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513179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18659.8

申请日:

2017.04.05

公开号:

CN106879284A

公开日:

2017.06.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7/20申请日:20170405|||公开

IPC分类号:

A01C7/20

主分类号:

A01C7/20

申请人:

林文华

发明人:

林文华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井街3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代理人:

罗立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的两同步带轮、连接两个所述同步带轮的挡板同步带以及将蒜种从平躺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且位于挡板同步带和滑道前部的圆弧凸起,所述挡板同步带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分隔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的两同步
带轮(2)、连接两个所述同步带轮(2)的挡板同步带(3)以及将蒜种从平躺状态变成直立状
态且位于挡板同步带(3)和滑道(4)前部的圆弧凸起(5),所述挡板同步带(3)外表面间隔设
置有分隔室(30),所述挡板同步带(3)包括上直部同步带(31)、下直部同步带(32)以及连接
上直部同步带(31)和下直部同步带(32)的两侧弧部同步带(33);所述上直部同步带(31)与
下直部同步带(32)之间设置有滑道(4),所述滑道(4)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上直部同步带(31)
后部并将其后部密封,所述滑道(4)的下端设置于所述下直部同步带(32)前部;所述滑道
(4)上端设置孔洞(6),所述孔洞(6)所处的高度与上直部同步带(31)的分隔室高度相对应,
使得位于分隔室(30)内的大蒜通过孔洞(6)进入所述滑道(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槽轨道(7),其
设置在箱体(1)位于圆弧凸起(5)与落料口(8)之间的底部上,其与圆弧凸起(5)配合使得蒜
种鳞芽尖部向上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且位
于挡板同步带(3)下方设置有落料口(8)。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倾斜设置。
5.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4)为C形,所述滑
道(4)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说明书

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属于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特别在北方播种广泛。作为
一种常见的食品,其中的含硒化合物具有防癌功效,深受大众喜食,并出口到韩国、日本等
地。大蒜多种植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山东省作为大蒜的主产地之一,每年秋天都有大批
菜农播种大蒜,但人工种蒜的效率低、劳作辛苦;并且我国大蒜播种要求蒜瓣鳞芽竖直向
上,这种播种方式对大蒜成长有利,达到增产的目的,但这种方式也导致了要求人工播种,
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大蒜播种机械化、产业化已是大蒜播种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国内
外各种大蒜播种机中,蒜种扶正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且难以解决,播种机蒜种扶正效率低
下、整机结构复杂导致了大蒜播种机未能全面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解
决现有技术中的大蒜播种中蒜种播入时鳞芽方向不能保证竖直向上、在土壤中无法竖直的
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的两同步带轮、连接两个所述同
步带轮的挡板同步带以及将蒜种从平躺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且位于挡板同步带和滑道前部
的圆弧凸起,所述挡板同步带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分隔室,所述挡板同步带包括上直部同步
带、下直部同步带以及连接上直部同步带和下直部同步带的两侧弧部同步带;所述上直部
同步带与下直部同步带之间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上直部同步带后部并
将其后部密封,所述滑道的下端设置于所述下直部同步带前部;所述滑道上端设置孔洞,所
述孔洞所处的高度与上直部同步带的分隔室高度相对应,使得位于分隔室内的大蒜通过孔
洞进入所述滑道。

其中,还包括凸轮槽轨道,其设置在箱体位于圆弧凸起与落料口之间的底部上,其
与圆弧凸起配合使得蒜种鳞芽尖部向上的状态。

其中,所述箱体的底部且位于挡板同步带下方设置有落料口。

其中,所述箱体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滑道为C形,所述滑道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大大改进了现有大蒜播种技术中的扶正系统,特别
是将基于挡板同步带与凸轮原理轨道的扶正系统运用于大蒜播种装置上,通过扶正装置能
保证蒜种鳞芽尖部向上根部向下概率大大提高,。

2、本发明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3、本发明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扶正效率高,并采用先打穴后播种的方式保证
了蒜种落入土壤的竖直率,对大蒜种植过程中的鳞芽根部向下控制技术和鳞芽直立控制技
术这两个关键问题都提出了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箱体、2-两同步带轮、3-挡板同步带、30-分隔室、31-直部同步带、32-下直部同步带、
33-弧部同步带、4-滑道、5-圆弧凸起、6-孔洞、7-凸轮槽轨道、8-落料口、9-大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 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的两同
步带轮2、连接两个所述同步带轮2的挡板同步带3以及将蒜种从平躺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且
位于挡板同步带3和滑道4前部的圆弧凸起5,所述挡板同步带3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分隔室
30,所述挡板同步带3包括上直部同步带31、下直部同步带32以及连接上直部同步带31和下
直部同步带32的两侧弧部同步带33;所述上直部同步带31与下直部同步带32之间设置有滑
道4,所述滑道4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上直部同步带31后部并将其后部密封,所述滑道4的下端
设置于所述下直部同步带32前部;所述滑道4上端设置孔洞6,所述孔洞6所处的高度与上直
部同步带31的分隔室高度相对应,使得位于分隔室30内的大蒜通过孔洞6进入所述滑道4。

其中,所述箱体1的底部且位于挡板同步带3下方设置有落料口8。。

其中,还包括凸轮槽轨道7,其设置在箱体1位于圆弧凸起5与落料口8之间的底部
上,其与圆弧凸起5配合使得蒜种鳞芽尖部向上的状态。

其中,所述箱体1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滑道4为C形,所述滑道4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进入蒜种上直部同步带31的分隔室30中,紧接着在挡板同步带3的匀速带动下,蒜种被
带动至滑道4上端的孔洞6,此时蒜种就会划入滑道4,且此间隙每次只允许通过一颗蒜种,
蒜种通过两级滑道4后,再次落入下直部同步带32的分隔室30中,继而被带至圆弧凸起5使
得蒜种保持直立,接着经过凸轮槽轨道7,在此处,鳞芽朝下的蒜种将会被缓慢扶正,而对鳞
芽朝上蒜种的无影响;至此,蒜种的扶正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自动扶正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的两同步带轮、连接两个所述同步带轮的挡板同步带以及将蒜种从平躺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且位于挡板同步带和滑道前部的圆弧凸起,所述挡板同步带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分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