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876542.X
2015.12.03
CN106822749A
2017.06.13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4申请日:20151203|||公开
A61K36/9064; A61P1/16; A61P17/04
A61K36/9064
张晓凤
408400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水河村1组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比组成:南蛇筋、积雪草、紫苏叶、红筋钩、杏仁、当归、甘草、砂仁、红枣和板蓝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
1.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药物按重量比组成:南蛇筋、积雪草、紫苏叶、红筋钩 、杏仁、当归、甘草、砂仁、红枣和板蓝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南蛇筋10g-15g、积雪草8g-9g、紫苏叶12g-15g、红筋钩 12g-15g、杏仁10g-20g、当归9g-18g、甘草15g-20g、砂仁10g-15g、红枣16g-21g和板蓝根20g-40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南蛇筋15g、积雪草9g、紫苏叶15g、红筋钩15g、杏仁20g、当归18g、甘草20g、砂仁15g、红枣21g和板蓝根40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本药物可制成片剂或汤。
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背景技术众所周知,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明显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虽然无明显病损,然而瘙痒却不易根除,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多种全身性疾病可伴发瘙痒,肝脏疾病最常见。瘙痒伴发于几乎所有种类的肝病,临床表现为 :顽固性瘙痒,寝食难安,焦虑烦躁,以夜间为重,持续时间长。长期研究认为肝病瘙痒有以下原因 :性激素水平下降,皮脂腺功能减退 ;大脑皮层兴奋性和抑制调节功能失调 ;胆汁淤积直接致胆红素升高,肝细胞损伤,肝功能异常 ;糖代谢障碍等。近年的研究认为顽固性瘙痒是中枢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浆中脑啡肽类物质增高,大脑对吗啡的敏感性增强。研究证实 :重度黄疸型肝炎 95%以上以血瘀血热为主症。中医认为 :血热、血瘀是引起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瘙痒“痒症”范畴,病因都由湿热蕴于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肝胆湿热下注兼因湿热内蕴所致。现代医学仅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采用退黄、利胆治疗,仅可使部分患者症状缓解,达不到预期效果。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比组成:南蛇筋、积雪草、紫苏叶、红筋钩 、杏仁、当归、甘草、砂仁、红枣和板蓝根。作为优选,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南蛇筋10g-15g、积雪草8g-9g、紫苏叶12g-15g、红筋钩 12g-15g、杏仁10g-20g、当归9g-18g、甘草15g-20g、砂仁10g-15g、红枣16g-21g和板蓝根20g-40g。作为优选,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南蛇筋15g、积雪草9g、紫苏叶15g、红筋钩15g、杏仁20g、当归18g、甘草20g、砂仁15g、红枣21g和板蓝根40g。作为优选,本药物可制成片剂或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比组成:南蛇筋、积雪草、紫苏叶、红筋钩 、杏仁、当归、甘草、砂仁、红枣和板蓝根。作为优选,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南蛇筋10g-15g、积雪草8g-9g、紫苏叶12g-15g、红筋钩 12g-15g、杏仁10g-20g、当归9g-18g、甘草15g-20g、砂仁10g-15g、红枣16g-21g和板蓝根20g-40g。作为优选,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南蛇筋15g、积雪草9g、紫苏叶15g、红筋钩15g、杏仁20g、当归18g、甘草20g、砂仁15g、红枣21g和板蓝根40g。作为优选,本药物可制成片剂或汤。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明显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虽然无明显病损,然而瘙痒却不易根除,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多种全身性疾病可伴发瘙痒,肝脏疾病最常见。瘙痒伴发于几乎所有种类的肝病,临床表现为 :顽固性瘙痒,寝食难安,焦虑烦躁,以夜间为重,持续时间长。长期研究认为肝病瘙痒有以下原因 :性激素水平下降,皮脂腺功能减退 ;大脑皮层兴奋性和抑制调节功能失调 ;胆汁淤积直接致胆红
素升高,肝细胞损伤,肝功能异常 ;糖代谢障碍等。近年的研究认为顽固性瘙痒是中枢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浆中脑啡肽类物质增高,大脑对吗啡的敏感性增强。研究证实 :重度黄疸型肝炎 95%以上以血瘀血热为主症。中医认为 :血热、血瘀是引起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瘙痒“痒症”范畴,病因都由湿热蕴于肌肤,或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肝胆湿热下注兼因湿热内蕴所致。现代医学仅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采用退黄、利胆治疗,仅可使部分患者症状缓解,达不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比组成:南蛇筋、积雪草、紫苏叶、红筋钩 、杏仁、当归、甘草、砂仁、红枣和板蓝根。
作为优选,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南蛇筋10g-15g、积雪草8g-9g、紫苏叶12g-15g、红筋钩 12g-15g、杏仁10g-20g、当归9g-18g、甘草15g-20g、砂仁10g-15g、红枣16g-21g和板蓝根20g-40g。
作为优选,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南蛇筋15g、积雪草9g、紫苏叶15g、红筋钩15g、杏仁20g、当归18g、甘草20g、砂仁15g、红枣21g和板蓝根40g。
作为优选,本药物可制成片剂或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比组成:南蛇筋、积雪草、紫苏叶、红筋钩 、杏仁、当归、甘草、砂仁、红枣和板蓝根。
作为优选,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南蛇筋15g、积雪草9g、紫苏叶15g、红筋钩15g、杏仁20g、当归18g、甘草20g、砂仁15g、红枣21g和板蓝根40g。作为优选,本药物可制成片剂或汤。
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
《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肝病瘙痒的中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比组成:南蛇筋、积雪草、紫苏叶、红筋钩、杏仁、当归、甘草、砂仁、红枣和板蓝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中医治疗肝病瘙痒的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清热祛湿、解毒、利湿通络,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