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125985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49806.3

申请日:

2017.01.23

公开号:

CN106819955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7/20申请日:20170123|||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7/20(2016.01)I; A23L33/115(2016.01)I; A23L5/20(2016.01)I; A23L5/41(2016.01)I; A23L3/3499

主分类号:

A23L17/20

申请人:

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文穗; 陈郴永

地址: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祥芝镇大堡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代理人:

方传榜;庄俊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原料的选取与处理—>一次酶解—>二次酶解—>灭活、提纯—>脱色—>脱腥—>抗氧化和分离,最后制得该稳定型脱色脱腥鱼油。本发明不仅可以制备出脱色脱腥的鱼油,而且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整个过程不会对鱼油中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同时,该鱼油具备优秀的抗氧化性,使鱼油的保质期成倍地延长,提高了鱼油的品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
步骤:
A、原料的选取与处理:选取解冻后的新鲜小沙丁鱼,先使用清水对小沙丁鱼进行冲洗,
再将冲洗干净的小沙丁鱼放入胶体磨中磨碎成浆,得到磨碎匀浆料;
B、一次酶解:将步骤A中得到的磨碎匀浆料加入到酶解罐中,并按照磨碎匀浆料:水=
1:3~5的重量加入水进行混合,然后搅拌均匀,得到原料匀浆;再使用酸调节PH至2~3,接
着向酶解罐中加入占磨碎匀浆料重量百分比为0.5~1.5 %的胃蛋白酶,控制料液温度在35
~40℃,进行酶解2.0~5.0h,得一次酶解液;
C、二次酶解:将步骤B中得到的一次酶解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中性6.5~7.0,得到
匀浆液,然后加入占该匀浆液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中性蛋白酶,混合均匀,控制料液
温度在40~50℃范围中进行酶解反应2.0~3.0h,形成二次酶解液;
D、灭活、提纯:在步骤C中得到的二次酶解液中使用酸调节PH至4~5,然后在90~100℃
温度条件下进行水浴灭酶20~30min,再使用离心机在4000~5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
分离10~20min,然后提取最上层的鱼油层即为初制鱼油;
E、脱色:使用占步骤D制得初制鱼油重量0.2~5.0%的活性炭和牡蛎壳粉的混合物,对
步骤D得到的初制鱼油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处理时间为20~30 min,得到脱色鱼油;
F、脱腥:在步骤E中制得的脱色鱼油中加入占该脱色鱼油重量1~1.5%的混合壳聚糖,
然后在45~55℃的水浴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持续搅拌30~40min,再将水浴温度降低到20
℃以下,制得脱腥鱼油;
G:抗氧化和分离:加入占步骤F制得的脱腥鱼油重量0.05~0.08%的虾青素,持续搅拌
10min,静置分层后,通过低速离心机分离提取处于上层的悬浮油层,即得到脱色脱鱼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F中的混合壳聚糖包括超高密度壳聚糖和低聚壳聚糖,两者按重量比为1:0.3~0.5相混
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
高密度壳聚糖与低聚壳聚糖通过超声波震动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壳聚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
高密度壳聚糖与低聚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F中的混合壳聚糖包括超高密度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和低聚壳聚糖,三者按重量比为
1:0.5:0.5相混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
高密度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和低聚壳聚糖通过超声波震动相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
壳聚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E中的加入的活性炭和牡蛎壳粉的重量比为3:1。

说明书

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海洋水产品生化深加工技术领域,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
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鱼油是鱼体内的全部油类物质的统称,它包括体油、肝油和脑油,鱼油是一种从多
脂鱼类提取的油脂,富含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具有抗炎、调节血脂等健康益
处。广义上的鱼油既指胶囊等形态的鱼油制剂,又指鱼体内的脂肪,主要功能性成分是其中
的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鱼油产品中含有色素及醛类、醇类、酮类等腥味物
质,这些杂质直接影响了鱼油产品的风味、色泽,因此脱色、脱腥成为鱼油加工后续工艺处
理中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中对鱼油进行脱腥处理一般都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负压蒸发处理,在该
条件下,较高温度会使鱼油中的脂肪酸氧化或劣化,造成该有效成分的损耗。另一方面,脱
腥鱼油还存在过氧化值比较高的缺点,导致该鱼油返腥期比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
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鱼油制备工艺,它不仅可以制备出脱色脱腥的鱼
油,而且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整个过程不会对鱼油中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同时,该鱼油具
备优秀的抗氧化性,使鱼油的返腥其成倍地延长,提高了鱼油的品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原料的选取与处理:选取解冻后的新鲜小沙丁鱼,先使用清水对小沙丁鱼进行冲洗,
再将冲洗干净的小沙丁鱼放入胶体磨中磨碎成浆,得到磨碎匀浆料;

