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课桌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课桌,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课桌。
背景技术
课桌是每个人学生时代常用的工具,随着教学设施质量提升,大多数的学校都配
备单人型课桌,这种课桌不仅搬运方便,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不受他人打扰。但是在一
些小型城市,由于高等学校较少,学生多,即使配备单人型课桌也需要两个或者多个同学挤
在一起,而且高三的复习任务较重,学生常常会将高一至高三的所有书籍和复习资料摆放
在教室,但是当前的课桌桌堂的大小固定,不能将所有的书籍或者复习资料放进去;在每周
串座位的时候,由于复习资料较多,所以学生大都直接搬运课桌,由于复习资料较重,课桌
搬运非常不方便;初中和高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个学生的个头不一,当前课桌的桌面只
有固定的高度,不能很好的让每个学生都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课桌,可以调节单独桌面高度,而且
还单独调节桌堂大小,并且课桌下端设有轮,便于搬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课桌,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课桌,包括支
撑装置、齿轮箱、螺杆、中空杆Ⅰ、下侧板、底板Ⅰ、桌面、上侧板、滑槽、中空杆Ⅱ、调节装置、
轮、下齿轮Ⅰ、下齿轮Ⅱ、轴Ⅰ、上齿轮Ⅰ、轴Ⅱ和上齿轮Ⅱ,可以调节单独桌面高度,而且还单
独调节桌堂大小,并且课桌下端设有轮,便于搬运。
支撑装置包括上卡块、下卡块、支撑筒和弹簧Ⅰ,支撑筒上设有四个孔,上卡块与下
卡快均设有两个,上卡块与下卡快通过板连接,并且上卡块、下卡快与板是一个整体,上卡
块与下卡快均穿过支撑筒上的孔,板设置在支撑筒内部,两个板之间通过弹簧Ⅰ连接。
齿轮箱上设置有底板Ⅱ、凸台和通孔,凸台和通孔均设有两个,凸台和通孔均设置
在底板Ⅱ的一条对角线上,凸台焊接在底板Ⅱ上端,并且凸台位于通孔上端。
调节装置包括齿轮、轴杆、弹片、推杆和键,齿轮通过键连接在轴杆上,轴杆上设有
凹槽,弹片通过弹簧Ⅱ连接在轴杆上,推杆设有两个,并且推杆对称焊接在轴杆上,齿轮位
于弹片下方,弹片位于推杆下方。
齿轮包括齿轮盘、齿和垫片,齿轮盘与齿是一个整体,垫片设有多个,并且分别焊
接在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垫片是三棱锥。
支撑筒与通孔间隙配合,在底板上一条对角线上的两个轮焊接在底板Ⅱ下端,在
底板上另一条对角线上的两个轮焊接在凸台下端,四个轮在同一平面上,螺杆设有四个,四
个螺杆的一端分别插在凸台和底板Ⅱ上端,螺杆的另一端分别和中空杆Ⅰ、中空杆Ⅱ螺纹配
合,中空杆Ⅰ焊接在底板Ⅰ下端,中空杆Ⅱ焊接在桌面下端,下侧板和底板Ⅰ是一个整体,滑槽
设置在下侧板上,桌面和上侧板是一个整体,并且上侧板与滑槽间隙配合,轴Ⅰ和轴Ⅱ均设
有两个,并且轴Ⅰ和轴Ⅱ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底板Ⅱ上,下齿轮Ⅰ通过连接键连接在螺杆
上,下齿轮Ⅱ通过连接键连接在轴Ⅰ上,并且下齿轮Ⅰ与下齿轮Ⅱ啮合,上齿轮Ⅰ通过连接键
连接在轴Ⅱ上,上齿轮Ⅱ通过连接键连接在螺杆上,上齿轮Ⅰ与上齿轮Ⅱ啮合,并且上齿轮Ⅰ
与上齿轮Ⅱ所在平面位于下齿轮Ⅰ与下齿轮Ⅱ所在平面的上方,齿轮与下齿轮Ⅱ、上齿轮Ⅰ
啮合,轴杆插在底板Ⅱ上的圆孔中,推杆位于齿轮箱上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用具所述的上卡块与
下卡快间的距离大于底板Ⅱ的厚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用具所述的弹片设有
三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用具所述的支撑筒下
端粘有橡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用具所述的上卡片位
于底板Ⅱ下端时,轮位于支撑筒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用具所述的垫片的两
个侧棱与齿的两个侧边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用具所述的两个相邻
