豆低聚肽10-125份,三氯蔗糖0.5-2份。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
生菌30份,魔芋甘露聚糖22份,葛根22份,谷氨酰胺肽15份,大豆低聚肽70份和三氯蔗糖0.5
份。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
生菌35份,魔芋甘露聚糖25份,葛根25份,谷氨酰胺肽20份,大豆低聚肽80份和三氯蔗糖0.8
份。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
生菌40份,魔芋甘露聚糖30份,葛根30份,谷氨酰胺肽25份,大豆低聚肽125份和三氯蔗糖1
份。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益
生菌10份,魔芋甘露聚糖15份,葛根15份,谷氨酰胺肽5份,大豆低聚肽10份和三氯蔗糖2份。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具有改善运动性腹泻,增强肠道免疫力,改
善肠道菌群,保护肠粘膜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大鼠回肠粘膜的扫描电镜照片(×10,000),其中a为安静对照组;b C+组合
物组;c大负荷运动组;d大负荷运动+组合物组。

具体实施方式

益生菌源于希腊语“对生命有益”,是定植于人体肠道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的
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早在上个世纪初(1907年),著名细菌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梅切尼科
夫即提出益生菌可以延年益寿的假说。益生菌主要包括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和乳
酸杆菌是胃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中的重要有益菌并与宿主终生伴随,发挥营养、免疫调节、
生物屏障、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许多肠道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
即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减少,机会致病菌和病原菌增多有关。

益生菌发挥功能的机制包括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对共生细菌和病原菌发挥直接
干预作用而阻止机体感染、对肠道稳态的修复以及致病性毒素的降解。乳酸杆菌处理过的
猪肠道上皮细胞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介导产生的白细胞介素-6(IL-6)、IL-8表达量与
未用乳酸杆菌处理的细胞的IL-6、IL-8表达量比较相对降低,显示乳酸杆菌发挥免疫保护
作用。

益生菌能够通过增加黏蛋白的分泌量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
袭。一些研究显示,某些乳酸杆菌能够黏附在Caco-2细胞或者HT29细胞表面增加黏蛋白
MUC2分泌量,阻止大肠杆菌的入侵和黏附。

益生菌不仅可以提高肠道上皮合成和分泌抗菌肽和防御素,还可以通过产生短链
脂肪酸(SCFA)或者细菌素直接阻止病原体生长。益生菌合成分泌的抗菌因子可以看作是肠
道上皮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能够抑制或者杀死病原体的抗菌因子。有体外试
验研究表明,乳酸杆菌能够通过分泌乙酸和乳酸降低pH从而抑制大肠杆菌等病原体的生长
繁殖。SCFA能够破坏革兰氏阴性菌病原体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沙门杆菌等的
外层细胞膜从而杀死病原体,SCFA的穿透能力能够辅助其他抗菌因子更加容易地进入病原
体细胞内发挥抗菌作用。细菌素是一类可以由益生菌或者共生微生物合成分泌的多肽,能
够杀死细菌或者抑制细菌生长。细菌素不仅能够穿透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膜内层,还可以
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唾液乳杆菌能够合成分泌细菌素ABP-118抑制芽孢杆菌属、李斯特
菌属、肠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的生长繁殖,而大部分乳酸杆菌的生长不受其抑制。有实验
表明,双歧杆菌作为人体肠道的一种益生菌可以定植黏附在人的肠上皮细胞,产生抵御外
来病原微生物及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生长的作用。主要的作用机制包括:1)通过其细胞壁
的脂磷壁酸(LTA)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膜特异性结合,黏附并占据肠道黏膜表面,与其他厌氧
菌共同形成一层生物菌膜,抑制致病菌的入侵;2)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有机酸如乳酸、乙
酸、甲酸,降低机体肠道环境的pH值及Eh,从而抑制腐败细菌及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
吲哚、甲酚、胺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其中,乙酸的抑菌效果最强,乳酸次之;3)分解结合型胆
汁酸成为游离型胆汁酸,后者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激活宿主的肠粘膜免疫系统,
促进免疫球蛋白Ig A的分泌,并且能促进小肠黏膜下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激活巨噬细
胞及NK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
(IFN-γ)等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NO)等,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益生菌购自广州华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商品编号:
SC11344011100070。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在宋代就有治痰嗽、积滞、疟疾、经
闭及健胃、助消化等作用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魔芋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魔芋甘露
聚糖奇特的生理效应。自1960年后,日本学者对魔芋葡甘露聚糖的结构及食品学性质、保健
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其几乎没有毒性,参与和介导细胞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魔芋
甘露聚糖具有奇特的性质,它粘度很大,吸水能力很强,体积溶液可达80-100倍,人食用后
在胃中不易被分解消化,而在肠道中被消化并能促进肠系酶类的分泌与活化,清除肠壁上
沉积的废物。

