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施用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叶菜类
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光合细菌在种植上是通过诱导作物本身的防卫系统和对作物叶面、根际微生态环
境的调节,来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明显抑制农作物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
病害的发生;能明显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并能有效降解农作物及土壤中农药残
留。
甲壳素含有丰富的C、N,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并作为植物生长的养份。可改变土壤
微生物区系,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一些植物病原菌,可刺激植物生长,使农作物和
水果蔬菜增产丰收,可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
对作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木醋液可以改良土壤,预防种子的立枯病,能有效抑制有碍植物生长的微生物类
的繁殖,并能杀死根瘤线虫等害虫。同时能够增进作物根部与叶片的活力,防治土壤与叶片
上一些病虫害,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发明内容
为了给叶菜类蔬菜提供一种有益其生长的微生物肥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叶
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施用方法,在常规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中加入牛奶、甲
壳素和木醋液,赋予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新的功能,且无毒、无残留、无激素、无污染。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
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的制备:配制光合细菌基础培养基,加入光合细菌菌剂,调
节pH为8.5后进行光照厌氧发酵,至发酵液变为鲜红色,得到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
2)按照牛奶、甲壳素、木醋液分别占总体积0.1-1%、0.1-0.5%、0.1-0.5%的比例
向步骤1)中制备的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中添加牛奶、甲壳素和木醋液,在光照厌氧的条件
下进行二次发酵,发酵完成后得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
进一步地,步骤1)中光合细菌基础培养基与光合细菌菌剂的体积比为9:1。
进一步地,步骤1)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7-29℃,培养7-9天。
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7-29℃,培养20-25天。
本发明还提供了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的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在
土壤活化、浸种壮苗、灌根及叶面喷施上的应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的
施用方法,包括如下种类:
1)土壤活化:按照5L/亩的施用量将所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与有
机肥同时施入土壤,迅速翻耕,避免长时间阳光照射;
2)浸种壮苗:取所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按1:500倍稀释,浸泡菜
种4-12小时,将种子阴干,在22-28℃条件下催芽,待70%种子露芽后,播于苗床,出苗且真
叶开始舒展后再以1:500倍稀释液喷施一次;
3)灌根:取所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按1:300-500倍稀释与冲施肥
混合,灌入作物根部;
4)叶面喷施:取所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以1:300-500倍稀释液,
进行叶面喷施,间隔7-10天喷一次,作物整个生长期喷施3次以上。
进一步地,在叶菜类蔬菜生长期,根据蔬菜种类和生长态势,可采用所述土壤活
化、浸种壮苗、灌根或叶面喷施中的一种或多种施用方法。
进一步地,制备方法中所述光合细菌菌剂为常规光合细菌菌剂;所述牛奶为民用
废弃牛奶;所述甲壳素为农用级甲壳素粉;所述木醋液为锯末烧炭蒸馏所得液体静置后所
得农用级木醋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中,投加牛奶、甲壳
素、木醋液进行二次发酵,赋予光合细菌液新的功能,且无毒、无残留、无激素、无污染,能为
叶菜类蔬菜提供营养,又能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对环境友好安全,其中的活性成分源
于自然生态系统,极易被日光、植物及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或再利用,并能调节作物生长,
提高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1)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的制备:按照如下配方配制光合细菌基础培养基:牛肉膏
1.5g,蛋白胨2g,氯化铵1g,乙酸钠2.5g,氯化钠1g,磷酸二氢钾0.2g,硫酸镁0.2g,pH值8.0-
8.5,水1000ml,共配置180L,加入20L光合细菌菌剂,调节pH为8.5后在29℃下进行光照厌氧