B、一次酶解:将步骤A中得到的磨碎匀浆料加入到酶解罐中,并按照磨碎匀浆料:水=
1:3~5的重量加入水进行混合,然后搅拌均匀,得到原料匀浆;再使用酸调节PH至2~3,接
着向酶解罐中加入占磨碎匀浆料重量百分比为0.5~1.5 %的胃蛋白酶,控制料液温度在35
~40℃,进行酶解2.0~5.0h,得一次酶解液;

C、二次酶解:将步骤B中得到的一次酶解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中性6.5~7.0,得到
匀浆液,然后加入占该匀浆液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中性蛋白酶,混合均匀,控制料液
温度在40~50℃范围中进行酶解反应2.0~3.0h,形成二次酶解液;

D、灭活、提纯:在步骤C中得到的二次酶解液中使用酸调节PH至4~5,然后在90~100℃
温度条件下进行水浴灭酶20~30min,再使用离心机在4000~5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
分离10~20min,然后提取最上层的鱼油层即为初制鱼油;

E、脱色:使用占步骤D制得初制鱼油重量0.2~5.0%的活性炭和牡蛎壳粉的混合物,对
步骤D得到的初制鱼油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处理时间为20~30 min,得到脱色鱼油;

F、脱腥:在步骤E中制得的脱色鱼油中加入占该脱色鱼油重量1~1.5%的混合壳聚糖,
然后在45~55℃的水浴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持续搅拌30~40min,再将水浴温度降低到20
℃以下,制得脱腥鱼油;

G:抗氧化和分离:加入占步骤F制得的脱腥鱼油重量0.05~0.08%的虾青素,持续搅拌
10min,静置分层后,通过低速离心机分离提取处于上层的悬浮油层,即得到脱色脱鱼油。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F中的混合壳聚糖包括超高密度壳聚糖和低聚壳聚糖,两者
按重量比为1:0.3~0.5相混合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超高密度壳聚糖与低聚壳聚糖通过超声波震动混合,得到混合均
匀的混合壳聚糖。

更进一步,所述超高密度壳聚糖与低聚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0.5。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F中的混合壳聚糖包括超高密度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和低
聚壳聚糖,三者按重量比为1:0.5:0.5相混合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超高密度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和低聚壳聚糖通过超声波震动相
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壳聚糖。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E中的加入的活性炭和牡蛎壳粉的重量比为3:1。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通过采用混合壳聚糖以及水浴加热法对鱼油进行脱腥处理,将鱼油中的醛类、
醇类、酮类等腥味物质有效地吸附分离,不仅脱色效果非常好,而且不破坏鱼油中的营养成
分,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实际生产使用。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在鱼油中添加混合虾青素,使
鱼油具备很好的抗氧化功能,延长该鱼油的返腥期,一般可以延长2年左右,同时鱼油中的
DHA和EPA含量下降不大,提高了鱼油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原料的选取与处理:选取解冻后的新鲜小沙丁鱼,先使用清水对小沙丁鱼进行冲洗,
再将冲洗干净的小沙丁鱼放入胶体磨中磨碎成浆,得到磨碎匀浆料;

B、一次酶解:将步骤A中得到的磨碎匀浆料加入到酶解罐中,并按照磨碎匀浆料:水=
1:3~5的重量加入水进行混合,然后搅拌均匀,得到原料匀浆;再使用酸调节PH至2~3,接
着向酶解罐中加入占磨碎匀浆料重量百分比为0.5~1.5 %的胃蛋白酶,控制料液温度在35
~40℃,进行酶解2.0~5.0h,得一次酶解液;

C、二次酶解:将步骤B中得到的一次酶解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中性6.5~7.0,得到
匀浆液,然后加入占该匀浆液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中性蛋白酶,混合均匀,控制料液
温度在40~50℃范围中进行酶解反应2.0~3.0h,形成二次酶解液;

D、灭活、提纯:在步骤C中得到的二次酶解液中使用酸调节PH至4~5,然后在90~100℃
温度条件下进行水浴灭酶20~30min,再使用离心机在4000~5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
分离10~20min,然后提取最上层的鱼油层即为初制鱼油;

E、脱色:使用占步骤D制得初制鱼油重量0.2~5.0%的活性炭和牡蛎壳粉的混合物,对
步骤D得到的初制鱼油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处理时间为20~30 min,得到脱色鱼油;

