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烧料理台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铁板烧料理台。
背景技术
铁板烧,是一种菜的吃法。使用到的设备包括有铁板烧料理台,通常先将铁板烧
热,然后在铁板上倒上食用油,烧热,旋即在上面放置鲜肉和蔬菜,盖一下就可吃,因此烹调
快速方便,同时这些食材事先不能腌制加工,而是通过高热的铁板快速烹调成熟以保留其
本身的营养和味道,因此具有广阔的就餐市场。
然而食材在铁板上的烹调需要使用食用油,而铁板是平的,因此食用油倒上后会
平摊开来,为了方便厨师后期对食材的加工,通常会倒入多些食用油避免因油不够而使食
材直接接触铁板发生焦化,也就是老话常说的“油多不坏菜”,因此铁板烧烧制的菜品相对
含油量偏高,并且肉类也会在烹调过程中出油,因此食材成熟后会含有大量的油脂。然而现
今大家都有意识到,油脂摄入过多会带来“肥胖、三高”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常吃过于油腻的
食物包括过油的菜肴,会使消化这些油类的必须物质胰液和胆汁的分泌量增加,从而加重
了胰腺和胆囊的负担,而容易导致胰腺炎和胆囊炎。另外,蔬菜外面包裹的油脂过多,在消
化道中消化液必须冲破这种油腊后才能消化蔬菜。这样消化液不利于发挥正常功能,也不
利于蔬菜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甚至油太多还会引起腹泻,因此铁板烧烧制的菜肴油腻了或
油脂过多会不利于人体健康,然而现有的铁板烧料理台并没有供烧好的菜滤油的装置,因
此铁板烧料理台的结构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滤油功能的铁板烧料
理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板烧料理台,包括机壳,所
述机壳的上端面嵌设有料理铁板,所述机壳内设有用于加热料理铁板的加热装置,所述加
热装置位于料理铁板的下方,并且靠近料理铁板的中心,所述料理铁板上设有滤油结构,所
述滤油结构包括有开设在料理铁板上的滤孔,所述滤孔沿料理铁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
所述滤孔设有多个且均匀分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孔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孔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设置,所述滤孔的宽度尺寸
为0.75cm。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油结构位于料理铁板的边角处,所述料理铁板的下
方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上端面与料理铁板的底面贴合,并且集油槽与料理铁板贴合
后内部合围形成有能够承接油脂的蓄油腔,所述滤油结构位于蓄油腔的上方并且与其导
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蓄油腔内的空气抽到机
壳外侧的散热装置,所述集油槽的一外侧面与机壳的内壁抵触贴合,所述机壳的侧壁上设
置有贯通至蓄油腔的通风孔;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设置于机壳上安装架,和设置于安装架
上的电机,以及设置于电机输出端上的风轮,所述风轮位于通风孔的出风口处,电机带动风
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蓄油腔内的空气抽到机壳外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轮朝向蓄油腔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导风的扇页,
所述扇页设置有若干个,并且以风轮的中心轴向为圆心阵列成环形,相邻的两个扇页之间
具有间隙,所述风轮的周向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扇页对应设置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位于相
邻的两个扇页之间,并且与相邻的两个扇页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排风口与相邻的两个扇
页之间的间隙处形成能使由蓄油腔内侧排出到机壳外侧的气流弯折流动的通风道,所述风
轮在电机的带动下使扇页转动时产生的风沿着通风道将蓄油腔内的热量排到机壳外。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轮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联接
座,所述联接座设置有用于供电机的转轴插接的联接孔,所述联接孔与风轮同轴设置,所述
联接座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油槽的上端面与料理铁板固定连接,所述集油槽的
一外侧面与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油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与蓄油腔
导通,所述排油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料理铁板上开设具有滤油功能的滤
油结构,可将铁板烧烧制的菜肴滑移到滤油结构上方,菜肴中多余的油脂便从滤孔中过滤
出去,因此大大减少了菜肴成品中的含油量,有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铁板烧料理台的立体结构示意视图;
图2为集油槽与散热装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风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扇页一侧);
图4为风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联接座一侧)。
附图标记:1、机壳;11、通风孔;2、料理铁板;21、滤孔;3、集油槽;31、蓄油腔;32、排
油管;33、开关阀;4、散热装置;41、安装架;42、电机;43、风轮;431、扇页;432、排风口;433、