弹片之间的距离大于齿轮箱上板的厚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用具所述的当最下端
的弹片与齿轮箱上板接触时,齿轮与上齿轮Ⅰ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用具所述的当位于中
间的弹片与齿轮箱上板接触时,齿轮同时与上齿轮Ⅰ、下齿轮Ⅱ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用具所述的当位于最
上端的弹片与齿轮箱上板接触时,齿轮与下齿轮Ⅱ啮合。
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可以调节单独桌面高度,而且还单独调节桌堂大小,并且课
桌下端设有轮,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支撑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底板Ⅱ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轮露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轮未露出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齿轮和轴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滑槽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齿轮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课桌的齿轮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3中A-A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3中B-B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图13中C-C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装置1;上卡块1-1;下卡块1-2;支撑筒1-3;弹簧Ⅰ1-4;齿轮箱2;底板Ⅱ
2-1;凸台2-2;通孔2-3;螺杆3;中空杆Ⅰ4;下侧板5;底板Ⅰ6;桌面7;上侧板8;滑槽9;中空杆
Ⅱ10;调节装置11;齿轮11-1;齿轮盘11-1-1;齿11-1-2;垫片11-1-3;轴杆11-2;弹片11-3;
推杆11-4;键11-5;轮12;下齿轮Ⅰ13;下齿轮Ⅱ14;轴Ⅰ15;上齿轮Ⅰ16;轴Ⅱ17;上齿轮Ⅱ18。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发明涉及一种课桌,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课桌,包括支撑装置1、齿轮箱2、螺杆3、中空杆Ⅰ
4、下侧板5、底板Ⅰ6、桌面7、上侧板8、滑槽9、中空杆Ⅱ10、调节装置11、轮12、下齿轮Ⅰ13、下
齿轮Ⅱ14、轴Ⅰ15、上齿轮Ⅰ16、轴Ⅱ17和上齿轮Ⅱ18,可以调节单独桌面高度,而且还单独调
节桌堂大小,并且课桌下端设有轮,便于搬运。
支撑装置1包括上卡块1-1、下卡块1-2、支撑筒1-3和弹簧Ⅰ1-4,支撑筒1-3上设有
四个孔,上卡块1-1与下卡快1-2均设有两个,上卡块1-1与下卡快1-2通过板连接,并且上卡
块1-1、下卡快1-2与板是一个整体,上卡块1-1与下卡快1-2均穿过支撑筒1-3上的孔,板设
置在支撑筒1-3内部,两个板之间通过弹簧Ⅰ连接。
齿轮箱2上设置有底板Ⅱ2-1、凸台2-2和通孔2-3,凸台2-2和通孔2-3均设有两个,
凸台2-2和通孔2-3均设置在底板Ⅱ2-1的一条对角线上,凸台2-2焊接在底板Ⅱ2-1上端,并
且凸台2-2位于通孔2-3上端。
调节装置11包括齿轮11-1、轴杆11-2、弹片11-3、推杆11-4和键11-5,齿轮11-1通
过键11-5连接在轴杆11-2上,轴杆11-2上设有凹槽,弹片11-3通过弹簧Ⅱ连接在轴杆11-2
上,推杆11-4设有两个,并且推杆11-4对称焊接在轴杆11-2上,齿轮11-1位于弹片11-3下
方,弹片11-3位于推杆11-4下方。
齿轮11-1包括齿轮盘11-1-1、齿11-1-2和垫片11-1-3,齿轮盘11-1-1与齿11-1-2
是一个整体,垫片11-1-3设有多个,并且分别焊接在齿11-1-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垫片
