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可调恒负压引流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可调恒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装置也称为负压吸引装置,申请号为CN201220182994.X的专利公开了自
动交替负压引流器,包括有硬质引流罐体,硬质罐体的上方密封连接伸缩引流器,硬质罐体
和伸缩引流器相通,伸缩引流器上连接上盖,上盖上连接有引流管和法兰口,法兰口上活动
连接清液接嘴、清液接嘴内有排气单向阀,引流管下方有引流单向阀。但是该装置为一次性
负压引流装置,一次使用后即会污染装置内部,无法继续使用,浪费严重,而且随着负压引
流装置中的液、气体聚集,装置中的负压逐渐减小,从而容易出现不能保持有效引流的问
题,一旦引流液体较多,负压减少,引流效果就会减弱,从而容易耽误病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可调恒负压引流装置,不仅能够保证引
流过程中的负压恒定,而且可以实现装置的多次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节约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取以下的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可调恒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底座、密封腔、液体囊、伸缩侧壁和收缩装置,
所述底座为上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伸缩侧壁位于底座的上部,伸缩侧壁的上部设置有密
封腔,密封腔的外壳和伸缩侧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密封腔的底板上开有与下部连通的气
孔,密封腔的外壳上分别开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密封腔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囊,所述液体
囊的两边分别连通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从对应的输入口伸出,所述排液管从对
应的输出口伸出,输入口和输出口与进液管和排液管之间均设置有保证密封腔密封性的密
封环,所述收缩装置位于恒负压引流装置的内部,收缩装置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收缩装
置的上端设置有收缩板,密封腔的底板下侧设置为与收缩板匹配的密封筒,收缩板与密封
筒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收缩板在收缩装置的作用下上升和下降,进而通过气孔调节密封
腔内的压力变化。收缩装置能够提供密封腔内部所需的恒负压,液体囊初始状态为压缩状
态,密封腔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通过收缩装置拉动收缩板,使密封腔内部产生负压,进
而使液体囊通过进液管进入液体囊内部,液体囊为一次性的,当液体囊内部液体收集满时,
更换液体囊即可,装置的其他部位不会被污染,进而降低了使用成本,节约了资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收缩装置包括立柱、弹簧底座、第一弹簧、斜导轨、横梁和连接
杆,所述的立柱与底座固定连接,立柱的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杆状弹簧底座,弹簧底座与立柱
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立柱的上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斜导轨,两斜导轨的方向均由立柱斜向伸
缩侧壁延伸设置,斜导轨上开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与凹槽滑动连接,两斜
导轨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通过竖向连接杆与收缩板连接,横梁上设置有供导向块横向平
移的滑槽,导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斜导轨和弹簧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
部与导向块相连,第一弹簧的下部与弹簧底座的端部相连,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导向块在
横梁上平移的同时沿着斜导轨斜向滑动,进而带动收缩板上升和下降。收缩装置通过第一
弹簧、斜导轨和横梁的相互配合,产生对收缩板恒定的拉力,进而能够对密封腔内的液体囊
产生恒定的负压,保证了负压的恒定,通过调节弹簧底座在立柱的初始位置,进而调节第一