通风道;434、联接座;4341、联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
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
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
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4所示,一种铁板烧料理台,包括料理台的机壳1,料理台包括有可移动式
以及吧台式,而料理台的机壳1根据使用范围可以是金属的或木质的,若是吧台式的还可在
外围一侧设有供用餐使用的大理石台,内侧便是料理铁板2,通常料理铁板2设置在机壳1上
端面,供厨师使用,机壳1内设有用于加热料理铁板2的加热装置(图中未视出),加热装置位
于料理铁板2的下方,并且靠近料理铁板2的中心,而料理铁板2上设有滤油结构,滤油结构
包括有开设在料理铁板2上的滤孔21,滤孔21沿料理铁板2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油脂可以
通过料理铁板2上的滤孔21排出。
厨师通过启动加热装置对料理铁板2加热,然后进行铁板烧烧制菜肴,在烧制过程
中将菜肴滑移到滤油结构上方,菜肴中多余的油脂便从滤孔21中过滤出去,因此大大的减
少了菜肴成品中的含油量,有利于人体健康。
除此之外可以在料理铁板2上的滤孔21设有多个且分布均匀,该结构提高了滤油
速度,减少了烧菜时间,而有利于保留菜品本身的营养和味道。
而滤孔21的横截面可以设置呈圆形也可以设置呈矩形,因为圆形或矩形均能够起
到滤油的效果,并且圆形的滤孔21可通过钻头加工出来,生产工艺简单易实现,有利于降低
生产成本,然而本申请优选滤孔21的横截面设置呈矩形,
这是由于滤孔21的圆形孔状结构最小也需要1.2cm的钻头才能实现钻孔,因此圆形的
滤孔21最小的直径为1.2cm,而在料理铁板2上可通过铣床加工出矩形的滤孔21可达到更小
的间隙,因铣床带动刀片加工出矩形的滤孔21其间隙和刀片的宽度一致,而刀片的宽度可
为0.75cm甚至更小,因此矩形的滤孔21最宽的宽度可达到0.75cm,因此矩形的滤孔21比圆
形的滤孔21尺寸小,更有效避免菜肴掉落滤孔21内,一来可避免食物的浪费,二来有效避免
滤孔21的堵塞,不仅方便清洗,还可保持滤油通畅。此外矩形的滤孔21在清洗过程中也更加
方便,只需将刷子的刷毛插入滤孔21内来回移动,即可方便将滤孔21清洁干净,因此相较于
圆形的滤孔21更方便清洁。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避免因油脂经过滤孔21的过滤后滴的到处都是,不
利与环境卫生,因此还需在料理铁板2上相对于滤孔21的下方设有集油槽3,方便将经过滤
孔21过滤的油脂通过集油槽3收集起来处理,便于清洁人员后期对铁板烧料理台清洁卫生。
同时,也为避免集油槽3太过靠近加热装置而导致集油槽3内的油脂易燃烧的现
象,将滤油结构设置到料理铁板2的边角处,使集油槽3能够远离加热装置,提高使用安全
性。
集油槽3的上端面与料理铁板2的底面贴合,并且集油槽3与料理铁板2贴合后内部
合围形成有能够承接油脂的蓄油腔31,机壳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蓄油腔31内的空气
抽到机壳1外侧的散热装置4,集油槽3的一外侧面与机壳1的内壁抵触贴合,机壳1的侧壁上
设置有贯通至蓄油腔31的通风孔11;散热装置4包括有设置于机壳1上安装架41,和设置于
安装架41上的电机42,以及设置于电机42输出端上的风轮43,风轮43位于通风孔11的出风
口处,电机42带动风轮43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蓄油腔31内的空气抽到机壳1外侧。
蓄油腔31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下,通过通风孔11以及滤孔21与外界连通,使
用散热装置4时,能够将蓄油腔31内靠近滤孔21一侧的空气形成吸力,经风轮43的作用从通
风孔11排出。此处需说明的是,通风孔11高于集油槽3的底壁,使油脂落入集油槽3内时不会
从通风孔11流出。散热装置4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快菜品的滤油速度,也能够通过产
生的吸力来有效避免滤孔21产生堵塞现象,有利于保持滤油通畅,更能够加快菜肴的冷却
速度;众所周知,刚烧出来的菜肴因为温度高而易烫嘴,而散热装置4引导着气流从上而下
的吹过菜肴,不仅加快了菜肴的冷却速度,方便食客能够快速的品尝到菜肴,还不会烫嘴,
同时也更卫生,因该结构能够避免从蓄油腔31内向外吹风再对菜肴进行吹风冷却,因此散
热装置4从蓄油腔31内抽风对菜肴更卫生。
风轮43朝向蓄油腔31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导风的扇页431,扇页431设置有若干
个,并且以风轮43的中心轴向为圆心阵列成环形,相邻的两个扇页431之间具有间隙,风轮
43的周向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扇页431对应设置的排风口432,排风口432位于相邻的两个扇
页431之间,并且与相邻的两个扇页431之间的间隙连通;排风口432与相邻的两个扇页431
之间的间隙处形成能使由蓄油腔31内侧排出到机壳1外侧的气流弯折流动的通风道433,风
轮43在电机42的带动下使扇页431转动时产生的风沿着通风道433将蓄油腔31内的热量排
到机壳1外。
风轮43上巧妙的组成多个通风道433,工作时,风轮43随电机42的转轴旋转产生的
气流将蓄油腔31内的热量从通风道433及时排出,使风的流向更加合理,防止风轮43吹出带
有油烟的风直接对着电机42吹,能够有效减少电机42的外表面和内部产生的油垢,从而有
利于延长电机42的使用寿命。
风轮43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与电机42的输出端连接的联接座434,联接座434设置
有用于供电机42的转轴插接的联接孔4341,联接孔4341与风轮43同轴设置,联接座434与电
机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42的转轴通过联接孔4341与风轮43同轴设置,方便电机42带
动风轮43平稳转动,有利于风轮43持续性的将蓄油腔31内的空气排到机壳1外。
集油槽3的上端面与料理铁板2固定连接,集油槽3的一外侧面与机壳1的内壁固定
连接,集油槽3的底部设置有排油管32,排油管32与蓄油腔31导通,排油管32上设置有开关
阀33。为了方便处理集油槽3内的油脂,通过排油管32,仅需打开开关阀33,即可让清洁人员
将蓄油腔31内的油脂排放掉。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