发酵,培养9天至发酵液变为鲜红色,得到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
2)向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中加入牛奶1L、甲壳素600g、木醋液400mL,在光照厌氧
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温度28℃,培养23天,发酵完成后得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
物菌剂。
实施例2、
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1)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的制备:按照如下配方配制光合细菌基础培养基:牛肉膏
1.5g,蛋白胨2g,氯化铵1g,乙酸钠2.5g,氯化钠1g,磷酸二氢钾0.2g,硫酸镁0.2g,pH值8.0-
8.5,水1000ml,共配置180L,加入20L光合细菌菌剂,调节pH为8.5后在28℃下进行光照厌氧
发酵,培养8天至发酵液变为鲜红色,得到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
2)向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中加入牛奶0.3L、甲壳素250g、木醋液250mL,在光照厌
氧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温度27℃,培养20天,发酵完成后得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
生物菌剂。
实施例3、
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1)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的制备:按照如下配方配制光合细菌基础培养基:牛肉膏
1.5g,蛋白胨2g,氯化铵1g,乙酸钠2.5g,氯化钠1g,磷酸二氢钾0.2g,硫酸镁0.2g,pH值8.0-
8.5,水1000ml,共配置180L,加入20L光合细菌菌剂,调节pH为8.5后在27℃下进行光照厌氧
发酵,培养7天至发酵液变为鲜红色,得到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
2)向光合细菌发酵培养液中加入牛奶2L、甲壳素1000g、木醋液1000mL,在光照厌
氧的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温度29℃,培养25天,发酵完成后得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
生物菌剂。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制备的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在油麦菜栽培种施用:
1)土壤活化:先将有机基肥施入田间,每亩地1吨,摊开后喷施微生物菌剂,每亩5
升,迅速翻耕整地,防止阳光直射;
2)浸种壮苗:取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按1:500倍稀释,浸泡油麦菜
种子4小时,阴干,用纱布包裹,在22-28℃条件下催芽,待70%种子露芽后,播于苗床,抚摸
覆盖,防止水分蒸发,待幼苗出土,真叶开始舒展后,用1:500倍稀释液喷施一次;
3)灌根:取所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按1:300倍稀释与冲施肥混合
灌入油麦菜苗根部,每亩冲施肥施用量10升;
4)叶面喷施:取所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以1:300倍稀释,进行油
麦菜叶面喷施,间隔7-10天一次,整个生长期喷施4次。
注:在整个油麦菜生产过程中,除上述所提到的肥料外,未使用其他任何肥料。
所述用于叶菜类蔬菜培养的微生物菌剂对油麦菜生长特性的影响(以下数据只是
用微生物菌剂进行浸种之后油麦菜苗的各个生长特性数据):
1、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组,以制备的微生物菌剂1:500
倍稀释液浸种为实验组,各取100粒种子分5个平行组,进行催芽对比实验,结果见表1:
表1油麦菜种子发芽率情况对比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微生物菌剂浸种处理后,油麦菜种子发芽率有了一定程度
的提高,说明所研发的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油麦菜种子的发芽率。
1、对油麦菜种子芽长的影响: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组,以制备的微生物菌剂1:500
倍稀释液浸种为试验组,各取100粒种子分5个平行组,对芽长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表2油麦菜种子芽长对比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经过微生物菌剂浸种处理的油麦菜种子芽长高于对照组油麦
菜种子芽长。
2、对油麦菜种子根长的影响: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组,以制备的微生物菌剂1:500
倍稀释液浸种为试验组,各取100粒种子分5个平行组,对相应培养天数的根长进行测定,结
果见表3:
表3油麦菜种子根长对比
从表3中可以看出,经过功能微生物菌剂浸种处理的油麦菜种子根长高于对照组
油麦菜种子根长。
4、植株生长情况:以清水浸种作为对照组,以制备的微生物菌剂1:500倍稀释液浸
种为试验组,各取100粒种子分5个平行组,在管理条件一致的条件下,在定植后15天,两种
不同处理的油麦菜植株生长状态开始出现了明显差异,至第36天试验组开始采收,油麦菜
植株生长正常,叶色浓绿,茎叶粗壮,无倒伏现象,且在0-4℃下保存20天不退色、不腐烂;至
第44天时对照组开始采收,油麦菜植株叶片加宽,茎稍粗,有倒伏现象,叶色为黄绿色。说明
功能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油麦菜的生理特性,在改善产品质量的同时,能够增加油麦菜的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