F、脱腥:在步骤E中制得的脱色鱼油中加入占该脱色鱼油重量1~1.5%的混合壳聚糖,
然后在45~55℃的水浴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持续搅拌30~40min,再将水浴温度降低到20
℃以下,制得脱腥鱼油;

G、抗氧化和分离:加入占步骤F制得的脱腥鱼油重量0.05~0.08%的虾青素,持续搅拌
10min,静置分层后,通过低速离心机分离提取处于上层的悬浮油层,即得到脱色脱鱼油。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F中的混合壳聚糖包括超高密度壳聚糖和低聚壳聚糖,两者
按重量比为1: 0.5相混合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超高密度壳聚糖与低聚壳聚糖通过超声波震动混合,得到混合均
匀的混合壳聚糖。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E中的加入的活性炭和牡蛎壳粉的重量比为3:1。

实施例二

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原料的选取与处理:选取解冻后的新鲜小沙丁鱼,先使用清水对小沙丁鱼进行冲洗,
再将冲洗干净的小沙丁鱼放入胶体磨中磨碎成浆,得到磨碎匀浆料;

B、一次酶解:将步骤A中得到的磨碎匀浆料加入到酶解罐中,并按照磨碎匀浆料:水=
1:3~5的重量加入水进行混合,然后搅拌均匀,得到原料匀浆;再使用酸调节PH至2~3,接
着向酶解罐中加入占磨碎匀浆料重量百分比为0.5~1.5 %的胃蛋白酶,控制料液温度在35
~40℃,进行酶解2.0~5.0h,得一次酶解液;

C、二次酶解:将步骤B中得到的一次酶解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中性6.5~7.0,得到
匀浆液,然后加入占该匀浆液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中性蛋白酶,混合均匀,控制料液
温度在40~50℃范围中进行酶解反应2.0~3.0h,形成二次酶解液;

D、灭活、提纯:在步骤C中得到的二次酶解液中使用酸调节PH至4~5,然后在90~100℃
温度条件下进行水浴灭酶20~30min,再使用离心机在4000~5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
分离10~20min,然后提取最上层的鱼油层即为初制鱼油;

E、脱色:使用0.2~5.0%的活性炭对步骤D得到的初制鱼油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处理时
间为20~30 min,得到脱色鱼油;

F、脱腥:在步骤E中制得的脱色鱼油中加入占该脱色鱼油重量1~1.5%的混合壳聚糖,
然后在45~55℃的水浴条件下进行水浴加热,持续搅拌30~40min,再将水浴温度降低到20
℃以下,制得脱腥鱼油;

G、抗氧化和分离:加入占步骤F制得的脱腥鱼油重量0.05~0.08%的虾青素,持续搅拌
10min,静置分层后,通过低速离心机分离提取处于上层的悬浮油层,即得到脱色脱鱼油。

更进一步,所述步骤F中的混合壳聚糖包括超高密度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和低
聚壳聚糖,三者按重量比为1:0.5:0.5相混合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超高密度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和低聚壳聚糖通过超声波震动相
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壳聚糖。

所述步骤E中的加入的活性炭和牡蛎壳粉的重量比为3:1。

对以上各实施例的鱼油进行测定,并与未进行脱腥的鱼油进行比较,各实施例中
的脱腥后鱼油水份、过氧化值、酸价以及碘价值见表1所示:

鱼油
水份%
过氧化值为mmol/K
酸价(KOH)(mg/g)
碘价g/100
感官
处理前
1%
7.8
1.78
119
浓重的鱼腥味
实施例一处理后
0.2%
1.7
0.12
148
无味
实施例二处理后
0.1%
1.3
0.08
150
无味

本发明通过采用混合壳聚糖以及水浴加热法对鱼油进行脱腥处理,将鱼油中的醛类、
醇类、酮类等腥味物质有效地吸附分离,不仅脱色效果非常好,而且不破坏鱼油中的营养成
分,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实际生产使用。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在鱼油中添加混合虾青素,使
鱼油具备很好的抗氧化功能,延长该鱼油的返腥期,一般可以延长2年左右,同时鱼油中的
DHA和EPA含量下降不大,提高了鱼油的品质。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
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脱色脱腥的稳定型鱼油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原料的选取与处理一次酶解二次酶解灭活、提纯脱色脱腥抗氧化和分离,最后制得该稳定型脱色脱腥鱼油。本发明不仅可以制备出脱色脱腥的鱼油,而且制备过程简单方便,整个过程不会对鱼油中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同时,该鱼油具备优秀的抗氧化性,使鱼油的保质期成倍地延长,提高了鱼油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