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12657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07216.9

申请日:

2017.03.31

公开号:

CN106822799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703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35/02; A61K35/57(2015.01)N; A61K35/586(2015.01)N; A61K35/618(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天津市善济宏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力; 王维蔚; 齐燕松

地址: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苑产业区华天道3号综合楼A区516单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代理人:

庞学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清半夏6—15、浙贝母6—15、炒鸡内金6—15、三棱9—24、莪术9—24、炙鳖甲18—48、生牡蛎18—48、夏枯草18—48、连翘6—15、半枝莲9—24、白花蛇舌草9—24、海藻9—24、昆布6—15、桔梗6—15。本发明制剂是采用水煮提取的方法来提取原料药物中有效成分,并保持其活性,这样不仅可使药物中有效成分溶出度大大提高,且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能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另外,药物为纯中药复方制剂,因而患者长期服用后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安全性好。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复方
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清半夏6—15 浙贝母6—15 炒鸡内金6—15 三棱9—24 莪术9—24
炙鳖甲18—48 生牡蛎18—48 夏枯草18—48 连翘6—15
半枝莲9—24 白花蛇舌草9—24 海藻9—24 昆布6—15
桔梗6—15。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按照下列步骤顺序进行∶
(a)将炙鳖甲和生牡蛎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然后加水煎煮一次30分钟;
(b)将上述药物原料中除炙鳖甲和生牡蛎之外的其它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
然后加水浸泡25分钟,再将步骤(a)中的炙鳖甲和生牡蛎及其煎煮液加入混合,煎煮30分
钟,过滤去渣即可制成所述的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
用辅料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口服液、丸剂和膏剂。

说明书

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用
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由于正气内虚、温热毒邪乘虚而入引起的,以热毒、血瘀、痰浊
互结,人体伤血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虽然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品种很多,但针对性不
强,而且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所以服用后对于治疗属于痰郁癥积所致的白血病这种疾
病来说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
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

清半夏6—15浙贝母6—15炒鸡内金6—15三棱9—24莪术9—24

炙鳖甲18—48生牡蛎18—48夏枯草18—48连翘6—15

半枝莲9—24白花蛇舌草9—24海藻9—24昆布6—15

桔梗6—15

所述的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下列步
骤顺序进行∶

(a)将炙鳖甲和生牡蛎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然后加水煎煮一次30分钟;

(b)将上述药物原料中除炙鳖甲和生牡蛎之外的其它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
合,然后加水浸泡25分钟,再将步骤(a)中的炙鳖甲和生牡蛎及其煎煮液加入混合,煎煮30
分钟,过滤去渣即可制成所述的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糖浆剂、
口服液、丸剂和膏剂。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是采用水煮提取的
方法来提取原料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保持其活性,这样不仅可使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度大大提高,而且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能够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另外,本发明的药物为
纯中药复方制剂,因而患者长期服用后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安全性好。此外,本发明的
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白血病症状复杂,病程迁延,并发症较多。临床常见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等。此
方立法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中清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君药。浙
贝母苦寒,清热化痰,散结消痈;三棱辛苦平,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炙鳖甲甘咸寒,滋阴潜
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夏枯草辛苦寒,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半枝莲辛凉,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止痛,抗癌;海藻咸寒,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以上诸药,活血止痛,利水消肿散结,
共为臣药。炒鸡内金甘平,消食健胃;莪术辛苦温,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生牡蛎咸微寒,潜阳
补阴,软坚散结;连翘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清热解毒,利湿通
淋;昆布咸寒,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以上诸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潜阳补阴,健胃,为佐
药。桔梗苦辛平,祛痰排脓,引药入经,以为使药。本方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活血消肿止痛、
解毒抗癌,故适用于痰郁癥积所致的白血病。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
药物原料制成:


所述的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下列步
骤顺序进行∶

(a)将炙鳖甲和生牡蛎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合,然后加水煎煮一次30分钟;

(b)将上述药物原料中除炙鳖甲和生牡蛎之外的其它原料按照配比进行称量并混
合,然后加水浸泡25分钟,再将步骤(a)中的炙鳖甲和生牡蛎及其煎煮液加入混合,煎煮30
分钟,过滤去渣即可制成所述的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另外,所述的中药复方制剂能够与常用的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糖
浆剂、口服液、丸剂和膏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
药物原料制成: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
药物原料制成: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呈棕色至棕褐色;气
淡,味微苦。为了验证该中药复方制剂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利用上述中药复方制剂对279
例患有痰郁癥积型白血病的患者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其中21-30岁患者55例,31-40岁110
例,41-50岁114例,每次用药150ml,每日3次,120天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共治愈(血
常规检查正常,骨髓象检查正常,染色体检查正常,主要症状明显改善)4例,占1.4%;有效
(各项化验检查明显改善,主要症状有改善)122例,占43.7%;无效(各项化验检查无变化,
主要症状无改善)153例,占54.8%;总有效率为45.2%。经2个疗程治疗后共治愈8例,占
2.9%;有效187例,占67.0%;无效84例,占30.1%;总有效率为69.9%。

同时,本发明人对治疗效果与年龄、治疗效果与疗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
结果分别见表1、表2。

表1: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效果与年龄关系表


将上述表1中的数据用x2检验法进行计算,结果为0.050>P>0.025,由此可以证
明服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来治疗痰郁癥积型白血病,对各年龄组的治疗效果不随
年龄而变化。

表2: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效果与疗程关系表


将上述表2中的数据用x2检验法进行计算,结果为P<0.005,由此可以证明服用本
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来治疗痰郁癥积型白血病,随着治疗的深入,治愈率、有效率均明
显提高。

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治疗痰郁癥积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制剂由用量为重量比的下列药物原料制成:清半夏615、浙贝母615、炒鸡内金615、三棱924、莪术924、炙鳖甲1848、生牡蛎1848、夏枯草1848、连翘615、半枝莲924、白花蛇舌草924、海藻924、昆布615、桔梗615。本发明制剂是采用水煮提取的方法来提取原料药物中有效成分,并保持其活性,这样不仅可使药物中有效成分溶出度大大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