弹簧的初始伸长量,从而调节密封腔内的负压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医用可调恒负压装置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环形稳定架和三个第一
竖直稳定架,三个第一竖直稳定架与收缩板固定连接,且沿收缩板圆周均匀布置,第一环形
稳定架与三个第一竖直稳定架的下端相连,三个第一竖直稳定架上均开有第一导向槽,所
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槽匹配的第一导向轨,第一导向槽和第一导向轨滑动连接。
通过这种设置,使收缩装置在收缩的过程中,方向更加恒定,不会发生偏离。
作为优选,所述斜导轨与立柱的夹角为β,且30°≤β≤80°,所述第一弹簧和弹簧底
座的夹角为α,且20°≤α≤90°。经过试验,夹角α和β在这个范围内,压力较为恒定。
作为本装置的另一种优选,所述的收缩装置包括贴壁斜导轨、第二环形稳定架、第
三环形稳定架、第二竖直稳定架和第二弹簧,所述的贴壁斜导轨为三个,三个贴壁斜导轨沿
底座的侧壁圆周均匀布置,且均与底座的内壁固定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二环形稳定架和第
三环形稳定架均位于贴壁斜导轨的内侧,所述的第二环形稳定架位于第三环形稳定架的正
上方,第二环形稳定架和第三环形稳定架与底座同轴设置,第二环形稳定架和第三环形稳
定架通过三根第二竖直稳定架固定连接,三根第二竖直稳定架的上部均与收缩板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稳定架上设置有三个滑槽,三个滑槽沿第一稳定架的圆周均匀布置,三个滑槽
内均设置有弹簧滑块座,弹簧滑块座与滑槽和贴壁斜导轨均滑动连接,弹簧滑块座和底座
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收缩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形式,通过稳定架上滑槽、贴壁斜导轨和第
二弹簧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对密封腔产生恒定的负压,通过调节第二弹簧与底座的连接位
置,来实现调节负压的大小。
作为优先,所述第二竖直稳定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底座内壁上设置有与
第二导向槽匹配的第二导向轨,第二导向槽和第二导向轨滑动连接。通过这种设置,使收缩
装置在收缩的过程中,方向更加恒定,不会发生偏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腔的外壳上部设置有更换液体囊的密封开口。密封开口用
于更换液体囊,液体囊更换完成后开口封闭同时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置有控制液体进出的控制阀。控制阀能
够控制进液管和排液管的通断状态,从而控制液体囊的吸液和排液。
作为优选,所述的输入口和输出口的夹角为150°。
通过上述设置,本装置的有益效果为:1、压缩的弹簧沿着固定的斜向导轨移动,弹
簧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作用于收缩板,使收缩板向下移动,密封腔内部的气体通过气孔
被抽出,密封腔内部压力减小,即达到恒定负压作用;2、避免液体污染装置,只需更换液体
囊即可,其他结构可多次使用,液体囊的内部与结构不连通,避免了液体与装置内部的直接
接触而导致的污染;3、密封腔内负压可通过弹簧的伸缩量进行调节,进而适应不同的应用
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密封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爆炸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力学结构原理图;
图5为图4中L=20mm,竖直分力F的变化图;
图6为图4中L=16mm,竖直分力F的变化图;
图7为图4中L=25mm,竖直分力F的变化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医用可调恒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底座1、密封腔2、液体囊3、
伸缩侧壁4和收缩装置,底座1为上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伸缩侧壁4位于底座1的上部,伸缩
侧壁4的上部设置有密封腔2,密封腔2的外壳和伸缩侧壁4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密封腔2的底
板上开有与下部连通的气孔5,密封腔2的外壳上分别开有输入口6和输出口7,密封腔2的内
部设置有液体囊3,液体囊3的两边分别连通有进液管8和排液管9,进液管8从对应的输入口
6伸出,所述排液管9从对应的输出口7伸出,输入口6和输出口7与进液管8和排液管9之间均
设置有保证密封腔2密封性的密封环33,收缩装置位于恒负压引流装置的内部,收缩装置的
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收缩装置的上端设置有收缩板10,密封腔2的底板下侧设置为与收