11-1-3是三棱锥。
支撑筒1-3与通孔2-3间隙配合,在底板2-1上一条对角线上的两个轮12焊接在底
板Ⅱ2-1下端,在底板2-1上另一条对角线上的两个轮12焊接在凸台2-2下端,在另一条对角
线上的两个轮12焊接在凸台2-2下端,四个轮12在同一平面上,螺杆3设有四个,四个螺杆3
的一端分别插在凸台2-2和底板Ⅱ2-1上端,螺杆3的另一端分别和中空杆Ⅰ4、中空杆Ⅱ10螺
纹配合,中空杆Ⅰ4焊接在底板Ⅰ6下端,中空杆Ⅱ10焊接在桌面7下端,下侧板5和底板Ⅰ6是一
个整体,滑槽9设置在下侧板5上,桌面7和上侧板8是一个整体,并且上侧板8与滑槽9间隙配
合,轴Ⅰ15和轴Ⅱ17均设有两个,并且轴Ⅰ15和轴Ⅱ17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底板Ⅱ2-1上,
下齿轮Ⅰ13通过连接键连接在螺杆3上,下齿轮Ⅱ14通过连接键连接在轴Ⅰ15上,并且下齿轮
Ⅰ13与下齿轮Ⅱ14啮合,上齿轮Ⅰ16通过连接键连接在轴Ⅱ17上,上齿轮Ⅱ18通过连接键连
接在螺杆3上,上齿轮Ⅰ1与上齿轮Ⅱ18啮合,并且上齿轮Ⅰ16与上齿轮Ⅱ18所在平面位于下
齿轮Ⅰ13与下齿轮Ⅱ18所在平面的上方,齿轮11-1与下齿轮Ⅱ14、上齿轮Ⅰ16啮合,轴杆11-2
插在底板Ⅱ2-1上的圆孔中,推杆11-4位于齿轮箱2上方。
调节桌面7的高度时,将最下端的弹块11-3调整至齿轮箱2上板上,如图14所示,此
时齿轮11-1仅与上齿轮Ⅰ16啮合,用脚推动推杆11-4,推杆11-4带动轴杆11-2,轴杆11-2带
动齿轮11-1,齿轮11-1通过上齿轮Ⅰ16带动上齿轮Ⅱ18转动,上齿轮Ⅱ18通过连接键带动螺
杆3转动,螺杆3在中空管Ⅱ10内转动,使中空管Ⅱ10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桌面7上下运动,完
成桌面7的高度调节。
当最上端的弹块11-3与齿轮箱2上板的上端面接触时,如图15所示,此时齿轮11-1
仅与下齿轮Ⅱ14啮合,用脚推动推杆11-4,推杆11-4带动轴杆11-2,轴杆11-2带动齿轮11-
1,齿轮11-1通过下齿轮Ⅱ14带动下齿轮Ⅰ13转动,下齿轮Ⅰ13通过连接键带动螺杆3转动,螺
杆3在中空管Ⅰ4内转动,使中空管Ⅰ4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底板Ⅰ6上下运动,完成调节桌堂的
大小。
当中间的弹块11-3与齿轮箱2上板的上端面接触时,如图16所示,此时齿轮11-1同
时与上齿轮Ⅰ16、下齿轮Ⅱ14啮合,用脚推动推杆11-4,推杆11-4带动轴杆11-2,轴杆11-2带
动齿轮11-1,齿轮11-1通过下齿轮Ⅱ14带动下齿轮Ⅰ13转动,下齿轮Ⅰ13通过连接键带动螺
杆3转动,螺杆3在中空管Ⅰ4内转动,使中空管Ⅰ4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底板Ⅰ6上下运动,同时
齿轮11-1通过上齿轮Ⅰ16带动上齿轮Ⅱ18转动,上齿轮Ⅱ18通过连接键带动螺杆3转动,螺
杆3在中空管Ⅱ10内转动,使中空管Ⅱ10上下运动,将底板Ⅰ6与桌面7同时完成上下调节,保
证桌堂大小不变,完成桌面7高度的调节。
需要搬运课桌时,同时按住上卡块1-1和下卡快1-2,然后向上推动支撑筒1-3,底
板Ⅱ2-1位于上卡块1-1和下卡快1-2之间时,松开手,此时卡块1-1和下卡快1-2将支撑筒1-
3卡在底板Ⅱ2-1上,即由图7所示状态切换至图6所示状态,此时轮12与地面直接接触,推动
课桌即可,简单方便的完成搬运课桌的工作。到达预定位置后,同时按住上卡块1-1和下卡
快1-2,然后向下推动支撑筒1-3至上卡块1-1位于底板Ⅱ2-1下端,此时支撑筒1-3下端的橡
胶垫受重力作用并与地面完全接触,增大摩擦,防止课桌随意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上卡块1-1与下卡快1-2间的距离大于底板Ⅱ
2-1的厚度,使上卡块1-1位于底板Ⅱ2-1上端时,将轮12露出,便于搬运。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弹片11-3设有三个。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支撑筒1-3下端粘有橡胶垫,起到增大摩擦的
作用,防止上卡块1-1位于底板Ⅱ2-1下端时课桌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五: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上卡片1-1位于底板Ⅱ2-1下端时,轮12位于
