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箱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物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整理箱。
背景技术
整理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用来存放我们的衣服等用品,极大地方便
了我们的生活,现有技术中的整理箱一般采用箱底四角四个小滚轮,小滚轮装置可以在室
内运行,不需要搬运,可以节省人力,但是如果到了室外,需要爬楼梯或者路途颠簸仍需要
人力搬运整理箱。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既可以在室内或者平地上滑动,还能够爬楼梯,从而
节省人力,使用方便的整理箱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整理箱一般采用箱底四角
四个小滚轮,小滚轮装置可以在室内运行,不需要搬运,可以节省人力,但是如果到了室外,
需要爬楼梯或者路途颠簸仍需要人力搬运整理箱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既可
以在室内或者平地上滑动,还能够爬楼梯,从而节省人力,使用方便的整理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理箱,所述整理箱包括:箱体、拉杆、子母
轮机构、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箱体的底面间隔设置有
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和
所述第三滑槽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之间,所述拉杆
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中,所述第一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传动杆设
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拉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锯齿,所述拉杆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
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咬合,所述第一传动杆朝向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并
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咬合,所述第二传动杆朝向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并且
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咬合,所述母轮机构上的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以及第二传动
杆固接,且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垂直;其中,所述子母轮机构包
括:母轮、第二连杆、子轮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至少设置四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等间
隔的固定在所述母轮的周面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母轮固接,另一端设置有子轮,
且所述第二连杆的延长线都经过所述母轮的圆心,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母轮,
所述母轮能够以所述第一连杆为轴自旋转,且所述母轮以及所述子轮所在平面都与所述箱
体的侧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三滑槽中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止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
止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为伸缩杆,所述第一连杆能够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伸缩。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底面还铰接有多根相配合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底面
形成的夹角为0°至120°,且所述支撑板能够收纳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能够与地面接触的一端设置有滑轮。
优选地,所述拉杆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伸出所述箱体,且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
橡胶垫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整理箱中通过在所述拉杆与所述子母轮机构之
间设置传动装置,使得使用者在拉动所述拉杆时,驱动所述子母轮机构移动,本发明中设置
的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都设置有锯齿,且能够沿着自身的中心轴自旋转,拉杆
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咬合,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咬合,
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咬合,因此,在拉动所述拉杆时,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
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运动,间接地驱动所述子母轮机构运动。在
使用时,将所述拉杆从箱体中拉出,所述子母轮机构运动至箱体远离所述拉杆的一端,这样
利用所述子母轮机构可以有效地爬梯。本发明的整理箱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整理箱一般采用
箱底四角四个小滚轮,小滚轮装置可以在室内运行,不需要搬运,可以节省人力,但是如果
到了室外,需要爬楼梯或者路途颠簸仍需要人力搬运整理箱的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整理箱的仰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整理箱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整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整理箱的爬梯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提供的整理箱的子母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母轮 2第三连杆
3子轮 4第一连杆
5箱体 6拉杆
7第一传动杆 8第二传动杆
9第一传动轮 10第二传动轮
11第一滑槽 12第二滑槽
13第三滑槽 14第二止挡块
15支撑杆 16滑轮
61手持部 17第一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
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
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5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理箱,所述整理箱包括:箱体5、拉杆6、子母轮
机构、第一传动轮9、第二传动轮10、第一传动杆7和第二传动杆8,所述箱体5的底面间隔设
置有三条相互平行的第一滑槽11、第二滑槽12和第三滑槽13,所述第一传动轮9设置在所述
第一滑槽11和所述第三滑槽13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轮10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12与所述第三
滑槽13之间,所述拉杆6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13中,所述第一传动杆7设置在所述第一
滑槽11中,所述第二传动杆8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12中,所述拉杆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锯齿,
所述拉杆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9以及第二传动轮10咬合,所述第一传动杆7朝向
所述第一传动轮9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轮9咬合,所述第二传动杆8朝向
所述第二传动轮10的一侧设置有锯齿,并且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0咬合,所述母轮机构上的
第一连杆4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7以及第二传动杆8固接,且所述第一连杆4的长度方向与
所述拉杆6的长度方向垂直;其中,所述子母轮机构包括:母轮1、第二连杆2、子轮3和第一连
杆4,所述第二连杆2至少设置四个,所述第二连杆2分别等间隔的固定在所述母轮1的周面
上,所述第二连杆2的一端与所述母轮1固接,另一端设置有子轮3,且所述第二连杆2的延长
线都经过所述母轮1的圆心,所述第一连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母轮1,所述母轮1以及所述
子轮3所在平面都与所述箱体5的侧面平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整理箱中通过在所述拉杆6与所述子母轮机构
之间设置传动装置,使得使用者在拉动所述拉杆6时,驱动所述子母轮机构移动,本发明中
设置的所述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上都设置有锯齿,且能够沿着自身的中心轴自旋
转,拉杆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轮9以及第二传动轮10咬合,第一传动杆7与所述第一
传动轮9咬合,第二传动杆8与所述第二传动轮10咬合,因此,在拉动所述拉杆6时,所述第一
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杆7和第二传动杆8运动,间接地驱动
所述子母轮机构运动。在使用时,将所述拉杆6从箱体5中拉出,所述子母轮机构运动至箱体
5远离所述拉杆6的一端,这样利用所述子母轮机构可以有效地爬梯。本发明的整理箱克服
现有技术中的整理箱一般采用箱底四角四个小滚轮,小滚轮装置可以在室内运行,不需要
搬运,可以节省人力,但是如果到了室外,需要爬楼梯或者路途颠簸仍需要人力搬运整理箱
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滑槽中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轮9的一
端设置有第一止挡块17,所述第一止挡块17用于止挡所述拉杆6进一步向着箱体内运动,其
中,本发明中为了使得所述第一止挡块17可以对所述拉杆6有牵引力,将所述第一止挡块17
设置为磁铁,所述拉杆6为铁等磁性材质,这样当所述第一止挡块17与所述拉杆6接触后,所
述第一止挡块17对所述拉杆6有吸引力,从而使得箱体5在平时的放置过程中,所述拉杆6不
易移动,这样所述箱体5更加地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中远离所述第
一传动轮9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止挡块14,所述第二止挡块14可以止挡所述第一传动杆
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使得所述子母轮机构运动到所述第二止挡块14的位置后停止运动,便
于所述箱体的爬梯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4为伸缩杆,所述第一连杆4能
够沿自身的长度方向伸缩,所述第一连杆4可以根据所述箱体5的宽度大小来调节所述第一
连杆4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杆4有效地固定在所述箱体5的底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5的底面还铰接有多根相配合设置
的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与底面形成的夹角为0°至120°,且所述支撑板15能够收纳固定
在所述箱体5的底面上,在家里或者平地上时,调节所述子母轮机构至所述箱体5底面的中
部,然后将所述支撑杆15从所述箱体5的底面打开,旋转至最大角度,此时,所述支撑杆15与
所述箱体5的底面角度为120度,所述支撑杆15至少设置四个,且所述支撑杆15分别设置在
所述箱体5的底面的四个拐角处。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15能够与地面接触的一端设置有
滑轮16,所述滑轮16可以使得所述箱体5在平地上运动更加的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杆6包括手持部61,所述手持部61伸出
所述箱体5,本发明中为了使得所述拉杆6的手持部的手感更好,在所述拉杆6的手持部上设
置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还能增大所述拉杆6手持部的摩擦因素,起到防滑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
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