缩板10匹配的密封筒101,收缩板10与密封筒101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收缩板10在收缩装
置的作用下上升和下降,进而通过气孔5调节密封腔2内的压力变化。密封腔2的外壳上部设
置有更换液体囊3的密封开口31。密封开口31用于更换液体囊3,液体囊3更换完成后开口封
闭同时密封。进液管8和排液管9上均设置有控制液体进出的控制阀32。控制阀能够控制进
液管8和排液管9的通断状态,从而控制液体囊3的吸液和排液。
收缩装置能够提供密封腔2内部所需的恒负压,液体囊3初始状态为压缩状态,密
封腔2通过气孔5进行气体交换,通过收缩装置拉动收缩板10,使密封腔2内部产生负压,进
而使液体囊3通过进液管8进入液体囊3内部,液体囊3为一次性的,当液体囊3内部液体收集
满时,更换液体囊3即可,装置的其他部位不会被污染,进而降低了使用成本,节约了资源。
图3和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的收缩装置包括立柱11、弹
簧底座12、第一弹簧13、斜导轨14、横梁15和连接杆16,立柱11与底座1固定连接,立柱11的
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杆状弹簧底座12,弹簧底座12与立柱1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立柱11的上
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斜导轨14,两斜导轨14的方向均由立柱11斜向伸缩侧壁4延伸设置,斜导
轨14上开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导向块17,导向块17与凹槽滑动连接,两斜导轨14之间设置
有横梁15,横梁15通过竖向连接杆16与收缩板10连接,横梁15上设置有供导向块17横向平
移的滑槽,导向块17与滑槽滑动连接,斜导轨14和弹簧底座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3,第一
弹簧13的上部与导向块17相连,第一弹簧13的下部与弹簧底座12的端部相连,在第一弹簧
13的作用下,导向块17在横梁15上平移的同时沿着斜导轨14斜向滑动,进而带动收缩板10
上升和下降。收缩装置通过第一弹簧13、斜导轨14和横梁15的相互配合,产生对收缩板10恒
定的拉力,进而能够对密封腔2内的液体囊3产生恒定的负压,通过调节弹簧底座12在立柱
11的初始位置,进而调节第一弹簧13的初始伸长量,从而调节密封腔2内的负压大小。
实施例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环形稳定架18和三个第一竖直稳定架19,三个第一
竖直稳定架19与收缩板10固定连接,且沿收缩板10圆周均匀布置,第一环形稳定架18与三
个第一竖直稳定架19的下端相连,三个第一竖直稳定架19上均开有第一导向槽191,所述底
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槽匹配的第一导向轨191,第一导向槽191和第一导向轨192滑动
连接。通过这种设置,使收缩装置在收缩的过程中,方向更加恒定,不会发生偏离。
斜导轨14与立柱11的夹角为β,且30°≤β≤80°,第一弹簧13和弹簧底座12的夹角
为α,且20°≤α≤90°。
图4至图7为实施例一的力学分析图,弹簧底座12与立柱1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
以调节第一弹簧13的上下位置,弹簧底座12与第一弹簧13的底端连接在一块,并控制第一
弹簧13初始位置的长度。两斜导轨14均与立柱11固连。
恒负压既不变的负压,要保证压力不变,既要使第一弹簧13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不
变,或变化不大,结构原理图如图4所示。因第一弹簧13一端固定,另一端沿斜导轨移动,第
一弹簧13的长度变长,同时第一弹簧1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变小,其在竖直方向的分力随
之变化。假设第一弹簧13原始(自由)长度L0,弹簧系数K,竖直分力F,斜导轨14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为β,第一弹簧1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第一弹簧13的初始位置与导轨垂直,初始位
置长度为L,则可得竖直分力
F=K*((L0-2*L*cos(α-β))-L))*sin(α)
即竖直分力与弹簧系数K、弹簧自由长度L0、初始位置长度L、倾斜导轨角度β,弹簧
与水平面的夹角α均有关系,下面通过适当选取各变量数值来仿真竖直分力的变化,以确定
其能满足可调节和恒压力的要求。且在本装置中未考虑摩擦力,所有计算中均未计入摩擦
力。
如图5所示,当弹簧初始位置长度L=20mm,自由长度L0=34.3mm时,系数K=2.8N/
mm,β=50°,α最大值为81°时,竖直分力F随α的变化如图5所示。其中F的最小值为30.7N最大
值为34.4N,相差为3.7N,基本相差不大,对应压力的变化更小,即满足恒压力的要求。