支撑筒1-3内部,橡胶垫受课桌压力完全接触地面,增大摩擦。
具体实施方式六: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垫片11-1-3的两个侧棱与齿11-1-2的两个侧
边重合,防止垫片11-1-3大于齿11-1-2的宽度或者小于齿11-1-2的宽度影响齿轮间啮合效
果,当齿轮11-1在上下齿轮间移动时,会遇到齿间无法完全啮合的情况,影响传动效果,垫
片11-1-3的作用是在遇到无法啮合的情况时,上下齿轮与沿着垫片11-1-3上的斜面准确的
移动至齿轮11-1上的齿间槽中。
具体实施方式七: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两个相邻弹片11-3之间的距离大于齿轮箱2
上板的厚度,防止弹片11-3不能到达预定的工作位置,影响调节桌面7或者桌堂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八: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当最下端的弹片11-3与齿轮箱2上板接触时,
齿轮11-1与上齿轮Ⅰ16啮合,此时通过调节装置11可调节桌面7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九: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当位于中间的弹片11-3与齿轮箱2上板接触
时,齿轮11-1同时与上齿轮Ⅰ16、下齿轮Ⅱ14啮合,此时通过调节装置11可使桌面7和底板Ⅰ6
同时上升或者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十: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
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当位于最上端的弹片11-3与齿轮箱2上板接
触时,齿轮11-1与下齿轮Ⅱ14啮合,此时通过调节装置11可以保证桌面7高度不变,调节桌
堂大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调节桌面7的高度时,将最下端的弹块11-3调整至齿轮箱2
上板上,如图14所示,此时齿轮11-1仅与上齿轮Ⅰ16啮合,用脚推动推杆11-4,推杆11-4带动
轴杆11-2,轴杆11-2带动齿轮11-1,齿轮11-1通过上齿轮Ⅰ16带动上齿轮Ⅱ18转动,上齿轮
Ⅱ18通过连接键带动螺杆3转动,螺杆3在中空管Ⅱ10内转动,使中空管Ⅱ10上下运动,进而
带动桌面7上下运动,完成桌面7的高度调节。
当最上端的弹块11-3与齿轮箱2上板的上端面接触时,如图15所示,此时齿轮11-1
仅与下齿轮Ⅱ14啮合,用脚推动推杆11-4,推杆11-4带动轴杆11-2,轴杆11-2带动齿轮11-
1,齿轮11-1通过下齿轮Ⅱ14带动下齿轮Ⅰ13转动,下齿轮Ⅰ13通过连接键带动螺杆3转动,螺
杆3在中空管Ⅰ4内转动,使中空管Ⅰ4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底板Ⅰ6上下运动,完成调节桌堂的
大小。
当中间的弹块11-3与齿轮箱2上板的上端面接触时,如图16所示,此时齿轮11-1同
时与上齿轮Ⅰ16、下齿轮Ⅱ14啮合,用脚推动推杆11-4,推杆11-4带动轴杆11-2,轴杆11-2带
动齿轮11-1,齿轮11-1通过下齿轮Ⅱ14带动下齿轮Ⅰ13转动,下齿轮Ⅰ13通过连接键带动螺
杆3转动,螺杆3在中空管Ⅰ4内转动,使中空管Ⅰ4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底板Ⅰ6上下运动,同时
齿轮11-1通过上齿轮Ⅰ16带动上齿轮Ⅱ18转动,上齿轮Ⅱ18通过连接键带动螺杆3转动,螺
杆3在中空管Ⅱ10内转动,使中空管Ⅱ10上下运动,将底板Ⅰ6与桌面7同时完成上下调节,保
证桌堂大小不变,完成桌面7高度的调节。
需要搬运课桌时,同时按住上卡块1-1和下卡快1-2,然后向上推动支撑筒1-3,底
板Ⅱ2-1位于上卡块1-1和下卡快1-2之间时,松开手,此时卡块1-1和下卡快1-2将支撑筒1-
3卡在底板Ⅱ2-1上,即由图7所示状态切换至图6所示状态,此时轮12与地面直接接触,推动
课桌即可,简单方便的完成搬运课桌的工作。到达预定位置后,同时按住上卡块1-1和下卡
快1-2,然后向下推动支撑筒1-3至上卡块1-1位于底板Ⅱ2-1下端,此时支撑筒1-3下端的橡
胶垫受重力作用并与地面完全接触,增大摩擦,防止课桌随意移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