葛根,为豆科葛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
厚片或小块。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在抗腹泻
相关实验中发现葛根中的药效成分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3’-羟基葛根素,葛根水煎
液具有明显的抗腹泻的作用。

谷氨酰胺(Glu)是谷氨酸的γ-羧基酰胺化的氨基酸,分子量146.15,分解温度在
185℃左右,等电点5.65,属于中性氨基酸。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正常人血浆Glu
浓度为0.6-0.9mmol/L,Glu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体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正常状态下,人
体自身合成Glu的能够满足需要,但当人体处于尤其是在疲劳、感染、外伤等应激状态时,机
体合成的Glu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则需要从外界补充Glu,因此是人体应激状态下的一种
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Glu是应激状态下小肠粘膜细胞唯一的能量来源和肠道修复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对于维持肠道粘膜上皮结构完整性十分重要。补充Glu可有效的修复肠道,防止肠道粘膜萎
缩,改善肠道免疫功能,维持肠道正常的粘膜质量、结构及蛋白质含量,减少肠道细菌及内
毒素异位。

大豆低聚肽制品是以分离大豆蛋白为原料经蛋白酶水解并精制后得到的蛋白质
水解产物,它由许多种小肽分子组成,产品中还含有少量游离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成分。
大豆低聚肽一般由3-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低于1000为主。人类摄食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作
用后主要是以低聚肽形式吸收,并且比氨基酸更容易,更快速地为机体吸收利用,因此酶解
后获得的低聚肽其生物利用度远高于大豆蛋白。同时低聚肽的低抗原性使得食后不会引起
过敏反应,安全性非常高。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进行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和所附
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制于一般含义和字典含义,而应当在允许发明人
适当定义术语以进行最佳解释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与本发明的技术方面相应的含义和概
念进行解释。因此,这里提出的描述仅仅是出于举例说明目的的优选实例,并非意图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从而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其获得其
他等价方式或改进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描述之前,应当了
解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并不应解释为局限于一般及辞典意义,而是应
当基于允许发明人为最好的解释而适当定义术语的原则,基于对应于本发明技术层面的意
义及概念进行解释。因此,在此的描述仅为说明目的的优选实例,而并非是意指限制本发明
的范围,因而应当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做出其他等同实施和修
改。

实施例1

该保健食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30份,魔芋甘露聚糖22份,葛根22份,
谷氨酰胺肽15份,大豆低聚肽70份,三氯蔗糖0.5份。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

实施例2

该保健食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35份,魔芋甘露聚糖25份,葛根25份,
谷氨酰胺肽20份,大豆低聚肽80份,三氯蔗糖0.8份。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

实施例3

该保健食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40份,魔芋甘露聚糖30份,葛根30份,
谷氨酰胺肽25份,大豆低聚肽125份,三氯蔗糖1份。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

实施例4

该保健食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益生菌10份,魔芋甘露聚糖15份,葛根15份,
谷氨酰胺肽5份,大豆低聚肽10份,三氯蔗糖2份。粉碎过80目筛,混合均匀。

测试试验例

将实施例1制得的保健食品进行食用安全性测试和功效学测试,依据《保健食品检
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内容进行试验。结果如下:

一、急性毒性试验

1.样品: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样品。

2.实验动物:SPF级昆明种小鼠。

3.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MTD):选用18~22g SPF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
以20g/kg·BW的剂量经口二次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4.结果:以20g/kg·BW的剂量灌胃两种性别的小鼠,观察14天。实验期间未见明显
的中毒表现,观察期内无死亡。受试物对两种性别的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MTD)均大于20g/
kg·BW,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2003版)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

表1:样品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二、30天喂养试验

1.样品: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样品。人拟用剂量为2.0g/50kg·BW/日。

2.实验动物:选用体重50~60g,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

3.试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三个受试物组及一个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

对照组喂饲正常基础块料,受试物组则喂饲掺入不同剂量样品,剂量设计为:低、
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2、4g/kg·BW(分别相当于人拟用剂量的25倍、50倍、100倍)。连续观
察30天。

4.观察指标及结果

4.1一般情况观察:

每天观察动物的表现、行为、毒性表现和死亡情况。每周称体重1次和食物摄入量
两次,计算每周食物利用率及总的食物利用率。结果各组动物生长发育、活动均正常,无中
毒表现和死亡,各组动物每周体重、每周体重增加量、每周进食量和每周食物利用率,及总
体重增加量、总进食量和总食物利用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4.2血液学检查:

测定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RBC)及白细胞(WBC)计数,白细胞分类(淋巴、单
核、中性粒、嗜酸、嗜碱)。实验末期血液学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各组动物血红蛋
白、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4.3生化指标测定:

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
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CRE)。实验末期
试验动物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各组动物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
差异(P>0.05)。

4.4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检查:

试验末期颈椎脱臼处死动物,观察各主要脏器及胸、腹腔大体病理改变。取出全部
动物的肝脏、肾脏、脾脏、睾丸,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取出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
肾脏、脾脏、睾丸(或卵巢)、胃及十二指肠,用12%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
在光镜下进行组织学检查。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胃、肠等)均未见有意义的病理改
变。

上述急性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属于无毒级,可以长期服用。

三、功效学试验

1实验样本和方法

1.1实验样品

实验组: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样品,阴性对照品是淀粉。

1.2实验对象

SPF级健康SD雄性小鼠80只,体重为170~210克,随机分为:

安静对照组(Control组,n=20);

安静服用组合物组(C+组合物组,n=20);

大负荷训练组(HT组,n=20);和

大负荷训练组+服用组合物组(HT+组合物组,n=20)。

动物饲养室符合国家二级动物饲养标准,分笼适应性饲养7天后进行实验。

1.3实验方法

1.3.1运动条件:长×宽×高为150cm×60cm×70cm的游泳池,水深60cm,超过大鼠
身长的2倍,水温33~36℃。

1.3.2训练方案安静对照组、安静服用组合物组不进行任何训练,每天分别补充同
剂量的安慰剂(蒸馏水)和蒸馏水新鲜配制的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样品的溶液(0.90g/
kg)。大负荷训练组(HT组)与大负荷训练+服用组合物组(HT+组合物组)根据朱全制订的动
物训练模式进行训练,其中大负荷训练+服用组合物组(HT+组合物组)每日上午7:30灌胃缓
解运动腹泻组合物的溶液,剂量同安静服药组。

1.3.3观察指标细菌培养:分别在实验开始的第0、7、14、21、和28天逼迫法取大鼠
新鲜粪便适量,根据Benno Y(1987)肠道菌群的培养方法,选择相对应培养基,按需氧菌和
厌氧菌培养方法,进行大便培养和定量检测。需氧培养37℃、24h观察结果,厌氧48h后观察
结果。电镜标本的制备和观察:大鼠末次训练后24h,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断颈处死,立即
无菌取回肠瓣5cm处回肠2cm,0.01mol/LPBS中洗净后,放于1.25%的戊二醛溶液中固定,用
电镜(Apollo300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图像分析(EMIAS医学真彩图像分析仪),观察肠超微结
构改变。每个组测试5例,每例任选5个视野。

2结果

2.1根据实施例1的样品对大负荷训练大鼠粪便标本菌群的检测

表1:各组大鼠粪便标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群检测结果(X±SD,X=log
(CFU/G))



*代表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代表与试验前相比存在差异,P<0.05;Δ
代表与HT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下表同。

由表1可见,大负荷训练组(HT组、HT+组合物组)与安静组(对照组、C+组合物组)比
较,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P<0.05),而拟杆菌无明显变化。口服缓解运动
性腹泻组合物组与相对应的未口服组(C+组合物组与安静对照组,HT+组合物组与HT组)相
比较,仅粪便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5)。表明根据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缓解运动性腹
泻组合物可促进大鼠肠道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的增殖。

表2:各组大鼠粪便标本肠杆菌、肠球菌、检测结果(X±SD,X=log(CFU/G))



表2数据显示的结果,大负荷训练组(HT组)与安静对照组(对照组)比较,肠杆菌、
肠球菌有上升趋势(P<0.05),C+组合物组较安静对照组、HT+组合物组较HT组的粪便肠杆
菌、肠球菌数量均呈明显减少。表明大负荷训练造成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而根据本发明制备
得到的缓解运动性腹泻组合物对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2电镜观察

图1为大鼠回肠粘膜的扫描电镜照片(×10,000),其中a为安静对照组;b C+组合
物组;c大负荷运动组;d大负荷运动+组合物组。安静对照组、C+组合物组的肠上皮细胞、杯
状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胞浆密度均一,细胞器结构完整,形态、大小及分布正常。大负
荷训练组(HT)大鼠肠上皮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扩张,上皮细胞高度水肿,炎
细胞浸润,细胞基质疏松化,电子密度降低,上皮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明显扩张。大负荷训
练组+组合物组(HT+组合物组)的肠黏膜组织结构均较大负荷训练组有改善。

3功能评价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缓解运动性腹泻组合物具有以下作用:1.可促进肠道益
生菌明显增加,同时是对条件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缓解运动引起的运动性腹泻;2.
改善因大负荷运动所产生的肠道粘膜损伤,具有保护肠粘膜功能。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
价技术规范》,可判定实施例1样品具有缓解运动性腹泻的作用,比阴性对照品(淀粉)效果
好。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
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
求范围当中。

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益生菌、魔芋甘露聚糖、葛根、谷氨酰胺肽、大豆低聚肽和三氯蔗糖。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缓解运动性腹泻的组合物具有改善运动性腹泻,增强肠道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保护肠粘膜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