如图6所示,对同一个弹簧其他条件不变,通过调整弹簧底座12的位置,使初始位
置长度L=16mm时,竖直分力F的变化图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竖直方向的力F最小为40N,最
大为45N左右,也基本满足恒压力要求。且比初始位置L=20mm时,力增加了30%,相应的压
力也将增加30%。
如图7所示,对同一个弹簧其他条件不变,通过调整弹簧底座的位置,使初始位置
长度L=25mm时,竖直分力F的变化图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竖直方向的力F最小为16N,最大
为20.5N左右,基本满足恒压力要求。与初始位置L=20mm相比,力减小了30%左右,相应的
压力也将减小30%。
通过以上分析,本装置可以实现压力调节及恒压功能。
实施例一具体工作时,首先根据所需负压的大小,调整弹簧底座12在主轴11上的
初始位置,液体囊3初始状态处于压缩干瘪状态,按压密封腔2从而使收缩侧壁4压缩,收缩
板10通过连接杆16将横梁15向下移动,在横梁15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导向块17沿横梁15向
内侧移动,同时导向块17沿斜导轨14向下移动,第一弹簧13收缩,松开对密封腔2的按压,收
缩侧壁4回弹,从而推动密封腔2向上移动,由于第一弹簧13的拉伸作用,对收缩板10有一个
向下的拉力,由于收缩板10与密封挡板101密封滑动连接,当收缩板1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通过气孔5抽取密封腔2内的空气,从而使密封腔2内产生负压,液体囊3开始涨大,通过进液
管8吸取液体,当液体囊3中液体吸取满时,打开密封开口31,更换新的液体囊3即可,防止了
对装置其他部位的污染。更换液体囊3后,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进行负压引流,重复利用率
高,负压恒定。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收缩装置包括贴壁斜导轨21、第二环形稳定架
22、第三环形稳定架23、第二竖直稳定架24和第二弹簧25,贴壁斜导轨21为三个,三个贴壁
斜导轨21沿底座1的侧壁圆周均匀布置,且均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倾斜设置,第二环形稳定
架22和第三环形稳定架23均位于贴壁斜导轨21的内侧,第二环形稳定架22位于第三环形稳
定架23的正上方,第二环形稳定架22和第三环形稳定架23与底座1同轴设置,第二环形稳定
架22和第三环形稳定架23通过三根第二竖直稳定架24固定连接,三根第二竖直稳定架24的
上部均与收缩板10固定连接,第二环形稳定架22上设置有三个滑槽,三个滑槽沿第二环形
稳定架22的圆周均匀布置,三个滑槽内均设置有弹簧滑块座26,弹簧滑块座26与滑槽和贴
壁斜导轨21均滑动连接,弹簧滑块座26和底座1之间通过第二弹簧25连接。收缩装置的另一
种结构形式,通过稳定架上滑槽、贴壁斜导轨21和第二弹簧25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对密封腔
2产生恒定的负压,通过调节第二弹簧25与底座1的连接位置,来实现调节负压的大小。
第二竖直稳定架24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241,底座1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槽24
匹配的第二导向轨242,第二导向槽241和第二导向轨242滑动连接。通过这种设置,使收缩
装置在收缩的过程中,方向更加恒定,不会发生偏离。
实施例二具体工作时,首先根据所需负压的大小,调整三根第二弹簧25在底座1上
的初始位置,液体囊3初始状态处于压缩状态,按压密封腔2从而使收缩侧壁4压缩,收缩板
10通过第二竖直稳定架24带动第二环形稳定架22和第三环形稳定架23向下移动,向下运动
的过程中,弹簧滑块座26沿沿第二环形稳定架22上的滑槽横向移动,同时弹簧滑块座26沿
贴壁斜导轨21斜向下移动,第二弹簧25收缩,松开对密封腔2的按压,收缩侧壁4回弹,从而
推动密封腔2向上移动,由于第二弹簧25的拉伸作用,对收缩板10有一个向下的拉力,由于
收缩板10与密封挡板101密封滑动连接,当收缩板1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气孔5抽取密
封腔2内的空气,从而使密封腔2内产生负压,液体囊3开始涨大,通过进液管8吸取液体,当
液体囊3中液体吸取满时,打开密封开口31,更换新的液体囊3即可,防止了对装置其他部位
的污染。更换液体囊3后,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进行负压引流,重复利用率高,负压恒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
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
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
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